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25-230,共6页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羟化作用 PI-3K-AKT-FRAP信号途径 MAPK信号途径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无悔——七十自述
2
作者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1-3,共3页
关键词 受体 心脏 心肌缺血 血液流变学 血液动力学 研究生教育 七十 心血管系统 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饲料及维生素D_3联合应用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被引量:41
3
作者 刘磊 焦向英 +1 位作者 张炜芳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81-683,692,共4页
目的建立适合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高脂+VD3组、高脂组、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Ca2+,分离各组大鼠主动脉弓,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作HE... 目的建立适合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高脂+VD3组、高脂组、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Ca2+,分离各组大鼠主动脉弓,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作HE染色及von Kossa染色。结果试验后,高脂饲料+VD3组及高脂饲料组血清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同对照组相比P<0.01,高脂饲料+VD3组血钙水平明显高于高脂饲料组和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可见大鼠主动脉壁管壁明显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高脂饲料+VD3组可见血管内较典型的动脉粥样斑块。von Kossa染色有大量黑色钙沉积于血管中膜。结论用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应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可建立理想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模型 高脂 维生素D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抗体对大鼠心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忠保 杨晓丽 +2 位作者 张苏丽 刘慧荣 赵荣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9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AT1受体抗原肽段,以此肽段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利用CCD钙离子成像系统...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AT1受体抗原肽段,以此肽段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利用CCD钙离子成像系统实时记录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变化;在离体灌流心脏上,应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左心室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抗AT1受体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而阴性抗体组则无此作用。抗AT1受体抗体对离体灌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的增强效应;血管紧张素-Ⅱ也显示有与抗AT1受体抗体相似的生物效应,而且二者对心脏的生物效应均可被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所阻断。结论抗AT1受体抗体对心肌细胞游离钙含量和心功能具有显著的激动剂样效应,这可能是该抗体参与心脏疾患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AT 受体 抗体 胞内游离钙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HIF-1α-iNOS-cGMP通路激活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焕新 王晓樑 +3 位作者 武烨 李晓宇 赵荣瑞 刘慧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 探讨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效应是否与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及其下游通路有关.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及后处理模型,检测心肌组织中HIF-1α及其下游基因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及cGMP... 目的 探讨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效应是否与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及其下游通路有关.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及后处理模型,检测心肌组织中HIF-1α及其下游基因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及cGMP的含量.结果 后处理缩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梗面积[(27.30±4.16)%比 (36.00±5.29)%,P<0.01],减少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 3比活性:(1.85±0.50)比(3.79±0.64),P<0.01),上调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5.76±0.55) 比(2.85±0.13),P<0.01)的同时,提高了iNOS的表达及其cGMP的含量.预先给予HIF-1α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MOG使后处理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进一步上调后,iNOS的表达及cGMP含量随之增加,同时后处理减轻心肌损伤的效应[心梗面积:(17.95±2.00)% 比 (27.30±4.16)%,P<0.01; Caspase3比活性:0.43±0.13比1.85±0.50,P<0.01]也进一步增强.结论 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的效应可能与其激活心肌组织中HIF-1α-iNOS-cGMP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 低氧诱导因子-1 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效应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忠保 张苏丽 赵荣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目的 利用主动免疫方法 在大鼠血清中制备AT1受体的抗体并检测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效应,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的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抗原肽段,以此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 目的 利用主动免疫方法 在大鼠血清中制备AT1受体的抗体并检测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效应,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的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抗原肽段,以此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并提纯抗体IgG,检测该抗体对大鼠血管环和离体心脏的生物效应.结果 ELISA检测表明,抗体滴度从免疫后第2周开始升高,第8周滴度达到一个高峰;PAGE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纯化结果 理想.AT1受体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使大鼠主动脉血管环收缩增加,使离体灌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上述效应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一致,并可被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所阻断.结论 用主动免疫法可在大鼠血清中获取足量AT1受体抗体,借以研究其生物效应.AT1受体抗体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和离体心脏均有激动剂样的刺激效应,提示该抗体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抗体 血管收缩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伟宪 张麟 +1 位作者 杨跃进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血症 冠状动脉硬化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心力衰竭大鼠心脏抗β_1受体自身抗体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岳莉英 刘慧荣 赵荣瑞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正常与病理性心脏 β1 受体自身抗体的生物效应。方法 :分级盐析法结合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提纯正常无抗体组、β1 受体生理性抗体组及 β1 受体病理性抗体组大鼠血清中的 Ig G,应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技术及放射免疫分析方... 目的 :对比观察正常与病理性心脏 β1 受体自身抗体的生物效应。方法 :分级盐析法结合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提纯正常无抗体组、β1 受体生理性抗体组及 β1 受体病理性抗体组大鼠血清中的 Ig G,应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技术及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观察各组自身抗体及 β1 受体单克隆抗体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和大鼠心室肌细胞c AMP产生量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大鼠血清中 ,抗 β1 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与抗体滴度均显著低于病理性抗体组大鼠阳性血清的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生理性抗体、病理性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均表现出激动剂样生物学效应 ,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但是 ,在相近抗体浓度条件下 ,生理性抗体对心率和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抗心脏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生物效应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磊 焦向英 +1 位作者 张炜芳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缺血预处理(IP)的保护作用是否受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正常大鼠组(NC rats)及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组(AS rats)。正常大鼠饲以标准实验室饲料,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连续...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缺血预处理(IP)的保护作用是否受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正常大鼠组(NC rats)及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组(AS rats)。正常大鼠饲以标准实验室饲料,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连续3 d腹腔注射维生素D3后给以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每大组动物又随机分为2小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 group)及缺血预处理组(IP group),NC-I/R和AS-I/R组大鼠给予45 min左室前壁缺血及180 min再灌注;NC-IP和AS-IP组大鼠在2次5 min缺血10 min再灌后给予45 min缺血及180 min再灌。检测指标为:心功能、心梗面积、心肌MPO活性、心肌MDA含量、心肌NO含量及iNOS活性。结果I/R使两组大鼠心肌均受到严重损伤,但AS大鼠损伤更重。IP可以明显减轻两组大鼠心肌I/R损伤,且两组大鼠IP的保护作用相似。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更易受到I/R损伤,但是IP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脏仍然具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和IP对正常大鼠的保护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实用的血液循环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炜芳 石桂英 +1 位作者 陈晋原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57-158,共2页
一种简单实用的血液循环模型张炜芳石桂英陈晋原赵荣瑞(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太原030001)关键词血液循环模型,心血管中图号R331.3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血液循环... 一种简单实用的血液循环模型张炜芳石桂英陈晋原赵荣瑞(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太原030001)关键词血液循环模型,心血管中图号R331.3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血液循环。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织构成并具有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循环 模型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心肌预缺血保护作用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向英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88-92,共5页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 ,开胸结扎冠脉左前降支以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测定了左室内压、梗死面积、MPO活性等指标以了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心肌损伤的关系以及预缺血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 ,开胸结扎冠脉左前降支以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测定了左室内压、梗死面积、MPO活性等指标以了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心肌损伤的关系以及预缺血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明显的心脏功能下降、中性粒细胞浸润、自由基损伤和心肌梗死 ,而预缺血明显减轻了缺血再灌注引起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损伤 ,提示在大鼠心脏 ,预缺血有可能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自由基损伤而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中性白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Ⅱ型小动物血压计的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炜芳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87-187,共1页
就HX -Ⅱ型小动物血压计的不足 ,改进了能调节松紧度的压脉套 ,扩大了适用动物的种类。并在其管路中增加一压力传感器 ,连接于计算机生物信号分析系统。改装后 ,可在测定血压的同时 ,描记脉搏搏动曲线及标定血压值的大小 ,提高了仪器灵... 就HX -Ⅱ型小动物血压计的不足 ,改进了能调节松紧度的压脉套 ,扩大了适用动物的种类。并在其管路中增加一压力传感器 ,连接于计算机生物信号分析系统。改装后 ,可在测定血压的同时 ,描记脉搏搏动曲线及标定血压值的大小 ,提高了仪器灵敏度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监测仪 小动物血压计 HX-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对在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澎 刘忠保 +3 位作者 王晓樑 郭永强 赵荣瑞 刘慧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211-213,225,共4页
目的观察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对在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抗AT1-R抗体组、抗AT1-R抗体+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处理组、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Ⅱ+Losartan组。通过MS2000... 目的观察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对在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抗AT1-R抗体组、抗AT1-R抗体+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处理组、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Ⅱ+Losartan组。通过MS200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抗AT1-R抗体可显著升高大鼠LVSP、±dP/dtmax(P〈0.05),且这种增强心功能的效应可被Losartan逆转。结论抗AT1-R抗体可能通过激活ATl受体而发挥正性变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 受体 抗体 大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后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的作用
14
作者 赵焕新 李晓宇 +3 位作者 武烨 王晓樑 赵荣瑞 刘慧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 探讨后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及后处理模型,以心肌梗死面积、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来反映心肌的损伤程度,运用Western blot、real time-PCR等方法... 目的 探讨后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及后处理模型,以心肌梗死面积、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来反映心肌的损伤程度,运用Western blot、real time-PCR等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是否参与了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结果 后处理缩小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梗面积,降低了血清LDH活性,同时上调了心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预先给予HIF-1α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MOG使HIF-1α表达上调后,后处理减轻心肌损伤的效应进一步增强.结论 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的效应可能与其上调心肌组织中HIF-1α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 低氧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缺氧对缺氧-复氧性冠状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
15
作者 王英元 张炜芳 +2 位作者 支建明 吴博威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75-78,共4页
心脏预缺血对缺血 -再灌注时冠状血管功能障碍是否有直接的保护效应 ,尚少证据。在离体冠脉血管观察了预缺氧(HPC)对缺氧 -复氧 (H R)性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分四部分 :①利用兔离体冠脉血管环的微量生物反应测定法 ,证实HPC对H R... 心脏预缺血对缺血 -再灌注时冠状血管功能障碍是否有直接的保护效应 ,尚少证据。在离体冠脉血管观察了预缺氧(HPC)对缺氧 -复氧 (H R)性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分四部分 :①利用兔离体冠脉血管环的微量生物反应测定法 ,证实HPC对H R引起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有直接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被腺苷阻断剂 8 PT消除 ,但不能被L NAME消除 ;②测定血管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 ,发现H R处理可明显增高血管组织NOS活性和NO含量 ,HPC能减轻H R引起的NOS活性和NO含量的增高程度 ;③应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血管组织iNOSmRNA表达的变化 ,发现正常时无表达 ,H R处理使表达增高 ,而HPC则可使表达下降 ;④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证实对引起的冠脉血管超微结构变化有保护作用。以上结果提示 ,预缺氧对缺氧 -复氧性冠状血管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 ,腺苷在保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缺氧 -复氧可使离体冠脉血管组织iNOSmRNA表达增加 ,NOS活性和NO含量增高 ,从而造成损伤 ,而预缺氧可减少iNOSmRNA的表达 ,降低NOS活性和NO含量而起到保护作用 ,为法医病理学猝死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缺氧 心肌再灌注损伤 INOS mRNA表达 NOS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_1)细胞外第二环肽段在E.coli中的表达
16
作者 李美霞 刘迎旭 +3 位作者 郭永强 王伟 刘慧荣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在E .coli中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angiotensinⅡreceptor 1,AT1)细胞外第二环肽段。方法 应用PCR技术 ,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 ,与表达载体 pGEX - 4T - 1重组 ,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 ,将... 目的 研究在E .coli中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angiotensinⅡreceptor 1,AT1)细胞外第二环肽段。方法 应用PCR技术 ,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 ,与表达载体 pGEX - 4T - 1重组 ,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 ,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 .coliBL2 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与结论 实验通过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并鉴定了AT1细胞外第二环的表达载体 ,并表达了相应的肽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 载体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尾动脉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亚型分布的分析
17
作者 张红 张梅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97-99,共3页
长期以来认为在内脏血管中含有两种亚型的多巴胺受体DA1和DA2,而躯体血管中只存在多巴胺受体DA2亚型。但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大鼠尾动脉对DA1亚型特异性激动剂fenoldopam有明显反应,因此应用离体血管环法和反转录... 长期以来认为在内脏血管中含有两种亚型的多巴胺受体DA1和DA2,而躯体血管中只存在多巴胺受体DA2亚型。但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大鼠尾动脉对DA1亚型特异性激动剂fenoldopam有明显反应,因此应用离体血管环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大鼠尾动脉平滑肌中多巴胺受体两亚型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亚型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和PBDA(DA2亚型激动剂)在尾动脉均产生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该效应分别被亚型特异性拮抗剂部分或完全阻断;来自尾动脉之RNA的PCR结果可见到预期长度为247bp的特异性阳性扩增条带,而未加反转录酶之结果呈现阴性,说明该产物来自cDNA而非基因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动脉 平滑肌 多巴胺受体 亚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主动脉平滑肌中血管紧张素AT_1受体的影响
18
作者 张红 张梅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97-198,共2页
采用离体血管环方法对主动脉中AT1受体对AngⅡ的反应作了观察。实验发现给予AngⅡ组的最大收缩反应为(776.28±22.22)mg较之对照组(633.43±67.2)mg,明显增高,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 采用离体血管环方法对主动脉中AT1受体对AngⅡ的反应作了观察。实验发现给予AngⅡ组的最大收缩反应为(776.28±22.22)mg较之对照组(633.43±67.2)mg,明显增高,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测定血浆中AngⅡ和醛固酮水平发现二者均增高,分别由原来的(654.86±100±10)mg/L和(340.56±19.36)mg/L升高至(919.54±118.32)mg/L和(516.60±111.05)mg/L。本研究结果提示AngⅡ与其受体结合后,在引起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主动脉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生物信号实时记录分析系统描记血压和腔内压
19
作者 张炜芳 焦向英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561-562,共2页
探讨了应用各种生物信号实时记录分析系统记录血压或腔内压时应注意的事项 。
关键词 计算机 生物信号实时记录分析系统 血压 腔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高血压大鼠不同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的变化
20
作者 支建明 赵录英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72-74,共3页
通过对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在发病过程中血浆及内脏血管中AngⅠ、AngⅡ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发现 :在高血压形成过程中血浆及内脏血管床中AngⅠ、AngⅡ水平均有变化 ,血浆中的AngⅠ、AngⅡ含量在狭窄左肾动脉后 10d内升高 ,10d后... 通过对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在发病过程中血浆及内脏血管中AngⅠ、AngⅡ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发现 :在高血压形成过程中血浆及内脏血管床中AngⅠ、AngⅡ水平均有变化 ,血浆中的AngⅠ、AngⅡ含量在狭窄左肾动脉后 10d内升高 ,10d后开始下降 ,高血压形成后降到正常水平 ;内脏血管中AngⅠ、AngⅡ水平在狭窄后不断增加 ,高血压形成后AngⅠ、AngⅡ维持在较高水平。右肾动脉、肠系膜动脉、肺动脉的AngⅠ含量是对照组的 2 .6 7,1.95和 2 .95倍 ,AngⅡ含量是对照组的 5 .74,3.2 0和 3.45倍。从而证实在高血压形成过程中 ,外周血管中的RAS比循环血液中的RAS起的作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血管性 血管 血管紧张素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