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泉旺教授基于“胰脾同源”理论治疗胰腺癌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若宣 吕红艳 +2 位作者 张语馨 王玥慧 李泉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易转移、预后差,常规的手术、放化疗皆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李泉旺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从“胰脾同源”角度认识胰腺癌,认为胰腺癌发病与脾之生理失常密切相关,发病之本为脾气亏虚、升降失调;...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易转移、预后差,常规的手术、放化疗皆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李泉旺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从“胰脾同源”角度认识胰腺癌,认为胰腺癌发病与脾之生理失常密切相关,发病之本为脾气亏虚、升降失调;病之标为痰浊、瘀血、癌毒;具体治则包括:其一健脾益气、固本夯基;其二理气疏肝、调和枢机;其三芳香化浊、解毒散结;病位在胰,涉及肝、脾。本文以“胰脾同源”理论为指导,总结了李泉旺教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经验,文末附医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脾同源 胰腺癌 治则治法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102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2
作者 袁莉 孙韬 +5 位作者 周琴 李泉旺 姜敏 刘传波 左明焕 胡凯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2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1个疗程后(每周给予药物灌...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1个疗程后(每周给予药物灌注2次,每2周为1个疗程),患者腹水量、腹水质(腹水红细胞、乳酸脱氢酶、肿瘤标志物水平)、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卡氏评分(KPS评分)的变化,根据此变化评价疗效。分层观察消化系统恶性腹水与非消化系统恶性腹水、局部辨证湿热毒证与寒湿毒证的疗效差异。结果腹水量的有效率为65.7%,腹水中红细胞水平下降逸25%者占61.8%,乳酸脱氢酶下降逸25%者占63.7%、肿瘤标志物下降逸25%者占57.8%。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层统计显示消化系统恶性腹水疗效优于非消化系统恶性腹水(P〈0.05或〈0.01),局部辨证湿热毒证者优于寒湿毒证者(P〈0.05或〈0.01)。10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低、中晚期肿瘤患者接受度好的治疗方法,尤其对消化系统恶性腹水以及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者疗效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水 华蟾素注射液 腹腔灌注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治疗肿瘤术后局部寒证型粘连性肠梗阻37例的效果 被引量:16
3
作者 左明焕 袁莉 +5 位作者 刘传波 周琴 李泉旺 姜敏 孙韬 胡凯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肿瘤术后局部寒证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7例患者,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指标...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肿瘤术后局部寒证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7例患者,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中药外敷治疗2周,痊愈2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8.4%,有效率(治愈+有效)为94.6%。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1.02±0.46)分]较治疗前[(9.12±1.27)分]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7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外敷治疗肿瘤术后局部寒证型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中药外敷 局部寒证 肿瘤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学说指导下的肺结节“肺气亏虚,毒阻肺络”病机探讨 被引量:42
4
作者 周杰 王玥慧 +2 位作者 李志明 杨丽惠 李泉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8期133-136,共4页
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结节在更早期阶段被发现。李泉旺主任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扎根中医经典的络病学说,结合肺结节的临床特点,认为肺结节属于肺络病。以肺结节流行病学资料和治疗进展为基础,结合患者心理与体质偏颇等因素,... 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结节在更早期阶段被发现。李泉旺主任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扎根中医经典的络病学说,结合肺结节的临床特点,认为肺结节属于肺络病。以肺结节流行病学资料和治疗进展为基础,结合患者心理与体质偏颇等因素,认为应将中医药应用于肺结节的早期诊断性治疗。提出肺结节病机为“肺气亏虚,毒阻肺络”,立“调气扶正,解毒通络”为治则。在临床中将络病、肺络、中医肺脏、肺结节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结构-功能-疾病”网络,为肺结节的中医药治疗拓宽思路并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络病学说 肺络体系 肺气亏虚 毒阻肺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氩氦刀“绿色治疗”模式对44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沈洋 孙韬 +4 位作者 李泉旺 姜敏 刘传波 孟繁中 胡凯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进行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的生存影响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共观察9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局部瘤灶的... 目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进行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的生存影响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共观察9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局部瘤灶的复发转移情况及生存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11个月。根据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及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在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变化,局部瘤灶转移率,氩氦刀术后中位生存期及1年、18个月的生存率方面,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氩氦刀的"绿色治疗"模式对44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影响方面具有明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氩氦刀 老年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香溶剂调和中药敷脐改善恶性肠梗阻37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宏 焦蕴岚 +2 位作者 朱晓丹 李泉旺 胡凯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观察辛香溶剂调和中药穴位敷脐改善恶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恶性肠梗阻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辛香溶剂调和中药贴敷,对照组以普通溶剂调和中药贴敷,7天为1个... 目的:观察辛香溶剂调和中药穴位敷脐改善恶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恶性肠梗阻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辛香溶剂调和中药贴敷,对照组以普通溶剂调和中药贴敷,7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以梗阻症状评分(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便等)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溶剂调和的中药敷贴敷脐治疗对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梗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1.1%,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差异显著( P〈0.05)。在梗阻症状中,腹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恶心呕吐、腹痛及排气排便等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评分虽均有所增加,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药敷脐法治疗恶性肠梗阻时,调和溶剂加入辛香走窜之品,可使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缓解患者梗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香溶剂 恶性肠梗阻 中药敷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大鼠膀胱癌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琳 李泉旺 +3 位作者 周天 孙静宜 杨新阶 胡凯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膀胱癌模型大鼠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华蟾素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以BBN诱发大鼠膀胱癌作为模型对照组,以建模同时接受华蟾素膀胱灌注的大鼠作为华蟾素组...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膀胱癌模型大鼠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华蟾素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以BBN诱发大鼠膀胱癌作为模型对照组,以建模同时接受华蟾素膀胱灌注的大鼠作为华蟾素组,比较各组大鼠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结果华蟾素组大鼠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膀胱组织VEGF呈高表达;华蟾素组大鼠微血管密度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微血管密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可有效降低膀胱癌模型大鼠VEGF表达,降低其微血管密度,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膀胱癌 VEGF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冷冻术前后证型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何佩珊 胡凯文 +3 位作者 李泉旺 姜敏 刘传波 冯兴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的证候类型变化规律,及基于辨证论治中药干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后证型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老... 目的研究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的证候类型变化规律,及基于辨证论治中药干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后证型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老年晚期NSCLC并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共130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65例(予辨证中药治疗+最佳对症治疗)和西医治疗组65例(仅予最佳对症支持),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进行辨证,比较两组氩氦刀冷冻术前后证型变化情况。结果 (1)老年晚期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术前后均以气虚、痰湿、阴虚、血瘀为主要证型;(2)气虚证:两组比较,术后1月和术后3月中西医结合组气虚证例数比西医治疗组少(P<0.05);西医治疗组气虚证例数于术后1周和术后3月比术前增多(P<0.05);(3)痰湿证:两组比较,术后1月、术后3月中西医结合组痰湿证例数比西医治疗组少(P<0.05);西医治疗组术后1月、术后3月痰湿证例数比术前增多(P<0.05);(4)血瘀证:西医治疗组术后1月、术后3月血瘀证例数比术前增多(P<0.05)。结论气虚、痰湿、阴虚、血瘀是老年晚期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最主要的证型。基于辨证论治使用中药能有效改善氩氦刀冷冻术后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患者,中医当以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氩氦刀冷冻术 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治疗中现代物理消融技术的中医属性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晓丹 安超 +1 位作者 李泉旺 胡凯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现代物理消融技术,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物理消融以温度骤变,极热或极冷效应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中医疗法中"毒"的属性。从产生温度效应来讲,可进行阴阳属性分类:热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高强度聚焦... 现代物理消融技术,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物理消融以温度骤变,极热或极冷效应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中医疗法中"毒"的属性。从产生温度效应来讲,可进行阴阳属性分类:热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和激光消融,产生热效应,以高温破坏肿瘤,为"热毒";冷消融目前以氩氦刀为主,产生寒效应,低温摧毁肿瘤细胞,归为"寒毒"。肿瘤生于阴而长于阳,是一种阴阳合体的邪气。分别运用"寒毒"、"热毒",热毁其体,寒制其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局部辨证,有选择性的使用消融手段,完善微创消融治疗的个体化方案,对发展中医外治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消融技术 肿瘤治疗 中医属性 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治疗腹膜后转移瘤引起癌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敏 李泉旺 +1 位作者 刘传波 胡凯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32-734,共3页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治疗腹膜后转移瘤导致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6月,对21例腹膜后转移瘤导致疼痛患者在CT引导下行氩氦刀冷冻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1、4周疼痛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 21例患者中,术后第1周3例疼痛完全缓...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治疗腹膜后转移瘤导致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6月,对21例腹膜后转移瘤导致疼痛患者在CT引导下行氩氦刀冷冻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1、4周疼痛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 21例患者中,术后第1周3例疼痛完全缓解,14例疼痛明显减轻,总有效率81%(17/21);第4周总有效率76%(16/21)。结论氩氦刀冷冻是腹膜后转移瘤引起癌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转移瘤 氩氦刀 癌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氩氦刀局部冷冻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4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洋 孙韬 +3 位作者 姜敏 李泉旺 刘传波 胡凯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42-845,共4页
目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的疗效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共计9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前后目标肺瘤灶变化(根据术前及术后3个月胸部增... 目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的疗效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共计9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前后目标肺瘤灶变化(根据术前及术后3个月胸部增强CT评价)、血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变化以及治疗组术后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根据WHO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标准)、氩氦刀冷冻治疗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在术后3个月冷冻病灶的缩小、CEA降低程度与术后气虚证、阴虚证、痰湿证和血瘀证较术前的改善方面(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氩氦刀的治疗模式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缩小瘤灶、降低癌胚抗原水平、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明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氩氦刀 老年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致余论》指导下的内伤杂病临证与调摄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杰 王玥慧 +3 位作者 王大力 马炳亚 庄垚雪 李泉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以善治杂病闻名。他以《内经》中的“火热致病”病机理论和“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为源流,承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医家学说,在临证中结合地域特色并针砭时弊,撰写了代表作《格致余论》。本文整理全书重要学...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以善治杂病闻名。他以《内经》中的“火热致病”病机理论和“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为源流,承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医家学说,在临证中结合地域特色并针砭时弊,撰写了代表作《格致余论》。本文整理全书重要学术思想及医案所载药物,总结朱丹溪论治杂病多从脾胃入手,强调杂病之生理特性为“阳有余阴不足”,其病因病机为“相火妄动”与“气血痰瘀阻滞”,立“顾护脾阴以重视脾胃为本”为杂病治疗大法,滋补脾阴不忘顾护脾气(阳)。通过颐养情志安藏相火,治火先辨虚实,分别运用“火郁发之”“热者寒之”和“滋阴降火”等不同治法指导遣方用药,佐以“和血疏气、导痰行滞”法以祛邪通达,并以“畅情志、节饮食、顺应四时”等养生调摄诸法贯穿始终。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扶内伤,祛外邪,重调摄”的独到见解为现代中医杂病的临床施治提供了宝贵经验与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致余论 内伤杂病 朱丹溪 阳有余阴不足 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