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色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和百岗组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演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元壮 吴明荣 +1 位作者 刘洛夫 雷声刚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野外剖面显示百色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内部、那读组与百岗组之间存在不整合面。综合分析地震、测井等资料,将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和百岗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那读组那三段构成三级层序的层序Ⅰ,那读组那二和那一段构成三级层序... 野外剖面显示百色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内部、那读组与百岗组之间存在不整合面。综合分析地震、测井等资料,将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和百岗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那读组那三段构成三级层序的层序Ⅰ,那读组那二和那一段构成三级层序的层序Ⅱ,百岗组构成三级层序的层序Ⅲ。层序Ⅰ和层序Ⅱ是盆地断陷期的沉积,具有相似的充填特征,层序Ⅲ是盆地坳陷期的沉积。层序Ⅱ既发育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的深湖亚相泥岩,又发育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扇三角洲相砂岩,是盆地内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发育层序。盆地北部层序Ⅱ,Ⅲ发育的扇三角洲是盆地有利储集岩。各层序低水位体系域发育长轴分布的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砂岩,这些砂岩是盆地隐蔽性圈闭勘探的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层序 百色盆地 那读组 古近系 沉积演化 层序地层 扇三角洲 河流相 三角洲相 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元壮 王毅 +1 位作者 张达景 张卫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6,46,共6页
在分析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集岩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塔河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分布模式,预测了油气勘探方向。柯坪塔格组砂岩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岩,局部发育厚层滨岸相、三角洲分流河道、... 在分析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集岩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塔河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分布模式,预测了油气勘探方向。柯坪塔格组砂岩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岩,局部发育厚层滨岸相、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潮汐水道等优质储集岩。砂岩层具有深埋藏、大面积、低丰度、薄油气层、断层沟通、叠合连片的油气聚集特点。塔河地区南部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生成的烃类,沿着断裂、裂隙、砂岩和不整合面经过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运移到柯坪塔格组砂岩层聚集成藏。柯坪塔格组油气藏以喜山期成藏为主,发育背斜、地层不整合遮挡、地层超覆和岩性等油气藏。围绕志留系剥蚀尖灭线周围是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往南是背斜、地层超覆及岩性油气藏有利成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控制因素 志留系 塔河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元壮 刘洛夫 +2 位作者 蔡勋育 陈运伟 彭劲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4,36,共5页
根据圈闭成因分类法 ,将盆地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三大类型及七种亚类型。油气藏类型受盆地不同的含油气结构层系控制 ,油藏主要围绕盆地主力生油凹陷呈环带分布 ,盆地不同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油气藏... 根据圈闭成因分类法 ,将盆地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三大类型及七种亚类型。油气藏类型受盆地不同的含油气结构层系控制 ,油藏主要围绕盆地主力生油凹陷呈环带分布 ,盆地不同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油气藏类型。盆地资源探明率仅 1 6 .8% ,还有可观的油气勘探潜力。盆地可划分为六个聚油单元 ,按各个单元的剩余资源潜力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类型 分布特征 油气勘探潜力 百色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元壮 刘洛夫 +1 位作者 蔡勋育 王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23,共4页
为推进南方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华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成藏区带:华南地区晚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泥盆纪、二叠纪是中国南方生物礁主要生长时期;泥盆系、石炭系、... 为推进南方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华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成藏区带:华南地区晚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泥盆纪、二叠纪是中国南方生物礁主要生长时期;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均发育有效烃源岩;台地礁滩相灰岩、台缘斜坡、台间海槽区重力流沉积物、滨海陆源碎屑岩和盆地相浊积岩是有利储集岩;泥岩、泥灰岩和石膏组成良好盖层。烃源岩有印支、燕山和喜山三次油气成藏期。印支、燕山、喜山运动使断裂带附近的油气藏破坏形成古油藏,但构造相对稳定地区的油气藏仍然得以保存。在晚古生代地层沉积厚度大、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区,如桂中坳陷,印支期形成的油气藏遭受破坏,但仍保存有原生油气藏。中、新生代沉积覆盖的晚古生代地区,如十万大山盆地、南盘江坳陷以及南海北部海域,燕山—喜山期形成的油气藏容易得到有效保存,是海相油气成藏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晚古生代 海相地层 生储盖特征 油气藏形成 条件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盆地东部坳陷中央断凹那读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元壮 姜在兴 +2 位作者 吴景荣 雷声刚 刘洛夫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0,共2页
中央断凹那读组砂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二、三段的底部,具有西厚东薄、南薄北厚的特点,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砂岩储层沉积微相类型主要为河口砂坝、三角洲平原曲流河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储层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总体上属低孔低渗储层。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沉积相 岩性油气藏 那读组 百色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凹陷区二叠系—三叠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仲培 张宇 +5 位作者 张明利 陆红梅 张荣强 陈元壮 王瀚洲 李朋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9-568,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近年在中央坳陷边缘斜坡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叠系百口泉组连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但盆地中部凹陷区针对该领域的钻探仅2口井获低产而多口井目的层未见油气显示,因此亟需深化该地区的油气成藏认识,明确其主控因素。通过对中... 准噶尔盆地近年在中央坳陷边缘斜坡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叠系百口泉组连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但盆地中部凹陷区针对该领域的钻探仅2口井获低产而多口井目的层未见油气显示,因此亟需深化该地区的油气成藏认识,明确其主控因素。通过对中部凹陷区成藏条件的分析,结合已钻井成藏分析,明确凹陷区失利井未获油气发现的直接原因为局部“通源断裂”不发育和储层物性差。基于此,建立了凹陷区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藏“通源断裂”、“优质砂体”二元控藏的下生上储成藏模式。根据“通源断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明确地层超覆背景下的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低位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岩性油气藏是下步风险勘探的首选领域,有利区面积约3 600 km^(2);中—下二叠统烃源岩层系内的非常规油气和源外多层系常规油气综合勘探是未来主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源断裂 成藏主控因素 二叠系 三叠系 中部凹陷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咔唑类化合物研究油气的运移——以塔里木盆地环阿瓦提凹陷志留系古油藏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洛夫 霍红 +6 位作者 李超 赵素平 陈元壮 陈利新 郭永强 李燕 李双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咔唑类化合物是原油中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是研究油气运移的有效指标。在油气运移过程中,咔唑类与围岩发生作用而被吸附;苯并[a]咔唑比苯并[c]咔唑运移速度快;C3-咔唑的极性相对于C2-咔唑的较小而运移较快。因此,随运移距离增大,原油中的... 咔唑类化合物是原油中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是研究油气运移的有效指标。在油气运移过程中,咔唑类与围岩发生作用而被吸附;苯并[a]咔唑比苯并[c]咔唑运移速度快;C3-咔唑的极性相对于C2-咔唑的较小而运移较快。因此,随运移距离增大,原油中的咔唑类化合物的含量将不断减少,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比值增大,C2-咔唑/C3-咔唑比值变小。塔里木盆地的第二期油气成藏发生在海西晚期,阿瓦提凹陷在海西期不断沉降,为塔里木盆地主要的生油凹陷,寒武系—下奥陶统源岩此时处于大量排烃期,根据上述几项含氮化合物指标的研究可知,排出的油气从生烃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运移,在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晚海西期运动时被抬升至地表形成现今广泛分布的干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类化合物 油气运移 古油藏 志留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藏形成模式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云金表 宋海明 +2 位作者 冯兴强 贺旎妮 陈元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3-769,共7页
基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S9油藏形成过程的物理实验模拟,探讨了该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油气成藏模式: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为油气源,断裂带为主要输导体,且活动期主要为志留纪晚期和二叠纪2期,也是2期主要成藏期。物理模型结构与... 基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S9油藏形成过程的物理实验模拟,探讨了该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油气成藏模式: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为油气源,断裂带为主要输导体,且活动期主要为志留纪晚期和二叠纪2期,也是2期主要成藏期。物理模型结构与研究区S9油藏目标层段的地质结构相似。设计了下部充注、断层输导、连续稳态与幕式充注的物理模拟实验。其中油气充注以幕式充注为主,设计5,10,15 MPa等3种充注压差;稳态充注为辅。断层设计了2种物性(高渗透率和低渗透率)与变渗透性(相对封闭)2种形式。研究断层物性、充注压差、充注方式变化对油运移路径和聚集量的影响,分析2个主要成藏期地质过程中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储层具有志留纪—泥盆纪与二叠纪—三叠纪2期叠加成藏富集条件,存在早期大规模成藏聚集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物理模拟 志留系 顺托果勒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志留系原油运移方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霍红 刘洛夫 +1 位作者 解启来 陈元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利用咔唑类非烃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的运移方向。对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的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侧向运移分馏效应不显著,具有近源性特点。志留系... 利用咔唑类非烃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的运移方向。对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的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侧向运移分馏效应不显著,具有近源性特点。志留系可动油主要来源于满西地区和塔中北斜坡的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向南东-南的方向首先进入塔中47号构造,然后依次向塔中11、塔中12-50及塔中16号等构造侧向运移。垂向上,志留系可动油有自下而上运移的趋势。油气运移过程受区域构造控制,运移方向与志留系主要断裂走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油气运移 吡咯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京昌 陈元壮 +3 位作者 何宏 宋海明 许杰 吴疆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511,共7页
为进一步阐明塔里木盆地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分布规律、明确油气勘探方向,分析了东河砂岩油气成藏相关的资料,并对其成藏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油气分布受控于海西运动期断裂带和地层尖灭。受海西... 为进一步阐明塔里木盆地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分布规律、明确油气勘探方向,分析了东河砂岩油气成藏相关的资料,并对其成藏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油气分布受控于海西运动期断裂带和地层尖灭。受海西运动期构造控制的圈闭能否成藏,取决于圈闭的规模和距离油源的距离,色力布亚断裂带东段是此类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受地层尖灭控制的圈闭能否成藏,取决于圈闭底板岩性和其是否处于构造高部位,顺托果勒低隆南北两侧以及阿瓦提坳陷北部是此类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泥盆系 东河砂岩 油气藏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油气藏形成条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毅 陈元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2-638,共7页
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岩,局部发育厚层滨岸相、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潮汐水道等优质储集岩,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塔河地区南部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形成的烃族,沿着断裂、裂隙、砂岩和不整合面经过上... 塔河地区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岩,局部发育厚层滨岸相、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潮汐水道等优质储集岩,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塔河地区南部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形成的烃族,沿着断裂、裂隙、砂岩和不整合面经过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运移到柯坪塔格组砂岩聚集成藏,柯坪塔格组油气藏以喜马拉雅期成藏为主,发育背斜、地层不整合遮挡、地层超覆、岩性以及构造-岩性复合型等5种油气藏类型,围绕塔河北部高部位志留系剥蚀尖灭线附近是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往南是背斜、地层超覆及岩性、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志留系砂岩具有深埋藏、大面积、低丰度、薄油气层、断层沟通、叠合连片的油气聚集特点,可能还存在致密砂岩气藏,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岩 油气藏类型 分布模式 油气资源潜力 志留系 塔河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