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芽孢杆菌及乳酸乳球菌共培养对有机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王爱元 张维 +6 位作者 严雯雯 何夷敏 张紫萱 陈晖 廖蓓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9-244,共6页
该研究以1株产丙酸的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R3与1株产乳酸的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Z5为研究对象,比较纯培养与共培养条件下两株菌生长和代谢的差异,并以葡萄糖和乳酸为碳源探究菌株Z5对菌株R3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结... 该研究以1株产丙酸的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R3与1株产乳酸的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Z5为研究对象,比较纯培养与共培养条件下两株菌生长和代谢的差异,并以葡萄糖和乳酸为碳源探究菌株Z5对菌株R3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培养条件下,菌株R3在乳酸质量浓度为10 g/L时丙酸产量最高(1.793 g/L),而菌株Z5在葡萄糖质量浓度为30 g/L时乳酸产量最高(9.75 g/L);在共培养条件下,菌株Z5利用葡萄糖代谢只生成乳酸,菌株R3利用葡萄糖生成丙酸。菌株Z5对菌株R3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5与R3同时接种时,菌株Z5的生长优势超过菌株R3,且菌株Z5代谢葡萄糖生成乳酸为菌株R3提供底物代谢生成丙酸、琥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芽孢杆菌 乳酸乳球菌 纯培养 共培养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酸菌应用于窖泥养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冯文聪 孙威 +4 位作者 毛文定 吕乐 殷想想 陈茂彬 方尚玲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5,共5页
己酸菌是窖泥中产己酸的功能微生物,而己酸是浓香型白酒特征风味物质己酸乙酯的前体物质,因此己酸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至关重要。该文简单介绍了窖泥中产己酸菌的来源、己酸合成代谢途径及窖泥质量指标及己酸菌之间的关系,重点论述了... 己酸菌是窖泥中产己酸的功能微生物,而己酸是浓香型白酒特征风味物质己酸乙酯的前体物质,因此己酸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至关重要。该文简单介绍了窖泥中产己酸菌的来源、己酸合成代谢途径及窖泥质量指标及己酸菌之间的关系,重点论述了己酸菌在新人工窖泥和窖泥养护中的应用。以期维持窖池内部微生态的平衡,满足窖泥养护的需求,提升白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窖泥 窖泥养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酸菌发酵液酯化合成己酸乙酯的研究
3
作者 廖蓓 殷想想 +5 位作者 陈晖 张彦 李兆飞 李武阳 宋玺 方尚玲 《酿酒科技》 2024年第9期48-52,共5页
己酸乙酯是浓香白酒的特征香气成分,其含量的多少决定着浓香型白酒的品质。本研究对己酸菌发酵液酯化合成己酸乙酯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酯化pH、不同酸调节pH以及乙醇、己酸浓度对己酸菌发酵液中己酸乙酯转化率的影响... 己酸乙酯是浓香白酒的特征香气成分,其含量的多少决定着浓香型白酒的品质。本研究对己酸菌发酵液酯化合成己酸乙酯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酯化pH、不同酸调节pH以及乙醇、己酸浓度对己酸菌发酵液中己酸乙酯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3~4时己酸乙酯转化率较高,用乳酸调节p H效果最优,增加酯化体系中乙醇、己酸浓度均有利于提高己酸乙酯的转化率;使用己酸含量为18.86 g/L的浓缩己酸菌液,加入30%的无水乙醇,0.15%的酯化酶,用乳酸调节pH至4,34℃酯化24 h,己酸乙酯含量达到8962.99 mg/L,转化率为4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乙酯 浓香型白酒 己酸菌发酵液 酯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活性包装对香菇贮藏品质、呼吸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娅妮 王飞宇 +6 位作者 孙鹏伟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于巍 史德芳 方尚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1-310,共10页
为研究普通PE包装(CK)和物理活性包装(Physically active packaging,PA)对采后香菇贮藏品质、呼吸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将其置于(4±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12 d,每隔3 d测定其感官品质、失重率... 为研究普通PE包装(CK)和物理活性包装(Physically active packaging,PA)对采后香菇贮藏品质、呼吸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将其置于(4±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12 d,每隔3 d测定其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呼吸速率、呼吸及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能量物质及能荷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PA处理延缓了香菇感官品质的劣变进程,抑制香菇失重率的增加,减缓香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降低香菇呼吸强度,延缓其呼吸峰值的出现。进一步研究表明,PA处理下香菇能维持较高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和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酶活性水平,抑制了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PGI)、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酶活性的快速升高。同时,PA处理还能抑制香菇ATP、ADP的降解,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香菇的感官品质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MDH、ATP、能荷呈现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可溶性蛋白、ADP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失重率、AMP呈现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表明在物理活性包装条件下,香菇贮藏品质与能量水平紧密相关。因此,物理活性包装能有效抑制香菇采后呼吸及能量代谢,维持香菇的贮藏品质,减少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活性包装 香菇 贮藏品质 呼吸代谢酶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酿造中丙酸菌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维 牟飞燕 +4 位作者 陈玫 董孝元 常煦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近年来,对于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丙酸菌的研究较少。丙酸为丙酸乙酯合成的前体物质,丙酸菌的丙酸产量与丙酸乙酯的合成量呈正相关。丙酸与丙酸乙酯对白酒风味具有一定的贡献,丙酸呈现出酸性气味;丙酸乙酯... 近年来,对于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丙酸菌的研究较少。丙酸为丙酸乙酯合成的前体物质,丙酸菌的丙酸产量与丙酸乙酯的合成量呈正相关。丙酸与丙酸乙酯对白酒风味具有一定的贡献,丙酸呈现出酸性气味;丙酸乙酯具有菠萝香香味、味略涩、似芝麻香。为充分了解白酒酿造中丙酸菌的作用,该文对白酒酿造中产酸微生物,丙酸菌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及产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及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后续相关研究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菌 代谢途径 代谢产物 白酒风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复合米酒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博宇 毛志海 +3 位作者 罗煜皓 孙博林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74,共8页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提取液为辅料,制备复合米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金银花、菊花和...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提取液为辅料,制备复合米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复合米酒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以及风味特征。结果表明,最佳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90℃,粉碎度46目。在此优化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1.70%。添加20%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提取液制备复合米酒酒体清澈透明,有少量沉淀,自然甜香,有金银花、菊花特征香气,感官评分为87分,其酒精度为2.07%vol,绿原酸含量为0.02 g/L,总酸含量为8.50 g/L,还原糖含量为6.25 g/L,共检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醇类10种,酯类11种,酸类3种,醛酮类3种,其他类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菊花 蒲公英 提取工艺 复合米酒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刘娅妮 孙鹏伟 +5 位作者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吴迪 史德芳 方尚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目的探究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度、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等一系列贮运品质指标,考... 目的探究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度、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等一系列贮运品质指标,考察不同包装(泡沫箱+普通PE保鲜袋、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对新鲜香菇的保鲜效果。结果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可有效延缓香菇贮运期间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相对电导率的下降,防止鲜香菇色泽劣变,抑制香菇呼吸强度上升,阻滞膜脂过氧化发生;同时,相比对照组,纳米组能够有效保持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和抗坏血酸含量,维持较高的总酚和类黄酮水平。贮运末期(第5d),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处理的香菇失重率、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分别为1.71%、232.20 mg/(kg·h)、28.68%,均低于对照组;而L^(*)(64.60)、硬度(9558.32 g)、可溶性固形物(3.19%)、可溶性蛋白(1.25 mg/g)、还原糖(0.77 mg/g)、总酚(16.51 mg/100 g)、类黄酮(53.61 mg/100 g)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泡沫箱+纳米保鲜袋能够有效抑制模拟电商物流过程中香菇的品质劣变,降低营养价值的损失,提高贮运品质,延长货架期。本研究可为模拟电商物流包装新鲜香菇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模拟电商物流环境 纳米包装 贮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大曲中产酶产香霉菌的筛选、鉴定及耐受性研究
8
作者 何夷敏 牟飞燕 +5 位作者 张维 廖蓓 董孝元 李俊薇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3,共6页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技术结合形态学观察从清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霉菌,并通过糖化力、液化力、酯化力、脂肪酶活及产香能力分析从中筛选产酶及产香性能优良的霉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耐高温、耐pH、耐乙醇...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技术结合形态学观察从清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霉菌,并通过糖化力、液化力、酯化力、脂肪酶活及产香能力分析从中筛选产酶及产香性能优良的霉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耐高温、耐pH、耐乙醇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清香型大曲中共分离出6株霉菌,从中筛选得到1株产酶及产香性能优良的霉菌,编号为MJ-5,该菌株在麸皮培养基中30℃培养3 d后,糖化力为258.02 U/g、液化力0.42 U/g、酯化力为44.51 U/g、脂肪酶活力为8.98 U/g;菌株MJ-5麸曲中的苯乙酸乙酯(15.7%)、月桂酸乙酯(1.74%)相对含量较高,有助于增加白酒果香,此外还检测到了(-)-alpha-古芸烯(0.96%)。经鉴定,菌株MJ-5为分支横梗霉(Lichtheimia ramosa),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可耐受高温39℃、pH值4、乙醇体积分数6%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大曲 霉菌 筛选 鉴定 糖化力 液化力 酯化力 脂肪酶活力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己酸微生物筛选及其在浓香型白酒窖泥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冯文聪 陈继威 +6 位作者 夏博宇 张维 毛文定 殷想想 陈茂彬 方尚玲 毛志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该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及己酸定性和定量分析从浓香型白酒酒厂的窖泥中分离筛选高产己酸的己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将其应用于窖泥养护中,检测养护前后窖泥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筛选并... 该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及己酸定性和定量分析从浓香型白酒酒厂的窖泥中分离筛选高产己酸的己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将其应用于窖泥养护中,检测养护前后窖泥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筛选并鉴定得到一株可稳定高产己酸的水原拉梅尔芽孢杆菌(Rummeliibacillus suwonensis)DFN-1,其传代3次后,己酸产量为8.15 g/L。通过菌株DFN-1养护窖泥后,窖泥的品质明显得到改善,其水分含量提高10.62%,腐殖质含量提高47.10%,总氮含量提高30.55%,耐热芽孢杆菌数提高9.98%,铵态氮含量提高35.94%,特征风味物质己酸和己酸乙酯相对含量分别提高至31.73%和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己酸菌 筛选 鉴定 窖泥养护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纤维素酶生产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方尚玲 杨丹丹 +2 位作者 钱志伟 李小强 陈茂彬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研究分离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的木霉(CMC酶活609.51U/g干曲、FPA酶活133.85U/g干曲),以该木霉为出发菌,经紫外线及原生质体紫外线复合诱变育种,获得一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生产性能稳定的菌株,其CMC酶活达到1332.90U/g干曲,FPA酶活达到3... 本研究分离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的木霉(CMC酶活609.51U/g干曲、FPA酶活133.85U/g干曲),以该木霉为出发菌,经紫外线及原生质体紫外线复合诱变育种,获得一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生产性能稳定的菌株,其CMC酶活达到1332.90U/g干曲,FPA酶活达到301.61U/g干曲,分别是原始菌株的2.19倍,2.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原生质体 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酵母自溶因素与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方尚玲 马丽 吴思方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研究了影响酵母自溶的因素与条件 ,研究结果对利用啤酒废酵母生产饲料酵母 。
关键词 酵母自溶 啤酒废酵母 饲料酵母 质壁分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产弹性蛋白酶制取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尚玲 胡家俊 朱楠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1A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产弹性蛋白酶的制取方法。方法将产弹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摇床发酵培养后,离心收集发酵液,并经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 A-25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75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纯化弹性蛋白酶... 目的探讨微生物产弹性蛋白酶的制取方法。方法将产弹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摇床发酵培养后,离心收集发酵液,并经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 A-25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75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纯化弹性蛋白酶。结果经过上述纯化步骤,弹性蛋白酶纯化倍数达到了33倍,回收率达到12%,酶蛋白比活达到了528 U/mg。结论此纯化工艺较为理想,获得了较纯的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蛋白酶产生菌的化学诱变选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尚玲 李世杰 李晓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8,共5页
从湖北工业大学巡司河附近的土壤和污水中采集到的3个样品,经富集培养,分离到14株能产生弹性蛋白酶的菌株,反复初筛、复筛后,分离到一株产胞外弹性蛋白酶较高且稳定的细菌,经初步鉴定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该菌的生长温度... 从湖北工业大学巡司河附近的土壤和污水中采集到的3个样品,经富集培养,分离到14株能产生弹性蛋白酶的菌株,反复初筛、复筛后,分离到一株产胞外弹性蛋白酶较高且稳定的细菌,经初步鉴定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该菌的生长温度为37℃,属革兰氏阳性菌,要求培养基的pH为7.0,对该菌进行化学诱变,诱变剂选用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后绘制致死曲线。诱变浓度为1%,诱变时间为50min时,该菌的致死率达到77.5%。在此诱变剂量下,选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最大的菌落进行酶活测定,在波长为495nm同一稀释倍数下,诱变前该菌酶活为74.25U/mL,诱变后的酶活为98.55U/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筛选 化学诱变 酶活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尚玲 吉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06-309,共4页
从污水河的土壤中采集样品,分离得到一株产胞外弹性蛋白酶活性较高且稳定的细菌。经初步鉴定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1),其酶活力为74.25U/ml。对其进行物理诱变,诱变后的菌株(B9)产酶活性有较大的提高。B9酶活力为120.00U/... 从污水河的土壤中采集样品,分离得到一株产胞外弹性蛋白酶活性较高且稳定的细菌。经初步鉴定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1),其酶活力为74.25U/ml。对其进行物理诱变,诱变后的菌株(B9)产酶活性有较大的提高。B9酶活力为120.00U/ml,较原菌株提高了1.62倍。同时研究了其产酶最适条件,产酶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干酪素,并对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发现氮源对产酶的影响最大。当蔗糖的用量为4%、干酪素为3%、玉米提取液为0.1%时具有较高的产酶水平。最适发酵初始pH为8.0、300ml最适摇瓶装量为40ml、最适接种量为3%。经发酵条件的优化后,B9酶活达到311.54U/ml、提高了2.59倍;较以往国内报道的酶活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蛋白酶 芽孢杆菌 产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诱变法选育高产弹性蛋白酶的枯草芽胞杆菌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尚玲 李世杰 张宁宁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10A期44-49,共6页
目的筛选弹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通过物理诱变,进一步提高弹性蛋白酶的产量。方法从土壤中收集样品,经反复初筛﹑复筛后,选择1株产弹性蛋白酶活性较高且稳定的细菌。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生长特征及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目的筛选弹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通过物理诱变,进一步提高弹性蛋白酶的产量。方法从土壤中收集样品,经反复初筛﹑复筛后,选择1株产弹性蛋白酶活性较高且稳定的细菌。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生长特征及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然后进行紫外线诱变。结果该菌株属枯草芽孢杆菌(B1)。经诱变后得到1株诱变菌株,其HC值比原始菌株高1.33倍;酶活性达到120U/m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61倍。结论物理诱变可以有效提高弹性蛋白酶的酶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紫外线诱变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酯酵母和耐高温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尚玲 刘源才 +2 位作者 郭圣祥 李锐利 陈茂彬 《酿酒》 CAS 2011年第2期44-46,共3页
选取脱壁预处理时间、蜗牛酶浓度、酶解时间三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来研究产酯酵母和耐高温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产酯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为:预处理20min、1%蜗牛酶酶解30min;耐高温酵母为:预处理1... 选取脱壁预处理时间、蜗牛酶浓度、酶解时间三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来研究产酯酵母和耐高温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产酯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为:预处理20min、1%蜗牛酶酶解30min;耐高温酵母为:预处理10min,1.5%蜗牛酶酶解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酯酵母 耐高温酵母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产弹性蛋白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尚玲 胡家俊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微生物产弹性蛋白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 弹性蛋白酶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酵母菌发酵液中叶酸的含量
18
作者 方尚玲 吴周和 +1 位作者 陈雄 赵子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2-53,共2页
利用酵母菌生产单细胞蛋白 (SCP) ,其发酵液中含有较多叶酸。建立了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酵母菌发酵液中叶酸的方法 ,采用C18柱 ,以甲醇∶水 =1 3∶87(含 0 .0 1 %庚烷磺酸钠 ,1 %冰乙酸 ,0 .2 %乙二胺 )为流动相对发酵液样... 利用酵母菌生产单细胞蛋白 (SCP) ,其发酵液中含有较多叶酸。建立了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酵母菌发酵液中叶酸的方法 ,采用C18柱 ,以甲醇∶水 =1 3∶87(含 0 .0 1 %庚烷磺酸钠 ,1 %冰乙酸 ,0 .2 %乙二胺 )为流动相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准确 ,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酵母菌 叶酸 发酵液 测定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酵母中海藻糖的提取工艺初探
19
作者 方尚玲 钱志伟 +1 位作者 杨丹丹 李锐利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09年第5期9-11,共3页
对啤酒废酵母中提取海藻糖的工艺进行探讨。对菌体预处理最佳温度为110℃处理6h,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温度80℃,时间1.5h,料液比l:15,酵母质量浓度为100g/L条件下,提取率可达90.6%。采用活性炭脱色,pH调至4.8,80℃水浴,按... 对啤酒废酵母中提取海藻糖的工艺进行探讨。对菌体预处理最佳温度为110℃处理6h,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温度80℃,时间1.5h,料液比l:15,酵母质量浓度为100g/L条件下,提取率可达90.6%。采用活性炭脱色,pH调至4.8,80℃水浴,按溶液量的1%加入活性炭,脱色40min,样液经阴阳离子交换除杂,浓缩、结晶、干燥,制成的海藻糖成品纯度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废酵母 提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产生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20
作者 方尚玲 李世杰 张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5,共4页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海藻糖产量较高酵母菌株,对其进行最佳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2%蔗糖,氮源为0.2%酵母膏和0.1%牛肉膏,发酵初始pH为4.5,接种量为8%,装液量为40mL。该摇瓶发酵酵母内海藻糖的产量为381.190μg...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海藻糖产量较高酵母菌株,对其进行最佳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2%蔗糖,氮源为0.2%酵母膏和0.1%牛肉膏,发酵初始pH为4.5,接种量为8%,装液量为40mL。该摇瓶发酵酵母内海藻糖的产量为381.190μg/mL,比优化前的180.870μg/mL提高了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酵母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