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滕红林 贾连顺 +4 位作者 肖建如 谭军 刘铁龙 魏海峰 王美豪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 4 7例 ,女 2 9例。平均年龄 4 5 5岁 ,年龄范围 19~ 6 5岁。同时抽取 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 ,测量两线之夹角 ,称为颈胸角 (cervicothoracicangle ,CTA)。结果 :CTA平均为 4 7 6 4°(范围 2 5°~ 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 ,5 0例 ;CTA较小 ,且病灶范围广 ,或尚累及T3 、T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 ,13例 ;病灶范围广泛 ,经全胸骨入路 3例 ;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 5例 ;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 5例。结论 :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 ,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 ,从而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测量 颈胸角 颈胸段脊柱手术 手术入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15
2
作者 滕红林 贾连顺 +6 位作者 肖建如 袁文 陈德玉 荆鑫 章允志 叶澄宇 杨胜武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2期718-720,共3页
目的 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腰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加单纯后路或前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其不稳节段分别在L3,4,L4,5和L5S1。手术指征以临床症... 目的 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腰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加单纯后路或前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其不稳节段分别在L3,4,L4,5和L5S1。手术指征以临床症状、体征为主,结合与临床相一致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27例患者随访10~44个月平均21.9个月。本组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的神经根牵拉症状外,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恶化,病情均获不同程度减轻。随访期间椎体间植骨骨性愈合,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无其它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骨性愈合率高,固定牢靠,且经济费用较后路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器等有所降低,适用于治疗腰椎不稳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骨移植 内固定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颈胸段全脊椎切除术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9
3
作者 滕红林 肖建如 +5 位作者 倪向明 王健 魏海峰 贾连顺 徐华梓 池永龙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研究颈胸段脊柱肿瘤在T1椎体全脊椎切除术后,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联合内固定重建方法的生物力学的优缺点。方法:使用6具颈胸段脊柱标本。在完整状态进行力学分析后,T1脊椎根据WBB脊柱肿瘤解剖区域分类依次切除。然后前路利用颈椎前... 目的:研究颈胸段脊柱肿瘤在T1椎体全脊椎切除术后,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联合内固定重建方法的生物力学的优缺点。方法:使用6具颈胸段脊柱标本。在完整状态进行力学分析后,T1脊椎根据WBB脊柱肿瘤解剖区域分类依次切除。然后前路利用颈椎前路带锁Orion钢板和钛网进行固定和重建,后路利用SUMMIT方向螺钉枕颈胸钉棒系统或者联合前后路两种重建方法进行测试。在非破坏性生物力学状态下进行屈伸和左右侧屈等不同工况下测试。结果:T1脊椎全脊椎切除术后,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其刚度优于单纯后路双节段的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双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其刚度优于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单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全脊椎切除后,单纯前后钢板固定,其刚度下降明显,在肋椎关节切除后,已近失稳。结论:临床上在全脊椎切除后,尽可能采用前后联合固定,后路可以采用单节段的经椎弓根螺钉固定。临床医师应该注意的是,全脊椎切除后,单纯前路钢板固定,稳定性较差,尤其在患者肋椎关节已被肿瘤破坏的情况下,稳定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胸椎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金华 张永良 +1 位作者 王筱林 肖建如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股骨干骨折或合并其它骨折 ,当出现Gurd早期诊断标准中任何 1~ 2项症状并排除原发病及合并症时 ,立即按FES进行治疗 ,15例... 目的 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股骨干骨折或合并其它骨折 ,当出现Gurd早期诊断标准中任何 1~ 2项症状并排除原发病及合并症时 ,立即按FES进行治疗 ,15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中 ,除 1例因肺部感染、心衰死亡 ,其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改善或消失。结论 早期诊治是阻止脂防栓塞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栓塞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5
作者 安林芝 金方运 +2 位作者 李文平 肖建如 顾宇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植骨钢板 内固定术 围术期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肿瘤对颈胸段脊柱不同部位破坏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滕红林 杨胜武 +5 位作者 吴春雷 池永龙 徐华梓 肖建如 贾连顺 王以进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评价颈胸段脊柱T1在模拟溶骨性肿瘤不同部位(肋椎关节、椎弓根和关节突)的破坏情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从而为采取预防性稳定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减少脊柱不稳发生神经损害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取6具新鲜冷藏人体尸体脊柱标本(... 目的:评价颈胸段脊柱T1在模拟溶骨性肿瘤不同部位(肋椎关节、椎弓根和关节突)的破坏情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从而为采取预防性稳定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减少脊柱不稳发生神经损害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取6具新鲜冷藏人体尸体脊柱标本(C7-T2),测量胸椎在不同部位损伤后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按照不同的破坏部位分别为正常标本组(IS),椎体破坏(30%椎体面积破坏,下同)+椎体后壁破坏(VB+PW),椎体破坏+肋椎关节破坏(VB+CVJ),椎体破坏+椎弓根破坏(VB+P),椎体+肋椎关节+椎弓根破坏(VB+CVJ+P),椎体+肋椎关节+椎弓根+关节突破坏(VB+CVJ+P+FJ)。结果:椎体按照不同的部位破坏后,其屈服载荷按照完整标本、VB+PW、VB+CVJ、VB+P、VB+CVJ+P和VB+CVJ+P+FJ依次分别为(3549±254)、(3043±204)、(2680±164)、(2440±146)、(2168±110)和(1734±74)N,依次比正常标本下降了14·2%、24·5%、32·8%、40·0%和52·8%。结论:椎体和椎弓根同时破坏比单纯椎体破坏更加不稳,此时如有关节突关节破坏,后方承受载荷的结构如关节突关节将不能从后方支持椎体,发生椎体塌陷的危险性更高,可考虑采取预防性稳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颈椎 肿瘤 骨组织 生物力学 脊柱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位骶骨肿瘤En-bloc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晓林 万昌丽 +1 位作者 杨兴海 肖建如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骶骨肿瘤En-bloc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04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21例中低位骶骨肿瘤患者,均采用En-bloc切除术,术前重视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括约肌收缩训练;术后加强对手术切口、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指导功能... 目的探讨中低位骶骨肿瘤En-bloc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04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21例中低位骶骨肿瘤患者,均采用En-bloc切除术,术前重视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括约肌收缩训练;术后加强对手术切口、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指导功能锻炼,尤其加强对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尿潴留、大便失禁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2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4~6周下床活动;随访时间为6个月~7年,其中2例S3-5脊索瘤患者分别于术后18和24个月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未见复发。结论采用En-bloc切除治疗中低位骶骨肿瘤能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骶骨肿瘤 En-bloc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钛网带锁钢板重建对颈椎损伤和颈椎病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金华 张永良 +1 位作者 王筱林 肖建如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0期591-592,共2页
目的 评价运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1月-2000年6月,运用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重建技术,治疗17例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病人。结果 随访6~28个月,术后JOA评分改善平均13.6分。结论 ... 目的 评价运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1月-2000年6月,运用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重建技术,治疗17例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病人。结果 随访6~28个月,术后JOA评分改善平均13.6分。结论 钛网加带锁钢板固定对颈椎伤病有良好固定作用,避免取髂骨,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颈椎伤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尽早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减压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后方经关节突入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及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等引起的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
9
作者 滕红林 肖建如 +2 位作者 赵剑 沈权 叶澄宇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对胸腰段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等疾病利用侧后方经关节突入路进行减压治疗,探讨该疗法的优缺点。方法:本组14例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33—60岁,平均46.4岁。病史1周-6年。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钙化11例,椎体后缘软骨... 目的:对胸腰段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等疾病利用侧后方经关节突入路进行减压治疗,探讨该疗法的优缺点。方法:本组14例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33—60岁,平均46.4岁。病史1周-6年。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钙化11例,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例。病变部位在T10.11 1例,T11.12 3例,T12L1 6例,L1.2 4例。有腰部外伤及扭伤史6例,其中有2例为急性车祸外伤。均行侧后方经关节突椎间盘、钙化椎间盘或者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切除,植骨及内固定术。结果:本组1例出现术后神经损害加重,经过治疗后逐渐恢复。14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O一4.5年,平均2.8年。参考Otani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5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1.4%。13例术后症状获改善,胸腹部束带感消失5例,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2例。结论:侧后方经关节突入路对脊柱的损伤较小,本术式视野清晰,多数手术医师对此入路非常熟悉,并且可以切除椎弓根及部分肥厚关节突或椎板及黄韧带以充分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骨科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骨肿瘤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附加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10
作者 孙乐英 章虹霞 +1 位作者 滕红林 肖建如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5-467,共3页
关键词 颈椎 骨肿瘤 内固定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AC-DC变换器
11
作者 肖建如 《国外电子元器件》 1996年第5期27-29,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可将电网交流电压直接变换成直流稳压输出的单片集成电路S405A。
关键词 调节器 AC-DC变换器 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脊椎体转移的手术及预后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敏 宋滇文 +1 位作者 韩帅 肖建如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1期1728-173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经过和预后的分析,探索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2003-2013年22例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行手术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2例患者的随访资料,对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案的... 目的:通过对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经过和预后的分析,探索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2003-2013年22例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行手术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2例患者的随访资料,对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结果22例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男18例(81.8%),女4例(18.2%),平均年龄52岁(25-78岁)。术前患者均接受了原发肾癌的肾切除术。术前和术后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伴有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Frankel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84个月)。在随访过程中,14例患者死亡,其余8例患者随访至今情况良好,未见明显复发征象。结论对伴有脊髓损伤的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脊椎体转移瘤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可缓解或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于压迫时间短,压迫程度轻的患者的改善更明显。与既往资料比较,手术可能延长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尚不能认为放化疗或靶向治疗能延长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分析 肾癌 脊椎体转移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扩大开窗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13
作者 崔后春 肖建如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8期470-,共1页
我们自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对40例中央型突出的腰椎间盘采用单侧扩大开窗手术方法,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 单侧 下关节突 椎板 扩大开窗 硬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on 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following cervical cord injury
14
作者 肖建如 袁中平 +2 位作者 候铁胜 贾连顺 赵定麟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7年第1期35-38,共4页
Effect of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 on 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in cervical cord injury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Spinal cord injury at C6 segment was induced with Allen’s ’method in cats. PAF and PAF recept... Effect of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 on 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in cervical cord injury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Spinal cord injury at C6 segment was induced with Allen’s ’method in cats. PAF and PAF receptor antagonist BN52021 were administered by arachnoid space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respectively, and their effects on PAF levels, 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and cervical cord edema in the injuried zone and adjacent cervical cord tissue following cervical cord injury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PAF levels, Evens content and water content in the injuried and adjacent cervical cord tissu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ollowing trauma. PAF levels, Evens content and water content were evidently elevated with PAF by arachnoid space injection. PAF receptor antagonist BN52021 could inhibit the increase in PAF levels and reduce Evens and water content in the cervical cord tissue following trauma. Conclusion: PAF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ng factor causing post-traumatic damage to the 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while PAF receptor antagonis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ost-traumatic damage to the 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CERVICAL CORD INJURY 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滑模PD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文琪 郭旭东 +3 位作者 肖建如 许炜 魏强生 刘健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可以辅助下肢运动有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助其实现正常行走。首先确定系统自由度个数,并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动力学模型。为提高多关节协调运动的控制精度以实现拟人化步态,研究了基于滑模函数补偿的PD控制算...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可以辅助下肢运动有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助其实现正常行走。首先确定系统自由度个数,并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动力学模型。为提高多关节协调运动的控制精度以实现拟人化步态,研究了基于滑模函数补偿的PD控制算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对比分析了PD算法和滑模PD算法,获得了两种算法下髋、膝关节角位移及角速度控制曲线,并计算不同算法的跟踪误差。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的PD控制算法,基于滑模函数补偿的PD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和稳定性,且响应速度快;以12 s周期为例,在有扰动的情况下,滑模PD控制比PD控制提前约3 s达到稳定。将滑模PD控制算法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控制,可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动力学模型 滑模函数补偿 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教学结合VR技术在骨科实习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铁龙 白广建 +2 位作者 王静 信保全 肖建如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5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临床带教中采用VR技术结合CBL教学法的学效果。方法2018年9—10月在骨科进行本科实习的实习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实验组采用CBL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 目的探讨骨科临床带教中采用VR技术结合CBL教学法的学效果。方法2018年9—10月在骨科进行本科实习的实习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实验组采用CBL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2周后,利用理论知识考核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理论知识考核和调查问卷中分数均较传统教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技术结合C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教学 VR CBL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辅助混合现实(MR)沉浸式教学课堂在脊柱肿瘤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丹 矫健 +2 位作者 杨兴海 刘铁龙 肖建如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1期152-154,共3页
目的为解决脊柱肿瘤发病率快速增长与脊柱肿瘤外科医生的稀缺及培养困难相矛盾的问题,提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方法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指导下,初步探索了运用新型MR沉浸式课堂教育为主同时辅助以个性化3D打印模型局部增强的新型... 目的为解决脊柱肿瘤发病率快速增长与脊柱肿瘤外科医生的稀缺及培养困难相矛盾的问题,提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方法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指导下,初步探索了运用新型MR沉浸式课堂教育为主同时辅助以个性化3D打印模型局部增强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于脊柱肿瘤外科年轻医生培养的可行性。之后通过有声思维法、书面测验及学生满意度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接受新型教学方法的学生其在有声思维法、书面测试中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该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更高。结论这种“虚拟+局部增强”的教学课堂改革,很好的克服了传统脊柱肿瘤外科教学中的诸多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3D打印模型 沉浸式教学 脊柱肿瘤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专训医师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炜 刘铁龙 +3 位作者 杨兴海 魏海峰 赵剑 肖建如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3期88-89,共2页
目前,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中上胸椎的应用对于初学者具有较大难度。3D打印技术是具备快速成型,准确模拟解剖结构的优点。该研究纳入选取该院进行专科医师培训30名学员。入组学员随机分为实验室和对照组。实验组学员通过3D打印中... 目前,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中上胸椎的应用对于初学者具有较大难度。3D打印技术是具备快速成型,准确模拟解剖结构的优点。该研究纳入选取该院进行专科医师培训30名学员。入组学员随机分为实验室和对照组。实验组学员通过3D打印中上胸椎实体模型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后进行手术操作,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后进行手术操作。研究表明,基于3D打印技术在专科培训医师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培训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专科培训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