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突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1
作者 贾连顺 黄凯 《求医问药》 2009年第3期4-5,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因腰椎的椎间盘出现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了脊神经根和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该病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人和老年男性。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腰突症的发病率高达1...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因腰椎的椎间盘出现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了脊神经根和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该病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人和老年男性。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腰突症的发病率高达15.2%。我国约有2亿的腰突症患者。而且该病的发病率还在逐年增高。腰突症患者在发病的初期,仪表现为腰腿疼痛或下肢麻木等症状,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腰骶部疼痛难忍、大小便失禁、阳痿、下肢肌肉萎缩等症状,甚至可出现瘫痪。为帮助广大腰突症患者认识和治疗腰突症,本刊特别策划了此专题——如何治疗腰突症,供读者参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突症 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肢肌肉萎缩 纤维环破裂 临床综合征 腰骶部疼痛 大小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2
作者 朱海波 贾连顺 +3 位作者 孙启全 许涛 阎明 寇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为临床、科研及国人体质调查提供寰椎的数据.方法:用卡尺对180例干燥寰椎标本进行了测量.结果:得出了椎动脉沟及出现的27例椎动脉环沟、椎动脉沟半距、椎弓、寰椎前后结节、寰椎后弓、侧块以及椎弓夹角等的数据.结论:寰椎后弓手术... 目的:为临床、科研及国人体质调查提供寰椎的数据.方法:用卡尺对180例干燥寰椎标本进行了测量.结果:得出了椎动脉沟及出现的27例椎动脉环沟、椎动脉沟半距、椎弓、寰椎前后结节、寰椎后弓、侧块以及椎弓夹角等的数据.结论:寰椎后弓手术暴露范围一定要适当,诊断“沟环症”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寰椎 测量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滕红林 贾连顺 +4 位作者 肖建如 谭军 刘铁龙 魏海峰 王美豪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 4 7例 ,女 2 9例。平均年龄 4 5 5岁 ,年龄范围 19~ 6 5岁。同时抽取 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 ,测量两线之夹角 ,称为颈胸角 (cervicothoracicangle ,CTA)。结果 :CTA平均为 4 7 6 4°(范围 2 5°~ 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 ,5 0例 ;CTA较小 ,且病灶范围广 ,或尚累及T3 、T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 ,13例 ;病灶范围广泛 ,经全胸骨入路 3例 ;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 5例 ;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 5例。结论 :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 ,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 ,从而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测量 颈胸角 颈胸段脊柱手术 手术入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15
4
作者 滕红林 贾连顺 +6 位作者 肖建如 袁文 陈德玉 荆鑫 章允志 叶澄宇 杨胜武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2期718-720,共3页
目的 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腰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加单纯后路或前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其不稳节段分别在L3,4,L4,5和L5S1。手术指征以临床症... 目的 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腰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加单纯后路或前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其不稳节段分别在L3,4,L4,5和L5S1。手术指征以临床症状、体征为主,结合与临床相一致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27例患者随访10~44个月平均21.9个月。本组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的神经根牵拉症状外,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恶化,病情均获不同程度减轻。随访期间椎体间植骨骨性愈合,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无其它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骨性愈合率高,固定牢靠,且经济费用较后路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器等有所降低,适用于治疗腰椎不稳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骨移植 内固定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颈胸段全脊椎切除术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9
5
作者 滕红林 肖建如 +5 位作者 倪向明 王健 魏海峰 贾连顺 徐华梓 池永龙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研究颈胸段脊柱肿瘤在T1椎体全脊椎切除术后,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联合内固定重建方法的生物力学的优缺点。方法:使用6具颈胸段脊柱标本。在完整状态进行力学分析后,T1脊椎根据WBB脊柱肿瘤解剖区域分类依次切除。然后前路利用颈椎前... 目的:研究颈胸段脊柱肿瘤在T1椎体全脊椎切除术后,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联合内固定重建方法的生物力学的优缺点。方法:使用6具颈胸段脊柱标本。在完整状态进行力学分析后,T1脊椎根据WBB脊柱肿瘤解剖区域分类依次切除。然后前路利用颈椎前路带锁Orion钢板和钛网进行固定和重建,后路利用SUMMIT方向螺钉枕颈胸钉棒系统或者联合前后路两种重建方法进行测试。在非破坏性生物力学状态下进行屈伸和左右侧屈等不同工况下测试。结果:T1脊椎全脊椎切除术后,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其刚度优于单纯后路双节段的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双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其刚度优于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单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全脊椎切除后,单纯前后钢板固定,其刚度下降明显,在肋椎关节切除后,已近失稳。结论:临床上在全脊椎切除后,尽可能采用前后联合固定,后路可以采用单节段的经椎弓根螺钉固定。临床医师应该注意的是,全脊椎切除后,单纯前路钢板固定,稳定性较差,尤其在患者肋椎关节已被肿瘤破坏的情况下,稳定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胸椎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根性症状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选择性治疗策略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鹏 史建刚 +5 位作者 叶晓健 史国栋 许国华 侯洋 袁文 贾连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8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伴根性症状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探讨"责任节段"的确定方法及选择性手术疗效。方法对上海长征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伴有根性症状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42例术前行腰椎管造影术,20例... 目的分析伴根性症状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探讨"责任节段"的确定方法及选择性手术疗效。方法对上海长征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伴有根性症状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42例术前行腰椎管造影术,20例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以明确"责任节段",均选择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29分法),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下地后进行步行距离记录。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6.16±3.70)个月。术前JOA评分为(10.86±3.23)分,末次随访评分为(22.79±3.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4.8%,步行距离由术前(636±324)m提高至末次随访时(2179±46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综合多种诊断手段以定位根性症状来源及腰椎管狭窄的"责任节段",选择性短节段固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脊神经根 脊髓造影术 神经传导阻滞 选择性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背伸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新认识 被引量:9
7
作者 丰健民 李成永 +1 位作者 马有兵 贾连顺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Coles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腕关节背伸位固定治疗Coles骨折100例。结果其中有移位的72例获得平均11个月的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定,优55例,良11例,差6例,结论腕关节... 目的探讨Coles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腕关节背伸位固定治疗Coles骨折100例。结果其中有移位的72例获得平均11个月的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定,优55例,良11例,差6例,结论腕关节背伸位固定可以维持良好的骨折整复固定位置,获得最佳的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背伸位 COLLES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对腰椎管内结构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谭军 吴海山 +2 位作者 贾连顺 赵定麟 屠开元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5-299,共5页
采用内窥镜系统经椎间孔对6个新鲜年轻标本的腰椎管内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实验观察,并行CT和直视对照.腰椎屈曲位时,椎间盘后深拉伸,前移;黄韧带张力增高,因而椎管扩大.腰椎后伸位时,椎间盘后移向椎管内膨隆;椎板间和棘突基底部黄韧带... 采用内窥镜系统经椎间孔对6个新鲜年轻标本的腰椎管内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实验观察,并行CT和直视对照.腰椎屈曲位时,椎间盘后深拉伸,前移;黄韧带张力增高,因而椎管扩大.腰椎后伸位时,椎间盘后移向椎管内膨隆;椎板间和棘突基底部黄韧带仍保持一定张力,未见明显地向腹侧突起(?)椎管中央部分和后方部分无明显改变,而椎管的侧方部分,由于小关节的相互移动,松弛的关节囊带动被覆其内侧和腹侧的发达的黄韧带(?)张力,明显地向腹侧和内侧移动,与后凸的椎间盘后份相对形成侧隐窝的钳夹性狭窄,此种特征性改变在L_4L_5最明显.提示临床上应加强对椎管侧方部分狭窄的诊断和侧隐窝减压的治疗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 解剖结构 内窥镜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朱海波 贾连顺 +3 位作者 寇庚 阎明 许涛 孙启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5-309,共5页
作者对180例干燥枢椎骨标本进行了测量,重点测量了齿状突的后倾角和长度及宽度,椎板和棘突之高度及厚度,关节面外倾角和矢状径及横径,关节突高度,横突孔测量,并近似推测枢椎水平的横突孔(管)之椎动脉外倾角和后倾角等多组解剖学数据,并... 作者对180例干燥枢椎骨标本进行了测量,重点测量了齿状突的后倾角和长度及宽度,椎板和棘突之高度及厚度,关节面外倾角和矢状径及横径,关节突高度,横突孔测量,并近似推测枢椎水平的横突孔(管)之椎动脉外倾角和后倾角等多组解剖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内还就枢椎齿状突测量之临床意义以及椎动脉管外倾角和后倾角在诊断临床椎动脉疾患中的参考价值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枢椎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望军 黄会龙 +3 位作者 周许辉 张咏 李家顺 贾连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为国人提供枕寰枢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寻求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法: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观察新鲜尸体标本的枕寰枢后部结构。结果:枕髁关节面舌下神经管间距约9.66mm,两侧枕髁前端间距约14.... 目的:为国人提供枕寰枢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寻求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法: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观察新鲜尸体标本的枕寰枢后部结构。结果:枕髁关节面舌下神经管间距约9.66mm,两侧枕髁前端间距约14.93mm,枕髁关节面内倾角,左侧约12.5°,右侧约11.6°。枕髁关节面的前后径和横径、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前后径、侧块上关节面横径、侧块与后弓移行处侧块厚度均在5mm以上。椎动脉第3段恒定行走于椎动脉沟。第1、2颈神经背侧支与寰椎侧块下关节突后方几无交叉,并有一定的活动度。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可行,其理想入钉点在寰椎后弓与侧块下关节突移行处的中点,螺钉指向枕骨髁前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关节螺钉固定 寰枕关节 后路 寰椎侧块 下关节突 解剖学参数 解剖学依据 舌下神经管 关节面 神经背侧支 螺钉内固定 后部结构 尸体标本 椎动脉沟 枕骨髁 前后径 枕髁 复合体 寰枢 内倾角 活动度 间距 横径 移行 后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is钛合金钢板治疗上胸椎不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勇 薛波 +6 位作者 徐荣明 毛伟民 校佰平 阮永平 冯建翔 刘文虎 贾连顺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0期587-590,共4页
目的 观察Axis钛合金钢板治疗上胸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 于正常成人胸椎标本上观察胸椎的解剖特点,测量胸椎的进针点、进针角度、深度和直径。临床采用Axis钛合金钢板治疗上胸椎损伤22例。结果 不同节段胸椎椎弓根的解剖特点、进针点... 目的 观察Axis钛合金钢板治疗上胸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 于正常成人胸椎标本上观察胸椎的解剖特点,测量胸椎的进针点、进针角度、深度和直径。临床采用Axis钛合金钢板治疗上胸椎损伤22例。结果 不同节段胸椎椎弓根的解剖特点、进针点、进针方向和深度有所不同。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22例平均随访10个月,未见钢板螺钉松脱、断裂等并发症。19例获骨性愈合,脊髓功能除2例按Frankel分级为A级者术后无改善,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xis钛合金钢板适合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胸椎不稳患者的治疗。上胸椎椎弓根固定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熟悉其解剖特点,正确选择进针点、角度和深度,规范操作,此手术是安全的,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解剖学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固定钉道的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章允志 严望军 +3 位作者 刘海燕 周许辉 李家顺 贾连顺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明确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技术参数;探讨枕颈部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含完整寰枕关节干燥骨性标本,直视下行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克氏针植入后行X线摄片,在X线片上测量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角... 目的:明确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技术参数;探讨枕颈部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含完整寰枕关节干燥骨性标本,直视下行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克氏针植入后行X线摄片,在X线片上测量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角度和长度。结果: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理想角度为:螺钉方向在矢状面的上倾角为(53.3±3.4)°,在冠状面的内倾角为(20.0±2.6)°。钉道长度为(29.28±2.46)mm。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植入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和钉道长度,结合后路C1-C2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后可视为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的一种相对理想的枕颈融合内固定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关节 螺钉 内固定 临床解剖学 枕颈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马尾神经沉降征阳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鹏 史建刚 +5 位作者 叶晓健 史国栋 许国华 侯洋 袁文 贾连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马尾神经沉降征(SS)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表现特点,以及行改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O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LSS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仰卧位MRI横断面马尾神经... 目的分析马尾神经沉降征(SS)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表现特点,以及行改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O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LSS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仰卧位MRI横断面马尾神经是否沉降分为SS阳性组和SS阴性组。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29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疗效。结果 SS阳性患者109例,SS阴性患者17例,SS阳性发生率为86.5%。SS阳性组JOA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10.2±3.4)、(22.3±3.1)、(23.1±2.3)分,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SS阴性组JOA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11.1±4.4)、(21.4±5.4)、(23.6±3.1)分,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是,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阳性广泛存在于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并不影响患者术后疗效,SS阳性仍无法作为手术效果的预判指标,改良PLIF手术对SS阳性患者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 马尾神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晨光 肖湘生 +2 位作者 董生 贾连顺 陈德玉 《中国骨伤》 CAS 1995年第4期14-15,共2页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上海长征医院(200003)王晨光,肖湘生,董生,贾连顺,陈德玉本文总结了经皮椎间盘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对手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上海长征医院(200003)王晨光,肖湘生,董生,贾连顺,陈德玉本文总结了经皮椎间盘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对手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64例中男49例,女15例;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髓核摘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肿瘤对颈胸段脊柱不同部位破坏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滕红林 杨胜武 +5 位作者 吴春雷 池永龙 徐华梓 肖建如 贾连顺 王以进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评价颈胸段脊柱T1在模拟溶骨性肿瘤不同部位(肋椎关节、椎弓根和关节突)的破坏情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从而为采取预防性稳定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减少脊柱不稳发生神经损害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取6具新鲜冷藏人体尸体脊柱标本(... 目的:评价颈胸段脊柱T1在模拟溶骨性肿瘤不同部位(肋椎关节、椎弓根和关节突)的破坏情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从而为采取预防性稳定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减少脊柱不稳发生神经损害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取6具新鲜冷藏人体尸体脊柱标本(C7-T2),测量胸椎在不同部位损伤后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按照不同的破坏部位分别为正常标本组(IS),椎体破坏(30%椎体面积破坏,下同)+椎体后壁破坏(VB+PW),椎体破坏+肋椎关节破坏(VB+CVJ),椎体破坏+椎弓根破坏(VB+P),椎体+肋椎关节+椎弓根破坏(VB+CVJ+P),椎体+肋椎关节+椎弓根+关节突破坏(VB+CVJ+P+FJ)。结果:椎体按照不同的部位破坏后,其屈服载荷按照完整标本、VB+PW、VB+CVJ、VB+P、VB+CVJ+P和VB+CVJ+P+FJ依次分别为(3549±254)、(3043±204)、(2680±164)、(2440±146)、(2168±110)和(1734±74)N,依次比正常标本下降了14·2%、24·5%、32·8%、40·0%和52·8%。结论:椎体和椎弓根同时破坏比单纯椎体破坏更加不稳,此时如有关节突关节破坏,后方承受载荷的结构如关节突关节将不能从后方支持椎体,发生椎体塌陷的危险性更高,可考虑采取预防性稳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颈椎 肿瘤 骨组织 生物力学 脊柱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部移行椎与腰骶部移行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戴力扬 贾连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3,共1页
目的:探讨胸腰部移行椎与腰骶部移行椎的关系.方法:对573名成年腰椎X线片进行分析,统计胸腰部移行椎和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结果:共发现胸腰部移行椎和/或腰骶部移行椎124例,占21.6%.其中胸腰部移行椎合并... 目的:探讨胸腰部移行椎与腰骶部移行椎的关系.方法:对573名成年腰椎X线片进行分析,统计胸腰部移行椎和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结果:共发现胸腰部移行椎和/或腰骶部移行椎124例,占21.6%.其中胸腰部移行椎合并腰骶部移行椎70例,随胸腰部移行椎由不完全型向完全型的发展,合并的腰骶部移行椎似有自I型至IV型过渡之趋势.结论;对于胸腰部移行椎合并腰骶部移行椎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应摄胸椎X线片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骶椎 异常 胸腰部 移行椎 腰骶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昊 严望军 +3 位作者 贾连顺 郑浩 万海武 万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联合手术治疗 前后路 重症 术式选择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高位颈髓损伤膈肌功能的评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允志 周许辉 +4 位作者 滕红林 刘海燕 诸葛林敏 谭军 贾连顺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评定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对高位颈髓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状态及呼吸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MagⅠ型磁刺激仪对12例高位颈髓损伤患者进行经颅及颈部刺激,于腋前线第8肋骨插入同心圆针电极达膈肌,记录MEP,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定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对高位颈髓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状态及呼吸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MagⅠ型磁刺激仪对12例高位颈髓损伤患者进行经颅及颈部刺激,于腋前线第8肋骨插入同心圆针电极达膈肌,记录MEP,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膈肌MEP的变化与呼吸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并以1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12例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受伤后各时间段的膈肌MEP皮层潜伏期及中枢传导时间(CMCT)均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损伤早期经颈刺激MEP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后期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延长。结论:脊髓损伤早期,皮层潜伏期较正常显著延长提示患者膈肌功能障碍,出现呼吸衰竭的可能性大;损伤后期经颈刺激膈肌MEP潜伏期明显延长,提示患者只能长期依赖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可作为安装膈肌起搏器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脊髓损伤 膈神经 膈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飞鞭损伤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瑛 贾连顺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7期613-615,共3页
颈椎飞鞭损伤是颈部常见损伤,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最佳方法目前尚存争议。颈椎飞鞭损伤后产生慢性疼痛和劳动能力的丧失并非罕见,社会资源和经济成本耗费巨大。而颈椎飞鞭损伤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且近来研究... 颈椎飞鞭损伤是颈部常见损伤,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最佳方法目前尚存争议。颈椎飞鞭损伤后产生慢性疼痛和劳动能力的丧失并非罕见,社会资源和经济成本耗费巨大。而颈椎飞鞭损伤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且近来研究发现社会地位、碰撞严重程度、索赔与诉讼、身体与心理因素等都与颈椎飞鞭损伤预后有关。给医师的诊治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试就颈椎飞鞭损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创伤和损伤 预后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椎管造影术前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长青 贾连顺 +2 位作者 宋滇文 李慎江 梁朝革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造影 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