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彭秀斌 林远青 +3 位作者 罗云辉 何竟 黄世奎 邓必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材料及方法:利用免疫组化、PCR-SSCP方法及螺旋CT扫描,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叶、细毛刺、棘突\增强...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材料及方法:利用免疫组化、PCR-SSCP方法及螺旋CT扫描,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叶、细毛刺、棘突\增强值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征象与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有关。结论:p53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CT表现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该基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基因 P53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
2
作者 彭秀斌 罗云辉 +1 位作者 杜中立 黄世奎 《现代医院》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PCR -SSCP方法检测了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第 2外显子突变 ,并将以上结果与 5 2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p1... 目的 探讨p16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PCR -SSCP方法检测了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及第 2外显子突变 ,并将以上结果与 5 2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p16基因第 2外显子缺失 /突变率为 2 3 1% (12 /5 2 ) ,p16蛋白丢失率为 5 3 8% (2 8/5 2 ) ,基因的缺失和蛋白的丢失与肺癌的转移和分期有关。结论 p16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检测该基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表达异常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因素 突变 预后评估 NSCLC 结论 缺失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化护理模式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俊 史文凤 +3 位作者 杨旸 罗玲玲 闻蓓 彭秀斌 《现代医院》 2015年第7期92-94,96,共4页
目的探讨身心化护理模式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干预组,分析两组护理对于患者疗效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身心护理是一种个性化的新型... 目的探讨身心化护理模式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干预组,分析两组护理对于患者疗效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身心护理是一种个性化的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一种温馨和谐的医患沟通方式,消除了心理上的不良状态,树立了治疗信心,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干预组无论从患者的焦虑度,并发症以及满意度与一般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的效果(p<0.05)。结论身心化护理模式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治疗护理中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值得推广应用。以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血栓 手术治疗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云辉 彭秀斌 +5 位作者 孙放 陈海东 刘玉涛 林丽娟 龙雪银 袁小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82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不同心率、心动周期内不同R-R时相重建图像、不同注射方式的冠脉成像质量。结果:心率<65次/min的55例患者中,有45例(81.8%)冠脉成...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82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不同心率、心动周期内不同R-R时相重建图像、不同注射方式的冠脉成像质量。结果:心率<65次/min的55例患者中,有45例(81.8%)冠脉成像质量较优;心率≥65次/min的27例中仅10例(37%)冠脉重建图像较满意。两者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63例(76.8%)于心动周期的60%R-R间期重建图像质量最佳,仅10例(12.2%)于50%的R-R间期、9例(11%)于70%的R-R间期显示较佳。60%R-R间期分别与50%的R-R间期及70%的R-R间期重建图像间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双相注射成像效果明显优于单相注射。结论:检查前控制好患者心率(<65次/min)、选择最佳的重建时相窗(60%R-R间期)、双相注射对比剂等有利于提高冠脉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原发性滑膜肉瘤1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建明 彭秀斌 《罕少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48-49,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以"活动后胸闷、气促一周"入院。一周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有咳嗽,无咳痰、心慌、发热等,需高枕卧位方可入睡。近几天症状加重伴胸骨后不适,自觉有低热。
关键词 滑膜肉瘤 心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合并髓外造血影像学表现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梅海 彭秀斌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59-61,共3页
地中海贫血在两广地区的发病率非常高,常造成髓外造血。而有关髓外造血组织增生MRI表现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地中海贫血合并髓外造血影像学表现。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髓外造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腰部孤立性纤维瘤伴陈旧性血肿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杰 彭秀斌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58-59,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14岁,因"发现左侧腰部肿物10余天"入院。专科检查:左侧腰部局部膨隆,皮肤颜色无异常,可触及一大小约9*7cm的包块,质地韧,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楚,无压痛。术前B超提示:左侧腰部囊实性块。
关键词 腰部 孤立性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类癌一例
8
作者 邓志锋 彭秀斌 《罕少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9-59,共1页
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低度恶性的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阑尾,也可发生于支气管、肺、卵巢等部位,发生纵隔少见。今发现一例纵隔类癌,报告如下。
关键词 纵隔 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9
作者 彭秀斌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17期90-91,共2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所以,传统教学观念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与现代化教育发展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核心目标.所以,传统教学观念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与现代化教育发展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化学教学尤为迫切.本文从精心设计问题、小组合作教学和营造直观情境三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对比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明 彭秀斌 毛俊 《现代医院》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髂外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乙状结肠瘘一例
11
作者 李丹 彭秀斌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髂外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乙状结肠瘘在国内报道罕见,临床以间歇性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我院2018年6月收治1例右髂外动脉假性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6年并发乙状结肠瘘。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因“便血1月余,加重3天”入院。... 髂外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乙状结肠瘘在国内报道罕见,临床以间歇性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我院2018年6月收治1例右髂外动脉假性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6年并发乙状结肠瘘。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因“便血1月余,加重3天”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鲜红色血便,伴下腹痛,排便后可缓解,无恶心、呕吐,予痔疮膏处理后便血仍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乙状结肠瘘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