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加氢制甲醇Cu/CeO_(2)催化剂实验研究
1
作者 甘泽 李传 +3 位作者 邓文安 杜峰 罗辉 李庶峰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考察了第二金属Ni改性对CO_(2)加氢制甲醇Cu/Ce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通过XRD、BET、XPS、H_(2)-TPR等手段对改性前后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负载量为20%时,Cu/CeO_(2)的比表面积最大;Cu与Ni质量比为3∶1时,催化剂碱度... 考察了第二金属Ni改性对CO_(2)加氢制甲醇Cu/Ce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通过XRD、BET、XPS、H_(2)-TPR等手段对改性前后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负载量为20%时,Cu/CeO_(2)的比表面积最大;Cu与Ni质量比为3∶1时,催化剂碱度最大,氧空位含量最高,Cu-Ni协同作用最强;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3 MPa、液时空速2400 mL/(g·h)、H_(2)与CO_(2)体积比为3∶1时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效果较优,CO_(2)转化率为18.5%,甲醇时空产率为40.43 g/(k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加氢 甲醇 Cu/CeO_(2)催化剂 反应条件 转化率 选择性 时空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在重油加氢裂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庶峰 沐宝权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2-25,共4页
以克拉玛依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实验室高压釜中考察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分散型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加氢裂化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性催化剂为基体的反应中,加入少量油溶性催化剂作为"诱导剂"可以改善反应状况,实现较高的裂化... 以克拉玛依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实验室高压釜中考察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分散型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加氢裂化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性催化剂为基体的反应中,加入少量油溶性催化剂作为"诱导剂"可以改善反应状况,实现较高的裂化指标,转化率相对较高,生焦量相对较少,同时催化剂加入量较少。供氢剂的存在,进一步优化反应的裂化指标,表明供氢剂与两类催化剂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型催化剂 重油加氢 供氢剂 裂化 悬浮床加氢 油溶性 减压渣油 反应 转化率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加氢裂化反应中炭黑作载焦剂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庶峰 王继乾 +1 位作者 沐宝泉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共4页
以炭黑为载焦剂,在高压釜中按照时间序列法进行重质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考察添加炭黑对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渣油组成的变化及其缩合产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超细微颗粒炭黑,可为反应产生的焦炭提供沉积场所,减少反应... 以炭黑为载焦剂,在高压釜中按照时间序列法进行重质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考察添加炭黑对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渣油组成的变化及其缩合产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超细微颗粒炭黑,可为反应产生的焦炭提供沉积场所,减少反应体系中生焦前驱物的融并及缩合,还可吸附含大量金属及硫、氮等杂原子的烃类物质,并作为焦炭沉积场所随产物排出,减少反应器器壁结焦,有利于装置平稳操作,延长运转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裂化反应 炭黑 载焦剂 缩合产物 比表面积 运转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与轮古稠油悬浮床加氢共炼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9-12,共4页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轮古稠油和某煤焦油进行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共处理改质的反应。反应条件为:煤焦油与稠油质量比1:3,反应温度430C。室温下氢气初压7.0MPa。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0μg/g。研究表明:在氢气和分散...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轮古稠油和某煤焦油进行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共处理改质的反应。反应条件为:煤焦油与稠油质量比1:3,反应温度430C。室温下氢气初压7.0MPa。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0μg/g。研究表明:在氢气和分散性催化剂存在下的反应有效地抑制了生焦及产气率。增加了中间馏分油的收率。从生焦指数及生焦量来看。镍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优于铁催化剂。油溶性的NiNaph催化加氢性能明显高于水溶性的Ni(NO3)2。不同的原料配比改变了反应产物分布。对稠油与煤焦油共炼产物分离,选取尾油切割点420~430℃,可以作为接近于生产90^#道路沥青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煤焦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稠油与煤焦油混合原料悬浮床加氢裂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28,共4页
采用高压釜对轮古稠油和某煤焦油的混合油进行各种类型的反应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浓度、稠油与煤焦油质量比、供氢剂和蜡油循环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气和分散性催化剂存在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较之热裂化及临氢... 采用高压釜对轮古稠油和某煤焦油的混合油进行各种类型的反应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浓度、稠油与煤焦油质量比、供氢剂和蜡油循环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气和分散性催化剂存在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较之热裂化及临氢裂化反应有效地抑制了生焦及气体产率,增加了中间馏分油收率。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30℃、时间60min、压力7.0MPa;催化剂用量150μg/g;稠油与煤焦油质量比3∶1。从生焦指数来看,镍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优于铁催化剂。添加供氢剂以及蜡油循环均可抑制进料的裂化反应和焦炭的生成,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煤焦油 悬浮床 加氢裂化 催化剂 供氢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烷作氢源改质重质油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庶峰 沐宝权 刘晨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8-139,共2页
本文以辽河减压渣油为原料 ,考察甲烷在分散型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的各类改质反应。探索甲烷用作改质重质油氢源的可行性。试验表明 ,甲烷在反应中具备作为氢源的若干特性 。
关键词 甲烷 氢源 改质 重质油 辽河减压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稠油催化水热裂解采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文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3-445,共3页
以轮古稠油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油田地层条件,筛选了较合适的水热裂解催化剂,探讨了各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在油溶性钼为催化剂的情况下,稠油经水热裂解反应后,油样的降黏率为27%,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分别增加了2.69%和1.97%... 以轮古稠油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油田地层条件,筛选了较合适的水热裂解催化剂,探讨了各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在油溶性钼为催化剂的情况下,稠油经水热裂解反应后,油样的降黏率为27%,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分别增加了2.69%和1.97%,胶质、沥青质含量分别减少了3.54%和3.21%,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降低了15.45%、12.20%、11.74%和9.35%,因而油品的质量和品位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四氢萘供氢剂与硫酸镍催化剂复配使用对超稠油水热裂解有协同效应。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增强催化剂在稠油中的分散度,有利于反应充分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热裂解反应 催化剂 降黏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及总硫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9-391,共3页
以中东含硫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不同反应类型和不同分散型催化剂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分析产物分布及其中总硫分布。加氢活性高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制反应产物二次裂解的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硫元素脱除能力。反应添加硫化剂对于... 以中东含硫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不同反应类型和不同分散型催化剂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分析产物分布及其中总硫分布。加氢活性高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制反应产物二次裂解的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硫元素脱除能力。反应添加硫化剂对于含硫渣油的裂化产物及总硫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加入供氢剂抑制了缩合反应及裂化反应,同时促进了硫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渣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供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性能釜式反应评定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庶峰 王继乾 文萍 《齐鲁石油化工》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在无外加硫化剂的情况下,在高压釜中对含硫常压渣油进行了悬浮床加氢裂化试验,得到了较优的加氢裂化条件。实验表明,由于原料本身含硫量较高,其中的硫作为硫化剂对所加入的催化剂进行了充分地硫化,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较高的裂... 在无外加硫化剂的情况下,在高压釜中对含硫常压渣油进行了悬浮床加氢裂化试验,得到了较优的加氢裂化条件。实验表明,由于原料本身含硫量较高,其中的硫作为硫化剂对所加入的催化剂进行了充分地硫化,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较高的裂化转化率及相对较少的生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 裂化性能 含硫渣油 反应 釜式 加氢裂化 实验条件 硫化剂 高压釜 含硫量 催化剂 生焦量 转化率 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加氢催化剂用于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改质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传 邓文安 +4 位作者 李向伟 沐宝泉 李庶峰 文萍 付明朗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1年第9期32-35,共4页
在3×400 mL固定床加氢中试装置上评价了重油固定床加氢催化剂(包括重油加氢保护剂、重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和芳烃饱和催化剂)用于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改质的效果。中试条件为:原料体积空速0.8 h-1(按加氢精制催化剂计算),反应压力12.0 ... 在3×400 mL固定床加氢中试装置上评价了重油固定床加氢催化剂(包括重油加氢保护剂、重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和芳烃饱和催化剂)用于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改质的效果。中试条件为:原料体积空速0.8 h-1(按加氢精制催化剂计算),反应压力12.0 MPa和13.5 MPa,氢油比1 200∶1,保护剂床层平均反应温度270℃,精制催化剂床层平均反应温度350℃,芳烃饱和催化剂床层平均反应温度360℃,在2个操作压力下各运转120 h。结果表明:提高煤焦油加氢改质反应压力,有利于杂原子的脱除。煤焦油经过加氢改质后,残炭、杂原子、芳烃含量大大降低,各馏分产品性质明显改善。产物中石脑油馏分含量增加,芳烃潜含量高,可作为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柴油馏分含量基本不变,硫、氮含量低,凝点低,可作为优质的柴油调合组分;蜡油馏分含量明显降低,残炭和金属含量少,可作为优质的催化裂化原料。上述结果表明将重油固定床加氢催化剂用于煤焦油加氢改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固定床 加氢催化剂 中/低温煤焦油 加氢改质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聚集体的分子间作用力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辉 邓文安 +2 位作者 李传 南国枝 李庶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0-187,共8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表征沥青质的结构参数与特征官能团的基础上建立沥青质模型分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沥青质聚集体中分子间的π-π作用、氢键作用、酸碱作用等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表征沥青质的结构参数与特征官能团的基础上建立沥青质模型分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沥青质聚集体中分子间的π-π作用、氢键作用、酸碱作用等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分子的芳香片结构具有较狭长且弯曲的特性,导致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小到可以忽略,难以形成稳定的沥青质片层聚集结构;沥青质分子间的吡咯与亚砜基、羟基与吡啶、羟基与羰基的氢键键能为21~37 kJ/mol,是形成沥青质聚集体的主要推动力,且可形成多个分子间氢键而得到具有一定空间构型的多分子聚集体;羧酸基与吡啶之间的酸碱作用能为62.86 kJ/mol,是促进形成聚集体的强作用力,但羧酸基的含量很低,形成酸碱作用的几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沥青质聚集体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与含硫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文安 曹萌萌 +1 位作者 李传 李庶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4,共7页
采用元素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润滑油基础油光照产生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在光安定性较好的基础油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喹啉、吲哚和二苯并噻吩,考察了含氮与含硫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结... 采用元素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润滑油基础油光照产生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在光安定性较好的基础油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喹啉、吲哚和二苯并噻吩,考察了含氮与含硫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物中硫、氮含量是光照前油品中硫、氮含量的2 000倍以上,沉淀物主要由高度缩合的含氮、含氧化合物组成;含氮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是非碱性含氮化合物的影响远大于碱性含氮化合物;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较小,且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含量较低时可使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变差,而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含量较高时可以延缓润滑油基础油的光安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沉淀物 碱性氮 非碱性氮 含硫化合物 光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及其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中氮化物的转化趋势 被引量:5
13
作者 文萍 李庶峰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孤岛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反应器中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15℃及430℃,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并对原料及悬浮床加氢尾油进行六组分分离,将得到的各馏分及各组分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碱性氮含量,用化学发光定氮... 以孤岛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反应器中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15℃及430℃,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并对原料及悬浮床加氢尾油进行六组分分离,将得到的各馏分及各组分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碱性氮含量,用化学发光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中氮化物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渣油的悬浮床加氢裂化过程中,既有裂解反应,又有缩合反应,产物中的碱性氮和总氮主要集中在蜡油和尾油中。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后,在尾油六组分中随组分变重,氮含量增加。碱性氮化物在加氢裂化过程中含氮杂环会发生部分饱和,使非碱性氮化合物转化为碱性氮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 尾油 碱性氮化物 裂化 减压渣油 蜡油 常减压蒸馏 组分分离 裂解反应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渣油及其悬浮床加氢尾油中的酸性含氧化合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萍 李传 +1 位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8,共3页
以克拉玛依炼油厂常压渣油为原料,在重质油加氢实验室中试装置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反应时间为1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00μg/g,反应温度分别为410,430,440℃。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采用柱色谱法对克炼常渣及其悬浮床加氢尾油进行... 以克拉玛依炼油厂常压渣油为原料,在重质油加氢实验室中试装置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反应时间为1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00μg/g,反应温度分别为410,430,440℃。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采用柱色谱法对克炼常渣及其悬浮床加氢尾油进行四组分分离,测定了各组分的酸值,考察了常压渣油及其悬浮床加氢尾油中酸性含氧化合物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克炼常渣中的酸性含氧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胶质中;克炼常渣悬浮床加氢尾油中的酸性含氧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胶质和沥青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炼常渣 悬浮床加氢尾油 酸性含氧化合物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渣油及其组分热转化前后平均结构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文萍 李庶峰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6-270,共5页
以胜利减压渣油、孤岛减压渣油、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热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05℃,反应时间为1h。将渣油及热转化残渣油分离成6个组分,对渣油及其组分的平均结构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转化后残渣油六组分... 以胜利减压渣油、孤岛减压渣油、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热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05℃,反应时间为1h。将渣油及热转化残渣油分离成6个组分,对渣油及其组分的平均结构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转化后残渣油六组分中的戊烷沥青质组分(n—C5At)的含量比原料减压渣油六组分中的戊烷沥青质组分含量明显增加,其他组分(F1~F5)的含量均比原料减压渣油中相应组分的含量有所降低。热转化残渣油中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H/C摩尔比及总碳原子数均比原料渣油中相应的组分降低。而热转化后残渣油各组分的缩合指数和芳碳率比原料渣油中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热转化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常渣及其加氢尾油中的酸性含氧化合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萍 刘冰 +2 位作者 李传 李庶峰 邓文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8,12,共4页
对辽河常渣及其悬浮床加氢尾油中酸性含氧化合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辽河常渣在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装置中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反应后产物经常减压蒸馏后,分离为<500℃馏分及>500℃加氢尾油。采用柱色谱法将辽河常... 对辽河常渣及其悬浮床加氢尾油中酸性含氧化合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辽河常渣在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装置中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反应后产物经常减压蒸馏后,分离为<500℃馏分及>500℃加氢尾油。采用柱色谱法将辽河常渣分别进行四组分及六组分分离,将辽河常渣悬浮床加氢尾油进行六组分分离,测定了各个组分的酸值。结果表明,辽河常渣四组分中的酸性含氧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胶质中。辽河常渣六组分中,酸性含氧化合物主要分布在重芳烃中。辽河常渣悬浮床加氢尾油的六组分中,酸性含氧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胶质中,其次是重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常渣 悬浮床加氢尾油 酸性含氧化合物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油循环条件下悬浮床加氢产物氮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文萍 李传 +1 位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克拉玛依炼油厂常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44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 000μg/g,尾油循环量分别为0,15.0%,20.0%和25.0%,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为IBP~180℃(汽油),180~360... 以克拉玛依炼油厂常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44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 000μg/g,尾油循环量分别为0,15.0%,20.0%和25.0%,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为IBP~180℃(汽油),180~360℃(柴油),360~500℃(蜡油)及大于500℃(尾油)。得到的各馏分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碱性氮含量,用化学发光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研究表明:增大尾油循环量使进料中总氮和碱性氮增加,而增加的这部分碱性氮和总氮在反应过程中主要富集到尾油中。产物中的碱性氮和总氮主要集中在蜡油和尾油中,只有10%左右分布到汽油和柴油中,悬浮床加氢汽油和柴油中的碱性氮占馏分氮的质量分数较高,为50%~70%,蜡油、尾油中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悬浮床加氢 尾油循环 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稠油及组分中的元素分布 被引量:2
18
作者 文萍 张庆 +2 位作者 李庶峰 李传 邓文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10期11-15,共5页
为研究稠油中元素分布规律,将取自新疆不同区块的6种稠油分离出正戊烷沥青质和正戊烷可溶质。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稠油及组分中的C、H、S、N、O元素含量;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稠油及组分中的铜、镍、铁、钙、钠、钒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LG... 为研究稠油中元素分布规律,将取自新疆不同区块的6种稠油分离出正戊烷沥青质和正戊烷可溶质。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稠油及组分中的C、H、S、N、O元素含量;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稠油及组分中的铜、镍、铁、钙、钠、钒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LG15-9C稠油属于特超稠油,103P、weight 18、weight 32、FC属于超稠油,而208P稠油为普通稠油。硫、氮、氧元素主要富集在沥青质中。在每一种稠油中,硫、氮、氧杂原子含量大小顺序则是可溶质<稠油<沥青质。6种稠油及他们的戊烷可溶质、沥青质中,都含有微量的铜、镍、铁、钙、钠和钒元素。各稠油中金属含量差距较大,金属主要富集于沥青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组分 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法脱酸前后原油中石油酸的分布
19
作者 文萍 李庶峰 +1 位作者 李传 邓文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9期114-116,共3页
选取3种具有代表性的原油进行氨法脱酸处理,对脱酸前后原油及其各组分酸值的测定,考察脱酸前后石油酸的规律。研究发现原油及脱酸后原油中的石油酸主要分布在胶质中;脱酸后的原油酸值大大降低,两次的脱酸率可达80%以上。原油及其脱酸后... 选取3种具有代表性的原油进行氨法脱酸处理,对脱酸前后原油及其各组分酸值的测定,考察脱酸前后石油酸的规律。研究发现原油及脱酸后原油中的石油酸主要分布在胶质中;脱酸后的原油酸值大大降低,两次的脱酸率可达80%以上。原油及其脱酸后原油的石油酸都主要分布在胶质中。脱酸后,原油的油分,胶质和沥青质的酸值都相应的降低,胶质酸值降低的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原油 组分 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质柴油加氢精制及其窄馏分烃族组成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美洁 邓文安 +1 位作者 李传 李庶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在3×300mL的固定床加氢装置上,以劣质的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2 MPa、体积空速0.5h^-1、氢/油体积比800∶1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劣质柴油加氢精制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原料油及加氢精制生成油的窄馏分中烃族组成... 在3×300mL的固定床加氢装置上,以劣质的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2 MPa、体积空速0.5h^-1、氢/油体积比800∶1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劣质柴油加氢精制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原料油及加氢精制生成油的窄馏分中烃族组成随馏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70℃时,加氢精制效果较好,加氢精制生成油的密度(20℃)为0.865 1g/cm^3,硫质量分数仅为27.51μg/g,总芳烃脱除率达79.2%,十六烷指数提高15个单位;精制后的各窄馏分中双环及三环芳烃脱除率高达92%以上,而大多数单环芳烃与三环环烷烃集中在285-350℃馏分中,因此降低劣质柴油的密度、提高十六烷指数的关键是需要将该馏分段进一步加氢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柴油 加氢精制 窄馏分 烃族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