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OOMit IVIM-DWI与DKI在鉴别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何雨 林祥涛 +3 位作者 赵鹏 张玮 郭文秀 张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小视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成像(ZOOMit IVIM-DWI)与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定量参数在区分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山东省立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5例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细胞类型将其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 目的探讨小视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成像(ZOOMit IVIM-DWI)与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定量参数在区分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山东省立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5例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细胞类型将其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组,NSCLC组79例,包括腺癌57例,鳞癌22例,SCLC组16例。纳入的患者术前均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病理结果。术前行ZOOMit IVIM-DWI及DKI序列扫描,人工勾画感兴趣区,比较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真实扩散系数(D值)、假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平均扩散峰度(MK值)、平均扩散系数(MD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NSCLC的D值、f值、MD值大于SCLC,MK值小于SC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鉴别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大于0.700(P<0.05),其中IVIM-DWI的D值、DKI的MD值分别为0.903、0.912(P<0.001);而腺癌与鳞癌之间各参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M-DWI的D*值在肺癌常见病理类型的鉴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OOMit IVIM-DWI与DKI在鉴别肺癌病理类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DKI的MD值与ZOOMit IVIM-DWI的D值诊断效能高于其它定量参数,并且DKI的MD值的诊断特异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病理类型 小视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和增强T1mapping成像对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吕秉霖 赵鹏 +3 位作者 张杨 林祥涛 郭文秀 韩慧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增强T_(1)mapping序列的定量参数在预测肺癌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2例经病理确诊并至少完成两个周期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化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化疗...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增强T_(1)mapping序列的定量参数在预测肺癌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2例经病理确诊并至少完成两个周期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化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化疗前均行IVIM-DWI及增强T_(1)mapping序列检查,测量、计算化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病变的D值、D^(*)值、f值、增强T_(1)mapping的各参数值(T_(1)pre、T_(1)post、ΔT_(1)%)及细胞外体积(ECV)分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肺癌化疗疗效的效能。结果敏感组治疗前T_(1)post明显低于不敏感组(t=-4.96,P<0.001),ΔT_(1)%及ECV分数明显高于不敏感组(t=5.40,P<0.001;t=5.64,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ECV分数在肺癌化疗疗效预测中的AUC最高(AUC=0.880)。ECV分数与T_(1)post或ΔT_(1)%之间的AUC没有明显差异。D、D^(*)、f、T_(1)pre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敏感组通常比不敏感组有更低的T_(1)post值、更高的ΔT_(1)%值和ECV分数,T_(1)post、ΔT_(1)%和ECV分数对化疗前预测晚期肺癌疗效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预测价值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晚期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变化的MRI研究
3
作者 任红 田迷迷 +2 位作者 赵鹏 韩慧芝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随孕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MRI证实腰骶椎体未见异常的胎儿63例,分为四组:24~27周、28~30周、31~34周、35~37周。测量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腰骶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随孕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MRI证实腰骶椎体未见异常的胎儿63例,分为四组:24~27周、28~30周、31~34周、35~37周。测量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腰骶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 angle,LSLA)、骶骨倾斜角(sacral tilt,ST)、骶骨水平倾角(sacral inclination angle,SIA)。比较参数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绘制参数生长趋势图;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24~37周胎儿LLA值为(-20.5±9.1)°、LSLA值为(174.0±2.3)°、ST值为(-12.5±19.4)°、SIA值为(-19.5±17.8)°。参数均无性别差异;LLA与ST、SIA均呈正相关;ST与SIA呈正相关;LSLA与ST呈正相关;孕周与参数不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LLA=0.219×ST-19.205(R^(2)=0.251,P<0.001)。结论胎儿腰椎后凸、65%胎儿骶骨前凸,胎儿有轻微腰骶前凸。推测胎儿骶骨进化是以S1为中心逐渐向后方旋转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胎儿 腰骶曲度 腰椎前凸角 腰骶前凸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脑内出血模型的建立及MRI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祥涛 刘树伟 +4 位作者 侯中煜 柳澄 李振平 崔红元 崔向宁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4-227,276,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临床影像设备进行实验研究的脑内出血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家猫 ,对尾状核、内囊或丘脑进行MRI三维定位后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入自体动脉血。术后 3h行MRI扫描验证血肿 ,并于术后 72h对血肿及其周围组织行MRI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临床影像设备进行实验研究的脑内出血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家猫 ,对尾状核、内囊或丘脑进行MRI三维定位后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入自体动脉血。术后 3h行MRI扫描验证血肿 ,并于术后 72h对血肿及其周围组织行MRI评价。结果 :( 1 )尾状核头、内囊或丘脑的定位测量结果平均值 (mm)分别为 :前囟后距离 :5 .8、1 1 .1、1 1 .9;矢状缝右旁开距离 :5 .5、7.1、7.1 ;颅骨外板下垂直深度 :1 6.6、1 9.6、2 1 .5。 ( 2 )猫脑内注入自体血后均可形成局灶性大小、部位稳定的血肿 ,72h后血肿的MRT1WI信号强度明显增加 ,T2WI显示的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区明显增大。结论 :MRI定位后建立的猫脑内出血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出血 MRI 动物模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异位胰腺典型X线表现(附三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林祥涛 翟彦廷 薛宝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胃异位胰腺 大弯 线表现 胃窦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微皱襞在胃良恶性溃疡鉴别上的应用
6
作者 林祥涛 田德贵 高鸿举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本文利用电子胃镜的放大观察功能,并结合X线检查及病理结果,对75例胃溃疡进行了较细致的观察、分析、提出了胃小区、胃小沟在良恶性溃疡鉴别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胃溃疡 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部环形皱襞-胃HP感染的重要影像学表现
7
作者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窦部环形皱襞的临床意义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胃双对比造影检查 ,选择 5 2例有环形皱襞者为研究组 ,随机选择 90例无环形皱襞者为对照组 ,进行内窥镜检查、胃粘膜活检及HP检测 ,并随访部分病例 ,将结果进行对... 目的 :研究胃窦部环形皱襞的临床意义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胃双对比造影检查 ,选择 5 2例有环形皱襞者为研究组 ,随机选择 90例无环形皱襞者为对照组 ,进行内窥镜检查、胃粘膜活检及HP检测 ,并随访部分病例 ,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中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HP感染程度越重胃窦部环形皱襞出现的机率越大。③胃窦部环形皱襞可随HP消失而消失。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部环形皱襞 胃粘膜 幽门螺旋杆菌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患者3.0T MRI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袁振国 袁胜利 +4 位作者 张新娟 林祥涛 陈立光 王光彬 史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3.0 T MRI检查在肝硬化再生性结节(RN)、异型增生性结节(DN)和小肝癌(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9例RN、DN及SHCC患者的3.0 T MRI平扫及容积采集技术(LAVA)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RN主... 目的评价3.0 T MRI检查在肝硬化再生性结节(RN)、异型增生性结节(DN)和小肝癌(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9例RN、DN及SHCC患者的3.0 T MRI平扫及容积采集技术(LAVA)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RN主要表现为T2WI低信号,动态增强方式呈"缓慢上升型";DN主要表现为T2WI高、低信号,信号较均匀结节的动态方式以"速升缓降型"为主,可有"结中结"(特征表现);SHCC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动态增强方式为"速升速降型"。结论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在3.0 T MRI上各有较为典型的表现,临床可据此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其他强化类型的肝脏病灶应结合肿瘤血管的扭曲增粗及包膜等表现排除S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再生性结节 异型增生性结节 小细胞肝癌 3.0T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肝段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振美 刘树伟 +5 位作者 林祥涛 刘学静 李振平 汤煜春 马刚 娄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0-403,F0003,共5页
目的: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重新认识,提出一种新的国人肝段划分方法,为影像学和肝外科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使用5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和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研究了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和分布以及肝静脉及其属支的回... 目的: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重新认识,提出一种新的国人肝段划分方法,为影像学和肝外科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使用5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和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研究了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和分布以及肝静脉及其属支的回流范围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国人肝段新的划分方法:门静脉右支主干存在时,依肝中静脉所在的正中裂将肝分为左、右半肝。右半肝被一弯曲的右叶间裂分成右前上叶和右后下叶。右前上叶依垂直段间裂分为腹侧和背侧段。右前上叶的腹侧段被水平亚段间裂分为上、下两个亚段。右后下叶依水平段间裂分为上、下两段。肝左静脉主干存在时,依肝左静脉主干所在的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成左后上叶和左前下叶。左前下叶依左段间裂分为内侧和外侧段。水平亚段间裂将左前下叶的内侧段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依弧形背裂分尾状叶和右前上叶及左前下叶内侧段。结论:国人肝段新的划分法不仅有利于肝内微小病变的精确定位,而且便于肝外科探索新的和更加安全的术式来施行各种肝切除和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 肝静脉 肝段 断层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腰椎长度发育与孕龄及性别相关性3.0T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慧 林祥涛 +7 位作者 徐艳霞 肖连祥 吴勇 董金叶 汤煜春 张忠和 刘树伟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330-333,336,共5页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研究正常胎儿标本腰椎长度随孕周增加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性别间差异,绘制腰段脊柱生长曲线。方法利用3.0T MR扫描仪对71例16~42周自然流产及因母体或胎儿因素引产的胎儿新鲜标本行全脊柱3D-T2WI序列扫描,对所得图像以L...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研究正常胎儿标本腰椎长度随孕周增加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性别间差异,绘制腰段脊柱生长曲线。方法利用3.0T MR扫描仪对71例16~42周自然流产及因母体或胎儿因素引产的胎儿新鲜标本行全脊柱3D-T2WI序列扫描,对所得图像以L2椎体为中心进行三方位重建,在正中矢状位上测量腰椎长度,对测量参数和孕周作回归分析,并比较测量参数在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胎儿腰椎长度在16~42周从(1.96±0.13)cm增加到(5.54±0.42)cm,长度与孕周均呈直线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腰椎长度(cm)=-0.401+0.147×孕周,R2=0.98,P〈0.05;腰椎长度发育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孕中晚期胎儿腰椎长度随孕周增加发育迅速,与胎龄呈高度直线相关性,与性别间无明显相关性,腰椎长度是评估胎儿胎龄及生长发育状况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标本 腰椎长度 生长发育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周至30周胎儿脑沟发育标本与宫内MRI对照显示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林林 张忠和 +3 位作者 高瑾 刘树伟 王光彬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911-1914,共4页
目的结合胎儿标本与宫内MRI图像分析其脑沟的发育,并探讨两种图像间的区别与联系。方法 20例20~30周胎儿标本3.0T MRI常规序列扫描。100例超声检查怀疑存在病变的宫内胎儿,1.5T MRI HASTE序列扫描后,从中选取30例MRI及生后随访未有异... 目的结合胎儿标本与宫内MRI图像分析其脑沟的发育,并探讨两种图像间的区别与联系。方法 20例20~30周胎儿标本3.0T MRI常规序列扫描。100例超声检查怀疑存在病变的宫内胎儿,1.5T MRI HASTE序列扫描后,从中选取30例MRI及生后随访未有异常的胎儿图像。将相同孕龄的标本与宫内胎儿图像在对应的横、矢、冠方位上进行对照分析。显示不同孕龄时期脑沟在宫内与标本MRI上的发育及显示状况。结果标本与宫内胎儿图像在显示脑沟的发育上有较好的一致性,特别是24孕周后,脑裂、主要脑沟均可显示,且前者在显示信息的清晰性、丰富性与准确性上优于宫内胎儿图像。结论标本与宫内胎儿图像可以很好的显示胎儿脑沟的发育变化,同时研究标本胎儿图像对宫内胎儿图像的分析与诊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标本 宫内胎儿 脑沟发育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导引下插管小肠双对比造影50例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春卫 武乐斌 +2 位作者 张安忠 林祥涛 刘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7期572-574,共3页
目的:通过改进小肠插管技术,提高小肠检查率和小肠病变的发现率。方法:经胃内镜引导把B-D导管置入空肠上部。结果:50例病人插管成功率100%(50/50);满意率98%(49/50);病变阳性率86%(43/50)。结论:胃内镜导引下小肠插管双对比能明显提高... 目的:通过改进小肠插管技术,提高小肠检查率和小肠病变的发现率。方法:经胃内镜引导把B-D导管置入空肠上部。结果:50例病人插管成功率100%(50/50);满意率98%(49/50);病变阳性率86%(43/50)。结论:胃内镜导引下小肠插管双对比能明显提高小肠检查率和小肠病变发现率,可作为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双对比造影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额叶皮质的代谢及形态改变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波 刘树伟 +5 位作者 雷皓 侯中煜 方可 林祥涛 李振平 刘买利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中大脑额叶皮质的形态及代谢改变。方法 :大鼠实验组于 6 OHDA毁损后用BIOSPEC47/ 3 0磁共振波谱仪 ( 4 .7T) ,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对双侧额叶皮质行1H MRS检测 ,分析该区N 乙酰天门冬氨酸 /肌酸 (NAA/Cr)和胆碱 /肌酸 (...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中大脑额叶皮质的形态及代谢改变。方法 :大鼠实验组于 6 OHDA毁损后用BIOSPEC47/ 3 0磁共振波谱仪 ( 4 .7T) ,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对双侧额叶皮质行1H MRS检测 ,分析该区N 乙酰天门冬氨酸 /肌酸 (NAA/Cr)和胆碱 /肌酸 (Cho/Cr)比值的变化 ,并用电镜观察该区神经元及突触的形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损毁侧额叶皮质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侧 ,对照组两侧无显著差别 ;Cho/Cr比值在两组的两侧相比均无显著差别。电镜观察显示 :损毁侧额叶皮质的突触数量较对侧减少 ,突触前、后膜和突触小泡结构异常 ,典型突触结构消失 ,树突棘出现大片低电子密度区 ,细胞器消失。结论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损毁侧额叶皮质内存在神经元缺失或突触数量的减少 ,突触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 额叶皮质 代谢功能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扫描的原理及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令博 卢喜学 +2 位作者 杨青 马玉香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998-1000,共3页
CT灌注成像是基于核医学计算器官血流量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能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属于功能成像范畴,已运用于临床。本文综述肝脏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各种肝脏病变的CT灌注成像特点。
关键词 灌注 肝脏 血流动力学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肝静脉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彦 李振平 +2 位作者 粱邦领 林祥涛 刘学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利用肝脏标本并结合活体肝脏的超声与CT图像,对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s,AHV)的走行、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进行对照研究,为肝移植手术、肝切除术、肝癌的介入治疗以及提高临床影像手段对AHV的显示率,提供解... 目的:利用肝脏标本并结合活体肝脏的超声与CT图像,对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s,AHV)的走行、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进行对照研究,为肝移植手术、肝切除术、肝癌的介入治疗以及提高临床影像手段对AHV的显示率,提供解剖学与影像学依据。方法:①随机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离体无病变肝脏12例,沿下腔静脉(IVC)后壁正中剖开管腔,观察AHV开口情况,并在解剖放大镜下仔细解剖剥离AHV,观察其来源,走向,数量,测量AHV的长轴与IVC长轴的夹角。②随机选健康查体者600人进行超声检查,取剑突下纵切,中上腹部横切,右腋前线纵切,观察AHV的汇入部位、走向、数量、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轴线的夹角。③随机选80例因胆囊、胰腺或肾脏疾病行CT强化检查,肝脏正常者扫描图像,观察AHV的汇入部位、走向、数量、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轴线的夹角情况。结果:①12具尸体标本共有AHV79支,人均6.12±1.13(2~10)支,平均口径0.36±0.11(0.1~1.0)cm;AHV和IVC呈锐角者57支,人均5.21±1.61支,平均口径为0.22±0.14cm,约占总数量的72%;呈直角者22支,人均1.91±0.79支,平均口径为0.42±0.16cm,占总数量的28%。②600例体检者超声检查显示AHV共490支,平均0.78±0.41(0~3)支/例,平均口径0.38±0.19cm。显示的AHV与IVC的夹角多呈直角或近似直角,约88%(431/490),170例显示较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口径0.3~0.81cm,平均0.40±0.19cm。③80例肝强化CT图像,仅24例显示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未见细小尾状叶静脉显示。结论:正常中国人AHV变异较大;在肝右后下静脉显示方面超声与螺旋CT检查相似,在细小AHV显示方面超声检查优于螺旋CT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肝静脉(AHV) 下腔静脉(IVC)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慢性炎块X线与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红 杜立勇 +2 位作者 崔允峰 张增芳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炎性假瘤 术前诊断 周围型肺癌 浅分叶 CT 机化性肺炎 鉴别诊断 慢性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2周正常胎儿腰髓长度发育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勇 林祥涛 +5 位作者 董金叶 赵慧 谢辉辉 肖连祥 曹金凤 袁蕾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332-335,共4页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观察正常胎儿标本腰段脊髓长度随孕周发育的动态变化,为胎儿脊髓发育产前评估及相关疾病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70例16-42孕周胎儿标本,行3.0T磁共振扫描,以脊神经根为依据划分腰髓范围、测量其长度随孕周的变...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观察正常胎儿标本腰段脊髓长度随孕周发育的动态变化,为胎儿脊髓发育产前评估及相关疾病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70例16-42孕周胎儿标本,行3.0T磁共振扫描,以脊神经根为依据划分腰髓范围、测量其长度随孕周的变化。结果腰髓长度随胎儿孕周增大而增长,呈直线相关;可近似地由孕周计算出脊髓长度,方程为:腰髓长度(cm)=0.126×孕周-0.599(r^2=0.868,P〈0.05);脊髓长度随孕周的变化在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可清楚显示胎儿标本脊髓并准确划分各节段,脊髓长度随着孕周增加按一定方程关系呈直线相关性生长,这一结果对不同孕周胎儿脊髓发育长度评估提供数据及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标本 脊髓长度 磁共振成像 脊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胎儿标本肾脏体积与胎龄相关性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春梅 林祥涛 +4 位作者 韩梅 李建志 王道才 刘凯 林令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成像精确测量正常胎儿标本双侧肾脏的宽径、厚径、长径及肾脏体积,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关系,了解正常胎儿标本在不同孕周其肾脏的发育情况.方法 22例20~27周无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标本接受3.0T磁共振肾脏(0.9mm层...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成像精确测量正常胎儿标本双侧肾脏的宽径、厚径、长径及肾脏体积,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关系,了解正常胎儿标本在不同孕周其肾脏的发育情况.方法 22例20~27周无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标本接受3.0T磁共振肾脏(0.9mm层厚、0.5mm层间距)扫描,测量正常胎儿标本肾脏宽径、厚径、长径及体积.结果 ①胎儿标本平均肾脏宽径由20周的(0.97±0.16)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1.40±0.12)cm,与GW相关系数r=0.739(P<0.01),肾脏宽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②胎儿标本平均肾脏厚径由20周的(1.11士0.23)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1.40±0.08)cm,与GW相关系数r=0.584(P<0.01),肾脏厚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③胎儿标本平均肾脏长径由20周的(1.78±0.10)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2.60±0.32)cm,与GW相关系数r=0.718(P<0.01),肾脏长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④胎儿标本平均肾脏体积由20周的(1.26±0.29)cm^3逐渐增长至27周的(3.34±0.25)cm^3,与GW相关系数r=0.870(P<0.01),肾脏体积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结论 MRI可准确测量胎儿肾脏宽径、厚径、长径及体积,评价中孕期胎儿肾脏形态、大小及体积发育情况,MRI可以作为胎儿肾脏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检查及进一步验证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胎儿发育提供更多参考数据,为产科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标本 胎龄 肾脏 磁共振成像 孕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幽门螺旋菌感染程度与胃窦部环行皱襞出现机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祥涛 林凡锦 闫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胃幽门螺旋菌 细菌感染 胃窦部 环行皱襞 HP感染 胃粘膜
全文增补中
低张MRCP结合Propeller LAVA动态增强扫描在壶腹周围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宁 杨贞振 +4 位作者 毕万利 秦成坤 林祥涛 史浩 于台飞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52-155,169,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张胰胆管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结合Pro-peller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壶腹周围病变综合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壶腹周围病变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低张MRCP及十二指肠低... 目的:探讨低张胰胆管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结合Pro-peller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壶腹周围病变综合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壶腹周围病变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低张MRCP及十二指肠低张后Propeller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始图像进行3DMIP及MPR重建后处理,观察病变的间接及直接征象并与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4例中31例梗阻性质诊断明确,1例胰头癌漏诊,2例炎症误诊为肿瘤,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2%。30例行PropellerLAVA增强扫描,直接征象显示率达93.3%,肿瘤浸润范围诊断符合率为80.8%。26例肿瘤性病变中壶腹部癌5例,胆总管远端癌11例、胰头癌9例、壶腹周围十二指肠腺癌1例,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5%(23/26)、84.6%(22/26)、88.5%(23/26),十二指肠腺癌误诊为乳头癌。另外直观显示了4例病变局限、直径在2.0cm以内的早期壶腹周围癌。结论:低张MRCP结合PropellerLAVA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全面、直观显示壶腹部病变的间接及直接征象,在明确肿瘤性病变的范围及周围组织、血管浸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壶腹部较小或隐匿病变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管壶腹 低张MRCP PROPELLER LA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