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性探讨 |
胡大平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2
|
地方性空间生产知识——都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 |
胡大平
|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3
|
象征之镜的生产和生产之镜的象征,或马克思和鲍德里亚 |
胡大平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4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维度 |
胡大平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1 |
2
|
|
5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
胡大平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6
|
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历史叙事的视野和逻辑 |
胡大平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新政治经济学与解放政治学——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批判之启示 |
刘丽
胡大平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8
|
激光雷达观测斜程能见度反演方法 |
田飞
罗佳
胡大平
叶一东
|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9
|
坚持“两个相结合”推动文艺繁荣的前提和主题 |
胡大平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2 |
0 |
|
10
|
《共产党宣言》:穿越时空的思想灯塔 |
胡大平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8 |
0 |
|
11
|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新建构——2018年中国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概况 |
胡大平
黄玮杰
徐懿然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9 |
0 |
|
12
|
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定位、内涵与创新——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当代中国实践研究》 |
胡大平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3
|
武汉信息港工程概况 |
胡大平
|
《通讯世界》
|
1998 |
0 |
|
14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
蒋天伦
胡大平
|
《理论视野》
CSSCI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