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振林 赵思蓉 +2 位作者 刘康峰 黄富 肖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197-200,共4页
目的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目的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行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介入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T、APTT、FBG)、D-二聚体(D-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T、APTT及F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D、RDW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介入溶栓、抗凝联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D-D、RDW水平,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介入溶栓 抗凝 D-D RD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疫苗免疫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振林 郭永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供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疫苗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LOU/C大鼠脾细胞和LEW大鼠脾细胞免疫BN大鼠 ,获取被免疫BN大鼠的脾细胞制备成针对LOU/C大鼠的T细胞疫苗 (LCTCV)和针对LEW大鼠的T细胞疫苗 (LTCV)。分别... 目的 探讨供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疫苗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LOU/C大鼠脾细胞和LEW大鼠脾细胞免疫BN大鼠 ,获取被免疫BN大鼠的脾细胞制备成针对LOU/C大鼠的T细胞疫苗 (LCTCV)和针对LEW大鼠的T细胞疫苗 (LTCV)。分别用制备的T细胞疫苗免疫正常的BN大鼠 (0 .2ml/次 ,1次 /周 ,连续 3次 ) ,于第 3次免疫后第 5天以被疫苗免疫BN大鼠作为受体 ,以LOU/C大鼠作为供体进行原位肝移植 ,设单纯移植组作为对照。观察移植后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 (MST) ,并对肝移植物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于移植后第 7天以受体BN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以LOU/C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结果 单纯移植组MST为 (8.4 3± 1.99)d , LTCV免疫组为 (11.2 9± 1.98)d ,与单纯移植组比较P <0 .0 5 ,LCTCV免疫组为 (17.4 3± 4 .12 )d ,与LTCV免疫组比较P <0 .0 1;观察移植后第 7天组织病理学改变 :单纯移植组呈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征象 , LTCV免疫组仅出现轻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水肿 , LCTCV免疫组肝移植物结构基本正常 ,未发现明显的病理损害 ;MLR结果表明 :单纯移植组每分钟脉冲数值为(16 0 0 2± 2 330 ) /min、在LTCV免疫组为 (10 0 2 2± 1348) /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疫苗 原位肝移植 移植耐受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免疫反应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振林 郭永章 李立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反应 自动耐受 耐受机制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蛋白在食道癌及食道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振林 李家成 +3 位作者 唐进 马捷 王子林 李华瑞 《山西临床医药》 2002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 :探讨 ras- p2 1蛋白在食道癌及食道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方法 :对 75例食道癌标本和 12例食道良性增生性病变标本的石蜡块进行连续切片 ,作常规 HE染色和免疫组化 ,用 S— P法检测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2 1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 ras- p2 1蛋白在食道癌及食道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方法 :对 75例食道癌标本和 12例食道良性增生性病变标本的石蜡块进行连续切片 ,作常规 HE染色和免疫组化 ,用 S— P法检测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食道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p2 1在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 .85 %、85 %和 10 0 %,结果表明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p2 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越高 ;ras- p2 1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 ,在良性增生性病变中阳性率为 33.33%,在食道癌组织中阳性率为 85 %,由此表明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反映食道病变的严重程度。结论 :通过检测 ras-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 ,不仅可以了解食道癌组织的分化程度 ,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而且 p2 1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标记物 ,对食道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 食道癌 食道良性增生性病变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振林 樊敏 +1 位作者 黄晨宸 赵晨野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我国有病毒性肝炎1918.7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0.4/10万[1]。总人口5%的人群患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中40%CHB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有超过100...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我国有病毒性肝炎1918.7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0.4/10万[1]。总人口5%的人群患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中40%CHB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CHB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针对CHB治疗技术的研究是目前重大医学课题。目前用于治疗CHB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核苷类药物,但疗效差,而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变化,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重大疾病 肝细胞癌 肝衰竭 核苷类药物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灌注期应用甲状腺素T_3对离体缺血鼠心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赵振林 李家成 +1 位作者 王敬弘 马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 评价甲状腺激素T3应用于预灌注期对离体缺血鼠心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鼠心被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n =8)不得到T3增补 ,实验组 (n =8)在预灌注期增补T3( 0 .6μg/L)。所有心脏都经历 2 0min预灌注 ,2 0min停搏 (停搏液用Thomas... 目的 评价甲状腺激素T3应用于预灌注期对离体缺血鼠心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鼠心被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n =8)不得到T3增补 ,实验组 (n =8)在预灌注期增补T3( 0 .6μg/L)。所有心脏都经历 2 0min预灌注 ,2 0min停搏 (停搏液用Thomas液 )和 3 0min再灌注 (灌注液用改良的K -H液 ,在 3 7℃下 )。结果 实验组再灌注 3 0min时左室发展压 (LVDP)及等容相室内压变化速率 (dp/dt)的百分恢复率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过氧化脂质(LPO)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照组再灌注期心肌酶显著增加 (P <0 .0 5 ) ,而在实验组停跳前后无显著差异 ,组间相同时点心肌酶比较再灌注期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心肌含水量 (MWC)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 (P <0 .0 5 ) ;心肌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预灌注期T3增补显著促进了缺血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 ,减少了缺血性损伤后心肌氧自由基的产生 ,有效地防止了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表现出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磺甲状腺原氨酸 心肌再灌注损伤 预灌注期 心肌缺血 保护作用 甲状腺素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疫苗诱导同种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赵振林 郭永章 李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T细胞疫苗诱导同种异体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BN大鼠针对Lou/C大鼠 (同种异体抗原 )的T细胞疫苗 (LCTCV)及针对Lewis大鼠 (同种无关抗原 )的T细胞疫苗 (LTCV) ,然后分别免疫正常BN大鼠 ,连续 3周 ,每周 1次 ,同... 目的 探讨T细胞疫苗诱导同种异体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BN大鼠针对Lou/C大鼠 (同种异体抗原 )的T细胞疫苗 (LCTCV)及针对Lewis大鼠 (同种无关抗原 )的T细胞疫苗 (LTCV) ,然后分别免疫正常BN大鼠 ,连续 3周 ,每周 1次 ,同时设空白对照。以被免疫BN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以Lou/C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经丝裂霉素处理 ) ,于接种前和每次接种后第 5天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同时对外周血T细胞凋亡和T细胞亚群CD4+ 、CD8+ 进行检测。结果 MLR结果显示 ,在LCTCV组 ,BN大鼠的脾细胞反应程度比接种前显著减弱 (P <0 .0 1) ,组间相同时点比较 , LCTCV组每分钟脉冲数值 (cpm值 )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P <0 .0 1) ,在LTCV组 ,BN大鼠脾细胞的反应性显著高于LCTCV组 (P <0 0 1) ,而低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5 ) ;在LCTCV组和LTCV组 ,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于接种后显著增加 (P <0 0 1) ,并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CD4/CD8于接种TCV后明显减小 ,并且与cpm值的递减趋势一致。结论 T细胞疫苗可以诱导出同种异体特异性免疫耐受。通过诱导抗原反应性T细胞凋亡去除独特型T细胞克隆 ;可能在T细胞疫苗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CD4/CD8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免疫耐受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疫苗 免疫耐受 免疫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外诱导物对T细胞疫苗诱导免疫耐受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赵振林 郭永章 +3 位作者 李立 张捷 张炳彦 周明非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的疫苗细胞体外诱导物对 T细胞疫苗 ( TVC)诱导免疫耐受作用的影响 ,方法 :用 L OU /C大鼠脾细胞免疫 BN大鼠 ,取免疫过的 BN大鼠脾细胞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计算刺激指数 ( SI) ,比较 Con A和PHA两种诱导物对 T细胞的... 目的 :探讨不同的疫苗细胞体外诱导物对 T细胞疫苗 ( TVC)诱导免疫耐受作用的影响 ,方法 :用 L OU /C大鼠脾细胞免疫 BN大鼠 ,取免疫过的 BN大鼠脾细胞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计算刺激指数 ( SI) ,比较 Con A和PHA两种诱导物对 T细胞的诱导增殖作用 ;用被 L OU/C大鼠抗原活化的 BN大鼠脾细胞作为疫苗细胞 ,在体外经Con A诱导增殖后灭活制备 TCV1、经 PH诱导增殖后灭活制备 TCV2 ,用制备的 T细胞疫苗分别免疫正常的 BN大鼠 ,于免疫后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ML R) ,计算抑制率。结果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Con A的 SI为 2 1.4 2 ,显著高于 PHA的 SI( 4 .93) ( P<0 .0 1) ;ML R:TCV1免疫组抑制率为 87.75 % ,TCV2免疫组抑制率为 34.6 6 % ,与 TCV1免疫组比较 P<0 .0 1。结论 :用 Con A诱导的疫苗细胞制备的 T细胞疫苗 ,可以显著抑制被免疫大鼠脾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 ,体外诱导物的诱导增殖作用越大 ,所制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诱导物 T细胞疫苗 诱导 免疫耐受作用 影响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疫苗与移植耐受
9
作者 赵振林 郭永章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11期803-806,共4页
关键词 T细胞疫苗 移植耐受 移植免疫耐受 临床可行性 疫苗免疫 临床效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T_3对心脏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0
作者 赵振林 李家成 王敬弘 《山西临床医药》 1999年第1期47-49,共3页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仍是目前心脏外科急需解决的一个主要难题,尽管不断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并且应用肾上腺素类、多巴胺类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正性肌力药物,但仍未能明显降低CPB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传统...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仍是目前心脏外科急需解决的一个主要难题,尽管不断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并且应用肾上腺素类、多巴胺类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正性肌力药物,但仍未能明显降低CPB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传统的看法认为:心肌保护不良与再灌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T3 心脏手术 心脏 生理学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沉沙高地还耕模式及覆淤土层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卞玉山 宋志强 +3 位作者 赵林 赵振林 卞俊威 李瑞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6期27-30,共4页
简介黄河下游山东引黄灌区沉沙池运行的基本历程,总结出适合黄河下游灌区沉沙池高地覆淤还耕的新模式,并分析了产生该模式的特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同时,设计了5种覆淤土层结构、10种种植处理方式,经过4年规范的作物种植试验,分别获... 简介黄河下游山东引黄灌区沉沙池运行的基本历程,总结出适合黄河下游灌区沉沙池高地覆淤还耕的新模式,并分析了产生该模式的特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同时,设计了5种覆淤土层结构、10种种植处理方式,经过4年规范的作物种植试验,分别获得其产量、产值,之后采用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从中优选出3种覆淤土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沉沙池 覆淤还耕 覆淤土层结构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波 赵振林 樊强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7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有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临床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自愿原则...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有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临床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细胞治疗组7例和药物治疗组10例。细胞治疗组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细胞,并在肠镜直视下局部黏膜下多点注射,每点注射细胞量约1.0×10^7个,每间隔30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药物治疗组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结果:细胞治疗组达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有效率100%。药物治疗组达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无缓解1例,有效率90%。随访3~14个月,细胞治疗组完全缓解的5例中无一例复发,另外2例症状无加重。药物治疗组9例中3例第2个月复发再次治疗,另4例分别在第3,5,10个月再次复发。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对肿瘤免疫逃逸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强 赵振林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恶性肿瘤起源于上皮或间叶组织,对机体组织破坏力强,具有高度的复发和转移特性,病死率高,曾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总根源。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一直以来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吲哚胺2,3双加... 恶性肿瘤起源于上皮或间叶组织,对机体组织破坏力强,具有高度的复发和转移特性,病死率高,曾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总根源。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一直以来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发现及其功能的研究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发现,IDO对T淋巴细胞和NK细胞都具有抑制作用,与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监视发生免疫逃逸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逃逸 双加氧酶 吲哚胺 间叶组织 转移特性 抑制作用 细胞毒效应 淋巴细胞功能 淋巴细胞活化 肿瘤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D-CIK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对免疫功能和近期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强 赵振林 +1 位作者 吴永杰 杨波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讨CIK/D-CIK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二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胃肠道肿瘤行CIK/D-CIK治疗患者143例,对治疗前后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相关标志物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治疗前后血CD3^+CD4... 目的:探讨CIK/D-CIK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二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胃肠道肿瘤行CIK/D-CIK治疗患者143例,对治疗前后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相关标志物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治疗前后血CD3^+CD45^+总T淋巴细胞、CD3^+CD4^+CD25^+辅助T淋巴细胞、CD3^+CD8^+CD28-抑制型T淋巴细胞、CD3^+CD8^+CD28^+活化型杀伤T淋巴细胞比例及相关性,以及癌胚抗原、CA125及CA199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比例变化。结果:经CIK/D-CIK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增强,CD3^+CD45^+总T淋巴细胞、CD3^+CD8^+CD28-抑制型T淋巴细胞及CD3^+CD8^+CD28^+活化型杀伤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增高,CD3^+CD4^+CD25^+辅助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并与CD3^+CD8^+CD28-抑制型T淋巴细胞、CD3^+CD8^+CD28^+活化型杀伤T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性,P<0.01(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胚抗原、CA125及CA199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K/D-CIK可以显著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能有效抑制胃肠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 D-CIK 胃肠道肿瘤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胰岛细胞移植的最佳移植数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勇 赵振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36-43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胰岛移植最低胰岛细胞有效数量,为临床高效利用有限的胰岛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同种胰岛来自SD大鼠,原位灌注切取胰腺,用胶原酶Ⅴ消化胰腺组织,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胰岛细胞,DTZ染色进行胰岛细胞计数及纯度鉴定... 目的探讨同种胰岛移植最低胰岛细胞有效数量,为临床高效利用有限的胰岛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同种胰岛来自SD大鼠,原位灌注切取胰腺,用胶原酶Ⅴ消化胰腺组织,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胰岛细胞,DTZ染色进行胰岛细胞计数及纯度鉴定、AO-PI荧光染色进行活性鉴定,采用体外胰岛素释放试验鉴定胰岛功能。大鼠一次性静脉注射STZ60mg/kg诱导Ⅰ型糖尿病模型,然后按照移植的胰岛细胞数量不同随机分为:A组(6000 IEQ/kg)、B组(9000 IEQ/kg)、C组(12000 IEQ/kg)、D组(15000 IEQ/kg)。经门静脉途径进行胰岛移植。观察移植后连续10d的血糖变化,移植3d后血液中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纯化后胰岛细胞收获量为(3.49±0.23)×105 IEQ/kg,纯度为86%,活性为90%。体外胰岛素释放实验显示胰岛功能良好,胰岛细胞移植后,A组、B组血糖未降至正常。C、D组血糖降至正常范围,最早出现时间分别为22h、25h。胰岛移植3d后,随着胰岛数量增多,受体大鼠血液中的胰岛素量随之升高。结论每次以12000 IEQ/kg的数量进行胰岛移植可以作为大鼠胰岛细胞移植的最低有效浓度,可以达到胰岛移植的最佳效果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胰岛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同种 Ⅰ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CD40/CD40L通道诱导同种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勇 赵振林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对同种胰岛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探讨CD40L单克隆抗体对诱导同种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STZ 60mg/kg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糖尿病大鼠,B组:糖尿病大鼠... 目的:观察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对同种胰岛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探讨CD40L单克隆抗体对诱导同种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STZ 60mg/kg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糖尿病大鼠,B组: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抗CD40L抗体,C组: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B组在移植前24h注入抗CD40L抗体每只20μg。同种胰岛细胞来自SD大鼠,胶原酶V消化法和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胰岛细胞,收获量为(3.49±0.23)×10^5 IEQ/kg,将同种胰岛细胞按12000IEQ/kg导入受体,移植后每天和每周相同时间点检测血糖和体重变化,3d、7d、15d、22d后检测白介素-2的表达。结果: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可使1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至正常并维持一段时间,A组为(23.84±2.74)mmol/L,B组(8.15±1.40)mmol/L,维持(18.12±4.12)d,C组(7.42±2.55)mmol/L,维持(8.00±1.30)d,后两组正常血糖维持天数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体重变化比较:非移植的A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体重不断下降,B、C组至移植后体重有所回升,但移植4周后C组的体重再次下降。移植7d、15d后,IL-2的表达B组和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组为(0.1280±0.0104)和(0.1235±0.0073),C组为(0.1744±0.0096)和(0.1667±0.0098)(P〈0.001),移植22d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D4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显著延长移植的同种胰岛细胞的存活时间,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胰岛移植物的免疫耐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胰岛细胞 Ⅰ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勇 赵振林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8期563-565,共3页
器官移植是以治疗为目的向机体导人细胞、组织或器官,以代替丧失相应功能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使受者接受,不被机体免疫系统排斥,而且移植物也不排斥宿主。目前器官移植术后,移植受者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降低受者全身免疫功... 器官移植是以治疗为目的向机体导人细胞、组织或器官,以代替丧失相应功能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使受者接受,不被机体免疫系统排斥,而且移植物也不排斥宿主。目前器官移植术后,移植受者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降低受者全身免疫功能,减少或抑制受者对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以达到维持移植物长期存活的目的。但是,免疫抑制剂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致感染特征。如果能够诱导供体对移植物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则可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将有效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并且保留对除移植物以外的病原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免疫耐受 免疫排斥反应 机体免疫系统 免疫抑制剂 特异性免疫耐受 器官移植 移植受者 免疫应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压沙荷载下橡胶坝袋袋壁拉力理论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卞俊威 赵振林 《山东水利》 1999年第6期94-96,共3页
1 概况 1957年美国加州洛杉矶水利电力局工程师伊姆伯逊(N·M·Imbertson)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挡水蓄水橡胶坝,并创立了挡水蓄水荷载下橡胶坝袋袋壁拉力计算理论,一直沿用至今。我国于1966年在北京右安门建成国内首座橡胶坝... 1 概况 1957年美国加州洛杉矶水利电力局工程师伊姆伯逊(N·M·Imbertson)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挡水蓄水橡胶坝,并创立了挡水蓄水荷载下橡胶坝袋袋壁拉力计算理论,一直沿用至今。我国于1966年在北京右安门建成国内首座橡胶坝,至今全国已建成500余座橡胶坝工程,其坝袋都是按照挡水蓄水荷载的计算理论进行设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坝 橡胶坝袋 袋壁拉力 溢流压沙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压沙荷载下橡胶坝袋袋壁拉力计算的研究
19
作者 卞俊威 赵振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9年第3期36-37,共2页
在溢流压沙荷载作用下,橡胶坝袋袋壁拉力按以下6种假设进行计算:①按薄膜理论计算;②按平面问题;③坝袋沿坝轴线的压沙荷载大小是均匀的;④坝袋属稳定状态;⑤坝袋只受静水压力作用,不考虑动水荷载的影响;⑥不计坝袋的自重及受... 在溢流压沙荷载作用下,橡胶坝袋袋壁拉力按以下6种假设进行计算:①按薄膜理论计算;②按平面问题;③坝袋沿坝轴线的压沙荷载大小是均匀的;④坝袋属稳定状态;⑤坝袋只受静水压力作用,不考虑动水荷载的影响;⑥不计坝袋的自重及受力伸长的影响。推导出了基本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坝 袋壁拉力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泵站工程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20
作者 赵振林 《排灌机械》 1993年第4期34-36,共3页
<正> 一、泵站工程发展现状到目前为止,全省排灌动力机械已达163.24万台,装机1369.6万kW,机电提灌面积4.0197×10~4(km)~2。其中,固定机电排灌站3.63万台,装机132万kW,有效灌排面积1.059万(km)~2,占全省有效灌排面积的23.3%... <正> 一、泵站工程发展现状到目前为止,全省排灌动力机械已达163.24万台,装机1369.6万kW,机电提灌面积4.0197×10~4(km)~2。其中,固定机电排灌站3.63万台,装机132万kW,有效灌排面积1.059万(km)~2,占全省有效灌排面积的23.3%。建站数量、规模与装机容量居北方各省、区首位。这些泵站工程在抗旱、排涝,发展商品粮基地,发展城乡供水和人畜吃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泵站工程发展的途径,首先是发展中小型泵站,逐步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大型泵站,最后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大中小型泵站有机结合的灌排网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工程管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