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应急热备机车布点研究
1
作者 王利军 陈科 《高速铁路技术》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应急热备机车救援是铁路机辆应急救援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某高原山区高速铁路为客货共线铁路,长大紧坡地段总长248 km,占比24.3%;新建桥隧总长956.2 km,桥隧比94.4%,其中10 km以上隧道共35座... 应急热备机车救援是铁路机辆应急救援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某高原山区高速铁路为客货共线铁路,长大紧坡地段总长248 km,占比24.3%;新建桥隧总长956.2 km,桥隧比94.4%,其中10 km以上隧道共35座,高原山区铁路特殊的自然环境,超长大坡道、超高桥隧比、高温差、高海拔及复杂地形条件为列车救援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对高原山区高速铁路应急热备机车救援性能和布点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救援场景模拟计算,为客运列车应急供电、应急自走行研发提出了参考意见。结果表明:(1)应急热备机车应按照多动力源进行研发;(2)应急热备机车布点建议按救援半径45~75 km设计,超长大坡道区间及超长隧道区段适当加密应急热备机车布点;(3)客运列车研发需提高应急通风及辅助供电时间,需至少具备180 min应急供电条件或增加应急自走行系统,应急热备机车需具备为故障列车供电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 应急热备机车 救援半径 救援场景 应急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浮选颗粒−气泡碰撞的湍涡作用机理及过程强化
2
作者 李晓恒 王海楠 +4 位作者 郑恺昕 王利军 闫小康 张海军 刘炯天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64-4976,共13页
微细矿物分选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浮选是分选细粒矿物的主要方法,微细粒矿物质量小、惯性低、动能低,遇气泡易随流线绕流气泡而过,难以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接触,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极低,是导致微细颗粒浮选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强湍... 微细矿物分选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浮选是分选细粒矿物的主要方法,微细粒矿物质量小、惯性低、动能低,遇气泡易随流线绕流气泡而过,难以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接触,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极低,是导致微细颗粒浮选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强湍流流动因能提高颗粒动能以及颗粒−气泡碰撞频次,成为微细粒浮选的必要条件,然而,受制于湍流高频脉动及多尺度涡特征,颗粒、气泡在湍流环境中的运动及矿化过程与层流中差异极大,碰撞机理并不明晰。利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和高速显微摄像技术测量了各向同性湍流场中流体、颗粒及气泡的微尺度动力学行为,借助小波变换等数学手段,对湍流场的多尺度涡特性进行数学分解,从微观湍流层面解析了湍流小尺度涡运动对颗粒、气泡运动及碰撞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受制于湍流小尺度涡运动,两者尺度具有相关性,在研究尺度范围内,流场所能够产生的Kolmogorov涡尺度越接近颗粒尺寸,颗粒滑移速度越大,颗粒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越大;湍涡也会短暂“捕获”气泡且并影响气泡速度及轨迹;与常规碰撞矿化认知不同,大多颗粒在随流场主流宏观运动的过程中,局部跟随微观小尺度涡旋转,气泡在高涡量区内随涡体旋转且自转过程中裹挟颗粒,通过剪切碰撞的方式与颗粒发生矿化。基于此,提出了冲击流、涡流发生器等高涡量小尺度涡场的构涡方法,使浮选流场湍涡运动能有效作用到微细尺度颗粒上,提高微细颗粒−气泡碰撞概率,降低浮选有效回收粒度下限;不同类型纯矿物及实际矿物的浮选试验表明,通过对流场的湍涡调控,切实有效提高了微细矿物颗粒的浮选性能。研究将微细粒矿物浮选的过程强化从“调粒/调泡/调药”扩展到“调涡”,为低品质贫杂难选矿产资源的强化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矿物 气泡碰撞 湍涡 矿化 浮选 流体动力学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抽样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利军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本文阐述了食品抽样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食品抽样检测的目的、方法、原则及其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食品抽样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抽样检测 食品安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抽检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4
作者 王利军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食品抽检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食品抽检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健康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食品抽检 食品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 被引量:6
5
作者 谷亚伟 楚旭 +9 位作者 赵路静 洪波 罗芝宽 林展增 李强 范宏光 高静珍 董银华 王利军 陈念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方法 选择rt-PA静脉溶栓救治的221例高龄中重度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早期组75例、晚期组76例。对照组接...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在高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时机。方法 选择rt-PA静脉溶栓救治的221例高龄中重度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早期组75例、晚期组76例。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组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启动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晚期组在rt-PA静脉溶栓24 h后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于治疗7 d时采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治疗90 d时采用mRS评分评价预后情况,比较三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观察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4 d颅外系统性并发症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比较三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三组7 d神经功能改善率、90 d预后良好率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早期组高于晚期组(P均<0.05)。三组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4 d颅外系统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组低于晚期组和对照组(P均<0.05),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90 d病死率比较,早期组和晚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P均<0.05)。结论 高龄中重度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即刻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提高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特性对InAs/GaSb Ⅱ型超晶格光学性质影响理论研究
6
作者 马泽军 李远 +9 位作者 朱申波 程凤敏 刘俊岐 王利军 翟慎强 卓宁 陈涌海 张锦川 刘舒曼 刘峰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7-823,共7页
InAs/GaSb Ⅱ型超晶格是中红外谱段光电子器件的核心结构,其Ⅱ型能带排列特点使电子、空穴在实空间分离而跨过界面,其非公共原子构型使得界面态丰富。我们在Burt-Foreman包络函数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界面态对超晶格电子能态和波函... InAs/GaSb Ⅱ型超晶格是中红外谱段光电子器件的核心结构,其Ⅱ型能带排列特点使电子、空穴在实空间分离而跨过界面,其非公共原子构型使得界面态丰富。我们在Burt-Foreman包络函数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界面态对超晶格电子能态和波函数的调控作用。理论计算表明,超晶格缓变界面和界面势两种不对称界面态分布,都会导致重空穴带的自旋劈裂,而只有施加界面势时才会使得轻空穴带发生自旋劈裂。此外,研究了改变阱宽和改变势垒时超晶格体系带隙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势垒厚度增大,陡峭界面和缓变界面两种界面态下的带隙计算结果逐渐降低,并且随着厚度增加带隙趋于收敛,而界面势下的带隙计算结果随着势垒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与前两者呈现相反的趋势,这为中红外超晶格器件的精确设计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化物 超晶格 界面态 前后向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驱动的混合式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7
作者 李乃良 杜雪平 王利军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303-1309,共7页
为满足教学模式由线下转向线上过程中的需求,在Unity3D环境下开发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借助输入输出、动画模拟、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以三维情景和动画等形式,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流体力学原理及其工程应用。利用实物实验和虚拟实... 为满足教学模式由线下转向线上过程中的需求,在Unity3D环境下开发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借助输入输出、动画模拟、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以三维情景和动画等形式,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流体力学原理及其工程应用。利用实物实验和虚拟实验的优势,构建了虚实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并行的混合式实验教学体系。实践应用表明,该体系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提供了场景化、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能动专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流体力学 虚拟仿真 虚实融合 混合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57
8
作者 王利军 卢新卫 +4 位作者 荆淇 任春辉 陈灿灿 李晓雪 罗大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5-330,共6页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在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Cu、Pb、Zn、Mn、Co、Ni、Cr的平均含量分...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在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Cu、Pb、Zn、Mn、Co、Ni、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8、41.3、102.6、704.6、14.4、37.4、83.2mg·kg-1,均高于陕西省和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尤其是Cu、Pb和Zn。土壤中Cu、Zn、Ni和Cr主要以残余态的形式存在,Pb、Mn和Co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余态的形式存在,重金属的迁移顺序为Mn(63.91%)〉Pb(60.08%)〉Co(51.70%)〉N(i37.12%)〉Zn(32.09%)〉C(r30.58%)〉Cu(19.95%),其中,Mn、Pb和Co有50%~65%可以发生迁移,易被生物体利用,危害较大。评价结果表明,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主要受到了Pb的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含量和形态 污染评价 土壤 铅锌冶炼厂 宝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利军 卢新卫 +2 位作者 雷凯 翟雨翔 黄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4-340,共7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倍)和Hg(中国和世界土壤元素背景值的7~8倍、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6倍)尤为突出。Cr、Ni、Zn、Cu和Co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50%以上),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近55%),M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近50%)。重金属迁移顺序为Mn(56.70%)≈Pb(56.65%)〉Cd(53.66%)〉Co(48.82%)〉Cu(43.99%)〉Zn(21.93%)〉N(i15.49%)〉C(r11.43%),其中Mn、Pb、Cd、Co和Cu的危害较大,有近45%~60%可以发生迁移转化。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和Hg污染,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 地累积污染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涡流发生器对湍流相干结构及强化换热的影响
10
作者 管新蕾 孙小姣 +1 位作者 王维 王利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涡流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被动强化换热元件,因高性价比而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带有弧形涡流发生器的方形管道,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TRPIV)技术和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 涡流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被动强化换热元件,因高性价比而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带有弧形涡流发生器的方形管道,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TRPIV)技术和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研究了涡流发生器诱导的湍流相干结构特征及其对涡流发生器强化换热的影响。实验分析表明,湍流特征量统计图捕捉到了发卡涡涡腿和低速条带的印记。利用涡旋辨识准则提取了发卡涡和反向旋转的准流向涡对(Counter-rotating quasi-streamwise Vortices Pair,CVP),两者在弧形涡流发生器诱导的流场中共存且相互作用,随着涡旋结构演变与发展,其展向尺度不断增大。为研究湍流相干结构与强化换热的关系,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湍流相干结构与温度梯度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两者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区域一致性,反映了湍流相干结构对强化换热的影响与控制。对比安装弧形涡流发生器前后的壁面平均努塞尔数,发现平均努塞尔数大幅提升,最大提升20%左右,且其沿流向的变化趋势与湍流相干结构的发展演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涡流发生器 湍流相干结构 温度梯度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利军 刘圣华 +1 位作者 邹洪波 马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7,54,共5页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进行了高比例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条件下,随着甲醇质量分数的增加,双燃料燃烧的滞燃期增加,主燃期缩短,...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进行了高比例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条件下,随着甲醇质量分数的增加,双燃料燃烧的滞燃期增加,主燃期缩短,放热率曲线第1峰值增大,第2峰值减小,表明预混燃烧量增加而扩散燃烧量减少;高负荷时放热率曲线型心向上止点靠近,燃烧等容度提高,当量柴油燃料消耗率显著下降;在高比例甲醇柴油双燃料工作模式下,发动机的HC和CO排放有所升高,但NOx和碳烟排放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利军 李伟东 +1 位作者 张峻领 赵恒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2,117,共6页
研究目的:制动控制是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动车组的制动系统采用再生制动和电气指令式空气制动相结合的方式。在所有制动方式中,再生制动是唯一一种向电网回馈能量的方式,日益... 研究目的:制动控制是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动车组的制动系统采用再生制动和电气指令式空气制动相结合的方式。在所有制动方式中,再生制动是唯一一种向电网回馈能量的方式,日益成为交流传动动车组的首选制动方式。如何实现牵引、制动、恒速、惰行等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平滑切换、回馈电网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是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本文以CRH2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对动车组再生制动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结论:(1)设计出一种基于双滞环调节的恒速控制器,实现动车组在0~250 km/h范围内任意速度下稳定运行。(2)仿真系统在动车组制动时能够实现能量的回馈和电网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且可以按照特性曲线发出再生制动力指令,满足动车组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再生制动 恒速控制器 双滞环调节器 能量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甲醇掺烧比例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利军 宋睿智 +2 位作者 邹洪波 刘圣华 李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84-1287,共4页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采用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工作模式,开展了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气预混甲醇掺烧比例的正交试验,对能耗及排放约束条件下的甲醇掺烧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交试验范...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采用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工作模式,开展了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气预混甲醇掺烧比例的正交试验,对能耗及排放约束条件下的甲醇掺烧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交试验范围内各种工况下,发动机按最低能耗率要求得到的最佳甲醇掺烧比例为55%-60%;以降低烟度为需求目标,并以一定的能耗率作为约束时,大部分工况下得到的最佳甲醇掺烧比例为50%以上,受发动机压力升高率的限制,掺烧比例不宜超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掺烧比例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燃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利军 邹洪波 +1 位作者 宋睿智 刘圣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7-520,542,共5页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采用柴油引燃甲醇方式,开展了引燃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下,随着引燃油量的减少,双燃料燃烧的滞燃期延长,...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采用柴油引燃甲醇方式,开展了引燃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下,随着引燃油量的减少,双燃料燃烧的滞燃期延长,主燃期缩短,缸内气体最高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在高负荷时增加,放热率曲线第1峰值增大,第2峰值减小,表明预混燃烧量增加而扩散燃烧量减少;高负荷时放热率曲线型心向上止点靠近,燃烧等容度提高,燃油经济性改善;提高转速和增大供油提前角,最大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燃油量 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与甲醇合成苯甲醚沸石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利军 唐祥海 +1 位作者 朱瑞芝 潘履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Hβ、HY、HZSM-5三种分子筛上研究了苯酚与甲醇的烷基化反应。HY分子筛较佳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53~473K,空速0.5~2.0h-1,醇/酚摩尔比1~3。较低反应温度和弱酸中心有利于氧上的烷基化反应。改性氧... 在Hβ、HY、HZSM-5三种分子筛上研究了苯酚与甲醇的烷基化反应。HY分子筛较佳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53~473K,空速0.5~2.0h-1,醇/酚摩尔比1~3。较低反应温度和弱酸中心有利于氧上的烷基化反应。改性氧化物的酸碱性与含量明显影响烷基化反应活性和苯甲醚的选择性。酸性氧化物改性HY分子筛可增加催化剂的选择性和反应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甲醇 苯甲醚 沸石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明胶吸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利军 辛中印 +1 位作者 魏锐艳 张新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明胶用唑烷作为交联剂改性后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性的吸水、保水材料,或作为高吸水材料的添加剂。研究表明,改性后的明胶的吸水速率、吸水量与交联剂用量、交联温度、交联pH值密切相关。最佳用量为唑烷∶明胶=1∶5;唑烷在20℃下对... 明胶用唑烷作为交联剂改性后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性的吸水、保水材料,或作为高吸水材料的添加剂。研究表明,改性后的明胶的吸水速率、吸水量与交联剂用量、交联温度、交联pH值密切相关。最佳用量为唑烷∶明胶=1∶5;唑烷在20℃下对明胶交联后吸水效果较好;pH值为9时,吸水倍率达到7.22倍左右,且吸水速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明胶 吸水性能 制备条件 明胶 交联剂 吸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聚苯乙烯乳液高温成膜过程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利军 杨振忠 +1 位作者 刘正平 赵得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88-490,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drying behavior of monodispersed polystyrene latex at high temperature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during film formation proces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a...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drying behavior of monodispersed polystyrene latex at high temperature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during film formation proces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ater evaporation, a skin film with some defects was formed at latex/air interface, water evaporated thereby in a constant rate. During this stage, a drying front advanced from the top film towards the bulk dispersion. Afterwards, most water was lost, and water evaporation rate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itial stage. In this case, the whole system became immobile, and another drying front developed from the interior region outside the system. Two distinct boundaries between completely dried region and wet reg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opposite directions of the second drying front were found if the film peeled from the container bottom surface. Besides, some particular morphologies were found in the completely dried region, which was likely related to preferable coalescence among the particles induced by capillary force due to water evap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乳液 成膜过程 形态 单分散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技术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利军 辛中印 +1 位作者 张帆 韩向洪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33-38,共6页
讨论了水性聚氨酯原材料及其特点,水性聚氨酯制备方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涂饰剂 水性聚氨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三结构”的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利军 胡树华 +1 位作者 解佳龙 于泳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7,共7页
综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成长、成熟与交替四大阶段,基于"四三结构"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进行识别,并用判别分析法对阶段误... 综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成长、成熟与交替四大阶段,基于"四三结构"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进行识别,并用判别分析法对阶段误判风险较高地区进行检验,最终判定各地区的创新发展阶段,提出不同创新发展阶段区域的针对性发展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四三结构”模型 创新阶段识别 灰色关联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剪枝策略的专业大数据主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20
作者 苗立宁 张韫 +2 位作者 王利军 李希喆 李美亮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5期22-25,30,共5页
电力工程信息的智能化检测与分析大多是基于数字类型的数据来展开的,而对于工程建设中文本型数据的检测模型而言,在检测准确度与检测速度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构建了一套基于改进剪枝策略的专业大数据主要特征... 电力工程信息的智能化检测与分析大多是基于数字类型的数据来展开的,而对于工程建设中文本型数据的检测模型而言,在检测准确度与检测速度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构建了一套基于改进剪枝策略的专业大数据主要特征提取模型,以提高对专业文本数据的处理能力,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面评估。该模型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对电力工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数据特征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数据特征与风险库信息的相似度匹配,实现了对电力工程信息的风险判别。以某电力工程项目文本数据进行的评估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出电力工程文本型数据的关键特征,并且可以分析挖掘出数据所蕴含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枝策略 电力工程 大数据分析 文本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