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健 行小龙 +1 位作者 刘祎 张承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酚醛树脂因具有烧蚀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改性酚醛,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在烧蚀过程中可形成碳/陶瓷耦合层,能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 酚醛树脂因具有烧蚀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改性酚醛,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在烧蚀过程中可形成碳/陶瓷耦合层,能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是新一代高性能防隔热系统的优选材料。文中聚焦于硅、硼元素改性的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从填料改性和化学改性两方面介绍了当前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这些改性手段的优势与难点。最后对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可陶瓷化 硼硅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的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宸辉 王璐 +5 位作者 刘晓骏 吴治诚 井新利 樊威 张承双 王淑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90,共10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可以将机械能转为电能,是重要的能量收集技术之一。TENG由于成本低、效率高且输出功率大,被广泛用于微纳电源、自供电传感器、大规模海...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可以将机械能转为电能,是重要的能量收集技术之一。TENG由于成本低、效率高且输出功率大,被广泛用于微纳电源、自供电传感器、大规模海洋能量收集和高压直接电源等领域。TENG的输出性能主要取决于摩擦电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由于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生物相容性及负极性是优异的负摩擦电材料。文中综述了PDMS作为负摩擦电材料的优势,探讨了PDMS的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对TENG性能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PDMS基TENG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C/E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压力容器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承双 崔霞 +2 位作者 李翠云 王百亚 张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研究了PBO纤维与T700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压力容器性能。采用层间剪切强度测试和吸水率测试研究了不同混杂比对混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研制了PBO纤维与T700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Ф150 mm压力容器,对容器... 研究了PBO纤维与T700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压力容器性能。采用层间剪切强度测试和吸水率测试研究了不同混杂比对混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研制了PBO纤维与T700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Ф150 mm压力容器,对容器的水压爆破性能和轴压承载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混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随着混杂比增大逐渐升高,当T700碳纤维含量较低时,混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提高并不明显;混杂复合材料的吸水率介于PBO纤维和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之间,近似符合"混合定律",界面数对混杂复合材料吸水性影响较大;混杂复合材料Ф150 mm容器的PV/W随着混杂比增大逐渐降低,混杂工艺能够使PBO纤维复合材料容器的轴压承载性能提高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 碳纤维 混杂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老化对PBO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承双 王百亚 +2 位作者 邢新玲 陈科良 李翠云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7-400,406,共5页
采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开展了PBO纤维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研究;利用材料万能试验机,研究了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剪切等静态力学性能随湿热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研究了湿热老化时间对PBO纤维复... 采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开展了PBO纤维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研究;利用材料万能试验机,研究了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剪切等静态力学性能随湿热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研究了湿热老化时间对PBO纤维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贮能模量E'和损耗模量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湿热环境下加速老化不同时间后,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剪切性能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拉伸强度最大降幅约为7.7%,拉伸模量变化较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最大降幅分别为8.3%和6.5%;层间剪切强度最大降幅约为13.5%;湿热老化30 d后,PBO纤维复合材料的Tg从115.8℃提高到127℃,随着老化时间进一步延长,E'和E″向低温方向移动,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复合材料 湿热老化 拉伸性能 弯曲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辐照对PBO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承双 韩建平 +2 位作者 包艳玲 尤丽虹 鲁建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采用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箱、材料试验机和DMA研究了紫外光辐照时间对PBO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辐照导致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层间剪切强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对复合材料的模量影响较小;... 采用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箱、材料试验机和DMA研究了紫外光辐照时间对PBO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辐照导致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层间剪切强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对复合材料的模量影响较小;经紫外光辐照一定时间后,PBO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刚性均有所提高,随着辐照时间增加,复合材料的E′和E″向低温方向移动,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刚性又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复合材料 紫外光辐照 拉伸性能 弯曲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提取试剂盒对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检测的影响
6
作者 李泰 朱英才 +5 位作者 骆璐 彭强 凌洪权 廖星杰 王钦 张承双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70-71,共2页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荧光PCR法)是目前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中常用方法之一。为了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个方法,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做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定性这类检测时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核酸提取试剂盒的选取及平行实...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荧光PCR法)是目前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中常用方法之一。为了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个方法,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做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定性这类检测时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核酸提取试剂盒的选取及平行实验比对,对此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PCR法 牛羊源性成分 检测分析 核酸提取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动力复合材料技术未来如何发展?
7
作者 张承双 张光喜 +1 位作者 张启伟 徐雨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3-654,共2页
聚焦空天动力复合材料,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复合材料先进结构设计的发展和实现更高水平、更高成熟度的空天动力领域复合材料应用,这是2022年8月在辽宁大连召开的“空天动力复合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2022年度学术会议”包括中国科学院、工... 聚焦空天动力复合材料,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复合材料先进结构设计的发展和实现更高水平、更高成熟度的空天动力领域复合材料应用,这是2022年8月在辽宁大连召开的“空天动力复合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2022年度学术会议”包括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200名专家学者研讨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技术 复合材料应用 中国科学院 工程院院士 辽宁大连 学术会议 空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T800S级碳纤维表面结构和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惠雪梅 侯晓 +2 位作者 崔红 张承双 赵晓冉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3-519,共7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比分析东丽T800S和两种国产T800S碳纤维的表面物理与化学结构特性,采用海绵摩擦法测试T800S级碳纤维的起毛量,研究纤维磨损对T800级碳纤维表面微观结构的影...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比分析东丽T800S和两种国产T800S碳纤维的表面物理与化学结构特性,采用海绵摩擦法测试T800S级碳纤维的起毛量,研究纤维磨损对T800级碳纤维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T800S级碳纤维表面光滑、沟槽浅,呈典型干喷湿纺工艺特征,但表面粗糙度存在较大差异,国产T800S碳纤维表面粗糙度是东丽T800S的1.5~3倍,起毛量是东丽T800S的8~12倍,耐磨性较差。磨损后,东丽T800S碳纤维表面几乎没有磨痕,而两种国产T800S级碳纤维表面出现磨痕和“斑块化”,且碳纤维毛丝呈不同形态。通过研究,掌握国产T800S碳纤维表面结构信息,初步评价国产T800S级碳纤维的耐磨性,为国产T800S级碳纤维材料优选和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碳纤维 微观结构 起毛量 磨损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化剂复配的低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宁 侯晓 +3 位作者 刘津生 张承双 徐雨 刘思扬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80,共7页
某特种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的基体树脂体系需要于55℃固化,而通常的低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虽可满足其固化温度的要求,但其耐热性和力学性能较差,难以满足用作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的性能需求。基于此,分别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聚醚胺(MA223)... 某特种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的基体树脂体系需要于55℃固化,而通常的低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虽可满足其固化温度的要求,但其耐热性和力学性能较差,难以满足用作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的性能需求。基于此,分别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聚醚胺(MA223)、聚酰胺651(PA651)、异弗尔酮二胺(IPDA)三种固化剂与中温固化剂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的复配,研究其对于TDE-85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耐热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低温固化剂和中温固化剂的适量配比即可使体系实现低温(55℃)固化。由于DDM分子中刚性苯环的引入,三种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通常低温固化体系,均在90℃以上;TDE-85/MA223/DDM体系的拉伸、弯曲、压缩性能均较佳且较均衡,TDE-85/PA651/DDM体系的力学性能适中,而TDE-85/IPDA/DDM分子中,由于DDM和IPDA分子刚性均较大体系缺少柔性链,除压缩性能较高外,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较差。综合考虑各方面性能,由于固化剂MA223的柔性分子链和芳香胺DDM的刚性苯环分子的互补匹配,使得体系具有良好的固化低温性、耐热性、力学性能,因而固化剂MA223可作为某特种发动机复合材料树脂体系的低温固化剂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化 环氧树脂 复配比 玻璃化转变温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芳纶Ⅲ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斌 王凤德 +2 位作者 张阳 张承双 袁海根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1,共4页
以改进型芳纶Ⅲ纤维(F-3A)的研制及工程化应用为背景,开展了F-3A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采用改进型环氧树脂体系与F-3A纤维复合进行了NOL环及其全尺寸复合材料缠绕构件试验考核。试验结果表明,F-3A纤维的力学性能优异,工艺性能稳定,... 以改进型芳纶Ⅲ纤维(F-3A)的研制及工程化应用为背景,开展了F-3A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采用改进型环氧树脂体系与F-3A纤维复合进行了NOL环及其全尺寸复合材料缠绕构件试验考核。试验结果表明,F-3A纤维的力学性能优异,工艺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复合材料结构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芳纶Ⅲ纤维 复合材料 构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防热一体化?480mm复合材料壳体水压实验的声发射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惠雪梅 张岗 +3 位作者 侯晓 崔红 张承双 包艳玲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3,共7页
为了满足未来高速高加速战术导弹对壳体承载能力和防热功能的要求,采用干法缠绕工艺制备结构/防热一体化?480 mm复合材料壳体,其中结构层采用T700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防热层采用复合防热结构,进行壳体内压检验、声发射和水压爆破实验... 为了满足未来高速高加速战术导弹对壳体承载能力和防热功能的要求,采用干法缠绕工艺制备结构/防热一体化?480 mm复合材料壳体,其中结构层采用T700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防热层采用复合防热结构,进行壳体内压检验、声发射和水压爆破实验,研究内压作用下壳体的应变变化规律,判断复合材料损伤类型,预测壳体破坏位置,评价外防热材料的结构完整性,考核壳体承受内压载荷的能力。结果表明:结构/防热一体化?480 mm壳体应变与压强呈线性关系,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480 mm壳体在内压作用下出现树脂开裂、单丝断裂、纤维束断裂和分层等声发射信号,分布在前后封头区域,二次加载后费利西蒂(Felicity)比为0.96;壳体的爆破压强为18.6MPa,容器特性系数达到42.1 km,后封头区域出现宏观纤维断裂现象;防热层材料表面出现少量纤维起毛、断丝和发白现象,未出现分层和脱落,保持较好的结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防热一体化 氰酸酯树脂 爆破压强 声发射 费利西蒂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荣 管洪宇 +3 位作者 熊需海 王静 张承双 刘思扬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8-725,共8页
含能材料是武器装备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国防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高能量密度、高释能效率、高安全性特征的新型含能材料是现代武器装备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迫切需求。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热导电性以及适中的化学活性... 含能材料是武器装备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国防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高能量密度、高释能效率、高安全性特征的新型含能材料是现代武器装备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迫切需求。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热导电性以及适中的化学活性,作为功能添加剂负载纳米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含能材料的感度、力学性能和安全性。从石墨烯的制备及功能化改性出发,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对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增强作用,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基材料等催化剂对氧化剂的催化作用以及负载高能添加剂的石墨烯对含能材料的热分解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后,对石墨烯基材料提升含能材料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梳理,指出了含能材料纳米化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石墨烯 功能化改性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复丝制备与可靠性分析
13
作者 包艳玲 刘爱华 +2 位作者 张承双 王百亚 常雪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3,共6页
通过PBO纤维复丝浸胶树脂配方研制与设计试样规格等方法,进行了PBO纤维复丝制备与可靠性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PBO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纤维表面与树脂配方化学特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树脂配方进行固... 通过PBO纤维复丝浸胶树脂配方研制与设计试样规格等方法,进行了PBO纤维复丝制备与可靠性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PBO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纤维表面与树脂配方化学特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树脂配方进行固化动力学分析;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对树脂配方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通过浇铸体力学性能分析树脂配方机械性能;通过PBO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FS-J树脂配方与PBO纤维匹配性高,浸润均匀,存储适用期长,端头补强牢固,制样周期短,复丝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延伸率数据平稳,波动性低,拉伸强度离散率<3%,测试可靠性高,可保证高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进行PBO纤维力学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 复丝 浸胶 补强 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熔型BA221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及流变行为
14
作者 惠雪梅 包艳玲 +3 位作者 马秀萍 侯晓 张承双 张光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106,共8页
氰酸酯(CE)树脂具有高度对称的化学结构和强结晶性,固化反应温度高,固化物脆性大,容易从预浸料中结晶析出并悬浮于表面,严重影响了预浸料的表观质量、制备工艺和力学性能。文中采用F-51酚醛环氧改性CE树脂,通过预聚工艺制备了一种室温... 氰酸酯(CE)树脂具有高度对称的化学结构和强结晶性,固化反应温度高,固化物脆性大,容易从预浸料中结晶析出并悬浮于表面,严重影响了预浸料的表观质量、制备工艺和力学性能。文中采用F-51酚醛环氧改性CE树脂,通过预聚工艺制备了一种室温下为半固态、成膜性好、适用期长、适用于热熔法预浸料工艺的热熔型CE树脂(代号BA221)。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BA221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和固化反应参数,获得了固化动力学方程,优化了固化制度,活化能较CE树脂降低了66.9%。采用流变法研究了BA221树脂的黏度变化规律,确定了热熔型BA221树脂的制膜温度为80℃,获得了成膜性和延展性良好的热熔胶膜。BA221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68.4℃,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79.7 MPa和3%,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22 MPa和21 k J/m2,较CE树脂分别提高了96.3%,134.4%,76%和270%。扫描电镜结果表明BA221树脂固化物为韧性断裂。F-51酚醛环氧改性CE树脂效果显著,实现了CE树脂在120℃预聚、80℃成膜和180℃后固化的工程化应用目标,为制备热熔法预浸料提供了一种耐高温CE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 氰酸酯树脂 固化动力学 流变行为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聚时间对CE/EP树脂体系固化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惠雪梅 侯晓 +3 位作者 张承双 魏花丽 廖英强 张光喜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9-755,共7页
采用酚醛型环氧改性氰酸酯树脂(CE),通过预聚工艺解决CE树脂的室温结晶和析出问题。利用凝胶时间、差示扫描量热(DSC)、红外光谱(IR)、流变仪和凝胶色谱(GPC)等分析手段跟踪CE/EP树脂体系的预聚反应过程,研究预聚时间对凝胶时间、固化... 采用酚醛型环氧改性氰酸酯树脂(CE),通过预聚工艺解决CE树脂的室温结晶和析出问题。利用凝胶时间、差示扫描量热(DSC)、红外光谱(IR)、流变仪和凝胶色谱(GPC)等分析手段跟踪CE/EP树脂体系的预聚反应过程,研究预聚时间对凝胶时间、固化反应、分子结构、流变行为、相对分子质量和复合材料金相结构的影响,获得CE/EP树脂体系的预聚工艺参数。结果表明,CE/EP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包括1个吸热区和2个放热区,生成不同化学结构的生成物。CE/EP树脂体系的固化度、粘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随预聚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而凝胶时间却随预聚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预聚时间还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金相结构,孔隙率随预聚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通过研究,掌握CE/EP树脂体系粘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方法,降低固化温度,改善CE树脂与碳纤维间的浸润性和粘接性,为制备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和工程化应用提供高性能树脂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聚 氰酸酯树脂 改性 凝胶时间 固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C/C复合材料结构-工艺-性能一体化软件平台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博 弓站朋 +3 位作者 邓俊楷 白侠 李艳 张承双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7-814,共8页
针刺C/C复合材料的纤维排布方式和针刺工艺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学开发了一套基于Web界面的针刺C/C复合材料结构-工艺-性能一体化软件平台,包含材料数据库和机器学习模型两个模块。将实验、工业生产或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构... 针刺C/C复合材料的纤维排布方式和针刺工艺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学开发了一套基于Web界面的针刺C/C复合材料结构-工艺-性能一体化软件平台,包含材料数据库和机器学习模型两个模块。将实验、工业生产或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构-工艺-性能”的材料数据存入到已开发的数据库模块中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并利用这些数据,基于神经网络回归算法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结构-工艺-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针对目前实验数据昂贵且稀缺,采用高通量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针刺C/C复合材料结构-工艺-性能(有效弹性力学参数)的材料参数数据,训练了预测力学性能的机器学习模型,并部署在软件平台中;通过Web用户界面调用机器学习模型,对特定结构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针刺C/C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力学参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2%,验证了软件平台的功能和用途。利用这一软件平台,有望进一步基于实验数据和对应的机器学习模型对针刺C/C复合材料性能进行预测,从而为设计和优化针刺C/C复合材料的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C/C复合材料 材料信息学 软件平台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C/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博 弓站朋 +3 位作者 邓俊楷 白侠 李艳 张承双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1-859,共9页
针刺C/C复合材料利用针刺工艺,将炭布和网胎中的面内纤维引入到铺层厚度方向,在增强层间强度的同时,针刺工艺导致针刺C/C复合材料成品中针刺位置的分布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即使在针刺密度和针刺深度相同的条件下,针刺C/C复合材料中不同针... 针刺C/C复合材料利用针刺工艺,将炭布和网胎中的面内纤维引入到铺层厚度方向,在增强层间强度的同时,针刺工艺导致针刺C/C复合材料成品中针刺位置的分布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即使在针刺密度和针刺深度相同的条件下,针刺C/C复合材料中不同针刺位置的分布,也会对其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FEM)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一种针刺C/C复合材料的实验数据,通过高通量计算,获得了100000个相同针刺密度、针刺深度和不同针刺位置分布的有限元模型及其对应的拉伸强度,揭示了针刺C/C复合材料中不同针刺位置分布对其拉伸强度影响的细观机理。随后,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了预测模型,可以对任意针刺位置分布所对应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进行预测,从而为优化针刺C/C复合材料中针刺位置的分布提供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针刺预制体 力学性能 有限元方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els-Alder反应的石墨烯基自修复材料 被引量:2
18
作者 阮英波 张光喜 +4 位作者 卢红斌 张承双 马秀萍 吴凡 霍炳呈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8-686,共9页
合成了糠基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GO-Fu)和带糠基侧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PMA-Fu),进而与双马来酰亚胺(BMI)反应,制备了基于Diels-Alder反应的具有共价键可逆交联结构的石墨烯基自修复塑料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 合成了糠基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GO-Fu)和带糠基侧基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PMA-Fu),进而与双马来酰亚胺(BMI)反应,制备了基于Diels-Alder反应的具有共价键可逆交联结构的石墨烯基自修复塑料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失重分析、原子力显微镜、流变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GO-Fu和PMA-Fu的结构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行为和自修复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修复复合材料中,交联结构的存在导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60%,玻璃化温度提高20℃,少量功能化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自修复效率(接近100%)和修复速度,使得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自修复性能。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材料结构和化学组成调控实现环氧树脂等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高效自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S-ALDER反应 石墨烯 自修复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在空天推进和动力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伦 徐雨 +1 位作者 张爱民 张承双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60,共11页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2D)纳米材料,具有蜂巢晶格的sp^(2)杂化碳原子的原子薄层,强度高,导电率高。石墨烯的热传输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热管理应用方面。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发展得益于其显著的热、机械、光学和电化学等特性...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2D)纳米材料,具有蜂巢晶格的sp^(2)杂化碳原子的原子薄层,强度高,导电率高。石墨烯的热传输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热管理应用方面。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发展得益于其显著的热、机械、光学和电化学等特性。文章重点讨论了石墨烯在航空航天技术中的热门应用方向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石墨烯 空间推进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复合材料感应植入焊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荣 李文强 +2 位作者 陈浩 张承双 刘思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2,共11页
热塑性复合材料(TPC)感应植入焊(IIW)是一种利用TPC层合板搭接区域植入的电磁感受加热元件在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下自发热,使界面区域热塑性树脂熔融黏合,从而实现TPC结构连接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绿色高效、非接触等优点,近30... 热塑性复合材料(TPC)感应植入焊(IIW)是一种利用TPC层合板搭接区域植入的电磁感受加热元件在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下自发热,使界面区域热塑性树脂熔融黏合,从而实现TPC结构连接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绿色高效、非接触等优点,近30年来受到工业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TPC的IIW焊接工艺,系统地介绍产热机理、加热效应、工艺参数等对焊接头质量的影响;重点阐释了引起焊接区域温度不均匀的原因,提出了调控焊接区域温度分布的方法,揭示温度场均匀性与焊接头质量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在参数优化中缺少准确的产热传热温度场模型以及实际生产中缺少适配大型TCP结构焊接专门设备的问题,为IIW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感应植入焊 产热机理 温度场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