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描写还是解释:由ChatGPT反思语言学的两种目标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毓林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4,共13页
本文在现代大语言模型语境下反思语言学研究的两种目标之争:精确描写(语言事实,how)还是科学解释(语言能力,why)?以此为中心,讨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并考察了ChatGPT能否捕获长距离依存、能否理解句法与语义分离的句子、对语言的科学... 本文在现代大语言模型语境下反思语言学研究的两种目标之争:精确描写(语言事实,how)还是科学解释(语言能力,why)?以此为中心,讨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并考察了ChatGPT能否捕获长距离依存、能否理解句法与语义分离的句子、对语言的科学解释与精确描写是否对立。得出的结论是:(1)ChatGPT等大模型能够超越马尔可夫过程模型,来捕获语句中不同词语之间的长距离依存关系;能够隐式地学习基本的句法和语义知识,从而理解、识别和生成语义异常的句子。(2)对语言的精确描写和科学解释并不对立,并且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3)生成语法学的“原则与参数”范式下的范畴语法,对于描写人类自然语言有不可克服的困难。(4)语法学的研究取向应该是语义优先,而不是句法优先。(5)大模型的成功说明:对语言事实的准确描写远比对语言能力的抽象解释更为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语言模型 描写/解释 语言事实/语言能力 语义优先/句法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知识内容说明书
2
作者 袁毓林 曹宏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本文首先介绍《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内容结构与理论背景,然后介绍其所区分的5种名词小类的定义及其跟7种量词的选择限制,其为名词所设置的10种物性角色及其定义,由目标名词跟这些物性角色的不同配置而造成的10来种句法格式及其例句... 本文首先介绍《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的内容结构与理论背景,然后介绍其所区分的5种名词小类的定义及其跟7种量词的选择限制,其为名词所设置的10种物性角色及其定义,由目标名词跟这些物性角色的不同配置而造成的10来种句法格式及其例句,其所考察的名词的8种主要的语法功能及其对于该词类的隶属度;最后给出《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中检索系统的界面截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句法语义信息词典》 名词小类 物性角色 句法格式 语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测试ChatGPT的语义理解与常识推理水平?——兼谈大语言模型时代语言学的挑战与机会 被引量:16
3
作者 袁毓林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3,共15页
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在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方面表现优秀,其技术奥秘在于模型开发者在对词语进行向量表示时,遵循分布式语义学原理,采用了“嵌入”这种代数方法。但是,经典的测试语言运用等智能水平的“图灵测试”,难以识别欺骗和回避等... 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在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方面表现优秀,其技术奥秘在于模型开发者在对词语进行向量表示时,遵循分布式语义学原理,采用了“嵌入”这种代数方法。但是,经典的测试语言运用等智能水平的“图灵测试”,难以识别欺骗和回避等作弊手段,因此,计算机科学家设计了“新图灵测试”,其中的威诺格拉德模式挑战与语言学关系密切。这一模式以代词消歧为测试点设计句子对和问题,但是经过大规模语料训练的语言模型可以凭借词汇上的统计相关性,而不是靠真正理解句子的意义来给出正确答案。为克服这一缺陷,学者们又发展出WinoGrande数据集,提高了数据的规模和难度,确保它们无法通过网络搜索等手段来得到正确答案。我们用威诺格拉德模式设计了无偏向双重句子对测试ChatGPT,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在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方面已达到接近人类的水平。当然,从具身模拟假说来看,大语言模型不可能像人一样富有体验性地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最后,我们呼吁:语言学家应该积极参与构建WinoGrade测试集之类的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扩展自身的学术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大语言模型 新图灵测试 威诺格拉德模式挑战 WinoGrande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理解与常识推理的机器表现和人类基线之比较——怎样评估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的语言运用能力?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毓林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6,共15页
本文讨论怎样通过跟人类基线的比较,来合理地评估ChatGPT等现代大型语言模型的语言运用能力。首先,用代词指称歧义和否定辖域问题测试ChatGPT,展示语言大模型在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方面的优秀表现;接着简介维诺格拉德模式挑战及其升级版... 本文讨论怎样通过跟人类基线的比较,来合理地评估ChatGPT等现代大型语言模型的语言运用能力。首先,用代词指称歧义和否定辖域问题测试ChatGPT,展示语言大模型在语义理解和常识推理方面的优秀表现;接着简介维诺格拉德模式挑战及其升级版本WinoGrande数据集,还介绍了我们对于这种类型的测试题和机器表现的评估方式的改进方案(把仅触发词不同的“句对”扩展为锚定词也不同的“句偶”,把机器表现跟人类被试的表现进行比较);然后介绍我们怎样用“句对”和“句偶”测试ChatGPT和人类被试,并且把人类和机器的表现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语言大模型的语言运用能力接近人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理解/常识推理 ChatGPT/大型语言模型 维诺格拉德模式/句对与句偶 机器表现/人类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有没有能力回应当代前沿科学问题?
5
作者 袁毓林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语言学应该不应该成为一级学科?”这个让多少语言学人揪心和惆怅了20多年的问题,前几天在一个语言学微信群中又燃爆了。我赞成多数人的共识——“应该!”因为无论从现代社会的权力结构与资源配置方式及科层化的管理体系,还是从语言学... “语言学应该不应该成为一级学科?”这个让多少语言学人揪心和惆怅了20多年的问题,前几天在一个语言学微信群中又燃爆了。我赞成多数人的共识——“应该!”因为无论从现代社会的权力结构与资源配置方式及科层化的管理体系,还是从语言学科本身的学科建制和学科规训来说,语言学成为一级学科显然有利于语言学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但是,我也认识到,这种想法可能是比较本位主义的一厢情愿。事实上,我们可能有意无意间一直在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语言学值得不值得成为一级学科?”这是一种外部视角的提问方式,不同于前面那种内部视角的提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制 提问方式 语言学科 学科规训 资源配置方式 一级学科 人才培养 科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让转复句的预期类型与常识发现研究
6
作者 卢达威 袁毓林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53,共17页
自然语言有关表达中潜藏了丰富的预期和常识,让转复句“虽然A,但是B”格式是其中的代表。从语言学知识应用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挖掘语言中的常识有助于构建常识库,支持常识推理。研究过程是通过构建“取反→简化→补全→泛化→联结”... 自然语言有关表达中潜藏了丰富的预期和常识,让转复句“虽然A,但是B”格式是其中的代表。从语言学知识应用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挖掘语言中的常识有助于构建常识库,支持常识推理。研究过程是通过构建“取反→简化→补全→泛化→联结”的形式化操作流程,提取让转复句中蕴涵的预期信息,证明语用信息也能通过形式化方式提取。根据格式中“A”和“¬B(非B)”是否存在因果关联,让转复句中的预期可分为基于直觉推理的预期、基于经验的预期和基于百科知识的预期三类。根据“A”和“¬B”的语义关联性及推理方式,基于直觉推理的预期可进一步分为属性类推、属性对比、量级类推、属性继承、属性值保持和属性值趋同六类;按照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基于经验的预期可分为基于预测类经验的预期和基于共现类经验的预期两类。其中,基于经验的预期和基于百科知识的预期可以归纳为常识,收集并构建常识库。最后举例介绍了怎样利用本文抽取的小型常识库进行智能问答和溯因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 反预期 常识挖掘 让转复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动句看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的句型投射 被引量:17
7
作者 袁毓林 曹宏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6-261,共16页
文章先介绍和评论胡旭辉(2019)基于分布式形态学理论,对汉语中动句的解决方案,指出其在理论和经验上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我们对于汉语中动句的朴素的解释方案:基于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不仅关注中动词(V)与主语名词(NP)之间的处置关... 文章先介绍和评论胡旭辉(2019)基于分布式形态学理论,对汉语中动句的解决方案,指出其在理论和经验上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我们对于汉语中动句的朴素的解释方案:基于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不仅关注中动词(V)与主语名词(NP)之间的处置关系,而且关注句末形容词性成分(AP)与主语名词(NP)之间的评价关系,更进一步关注这两种物性角色关系之间的"背景-图像"式的视角关系;最后,把这种从主语名词的物性结构出发看待句子的结构方式和语义表达思想,推广到主语名词的各种物性角色作谓语所造成的不同语义-语用类型句子上,从而提出一种基于主语(或话题)名词的物性结构来解释句型构造及其语义表达的语法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形态学 中动句 中动词 主语名词 物性角色 句型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问代词“谁”的虚指和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袁毓林 刘彬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文章主要讨论疑问代词"谁"的虚指意义和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文章尝试证明虚指用法的"谁"字句通过不确定性陈述语气,来消除疑问代词"谁"的询问意义,但是保留了它的预设意义"存在着某些个人",... 文章主要讨论疑问代词"谁"的虚指意义和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文章尝试证明虚指用法的"谁"字句通过不确定性陈述语气,来消除疑问代词"谁"的询问意义,但是保留了它的预设意义"存在着某些个人",从而使虚指用法的"谁"表示"不能确定一定存在的某些个人"。而否定用法的"谁"字句通过质疑和反驳等反问语气,在"疑有信无"原则的指导下,不仅消除了疑问代词"谁"的询问意义,而且消除了它的预设意义"存在着某些个人",从而使否定用法的"谁"表示"确定不存在的某些个人"。最后,文章还分析了"谁让我小呢?"之类特殊句式的意义,说明它跟一般的"谁"类反问句在语义解释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代词“谁” 询问意义 虚指意义 否定意义 疑有信无 语义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网—本体知识—知识图谱”和语言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袁毓林 曹宏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共12页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介绍语义网和本体知识及知识图谱的背景知识,说明语言学知识可以在网络文本的信息处理中发挥作用,从而展示语言学研究可能的应用领域。文章先简介网络的发展历史:从本地的局部网络到异地的更大网络,再到遍及全球的互联...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介绍语义网和本体知识及知识图谱的背景知识,说明语言学知识可以在网络文本的信息处理中发挥作用,从而展示语言学研究可能的应用领域。文章先简介网络的发展历史:从本地的局部网络到异地的更大网络,再到遍及全球的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换标准。然后介绍语义网的基本的体系结构和功能、资源前提及其可能的应用。接着介绍跟语义网相关的几个关键术语和概念,特别是本体知识和词汇本体知识;再介绍语义网的思想在维基百科中的运用,说明词条分类和归类的复杂性。最后介绍知识图谱及其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网 互联网 网络协议 本体知识 维基百科 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的乐观主义倾向 被引量:12
10
作者 袁毓林 张驰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40,95-96,共14页
本文首先介绍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反事实条件句)的有关研究和争论,然后对从大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中整理出的114个反事实条件句,从产出方式(引导与否)、前提性质(加法、减法、替换)、结论性质(上行、下行、持正)和归因偏向(外部、内部)4... 本文首先介绍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反事实条件句)的有关研究和争论,然后对从大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中整理出的114个反事实条件句,从产出方式(引导与否)、前提性质(加法、减法、替换)、结论性质(上行、下行、持正)和归因偏向(外部、内部)4个维度进行考察,探讨了前提与结论、归因与前提等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文章发现:在自然话语中,学生们主动进行反事实假设的情况较少,也比较困难;并且,在反事实推理的表达中,常常伴有表达低可能性的词语,来谨慎地表达自己对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前提性质与结论性质之相关性的考察,发现大学生反事实思维与表达的乐观主义倾向;通过归因偏向与前提性质之相关性的考察,发现学生们更容易对不作为(没有做某事)进行反事实思维。最后,文章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对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的效用和局限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事实思维 反事实条件句 前提 结论 归因 乐观主义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和极项允准功能 被引量:51
11
作者 袁毓林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5-586,共12页
文章主要讨论隐性否定动词在语义推演和句法共现限制方面的有关特点。首先揭示这种动词的词义结构中所包含的隐性否定及其语义层次;接着考察这些动词在叙实性方面的差别,发现它们推演其宾语所表示的命题的真值的能力很不一样;据此,把它... 文章主要讨论隐性否定动词在语义推演和句法共现限制方面的有关特点。首先揭示这种动词的词义结构中所包含的隐性否定及其语义层次;接着考察这些动词在叙实性方面的差别,发现它们推演其宾语所表示的命题的真值的能力很不一样;据此,把它们分别归入叙实词或半叙实词、逆叙实词和非叙实词。然后考察这些动词跟否定极项副词和代词的共现限制,发现断言平面上包含否定意义的动词可以允准极项副词"从来"和/或"根本、压根儿";断言或推论平面上包含否定意义的动词可以允准非疑问用法的疑问代词。最后简介隐性否定动词允准否定极项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否定 语义平面 叙实性 否定极项 跨语言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方法论策略的零形式和零成分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毓林 王明华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0,95,共12页
本文在袁毓林(2010)的基础上,从语言研究的方法论策略的角度,检讨生成语法在零成分和空语类方面的处理办法;指出只要在理论内部必要并有句法语义上的动因或者效应,就可以尝试性地设立空语类;并且,让所假设的空语类在评价程序下接受检验... 本文在袁毓林(2010)的基础上,从语言研究的方法论策略的角度,检讨生成语法在零成分和空语类方面的处理办法;指出只要在理论内部必要并有句法语义上的动因或者效应,就可以尝试性地设立空语类;并且,让所假设的空语类在评价程序下接受检验。还着重讨论了在汉语语法分析中能不能确立零形式和零成分,指出描写汉语语法暂时没有必要建立零形式和零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形式 零成分 空语类 方法论策略 评价程序 汉语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连”字句的信息结构特点 被引量:69
13
作者 袁毓林 《语言科学》 2006年第2期14-28,共15页
本文首先证明在“连”字句“连NP+都/也VP”中,“连”引导的成分NP是“都、也”约束的语义焦点,它既不是典型的话题、也不是所谓的“话题焦点”。接着,分析“连”字句中NP和VP在新旧信息组配上的格局和限制,证明整个“连”字句是一个传... 本文首先证明在“连”字句“连NP+都/也VP”中,“连”引导的成分NP是“都、也”约束的语义焦点,它既不是典型的话题、也不是所谓的“话题焦点”。接着,分析“连”字句中NP和VP在新旧信息组配上的格局和限制,证明整个“连”字句是一个传递新信息的广焦点。然后,揭示“连”字句的意义引申的句法、语义机制是:从谓语部分拷贝话题,并且话题隐含述题的部分意义。最后,讨论“连”字句中“连”的省略对相关句式的结构形式和焦点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对“都”的约束方向转变的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焦点 话题焦点 广焦点 话题拷贝 语义隐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祈使句式和状态补语的类 被引量:33
14
作者 袁毓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21,共6页
0 引言 0.1 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有两类,一类由动词(V)作述语,我们把它记作“V得C”(C代表补语);一类由形容词(A)作述语,我们把它记作“A得C”。本文只讨论“V得C”构成祈使句的有关情况。 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V得C”都能... 0 引言 0.1 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有两类,一类由动词(V)作述语,我们把它记作“V得C”(C代表补语);一类由形容词(A)作述语,我们把它记作“A得C”。本文只讨论“V得C”构成祈使句的有关情况。 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V得C”都能进入祈使句。这可以从V和C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动词方面看,根据祈使句对动词的句法、语义限制,只有可控动词(包括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才能作祈使句的谓语中心。可是,祈使句对“V得C”中的V限制更为严格。只有自主动词(V [+自主])构成的“V得C”才能行入祈使句,非自主动词(V[-自主])构成的“V得C”一般不能进入祈使句。例如: ?别跌得爬不起来! ?别忘得干干净净的! ?别摔得四脚朝天! ?别怕得话也不敢说!这些句子里,“V得C”中的V是非自主动词。这些句子倒不一定绝对不能说,但在没有特别的语境陪衬的情况下,听起来是很怪的。 其次,从状态补语看,进入祈使句的“V得C”中的C主要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成分,由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充任补语的“V得C”一般不能进入祈使句。例如: *磨得双手起泡! *洗得直不起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得C 祈使句式 状态补语 强调式 AABB 否定式 性质形容词 贬义 褒义 非自主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多层面互动的汉语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袁毓林 《语言科学》 2003年第6期53-72,共20页
本文主要评论汉语研究中关于语法、词汇、语音相互关联的有关研究。首先,指出传统的语言研究语音、词汇、语法各自独立,描写语法学的操作程序又强调只能先分析音位、后分析语法,到了生成语法时代才确立低层面的语音分析和高层面的语法... 本文主要评论汉语研究中关于语法、词汇、语音相互关联的有关研究。首先,指出传统的语言研究语音、词汇、语法各自独立,描写语法学的操作程序又强调只能先分析音位、后分析语法,到了生成语法时代才确立低层面的语音分析和高层面的语法分析应该互动的正确观念。接着,从汉语的结构面貌和汉语语法研究发展史的角度,指出从词法、形态本位向词组、句子本位转移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必然趋势;还指出语法分析中的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除了要注意区分之外,更应该研究这三个平面上的成分之间的配位关系和相互关联的标记模式,并考察语义、语用因素的语法化过程,从而沟通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然后,着重评述有关汉语语法和语音互动关系的研究,指出国内学者在传统语法和描写语法的框架内,对于语音对语法的制约作用已经作了初步的探索;国外学者在生成语法和生成音系学的背景上,分别探讨了语法结构对于语音(特别是方言中连读变调域的界限)的制约作用和韵律结构(特别是音步组织)对于语法结构的制约作用,建立起了各种颇具理论语言学色彩的理论模型。最后,讨论词库结构和句法操作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假设,在介于词库和句法表达之间的论元结构层面上的有条件的变化,可以免去许多繁复的句法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词汇 语音 句法 语义 语用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也”在“Wh+都/也+VP”中的语义贡献 被引量:33
16
作者 袁毓林 《语言科学》 2004年第5期3-14,共12页
本文主要讨论副词“都、也”在“Wh+都/也+VP”格式中的语义贡献,特别是要解释它们的分布偏向:在肯定式中“都”比“也”占优势,但在否定式中“也”比“都”占优势。首先评论解释这种现象的三种理论:“极端情况”和“量化句”理论、“... 本文主要讨论副词“都、也”在“Wh+都/也+VP”格式中的语义贡献,特别是要解释它们的分布偏向:在肯定式中“都”比“也”占优势,但在否定式中“也”比“都”占优势。首先评论解释这种现象的三种理论:“极端情况”和“量化句”理论、“语用尺度含义”和“焦点算子”理论、“程度性包含”和“婉转口气”理论,一一指出其不足。然后,提出一种“强调结果类同,否定正反对举”假说:在否定式“Wh+也+~VP”中,“也”强调表示任指的疑问短语Wh所指涉的不同的个体都不具有VP所表示的属性,从而否定了预设中的正反对举性命题“虽然有的个体不具有VP所表示的属性,但有的具有VP所表示的属性”。最后,从语用尺度原理的角度,讨论表示任指的Wh的极性特点及其对全称释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 “也” 语义 汉语语法 “量化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 被引量:13
17
作者 袁毓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0,共9页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袁毓林一、述谓结构和句法空位语法研究最根本的目的是揭示人是如何通过形态、语序等形式手段来表达和理解语句的意义的,因此句子的语义表示(semanticrePresentation)成了当代语法理论中的...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袁毓林一、述谓结构和句法空位语法研究最根本的目的是揭示人是如何通过形态、语序等形式手段来表达和理解语句的意义的,因此句子的语义表示(semanticrePresentation)成了当代语法理论中的热门课题。现在,大多数语言学家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空位 名词性成分 降级述谓结构 空范畴 现代汉语 名词化标记 谓词性成分 语义特征 语法研究 管辖与约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4
18
作者 袁毓林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二十世纪语言学在研究范式上的两次转变 ,然后从事实描写与理论解释、解释语言现象的形式主义取向与功能主义取向、语言研究的理论追求与应用目标、国内的语言研究与海外的语言研究等四个方面 ,来展示当代语言学的不... 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二十世纪语言学在研究范式上的两次转变 ,然后从事实描写与理论解释、解释语言现象的形式主义取向与功能主义取向、语言研究的理论追求与应用目标、国内的语言研究与海外的语言研究等四个方面 ,来展示当代语言学的不同流派在语言研究的理论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上的差别 ,最后展望语言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式 事实描写 理论解释 形式取向 功能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范畴的心理现实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袁毓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 引言 语言学上先后提出了许多关于语言结构的概念,诸如音位(phoneme)、词类(Word class)和层次(hierarchy)等。人们不禁要问:语言中果真存在这些东西吗?当然,这种本体论(ontology)式的提问多少有点鲁莽。改用认识论(epistemol... §○ 引言 语言学上先后提出了许多关于语言结构的概念,诸如音位(phoneme)、词类(Word class)和层次(hierarchy)等。人们不禁要问:语言中果真存在这些东西吗?当然,这种本体论(ontology)式的提问多少有点鲁莽。改用认识论(epistemology)式的提问就是:人们能否认识语言结构中的这些范畴?更为专门的心理学说法是:这些语言学范畴有没有心理现实性(psychological reality)?下面举例讨论这些问题。 §1 语音结构 音位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但人们依然能够感到这个抽象实体的存在。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现实性 语言学 直接成分 音位 词类 丈夫 形容词 句法平面 曾祖父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信息检索系统的语义资源规划 被引量:12
20
作者 袁毓林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11,共11页
文章通过分析问题回答等信息检索系统对于语义资源的需求,借鉴国外语义资源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指出面向处理汉语的信息检索系统的语义资源,至少应该包括下列三种:1)汉语词网(CWN),提供基本的词汇概念及其关系信息;2)汉语谓词网(CVN),提... 文章通过分析问题回答等信息检索系统对于语义资源的需求,借鉴国外语义资源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指出面向处理汉语的信息检索系统的语义资源,至少应该包括下列三种:1)汉语词网(CWN),提供基本的词汇概念及其关系信息;2)汉语谓词网(CVN),提供谓词的论元角色及其句法配置信息;3)汉语命题库(CPB),提供谓词的论元结构在真实文本中如何实现为命题结构的信息。还根据英语WordNet、VerbNet和Prop-Bank的建设和应用情况,结合作者近年来学习语义学理论、研究和建设语义资源的实践和体会,分别说明这三种语义资源的设计目标、内容规模、体系结构和具体的建造策略与步骤等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检索 语义资源 汉语词网 汉语谓词网 汉语命题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