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O/AgNPs@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张雪婷 高晓红 +2 位作者 杨旭礼 王梁宇 包育闻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以棉针织物为基材,使用硅烷偶联剂(KH-580)对其改性,通过抗坏血酸诱导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rGO/AgNPs)在改性棉织物表面还原,构建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rGO/AgNPs@棉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形貌结构、传感性能和运动监测性能进行... 以棉针织物为基材,使用硅烷偶联剂(KH-580)对其改性,通过抗坏血酸诱导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rGO/AgNPs)在改性棉织物表面还原,构建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rGO/AgNPs@棉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形貌结构、传感性能和运动监测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针织传感器在沿线圈方向和垂直线圈方向对0~30%拉伸应变、10~500mm/min拉伸速度以及500次循环应变,具有较好的响应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该传感器可以监测人体运动过程中不同关节的弯曲程度,对面部肌肉运动有良好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银纳米颗粒 复合材料 可穿戴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袁俊秀 刘效华 +5 位作者 王世红 柳娜 张雪婷 杨长刚 郭莹 杨文雄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甘肃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抗病、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以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稳产增产,以衡7728为母本、陇春27号为父本进行了有性杂交,通过异地生态选择、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2018—2019年... 为甘肃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抗病、丰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以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稳产增产,以衡7728为母本、陇春27号为父本进行了有性杂交,通过异地生态选择、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074.70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0.02%。2020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582.6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8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株型紧凑,抗旱,抗倒伏,中抗条锈和白粉病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旱地春麦区以及类似生态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43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度黄大茶粉的添加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歌兴 钟杨 +6 位作者 汪钰祺 万超华 张雪婷 孙玥 李雪玲 刘政权 梁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为探究不同粒度黄大茶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粗粉、细粉、超微Ⅰ、超微Ⅱ和超微Ⅲ5种茶粉分别等量加入到面粉中制成含茶面团。采用粉质仪、质构仪、流变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仪器分析不同粉体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结... 为探究不同粒度黄大茶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粗粉、细粉、超微Ⅰ、超微Ⅱ和超微Ⅲ5种茶粉分别等量加入到面粉中制成含茶面团。采用粉质仪、质构仪、流变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仪器分析不同粉体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黄大茶粒度的减小,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提高(P<0.05),而混合面团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值提高,且G′值占主导地位。蛋白弱化度、峰值黏度、回生值和糊化焓主要呈现下降趋势,拉伸阻力和拉伸长度先上升后下降。本研究显示添加不同粒度的黄大茶粉会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产生影响。尤其是超微Ⅱ的添加能够有效改善面团的热机械学及流变特性。本研究结果有望为含茶面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茶 超微粉 小麦面团 流变特性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1313织物阳离子染料载体染色及载体的循环再利用
4
作者 杨旭礼 高晓红 +3 位作者 刘其霞 樊姚姚 张雪婷 王梁宇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5,共5页
采用自制环保载体GY对芳纶1313织物进行阳离子染料载体染色。分析了载体质量浓度、染色温度、保温时间、pH及氯化钠质量浓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耐摩擦和耐日晒色牢度,评估了环保载体GY的循环利用性能。优化的载... 采用自制环保载体GY对芳纶1313织物进行阳离子染料载体染色。分析了载体质量浓度、染色温度、保温时间、pH及氯化钠质量浓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耐摩擦和耐日晒色牢度,评估了环保载体GY的循环利用性能。优化的载体染色工艺为:染料质量分数2%(omf)、浴比1∶25、载体质量浓度25 g/L、染色温度130℃、保温时间60 min、pH 5、氯化钠质量浓度60 g/L。三种阳离子染料染色芳纶1313织物的耐皂洗、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在2~3级以上。自制环保载体GY经过5次循环染色使用后,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变化很小,色差ΔE的波动范围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1313织物 阳离子染料 载体染色 循环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长刚 柳娜 +4 位作者 张雪婷 王世红 杨文雄 袁俊秀 刘效华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38-542,I0004,共6页
优质、节水、广适品种是河西走廊灌区及相似生态区春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陇春44号是以99W77-6-1-2/龙96-4839//m^(2)48为三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20—2021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 优质、节水、广适品种是河西走廊灌区及相似生态区春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陇春44号是以99W77-6-1-2/龙96-4839//m^(2)48为三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20—2021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为8263.8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2%;生产试验产量达8753.9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0%。节水指数达1.203~1.276,节水级别为2级。成株期田间表现慢锈性,中抗白粉病。品质达中强筋小麦标准。适宜在甘肃省水地春小麦类型区种植,也可在西北类似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44号 节水 中强筋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节水抗旱型玉米品种的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雪婷 王新永 +2 位作者 杨文雄 柳娜 杨长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河西绿洲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玉米为该地区首要粮食作物。构建节水抗旱型玉米品种评价体系对品种选育与筛选具有指导意义。选取该区域实际生产中表现较好的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环境设置干旱胁迫与充分灌溉两个水分处理,测定12... 河西绿洲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玉米为该地区首要粮食作物。构建节水抗旱型玉米品种评价体系对品种选育与筛选具有指导意义。选取该区域实际生产中表现较好的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环境设置干旱胁迫与充分灌溉两个水分处理,测定12个农艺性状、产量指标及11个生理指标,引入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YHWUEI),结合因子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节水抗旱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将诸多考察指标转化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94.263%)。通过对综合指标隶属函数值U(xi)的二次加权,得到节水抗旱综合评价D值。由此得出的玉米品种节水抗旱排序为:甘玉801>利单295>正德305>先玉335>敦玉13号>玉源7879>甘鑫2818>庆单3号。聚类分析将玉米品种分为:Ⅰ级节水抗旱型1份、Ⅱ级中等节水抗旱型4份、Ⅲ级非节水抗旱型3份。灰色关联分析显示,粒长、粒宽、行粒数、秃间长度可直观地作为评价玉米节水抗旱性的指标性状。引入具有抗旱及节水双重表达特性的YHWUEI指数参与D值数学模型的构建,使节水抗旱性评价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节水抗旱性 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雪婷 杨文雄 +1 位作者 杨芳萍 张俊儒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50-51,共2页
1品种来源陇春27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8858-2为母本、陇春8号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09年11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号:甘科鉴2009459号)2010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父本杂交 系统选育 研究所 科技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Ag柔性导电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雪婷 高晓红 +3 位作者 杨旭礼 包育闻 王梁宇 侯斌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一浴原位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银(rGO/Ag)柔性导电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rGO/Ag导电棉织物的形貌;分析了氧化石墨烯(GO)与硝酸银(AgNO_(3))质量比、GO/AgNO_(3)质量分数、还原剂质量浓度、还原时间、还原pH对rGO/Ag... 采用一浴原位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银(rGO/Ag)柔性导电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rGO/Ag导电棉织物的形貌;分析了氧化石墨烯(GO)与硝酸银(AgNO_(3))质量比、GO/AgNO_(3)质量分数、还原剂质量浓度、还原时间、还原pH对rGO/Ag导电棉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导电性能的耐久性。结果表明:rGO/Ag导电棉织物表面包覆着rGO片层,银粒子分布在rGO表面或片层之间;在GO与AgNO_(3)质量比为3∶1,GO/AgNO_(3)质量分数为29.2%(omf),还原剂维生素C质量浓度为2.2 g/L,还原时间为3 h,还原pH为6时,rGO/Ag导电棉织物的方阻最低,导电性能最好;经无限次扭曲、20次标准水洗或机械摩擦后,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棉织物 导电性能 柔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区长8储集层成岩作用及有利相带 被引量:23
9
作者 程新虎 柳益群 +2 位作者 陈魏巍 张海滨 张雪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6-320,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偏光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等手段,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地区长8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进而对有利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集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处于中成岩A—B期,早... 通过岩心观察、偏光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等手段,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地区长8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进而对有利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集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处于中成岩A—B期,早期的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使原始孔隙空间大量损失,是造成储集层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早期绿泥石薄膜的发育使部分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和破裂作用使储集层的物性得到改善。根据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划分出强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绿泥石薄膜剩余孔隙相、长石溶蚀相、长石溶蚀+绿泥石薄膜相和高岭石胶结相等6种成岩相带,优质储集层与成岩相密切相关,长石溶蚀+绿泥石薄膜相的砂体物性、含油性最好,是研究区长8储集层石油最富集的成岩相带,绿泥石薄膜相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8储集层 成岩作用 有利成岩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2C诱导中国春-长穗偃麦草1E二体附加系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曲敏 张延明 +3 位作者 张雪婷 刘凤歧 徐香玲 李集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42-348,共7页
偃麦草属具有许多优良的遗传性状,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导小麦-偃麦草的染色体易位,是创建小麦异源易位系、丰富小麦遗传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杀配子染色体2C在单体附加时,可高效率地诱导染色体畸变,得到易位、缺失等畸变类型。本研究利... 偃麦草属具有许多优良的遗传性状,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导小麦-偃麦草的染色体易位,是创建小麦异源易位系、丰富小麦遗传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杀配子染色体2C在单体附加时,可高效率地诱导染色体畸变,得到易位、缺失等畸变类型。本研究利用含有杀配子染色体的中国春-柱穗山羊草2C(Ae.Cylindrical2n=28CCDD)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长穗偃麦草(E.elongate2n=14EE)1E二体附加系杂交。观察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情况,发现存在到量的染色体异常行为。单价体数超过理论值,棒状二价体数明显增加,并出现一定频率的三价体和四价体,及大量的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微核,并伴随发生多极分裂现象。经C-分带与荧光原位分子杂交鉴定83株杂交F2,共检测到5株易位、6株缺失。易位频率为6.02%,缺失率为7.22%,染色体畸变的总频率为13.24%。并对杀配子染色体的诱变机制及引起杂交后代结实率降低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配子染色体 长穗偃麦草 C-分带 原位杂交 易位系 缺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开架式气化器新型传热管内流场及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志安 姜晨薇 +2 位作者 张雪婷 梁逍 杨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5,共6页
超级开架式气化器(Super ORV)新型传热管主要是在普通传热管的内管中加入了十字螺旋扰流杆,以强化传热管的换热效果。为了研究该装置的换热效率,建立了与新型传热管和普通传热管相对应的数学和模型物理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两种传... 超级开架式气化器(Super ORV)新型传热管主要是在普通传热管的内管中加入了十字螺旋扰流杆,以强化传热管的换热效果。为了研究该装置的换热效率,建立了与新型传热管和普通传热管相对应的数学和模型物理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两种传热管内流场及对流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传热管内流道的努赛尔数随入口速度的变化图,以及传热管不同位置处温度和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通过对现有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结果表明:(1)FLUENT数值模拟方法能准确描述传热管的传热特性;(2)十字螺旋扰流杆的存在,不仅能够加强流体的湍流强度,而且还能有效减小边界层厚度,产生强烈的二次流,加强了流体在径向上的热交换,提高了传热管的整体换热能力;(3)流体入口速度与努赛尔数的增长幅度呈正比,传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的雷诺数下,新型传热管内流体的平均温度明显高于普通传热管内流体温度。该研究成果能够为超级开架式气化器国产化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开架式气化器 螺旋扰流杆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传热系数 温度分布 换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柳娜 杨文雄 +3 位作者 张雪婷 杨长刚 王世红 王兴荣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7,共8页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加之实际生产中小麦品种混杂、抗旱性不同,不利于发挥农田灌溉的最大效果。因此,为探究灌水对河西走廊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于该地区的小麦品种及相应的灌水...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加之实际生产中小麦品种混杂、抗旱性不同,不利于发挥农田灌溉的最大效果。因此,为探究灌水对河西走廊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于该地区的小麦品种及相应的灌水量。于2018-2019年在甘肃农业科学院武威市黄羊镇试验站进行了不同品种小麦灌水试验,设置不灌水W0、灌一水W1(拔节期)、灌两水W2(拔节期和灌浆期)3个处理,选取该地区表现较好的5个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甘春24号、武春8号、陇春41号、陇春33号、宁春33号)为试验材料,测定旗叶叶绿素(SPAD)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干物质积累动态、收获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具体表现。结果表明,灌水可以提高小麦旗叶SPAD值、CAT活性,降低MDA含量,调节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灌水还可以增加小麦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粒数,进而提高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但拔节期灌水(W1)和拔节灌浆期灌水(W2)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陇春41号(LC41)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因此得出,选用陇春41号(LC41)配合W1的灌水量,为适于该区的小麦种植模式,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 小麦品种 SPAD 干物质 CAT MDA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SP-TS201S的通用雷达信号处理机的设计 被引量:12
13
作者 顾颖 张雪婷 张飚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
介绍了AD I公司新型DSP芯片ADSP-TS201S的主要性能,利用其超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易于构造多处理并行系统的特点,实现通用的雷达信号处理平台。采用将信号处理机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的设计方法,使得研制周期短,系统可重构性好,对算法的适应... 介绍了AD I公司新型DSP芯片ADSP-TS201S的主要性能,利用其超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易于构造多处理并行系统的特点,实现通用的雷达信号处理平台。采用将信号处理机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的设计方法,使得研制周期短,系统可重构性好,对算法的适应性强。最后以数字脉冲压缩的算法为例,介绍了软件实现的编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机 模块化设计 TS-201S内嵌式处理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层散射无源测向中方位向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壮 王琦 +2 位作者 程翥 王梦南 张雪婷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研究了对流层超视距无源测向系统中方位向散射信号的特性,通过定义对流层散射方位向功率因子,分析不同参数对因子的影响,得出了接收信号功率中值与接收天线方位向波束宽度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系统对目标测向存在的测向误差和测向虚像模糊... 研究了对流层超视距无源测向系统中方位向散射信号的特性,通过定义对流层散射方位向功率因子,分析不同参数对因子的影响,得出了接收信号功率中值与接收天线方位向波束宽度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系统对目标测向存在的测向误差和测向虚像模糊问题,发现存在与接收天线无关的最小测向误差和最小虚像模糊角,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推导出了最小测向误差和最小虚像模糊角与目标天线和距离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散射 无源测向 精度 虚像模糊 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无意义感:新媒体时代青年群体非极端极化心态探析——基于三省六地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雪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3-66,72,共5页
信息是意义的载体,新媒体既能重塑信息意义,也可能消解其原有内涵。基于三省六地的实地调研发现,青年群体普遍呈现出信息无意义感的非极端极化心态。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发现,青年群体通过消解信息真实性、价值性并为其贴上娱乐标签,... 信息是意义的载体,新媒体既能重塑信息意义,也可能消解其原有内涵。基于三省六地的实地调研发现,青年群体普遍呈现出信息无意义感的非极端极化心态。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发现,青年群体通过消解信息真实性、价值性并为其贴上娱乐标签,主动消解信息意义。现实阶层认知固化与情绪隐性传播加剧了这一现象。为防止信息无意义感演变为生存无意义感的潜在风险,需重塑传媒的意义赋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信息无意义感 非极端极化心态 青年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粮食流通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雪婷 胡品品 常伟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8,共5页
粮食流通体制在联结粮食生产和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等发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日本粮食生产与流通现实出发,总结了日本粮食流通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其粮食政策、粮食法律以及粮食组织载体的阐述,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 粮食流通体制在联结粮食生产和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等发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日本粮食生产与流通现实出发,总结了日本粮食流通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其粮食政策、粮食法律以及粮食组织载体的阐述,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变政府支持与扶持方式、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进一步改革粮食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以及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 粮食安全 粮食政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株型春小麦新品系在河西灌区的产量潜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世红 刘效华 +2 位作者 柳娜 张雪婷 杨文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以冬性矮败小麦轮选群体为基础,分析轮回选择育成株型紧凑的春小麦新品系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多点品比试验中,小麦平均产量分别为10 113.0、10 759.5、10 527.0kg/hm2,较宁春4号(对照)分别极显著增产11.4%、18.5%、15.9%。播种量900万... 以冬性矮败小麦轮选群体为基础,分析轮回选择育成株型紧凑的春小麦新品系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多点品比试验中,小麦平均产量分别为10 113.0、10 759.5、10 527.0kg/hm2,较宁春4号(对照)分别极显著增产11.4%、18.5%、15.9%。播种量900万粒/hm2时,陇春1032产量最高,达到11 091.0kg/hm2;播种量825万粒/hm2时,粗秆大穗大叶品种陇春30号产量最高,为10 552.5kg/hm2。以提高成穗数为目标,选育株型紧凑且适宜密植的春小麦品种,可进一步提高该地区小麦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春小麦 紧凑株型 播种密度 产量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4
18
作者 裴亮 程中山 张雪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6期88-90,共3页
介绍了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 BR)处理焦化废水的技术,讨论了对焦化废水中的COD,NH3-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焦化废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调整合适的操作参数,其对焦化废水中的COD,NH3-N... 介绍了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 BR)处理焦化废水的技术,讨论了对焦化废水中的COD,NH3-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焦化废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调整合适的操作参数,其对焦化废水中的COD,NH3-N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95%、90%以上,操作简单,出水水质好,稳定,且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焦化废水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尽奇峰打草稿——谈桂林山水与山水画创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雪婷 郭愉勤 《美术大观》 2010年第3期74-74,共1页
一、桂林山水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桂林山水之所以成为画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主要是由于桂林具有的独特的地貌景观及少数民族风情。它是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漓江两岸,峰峦叠嶂,碧水萦... 一、桂林山水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桂林山水之所以成为画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主要是由于桂林具有的独特的地貌景观及少数民族风情。它是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漓江两岸,峰峦叠嶂,碧水萦绕,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峡谷景观和“百里画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山水 山水画创作 草稿 少数民族风情 地貌景观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峡谷 山水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柳娜 杨文雄 +4 位作者 王世红 刘效华 袁俊秀 张雪婷 虎梦霞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6-8,共3页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以陇春19号为母本、陇春2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9687-2。2012—2013年在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 775.7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34%。株高82~...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以陇春19号为母本、陇春2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9687-2。2012—2013年在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 775.7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34%。株高82~83 cm,穗粒数34个,千粒重48.47 g,容重719.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76%、湿面筋34.3%、沉降值35.0 m L,属中筋优质小麦,中抗条锈病,适宜在河西灌区的酒泉、张掖、武威和沿黄灌区的景泰及生态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 3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