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
45
1
作者
卢华定
董云旭
+2 位作者
温小粤
王昆
史德海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96例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4例,女52例;年龄21~88岁,平均56.3岁。将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96例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4例,女52例;年龄21~88岁,平均56.3岁。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外伤至手术复位时间与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4例获得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25.4个月。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骨折不愈合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术后Harris评分为(86.20±11.00)分,优40例,良32例,可7例,差5例。未移位骨折组和移位骨折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3.22%和18.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解剖复位组和非解剖复位组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而不同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对继发股骨头坏死无明显差异。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骨折类型及骨折复位情况是影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对年轻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尽可能解剖复位、牢靠内固定,以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对于骨折移位严重的高龄患者,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骨折固定术
内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
20
2
作者
卢华定
曾春
+2 位作者
董云旭
蔡道章
温小粤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应用钢丝通过钻孔牵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评价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28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16~55岁,平均35.3岁。X线检查示骨折移位:Ⅱ度10例,Ⅲ度18例。采...
目的:应用钢丝通过钻孔牵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评价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28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16~55岁,平均35.3岁。X线检查示骨折移位:Ⅱ度10例,Ⅲ度18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以钢丝内固定治疗,术后可调节支具固定,术后2周在CPM辅助下膝关节被动伸屈训练,4周在支具保护下下地部分负重,术后6周拆除支具。结果:2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man试验阴性,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伸膝活动度正常,屈膝活动度(136±12)°。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术前(41.80±6.16)分,术后6个月(94.10±8.26)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67,P<0.01)。术后评定优2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膝后内侧倒"L"形入路以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内固定可靠、费用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硝酸甘油对多层螺旋CT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谢迭来
董云旭
+1 位作者
李露芳
覃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对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在检查前舌下喷雾硝酸甘油约0.5 mg,对照组不用硝...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对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在检查前舌下喷雾硝酸甘油约0.5 mg,对照组不用硝酸甘油,分别行MSCT和选择性冠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rteriography,SCA),测定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血管节段管径,测量不同性质斑块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及相关性。结果硝酸甘油组各血管节段管径较对照组明显扩张(P<0.05或P<0.01),各血管节段平均值硝酸甘油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两型斑块MSCT与SCA扫描测量结果平均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对照组MSCT偏差分别为Ⅰ型斑块-10.11%(r=0.75,P<0.01)、Ⅱ型斑块+8.65%(r=0.89,P<0.01),硝酸甘油组MSCT偏差分别为Ⅰ型斑块+10.54%(r=0.73,P<0.01)、Ⅱ型斑块+16.37%(r=0.81,P<0.01)。结论硝酸甘油可明显扩张冠脉各节段血管,提高细小分支的显示率,提高MSCT对冠脉狭窄的诊断率,对于狭窄程度的评估有一定程度的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硝酸甘油
选择性冠脉造影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骨重建髓内钉在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应用
4
作者
卢华定
董云旭
+1 位作者
史德海
王昆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1~89岁,平均42.3岁。按Seinsheimer分型:Ⅱa型2例,Ⅱb型3例,...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1~89岁,平均42.3岁。按Seinsheimer分型:Ⅱa型2例,Ⅱb型3例,Ⅱc例3例,Ⅲa型7例,Ⅲb型5例,Ⅳ型4例,Ⅴ型1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结果 21例经6~22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或股骨骨折、股骨颈锁钉退出等,出现髓内钉折断1例,经改用加长重建髓内钉并自体植骨后愈合;骨折复位欠佳轻度髋内翻伴骨折延迟愈合1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96%。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选择合适长度股骨重建髓内钉及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重建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
45
1
作者
卢华定
董云旭
温小粤
王昆
史德海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4期315-31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96例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4例,女52例;年龄21~88岁,平均56.3岁。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外伤至手术复位时间与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4例获得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25.4个月。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骨折不愈合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术后Harris评分为(86.20±11.00)分,优40例,良32例,可7例,差5例。未移位骨折组和移位骨折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3.22%和18.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解剖复位组和非解剖复位组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而不同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对继发股骨头坏死无明显差异。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骨折类型及骨折复位情况是影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对年轻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尽可能解剖复位、牢靠内固定,以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对于骨折移位严重的高龄患者,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骨折固定术
内
手术后并发症
Keywords
Femoral neck fractures Femur head necrosis 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
20
2
作者
卢华定
曾春
董云旭
蔡道章
温小粤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文摘
目的:应用钢丝通过钻孔牵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评价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28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16~55岁,平均35.3岁。X线检查示骨折移位:Ⅱ度10例,Ⅲ度18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以钢丝内固定治疗,术后可调节支具固定,术后2周在CPM辅助下膝关节被动伸屈训练,4周在支具保护下下地部分负重,术后6周拆除支具。结果:2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man试验阴性,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伸膝活动度正常,屈膝活动度(136±12)°。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术前(41.80±6.16)分,术后6个月(94.10±8.26)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67,P<0.01)。术后评定优2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膝后内侧倒"L"形入路以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内固定可靠、费用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Keywords
Knee joint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硝酸甘油对多层螺旋CT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谢迭来
董云旭
李露芳
覃杰
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院放射科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对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在检查前舌下喷雾硝酸甘油约0.5 mg,对照组不用硝酸甘油,分别行MSCT和选择性冠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rteriography,SCA),测定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血管节段管径,测量不同性质斑块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及相关性。结果硝酸甘油组各血管节段管径较对照组明显扩张(P<0.05或P<0.01),各血管节段平均值硝酸甘油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两型斑块MSCT与SCA扫描测量结果平均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对照组MSCT偏差分别为Ⅰ型斑块-10.11%(r=0.75,P<0.01)、Ⅱ型斑块+8.65%(r=0.89,P<0.01),硝酸甘油组MSCT偏差分别为Ⅰ型斑块+10.54%(r=0.73,P<0.01)、Ⅱ型斑块+16.37%(r=0.81,P<0.01)。结论硝酸甘油可明显扩张冠脉各节段血管,提高细小分支的显示率,提高MSCT对冠脉狭窄的诊断率,对于狭窄程度的评估有一定程度的偏高。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硝酸甘油
选择性冠脉造影
多层螺旋CT
Keywords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nitroglycerin
coronary angiography
multi-slice spiral CT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骨重建髓内钉在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应用
4
作者
卢华定
董云旭
史德海
王昆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1~89岁,平均42.3岁。按Seinsheimer分型:Ⅱa型2例,Ⅱb型3例,Ⅱc例3例,Ⅲa型7例,Ⅲb型5例,Ⅳ型4例,Ⅴ型1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结果 21例经6~22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或股骨骨折、股骨颈锁钉退出等,出现髓内钉折断1例,经改用加长重建髓内钉并自体植骨后愈合;骨折复位欠佳轻度髋内翻伴骨折延迟愈合1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96%。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选择合适长度股骨重建髓内钉及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重建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Keywords
Sub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
Femoral reconstruc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Fracture fixa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卢华定
董云旭
温小粤
王昆
史德海
《中国骨伤》
CAS
2011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卢华定
曾春
董云旭
蔡道章
温小粤
《中国骨伤》
CAS
201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硝酸甘油对多层螺旋CT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谢迭来
董云旭
李露芳
覃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股骨重建髓内钉在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应用
卢华定
董云旭
史德海
王昆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