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张型心功能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智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发病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超声轻松“掌”握
2
作者 智光 张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5-605,共1页
众所周知,医学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损、直观简便的特点,一直备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欢迎,也成为各学科专业诊断项目的首选检测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机器不断向小型化、便携化发展,不少制造超声机器的厂家推出了手提便携... 众所周知,医学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损、直观简便的特点,一直备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欢迎,也成为各学科专业诊断项目的首选检测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机器不断向小型化、便携化发展,不少制造超声机器的厂家推出了手提便携式B超机器,其体积较台式超声机器小得多,但是仍有数公斤的重量,且需要用交流电源。因此,医学界仍盼望能有更轻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 便携式B超 超声检查 临床医师 诊断项目 学科专业 科学技术 交流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特殊类型的心脏破裂病例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谭国娟 刘宏斌 +5 位作者 刘宏伟 肖湖南 肖苍松 吴扬 王荣 智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特殊类型的价值。方法2017年4月6日以"急性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心脏破裂?"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患者男性,75岁,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心室壁梗死...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特殊类型的价值。方法2017年4月6日以"急性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心脏破裂?"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患者男性,75岁,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心室壁梗死、心脏功能受损、心脏压塞、心脏瓣膜及乳头肌情况。结果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能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心脏破裂进行准确检出及分型,及时发现心脏压塞,指导临床进行心包穿刺等。胸部X线仅对心脏破裂起辅助诊断作用。心外科心肌修补术则是最根本治疗方法,并对床旁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做出最终判定。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能对临床医师快速准确抢救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急诊室 医院 心脏压塞 心包穿刺术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波 智光 +1 位作者 徐勇 杜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二维超声 心血管事件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谭国娟 智光 +2 位作者 盖鲁粤 杨庭树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24-526,共3页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并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应用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8例健康人(对照组)及89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进行颈动脉IMT、斑块形成的检测。冠心病...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并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应用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8例健康人(对照组)及89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进行颈动脉IMT、斑块形成的检测。冠心病组患者以冠脉病变支数分为3个亚组。结果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IMT为(1.19±0.14)mm,而对照组为(0.92±0.13)mm,(P<0.01);IMT增厚检出率及斑块形成检出率冠心病组为43.21%、74.65%,而对照组为14.49%、34.35%,(P<0.01)。1支冠脉病变组IMT为(1.00±0.014)mm,斑块形成检出率为42.86%;2支冠脉病变组IMT为(1.15±0.018)mm,斑块形成检出率为65.52%;3支及以上冠脉病变组IMT为(1.31±0.018)mm,斑块形成检出率为74.49%,(P<0.01)。结论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波强和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欧书林 刘峻松 +3 位作者 智光 王晶 杨波 徐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和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5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B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和对照组(27例健康体检者),患者均行WI和ET技术检...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和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5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B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和对照组(27例健康体检者),患者均行WI和ET技术检测,结合常规检查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患者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脉压差(PP)较对照组增加(P<0.05);A、B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明显增加(P<0.01),B组高于A组;B组患者收缩早期正向波峰值(W1)、收缩晚期正向波峰值(W2)、负向波面积(NA)较A组均下降(P<0.05);W1与W2、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Umax)、收缩压(SBP)、硬度指数(β)、Ep呈显著正相关(r=0.876、0.753、0.904、0.713、0.759,P<0.01),与R波顶点至W1顶点时间呈负相关(r=-0.677,P<0.01),W2与NA呈显著正相关(r=0.698,P<0.01);NA与PP呈显著正相关(r=0.857,P<0.01)。结论 WI和ET技术可有效、无创、量化评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瞬时波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昌 徐勇 +2 位作者 智光 王晶 刘峻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测量ETA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38例AMI患者作为AMI组;40例疑似AMI,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测量ETA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38例AMI患者作为AMI组;40例疑似AMI,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期右心室游离壁前方的EAT厚度,对两组的EAT值进行比较。结果AMI组的EA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1,P〈0.01)。ETA厚度与年龄、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呈正相关(r=0.284、0.253、0.132,P〈0.05):EAT厚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16,P〈0.05)。ROC曲线示EAT厚度为7.0mm时,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67.5%,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10.76~0.93(P〈0.01)。结论AM!患者的EAT厚度显著增高,ETA显著增厚可能是AMI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包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左心室长轴心肌应变特征的MRI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梦露 席晓旭 +4 位作者 程流泉 李俊超 董蔚 陈韵岱 智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8-263,共6页
目的运用特征追踪(FT)技术测量正常青年志愿者心脏MRI电影成像上心肌长轴各节段的纵向和横向的应变和位移参数,分析左心室长轴应变运动的规律,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应变和位移的峰值和达峰时间(TTP)的参考值范围。资料与方法采用PhilipsMult... 目的运用特征追踪(FT)技术测量正常青年志愿者心脏MRI电影成像上心肌长轴各节段的纵向和横向的应变和位移参数,分析左心室长轴应变运动的规律,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应变和位移的峰值和达峰时间(TTP)的参考值范围。资料与方法采用PhilipsMultiva 1.5T MRI扫描仪采集29例24~34岁健康志愿者的心脏电影图像,包括左心室长轴、左心室流出道和四腔心3个典型长轴层面。采用心肌特征追踪软件TOMTEC对MRI电影图像进行分析,获得心脏除心尖外16个AHA节段的纵向和横向应变、位移的峰值与TTP,分析各参数在平面、层面和节段之间的规律。结果纵向应变、纵向位移和横向应变的TTP在心肌各节段之间均具有一致性,(41.24±12.51)%RR间期,为恒定指标。纵向位移的峰值表现为心尖(2.56±0.89)mm<中部(6.09±2.03)mm<心底(8.07±2.05)mm,横向位移的峰值表现为心尖(4.57±1.18)mm<中部(5.65±0.84)mm<心底(8.48±1.18)mm,与视觉观察的心脏几何形变一致。纵向应变在2CH-3CH-4CH平面具有一致性,其峰值参考值为(-22.46±13.19)%;而横向应变在不同平面间的峰值缺乏一致性。结论左心室不同平面的纵向应变具有一致的峰值和TTP,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电影 心肌 心室功能 心肌收缩 志愿工作者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苏雷 智光 +1 位作者 穆洋 刘博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阵发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为临床评估手术效果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因阵发性房颤在解放军总医院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44例,并根据术后是否恢复窦性心律...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阵发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为临床评估手术效果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因阵发性房颤在解放军总医院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44例,并根据术后是否恢复窦性心律分为窦性心律组和房颤复发组。利用超声心动图分别在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患者左心房内径、最大容积、最小容积、收缩前容积、射血分数、主动射血分数、管道功能指数及扩张指数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0±0.5)个月。44例患者中,66%(29/44)维持窦性心率,其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及左右径较术前均显著减小,并伴有左心房射血分数升高(P<0.05);但在房颤复发患者中,左心房内径无明显变化,左心房容积增大(P<0.05),射血分数和主动射血分数较手术前显著减低(P<0.05)。术后房颤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窦性心律组患者;且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恢复窦性心律者,其左心房内径减小,射血分数升高;术后房颤复发者左心房容积增大,心房功能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心肌和血管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亦新 范利 +6 位作者 崔华 潘秀颉 师锁柱 智光 李亚娟 朱茂祥 杨陟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对老年大鼠心肌、血管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 18只2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5mg/(kg·d)],每组6只。COPD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给予被动吸烟和气管...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对老年大鼠心肌、血管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 18只2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5mg/(kg·d)],每组6只。COPD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给予被动吸烟和气管内注射脂多糖。6周后,各组大鼠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学,采用比色法检测大鼠心肌、主动脉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主动脉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组织HE染色无明显病理改变;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轻度增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主动脉8-OHdG表达明显增高(P<0.01),但阿托伐他汀组心肌、主动脉8-OHdG表达较COPD组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主动脉丙二醛含量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COPD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主动脉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COPD可造成老年大鼠心肌、主动脉的氧化应激损伤,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氧化性应激 心肌 超氧化物歧化酶 危险因素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璐 刘加强 +4 位作者 智光 徐勇 王晶 刘宏伟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30-933,共4页
目的评价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掌上心脏彩色超声(Vscan GE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机)及常规心脏超声(Sequoia 512彩色超声机)检查,并记录检查时间。掌上... 目的评价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掌上心脏彩色超声(Vscan GE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机)及常规心脏超声(Sequoia 512彩色超声机)检查,并记录检查时间。掌上心脏彩色超声对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心脏收缩功能及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瓣膜反流或狭窄程度、心包积液进行定性或者半定量诊断,并与常规心脏超声进行比较,用Kappa值判断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整体评分(3.7±0.6)分,常规超声图像质量整体评分(3.8±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平均用时(150±41)s。掌上心脏彩色超声与常规超声诊断一致性较高,尤其在心包积液(κ=0.97)、心脏扩大(κ=0.94)、下腔静脉增宽(κ=0.90)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κ=0.87)、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κ=0.88)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上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掌上心脏彩色超声筛查心肌梗死的敏感性89.6%,特异性100.0%,准确性93.6%。结论掌上心脏彩色超声体积小巧,检查快捷,图像质量良好,能够准确地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包积液 心脏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璐 智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由于淀粉样物质在多种组织器官内沉积造成的多系统疾病,每年发病率在6~10例/100万人,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早期诊断困难。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amyloidosis,CA)指淀粉样物质在心脏内沉积,造成以限制性...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由于淀粉样物质在多种组织器官内沉积造成的多系统疾病,每年发病率在6~10例/100万人,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早期诊断困难。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amyloidosis,CA)指淀粉样物质在心脏内沉积,造成以限制性心肌病或难治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疾病。所谓的淀粉样物质是以异常的β折叠形式沉积在细胞外的某种自体蛋白纤维,经过刚果红染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呈现苹果绿双折射,在电镜观察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心肌疾病 肌钙蛋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心脏移植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判定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国娟 刘宏斌 智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2D)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评定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老年心肌梗死患者63例,根据心肌梗死部位进行分组。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分别用RT-3DE、M型、2D心尖四腔切面图及两腔...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2D)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评定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老年心肌梗死患者63例,根据心肌梗死部位进行分组。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分别用RT-3DE、M型、2D心尖四腔切面图及两腔切面图(Simpson′s法)进行检测。结果:下壁心肌梗死组2D两腔切面图前间壁心肌梗死组M型、2D心尖四腔切面图,后壁心肌梗死组M型,前壁心肌梗死组2D心尖四腔切面图及两腔切面图,侧壁心肌梗死组2D心尖四腔切面图与RT-3DE所测LVEDV、LVESV、LVEF均无明显差异(P>0.05)。≥2个部位心肌梗死组M型、2D心尖四腔切面图及两腔切面图与RT-3DE所测LVEDV、LVESV、LVEF有差异(P<0.05)。结论:≥2个部位心肌梗死RT-3DE对左室功能的检测更全面准确。对单部位心肌梗死针对不同的梗死部位选择合适的M型或2D心尖切面图方法对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仍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室收缩功能 M型超声 二维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宏斌 智光 +3 位作者 盖鲁粤 杨庭树 杜洛山 周军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4 7例心电图异常患者 ,行UCG ,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 ,2 1患者进一步行MRI检查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结果 :14 7例中 ,UCG发现 67例心尖部肥厚。左心室造影... 目的 :探讨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4 7例心电图异常患者 ,行UCG ,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 ,2 1患者进一步行MRI检查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结果 :14 7例中 ,UCG发现 67例心尖部肥厚。左心室造影示 12 6例左心室舒张期形态均呈“黑桃”样改变 ,诊断阳性率 85 .7%。冠状动脉造影示 19例冠状动脉有狭窄。结论 :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较好的方法 ,并能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冠状动脉造影 心尖肥厚型 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四维容积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胜男 郑慧 +2 位作者 智光 穆洋 王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应用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探讨高血压病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不同阶段右心室收缩功能改变。资料与方法对96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按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MI正常组(49例)和LVMI增高组(47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53... 目的应用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探讨高血压病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不同阶段右心室收缩功能改变。资料与方法对96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按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MI正常组(49例)和LVMI增高组(47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5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运用4D-RV-Volume获取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游离壁纵向应变率(RVFLS)、室间隔纵向应变率(RVSLS)、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等右心室功能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的RVEF、RVFLS及RVFAC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VMI正常组比较,LVMI增高组RVEF、RVFLS、TAPSE及RVFAC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EF与RVFAC呈正相关(r=0.721,P<0.01);当RVEF为46.5%(AUC=0.859,P<0.001)时,诊断价值最高,其敏感度为68.0%,特异度为85.7%。结论高血压不同时期存在右心室收缩功能异常,4D-RV-Volume为临床早期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四维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超声在心力衰竭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菲菲 智光 王秋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25-327,共3页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病治疗技术的显著进步,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幸存的患者有的最终会进展为心力衰竭(心衰),使心衰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各地的资料显示,我国心衰的患病率已显著增加至2%~3%,现有患者约1...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病治疗技术的显著进步,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幸存的患者有的最终会进展为心力衰竭(心衰),使心衰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各地的资料显示,我国心衰的患病率已显著增加至2%~3%,现有患者约1000万。虽然,目前心衰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所有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均不能降低其病死率。据报道5年病死率仍高达60%~80%,与常见恶性肿瘤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检查 肺水肿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的超声诊断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童锴 智光 杨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2-854,共3页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对其精确、全面的诊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长期以来,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和用于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和“金标准”,然而冠状动脉造影仅显示被造影...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对其精确、全面的诊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长期以来,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和用于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和“金标准”,然而冠状动脉造影仅显示被造影剂填充的管腔轮廓,通过管腔形态的改变间接反应位于管壁上的粥样硬化病变,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检查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峻松 徐勇 +4 位作者 智光 欧书林 杨波 周肖 陈光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估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有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方法选取首次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31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采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变化进行评估,分别测量... 目的评估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有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方法选取首次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31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采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变化进行评估,分别测量以下指标: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收缩末容积(LA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E/A值,E峰减速时间(EDT);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Em/Am、E/Em,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HCM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HCM患者LAd、LAV明显增大,EDT延长,Em、Em/Am明显下降,E/Em增加,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美托洛尔治疗HCM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组织多普勒超声是有效、敏感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 ,研究结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美托洛尔 心脏功能 药物治疗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海军 周肖 +2 位作者 阎国辉 徐勇 智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6-73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点,判断患者预后。方法我院1994年6月~2006年7月共收治20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7例患者出现室间隔穿孔,并对其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点,判断患者预后。方法我院1994年6月~2006年7月共收治20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7例患者出现室间隔穿孔,并对其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发病率为0.84%。17例室间隔穿孔患者中,9例合并高血压;12例前壁心肌梗死。11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为2支以上血管病变;10例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闭塞。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平均直径(54.1±6.2)mm,左心室射血分数(40.4±10.8)%;10例室壁瘤形成,穿孔位置多在室间隔近心段的1/3处,穿孔直径(9.5±3.9)mm。内科保守治疗疗效较差,病死率82.3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多发生在老年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室间隔破裂 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血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博 孙永杰 +4 位作者 刘俊松 王晶 张殷 智光 徐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左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11±12.13)岁]作为肥厚型心肌病组,按照性别和年龄匹配,年龄差距3岁之间,选取健康体检者66例[...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左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11±12.13)岁]作为肥厚型心肌病组,按照性别和年龄匹配,年龄差距3岁之间,选取健康体检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32±12.57)岁]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血清学、心脏超声检测,记录血清GGT、血糖、血脂、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值)、二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E'),计算E/A、E/E'、左房容积指数(LAVI)。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性,分析血清GGT水平与超声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0±9.08)比(61.10±7.36),P>0.05];两组血清GGT[(32.35±15.58)μmol/L比(13.48±6.36)μmol/L]、LVD[(43.39±5.36)mm比(33.47±5.28)mm]、E/E'[(15.12±3.62)比(6.5±3.2)]、LAV[(53.69±20.27)m L比(30.64±8.9)m L]、LAVI[(38.42±15.27)m L/m2比(20.45±9.36)m L/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型心肌病组高于对照组。血清GGT水平与E/A、E/E'、LAV、LAV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9、0.525、0.346、0.461(P<0.05);与LVEF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GGT水平与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具有相关性。血清GGT联合超声检测对肥厚型心肌病早期诊断及病程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移酶 肥厚型心肌病 心功能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