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肿瘤蒂扭转与盆腔脓肿的螺旋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5
1
作者 梁冬云 柴汝昌 +3 位作者 向述天 张勇 李颖文 苏云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与盆腔脓肿的螺旋CT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囊性肿瘤蒂扭转和8例盆腔脓肿的CT表现。结果扭转的卵巢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5例为单房囊肿,3例为多房囊肿。位于右附件区5例,囊肿边缘...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与盆腔脓肿的螺旋CT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囊性肿瘤蒂扭转和8例盆腔脓肿的CT表现。结果扭转的卵巢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5例为单房囊肿,3例为多房囊肿。位于右附件区5例,囊肿边缘光滑,大小4.5~14cm,囊壁均匀或偏心性增厚伴轻度增强或不增强。合并出血4例,输卵管增粗4例,盆腔积液2例。盆腔脓肿分布范围广,形态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均,内壁光滑,外缘模糊不清,增强典型出现"靶征"或呈环形、网格样。盆腔脂肪密度增高模糊5例,伴少量腹水4例,直肠、乙状结肠增厚3例,子宫骶骨韧带增厚2例。结论螺旋CT能很好显示肿瘤细微结构及周围病变特征,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盆腔脓肿鉴别诊断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扭转 盆腔炎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颖文 柴汝昌 +7 位作者 苏云杉 陈翠仙 张勇 牛云 杨晓 梁冬云 邵举薇 蒋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患者口服1500ml 2.5%等渗甘露醇后,静脉注入20mg山莨菪碱注射液30-40min后行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患者口服1500ml 2.5%等渗甘露醇后,静脉注入20mg山莨菪碱注射液30-40min后行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技术(VRT)重建。将小肠分为六组,分析小肠充盈情况。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认为等渗甘露醇微甜,易接受,未发现并发症。比较三种造影方法,其中以第三种效果最好。充盈良好率达88.5%,MSCTE清楚显示小肠肿瘤10例、肠粘连、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肠梗阻等各1例,显示小肠疾患的肠内、肠壁、肠外及腹腔内脏器情况,显示胃、结肠癌共6例。结论:MSCTE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能全方位多维显示小肠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肠造影 螺旋CT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锋 陶四明 +5 位作者 张荣华 李易 吕云 柴汝昌 杨晓 苏云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方法。方法40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选取图像质量较佳的22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88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方法。方法40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选取图像质量较佳的22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88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6.80%,特异性为86.20%,阳性预测率为76.47%,阴性预测率92.59%,假阳性率13.70%,假阴性率13.30%。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率为60.0%,阴性预测率93.3%,假阳性率30.0%,假阴性率10.0%。两者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项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作为一项非创伤性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重要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0层动态容积CT心电门控技术评估急性胰腺炎脾动脉血管壁弹性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健 苏云杉 +2 位作者 毛崇文 刘娇 向述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应用640层动态容积CT(DVCT)心电门控技术获得急性胰腺炎(AP)脾动脉血管壁弹性度(D)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改良CT严重度指数(MCTSI)、床旁严重指数(BISAP)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640层DV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对40例AP组和21例非AP组... 目的应用640层动态容积CT(DVCT)心电门控技术获得急性胰腺炎(AP)脾动脉血管壁弹性度(D)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改良CT严重度指数(MCTSI)、床旁严重指数(BISAP)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640层DV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对40例AP组和21例非AP组受试者进行胰腺增强扫描,获得1个心动周期内脾动脉轴位面积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并计算D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值对AP的诊断效能。由MCTSI、BISAP两项指数对AP组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其与AP组D值的相关性。结果AP组与非AP组D值分别为(6.09±1.83)×10^-3/mmHg、(8.32±1.05)×10^-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MCTSI评分分级,AP组不同严重程度亚组间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重度与非AP组D值差异有统计学异意义(P均<0.05)。D值对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最佳临界值为7.31×10^-3/mmHg,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5.7%。AP组的两项指数与D值均呈负相关(r=-0.937、-0.658,P均<0.001)。结论640层DV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D值的定量分析可能是对AP的一种影像量化标记,D值的变化表明了AP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电描记术 脾动脉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0层动态容积CT定量评估单侧输尿管下段梗阻后上尿路泵功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越 向述天 +2 位作者 毛崇文 唐文婷 苏云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640层动态容积CT定量评估单侧输尿管下段梗阻后上尿路泵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健康者26例(对照组)、单侧输尿管下段结石致急性上尿路梗阻、慢性上尿路梗阻患者各30例,均行640层动态容积CT肾脏排泄期动态容积扫描,测算并分... 目的探讨640层动态容积CT定量评估单侧输尿管下段梗阻后上尿路泵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健康者26例(对照组)、单侧输尿管下段结石致急性上尿路梗阻、慢性上尿路梗阻患者各30例,均行640层动态容积CT肾脏排泄期动态容积扫描,测算并分析扫描野肾盂及部分输尿管上段内对比剂容积平均值、容积差、差值对应的时间差、容积变化率、流速。结果急性梗阻组梗阻侧较对侧上尿路容积变化率增高,容积平均值、容积差、流速增高,时间差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梗阻组梗阻侧较对侧上尿路容积变化率、容积差、流速减低,容积平均值、时间差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梗阻组、慢性梗阻组梗阻侧与对照组上尿路的5项泵功能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640层动态容积CT通过测算可以量化评估生理及梗阻状态上尿路泵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梗阻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宝月 苏云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28-331,共4页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orbit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 O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的梭形细胞瘤,其超声、CT、MRI等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眼眶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orbit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 O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的梭形细胞瘤,其超声、CT、MRI等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眼眶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