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悬沙颗粒磷的粒径变化和滞留特征
1
作者 陈晴空 陈治君 +3 位作者 王殿常 兰峰 高千红 李姗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目的】磷是长江的主要污染物和生源要素,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大量携带磷的悬沙(颗粒磷)被拦截而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粒径(D)是悬沙的重要物理特性,但目前对长江颗粒磷的研究缺乏粒径方面的信息。【方法】2021年在三峡库区长江干... 【目的】磷是长江的主要污染物和生源要素,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大量携带磷的悬沙(颗粒磷)被拦截而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粒径(D)是悬沙的重要物理特性,但目前对长江颗粒磷的研究缺乏粒径方面的信息。【方法】2021年在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和支流嘉陵江、乌江的8个水文断面逐月开展了悬沙粒径级配分析和各粒径段悬沙含磷量(PP′)的监测,获得了各断面不同时间、不同粒径段悬沙的PP′值,输沙率和流量、流速等水文参数以及总磷(TP)、溶解态磷(DP)、颗粒磷(PP)的浓度,总结了库区悬沙粒度特征和含磷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库区中主导颗粒磷输移的主要悬沙成分,估算了库区对不同悬沙成分的拦截作用。【结果】结果显示:(1)库区悬沙以D≤0.062 mm的细颗粒为主,从上游到下游有细化趋势;粉砂通量最大可占全年D≤0.062 mm悬沙通量的77%,粉砂颗粒磷通量最大可占全年D≤0.062 mm悬沙颗粒磷通量的82%,粉砂是库区颗粒磷的主要载体。(2)非汛期库区长江干流各粒径段的悬沙平均含磷量大于汛期,且粒径越小PP′值越大,但汛期却是0.002<D<0.004 mm的黏粒含磷最多,输沙率决定悬沙通量的多少,是影响颗粒磷输移的主要因素。(3)库区水体中的磷在非汛期以DP为主,汛期以PP为主,全年都有悬沙和PP滞留,尤以汛期为主,汛期悬沙和颗粒磷滞留量分别约占全年滞留量的94.5%和97.1%;粉砂颗粒磷在库区的滞留率>80%,黏粒颗粒磷的滞留率>60%。【结论】结果表明:悬沙粒径级配与土壤测磷相结合的监测方法能明确库区不同粒径悬沙的含磷量,为库区磷监测提供新的技术参考;库区悬沙成分占比对颗粒磷输移的影响大于悬沙粒径,悬沙成分占比越大,对颗粒磷输移的影响越大,因此长江上游控磷更应侧重对悬沙成分占比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悬沙 粒径 颗粒磷 滞留率 时空变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时均流速分布公式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殿常 王兴奎 李丹勋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6-90,共5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明渠时均流速分布的对数律和尾流律公式,需要3个待定参数的尾流律与由2个参数确定的对数律相比没有优越性。深入分析了将尾流律应用于边界层流动和明渠流动时存在的差别。讨论了理论床面和最大流速的位置,认为爱因斯... 本文分析比较了明渠时均流速分布的对数律和尾流律公式,需要3个待定参数的尾流律与由2个参数确定的对数律相比没有优越性。深入分析了将尾流律应用于边界层流动和明渠流动时存在的差别。讨论了理论床面和最大流速的位置,认为爱因斯坦和钱宁确定理论床面位置的方法是合适的。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最大流速相对位置δ/h与宽深比B/h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 流速分布 床面 尾流 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 分析比较 对数律 边界层流 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殿常 李玮 +1 位作者 谢向向 程杰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0期57-62,共6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已探索出多样化路径,但生态产品供给侧、市场转化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受限。从生态产品供给侧、市场转化机制、需求侧视角出发,提出3个方面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提升优质...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已探索出多样化路径,但生态产品供给侧、市场转化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受限。从生态产品供给侧、市场转化机制、需求侧视角出发,提出3个方面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通过促进生态产品进入成熟市场体系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通过创新关联产业类型投资带动需求侧改革,并结合实际探索提出3条相关建议,以期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供给侧 市场机制 生态产品需求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流场量测中图像变形的修正 被引量:10
4
作者 禹明忠 王兴奎 +1 位作者 庞东明 王殿常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62,共4页
在用PIV技术测量流速场时 ,会因图像的几何变形而引起计算的误差。本文试验标定了不同型号的摄像系统的变形误差 ,论证了图像几何变形的特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校正公式 ,推荐的系统配置经校正后的图像几何变形误差小于 0 .4个象素。
关键词 镜头标定 粒子图像测速 颗粒示踪 图像处理 PIV技术 流速场 摄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梯度对悬浮颗粒脉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丹勋 王兴奎 王殿常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35,共6页
从简化的颗粒运动方程出发 ,分析了在剪切流场中颗粒脉动强度和流体脉动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由于纵向时均流速的垂线分布梯度的作用 ,颗粒在两个方向上的脉动强度均可能超过相应的流体脉动强度。
关键词 流速梯度 Stokes数 脉动强度 悬浮颗粒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泥沙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丹勋 禹明忠 +1 位作者 王殿常 王兴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22,共3页
总结了在悬移质泥沙运动特性试验研究中常用的量测手段,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的组成,针对图像处理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特别是光片厚度和粒子浓度的选择,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了讨论.利用开发的颗粒示踪与图像处理系统,对... 总结了在悬移质泥沙运动特性试验研究中常用的量测手段,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的组成,针对图像处理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特别是光片厚度和粒子浓度的选择,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了讨论.利用开发的颗粒示踪与图像处理系统,对明槽悬移质颗粒的运动特性进行了量测.实践表明,图像处理技术为悬移质颗粒运动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悬移质 泥沙运动 浓度分布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河湖治理经验及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8
7
作者 周雨 王殿常 +2 位作者 余甜雪 叶盛 冉启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0,59,共7页
为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工作,选取欧洲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韩国清溪川和美国奥基乔比湖4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河湖作为案例,整理和归纳了这4个河湖的污染治理过程与对应的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相关的治理措施。针对长江流域生态治... 为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工作,选取欧洲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韩国清溪川和美国奥基乔比湖4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河湖作为案例,整理和归纳了这4个河湖的污染治理过程与对应的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相关的治理措施。针对长江流域生态治理中存在的同类问题,总结了这4个河湖在跨区域协同治理、跨部门统筹管理、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和商业运营等方面的经验,提出建立跨区域共同协商的流域水污染管理体制、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统筹管理机制、完善流域统一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公共参与等措施和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协同长江的保护与发展、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治理 水生态修复 莱茵河 泰晤士河 清溪川 奥基乔比湖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矿山生态治理的实施成效、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8
作者 乔雪园 吴海斌 +4 位作者 王殿常 李翀 王先恺 师雄 董滨 《中国矿业》 2022年第8期36-43,共8页
矿山生态修复是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重点攻关方向。本文基于“长江大保护”战略的环境治理需求,从矿山生态修复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矿山生态治理的相关政策和环... 矿山生态修复是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重点攻关方向。本文基于“长江大保护”战略的环境治理需求,从矿山生态修复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矿山生态治理的相关政策和环保督察案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矿山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监管缺位、无序开采、尾矿库/尾矿渣处置不当、废水排放不达标、土壤污染评估缺失等,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矿山生态修复责任意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导致矿山生态问题频出;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不足,导致矿山生态修复形式多追求短平快的景观修复工程,对于重金属和酸性废水等污染物缺乏科学的防治方式。针对上述问题,从健全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完善矿山修复规范和标准、坚持“以废治废”的生态修复思路三个角度给出相应的治理建议,为“长江大保护”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矿山生态修复 生态治理 环保督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条件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实践创新——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志禹 王殿常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共7页
为协调金沙江下游的水电开发与鱼类生态保护,国家设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介绍了自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科研设计机构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金沙江下游共同开展的保护区管理工作,工作内... 为协调金沙江下游的水电开发与鱼类生态保护,国家设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介绍了自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科研设计机构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金沙江下游共同开展的保护区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括保护区机构与基础设施建设、渔民安置、鱼类增殖放流、水生态监测与生态保护相关科研等多个方面。在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参与各方首次构建了规划策划-实施运行-监测评估-管理改进(Plan-Do-Check-Act,PDCA)的适应性管理机制,开创了“企-政-地-研”多方共同参与的保护区工作格局。该管理机制的实践创新有效协调了水电开发与鱼类生态保护,秉持“生态优先”原则,贯彻“自然恢复”理念,为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各方良好协作、高效实时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自然保护区 适应性管理 P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菏泽
10
作者 王殿常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第04Z期80-81,共2页
旅游业作为菏泽的一项新兴产业,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982年,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来菏视察,指示“要建设以牡丹为主的花园,让群众四季有花看”,并拨专款用于牡丹的开发和保护,实现了菏泽旅游业发展第一次质的飞越。199... 旅游业作为菏泽的一项新兴产业,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982年,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来菏视察,指示“要建设以牡丹为主的花园,让群众四季有花看”,并拨专款用于牡丹的开发和保护,实现了菏泽旅游业发展第一次质的飞越。1992年,以“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为契机,菏泽举办了首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实现了旅游业第二次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资源优势 牡丹花 新兴产业 菏泽 胡耀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