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品灭菌乳中常见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筛查与定性分析
1
作者 李梅 曹晨阳 +8 位作者 郭卓然 王思悦 袁吉顺 陈佳 葛武鹏 吕欣 崔生辉 张强 杨保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探究了市售常见商品灭菌乳中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分布与带染特征。以12种市售常见商品灭菌乳为研究对象,用CTAB法提取预处理后样品中的总DNA;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量... 探究了市售常见商品灭菌乳中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分布与带染特征。以12种市售常见商品灭菌乳为研究对象,用CTAB法提取预处理后样品中的总DNA;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量DNA纯度与浓度;PCR扩增ARGs;PCR产物测序后提交GenBank进行序列比对,分析ARGs的种类;使用SPSS软件对ARGs检出率、样品品牌、包装类型、产品类型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灭菌乳中可同时检出多种ARGs,检出率较高的基因分别为(str B(93.75%)、aad B (92.71%)、sul1(85.42%)、bla_(TEM)82.29%)和tet C(58.33%),未在35种ARGs中检出bla_(VEB)、bla_(PER)、bla_(DHA)、bla_(CMY2)和bla_(GIM)。商品灭菌乳的品牌、包装、产地和保质期与aad A、aad B、str A、str B等抗性基因检出率显著相关。市售商品灭菌乳中存在多种ARGs,且不同种类样品间存在差异,值得从食品安全角度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灭菌乳 抗生素抗性基因 定性分析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仪提高乳制品商业无菌检验时效性的研究
2
作者 刘娜 王亚萍 +1 位作者 李景云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0期131-139,共9页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仪探究提高乳制品商业无菌检验项目时效性。方法以地衣芽孢杆菌CMCC(B)63552和蜡样芽孢杆菌CMCC(B)63303菌株制备定量参考品。以4种灭菌乳为基质,制备染菌浓度分别为800、8000、80000 CFU/mL的菌悬液,测试流式细胞仪法...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仪探究提高乳制品商业无菌检验项目时效性。方法以地衣芽孢杆菌CMCC(B)63552和蜡样芽孢杆菌CMCC(B)63303菌株制备定量参考品。以4种灭菌乳为基质,制备染菌浓度分别为800、8000、80000 CFU/mL的菌悬液,测试流式细胞仪法灵敏度。制备染菌浓度为8 CFU/样品和80 CFU/样品的灭菌乳和调制乳样品,经(36±1)℃保温(24±2)h后,按照GB 4789.26法和流式细胞仪法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在灭菌乳基质中,染菌浓度为800 CFU/mL时,流式细胞仪法对人工污染地衣芽孢杆菌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75%,而对人工污染蜡样芽孢杆菌的样品均未检出阳性;染菌浓度为8000 CFU/mL和80000 CFU/mL时,流式细胞仪法对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样品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人工污染8 CFU和80 CFU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灭菌乳和调制乳样品,经保温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法检出率为100%,GB 4789.26法中未见样品膨胀,但是镜检和培养结果检出率为100%。结论当样品中染菌浓度≥8000 CFU/mL时,流式细胞仪法可稳定检出。人工污染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灭菌乳和调制乳样品经保温处理(24±2)h后,流式细胞仪法和GB 4789.26法检出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无菌 地衣芽孢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 乳制品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食品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罗娇依 曹晨阳 +3 位作者 孙姗姗 李景云 曹进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4期77-85,共9页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尤其体现在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上,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因此,AGEs在食品科学和健康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AGEs主要源...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尤其体现在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上,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因此,AGEs在食品科学和健康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AGEs主要源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之间复杂的化学反应,尤其是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这一反应在高温下尤其活跃。食品热加工中,油炸、烘焙和烧烤等高温处理方式会显著促进AGEs的生成,从而提高食品的AGEs含量。本文综述了AGEs形成的化学机制,并分析了影响AGEs生成的关键因素,包括加热温度、时间、食品成分以及不同加工工艺。为了更好地检测和评估AGEs的存在及含量,本文总结了当前的分析检测方法,这些方法涵盖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免疫学方法、质谱法等,探讨了食品加工过程中减少AGEs生成的可能策略,例如优化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添加抗AGEs添加剂以及选择更为温和的加热工艺等,旨在为食品加工行业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热加工 加工食品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剂对生菜、圣女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增菌效果
4
作者 安琳 封岩 +3 位作者 景宇 李景云 崔生辉 余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4期120-125,共6页
目的评价5种中和剂增菌液对生菜、圣女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增菌效果,筛选出适用于即食蔬菜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增菌液。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7株单增李斯特菌定量冻干样品,选择大豆酪蛋白葡萄糖卵磷酯吐温80培养基(soya c... 目的评价5种中和剂增菌液对生菜、圣女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增菌效果,筛选出适用于即食蔬菜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增菌液。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7株单增李斯特菌定量冻干样品,选择大豆酪蛋白葡萄糖卵磷酯吐温80培养基(soya casein digest lecithin polysorbate broth,SCDLP)、改良卵磷脂肉汤(modified letheen broth,MLB)等5种含中和成分的增菌液为研究对象,以无中和成分的缓冲蛋白胨水(buffered peptone water,BPW)为对照,通过接种单增李斯特菌冻干标准菌株模拟果蔬真实污染情况,考察不同重量生菜和圣女果在中和剂增菌液中的增菌情况。在此基础上,每种蔬菜选取2种增菌效果良好的中和剂增菌液,采用7株单增李斯特菌冻干标准菌株进行适用性验证。结果7株单增李斯特菌冻干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针对不同重量的生菜和圣女果,随着检样量增加单增李斯特菌增菌受抑制程度增加;与BPW相比5种中和剂增菌液均有助于缓解生菜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此外除UPB和D/E中和肉汤外,其余3种中和剂增菌液对圣女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增菌效果均优于BPW。当检样量为325 g时,混合增菌液(mixed enrichment broth,MIX)中单增李斯特菌的菌浓度最高,且该增菌液适用于7株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的增菌过程。结论生菜和圣女果中存在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成分;针对7株单增李斯特菌,MIX增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生菜 圣女果 中和剂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追踪溯源网络分析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崔生辉 赵琳娜 路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3期3514-3517,共4页
随着食品工业化、集团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生产和消费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食品微生物安全也从地域性问题向全国、全球性问题转变。如何通过可靠的溯源手段将不同地区散发病例识别为同一微生物来源污染食品引起的食品... 随着食品工业化、集团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生产和消费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食品微生物安全也从地域性问题向全国、全球性问题转变。如何通过可靠的溯源手段将不同地区散发病例识别为同一微生物来源污染食品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幵将污染食品准确召回,对政府监管部门和技术部门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从食品安全微生物溯源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我国食品安全微生物溯源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幵提出了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微生物收集和溯源平台,构建实物与基因组溯源数据库等建议,以期给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生物溯源技术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08年西安地区鸡肉源沙门氏菌相关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保伟 申进玲 +4 位作者 席美丽 张秀丽 崔生辉 王新 孟江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30-136,共7页
目的:研究260株2007—2008年分离于西安市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以确保食品安全。方法: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 目的:研究260株2007—2008年分离于西安市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以确保食品安全。方法: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玻片凝集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使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法确定沙门氏菌的DNA酶切图谱,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结果,确定沙门氏菌的基因型。结果:沙门氏菌对萘啶酮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81.4%、29.2%、22.4%、21.8%、34.6%、37.7%、32.6%、23.1%和1.9%。260株沙门氏菌共涵盖21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舒卜拉沙门氏菌(S.Shubra)、印第安纳沙门氏菌(S.Indiana)、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丘古沙门氏菌(S.Djugu)、德尔卑沙门氏菌(S.Derby)、维尔肖沙门氏菌(S.Virchow)、奥兹马森沙门氏菌(S.Othmarschen)和沙门氏菌Ⅱ(SalmonellaⅡ)等比较常见。6.1%的舒卜拉沙门氏菌和22.6%的印第安纳沙门氏菌至少可耐15种抗生素,耐药性最强。4种最为常见的肠炎沙门氏菌、舒卜拉沙门氏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表现为基因型多样性,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流行状况随时间和地点的改变呈现出不同规律性。结论:西安市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特征,存在耐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沙门氏菌 药敏性 血清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序列、生化鉴定、质谱3类方法鉴定常见微生物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娜 赵琳娜 +6 位作者 张伟 骆海朋 谢冠东 陈怡文 余文 任秀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比较16SrRNA基因序列、生化鉴定、质谱鉴定3类实验方法分析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结果的异同。方法挑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各50株,分别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VITEK COMPACT 2生化... 目的比较16SrRNA基因序列、生化鉴定、质谱鉴定3类实验方法分析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结果的异同。方法挑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各50株,分别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VITEK COMPACT 2生化鉴定、质谱鉴定3类实验,并比较3类实验的鉴定结果。结果 3类实验方法对大部分沙门氏菌鉴定在属水平,生化鉴定方法对少数血清型鉴定到种水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鉴定到种水平; 16SrRNA基因序列、生化方法对蜡样芽孢杆菌鉴定到属水平,质谱鉴定到种水平。结论 3类实验方法对大部分沙门氏菌、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水平相同,质谱鉴定蜡样芽孢杆菌的结果更准确,且质谱鉴定时效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基因序列 生化鉴定 质谱鉴定 时效 常见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发光法评价餐饮具的微生物污染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凤兰 徐潇 +3 位作者 王海燕 高飞 单纯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911-916,共6页
目的对ATP生物发光法与平板计数法在评价餐饮具微生物污染的检出限及检出率进行评价,并对2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3家国内公司生产的ATP生物发光检测仪,分别对不同浓度的ATP标准溶液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以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 目的对ATP生物发光法与平板计数法在评价餐饮具微生物污染的检出限及检出率进行评价,并对2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3家国内公司生产的ATP生物发光检测仪,分别对不同浓度的ATP标准溶液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以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及人工接种大肠杆菌的餐饮具作为被检品,分别应用ATP生物发光法和平板计数法进行检测,绘制ATP生物发光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标准曲线,并对2种检测方法在人工污染餐饮具检测的相关性绘制曲线。结果 3家公司的ATP生物发光检测仪对ATP标准溶液、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差异较大;但在某一检测范围内,3家公司ATP生物发光检测仪的检测RLU值与ATP标准溶液、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量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3家公司ATP生物发光检测仪对人工接种大肠杆菌餐饮具的检测显示,ATP生物发光法与平板计数法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结论3家公司的ATP生物发光法对ATP、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存在不同检测仪的仪器误差,且差异较大,目前,ATP生物发光法不能替代传统的平板计数法来评价餐饮具的微生物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发光法 平板计数法 餐饮具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骆海朋 唐颂 +5 位作者 陈怡文 任秀 余文 高飞 项新华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473-1478,共6页
目的研制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分型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5瓶,其中3瓶阳性,2瓶阴性。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沙门氏菌,3件阳性样品分别含有不同的血清型沙... 目的研制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分型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5瓶,其中3瓶阳性,2瓶阴性。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沙门氏菌,3件阳性样品分别含有不同的血清型沙门氏菌。为防止数据串通,将参试实验室随机分成5组,每组实验室获得的质控样组合不同。为进行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评价,随机抽取冻干质控样品20瓶,参照本次能力验证推荐的GB 4789.4-2010对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阳性样品至少检出1种血清型沙门氏菌,阴性对照样品应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将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分别在-30、4、25和37℃下储藏28 d监测其储藏稳定性。结果沙门氏菌的质控样在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能满足质控样使用的要求。在166家实验室反馈结果中,123家结果评定为满意,占74.1%;28家结果为不满意,占16.9%;15家结果评定为可疑,占9.0%。结论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样品可以满足此次能力验证的需求,本次能力验证可以真实的反应参试单位的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沙门氏菌 分离培养 血清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中叶酸含量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余文 谢冠东 +4 位作者 陈怡文 任秀 骆海朋 刘娜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8期4808-4811,共4页
目的建立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方法以Tris缓冲液稀释样品,加入冻干的干酪乳杆菌测试菌球,采用Costar 3599细胞培养板培养,使用酶标仪测定结果。幵同时检测了28批次婴幼儿乳粉叶酸的含量。结果本试剂盒方法回收率为... 目的建立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方法以Tris缓冲液稀释样品,加入冻干的干酪乳杆菌测试菌球,采用Costar 3599细胞培养板培养,使用酶标仪测定结果。幵同时检测了28批次婴幼儿乳粉叶酸的含量。结果本试剂盒方法回收率为95%~105%,定量检测限为0.050ng/mL,日间精密度为0.6%,日内精密度为0.7%。采用试剂盒方法与GB 5413.16-2010试管法同时检测28批次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598),乳粉中叶酸含量的合格率为1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乳粉 叶酸 试剂盒法 国家标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饮具表面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凤兰 王海燕 +1 位作者 高飞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3344-3349,共6页
目的研究温度、湿度及餐饮具材质对餐饮具表面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同一湿度50%、不同温度(25℃、37℃和60℃)下及同一温度25℃、不同湿度(20%、50%)条件下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到陶瓷餐饮具表面... 目的研究温度、湿度及餐饮具材质对餐饮具表面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同一湿度50%、不同温度(25℃、37℃和60℃)下及同一温度25℃、不同湿度(20%、50%)条件下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到陶瓷餐饮具表面,在10、30、60和120 min后检测两种细菌的存活数量;在25℃、湿度50%的条件下分别接种两种细菌到陶瓷、木质、不锈钢和铜合金的餐饮具上,在10、30 min后检测两种细菌的存活数量。结果在同一湿度(50%),25℃时,两种细菌活性均较好;37℃时,存活的大肠杆菌数量比金黄色葡萄球菌低10^2 CFU/m L;60℃时,大肠杆菌10 min后失活,金黄色葡萄球菌60 min后失活。在25℃,湿度20%时,存活的大肠杆菌数量10 min后下降103 CFU/m L,120 min后失活;湿度50%时,存活的大肠杆菌数量120 min后仅下降10^2 CFU/m L。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两种湿度条件下,存活的细菌数量120 min后仅下降10 CFU/m L。在25℃、湿度50%的条件下接种10 min后,铜合金餐饮具上的两种细菌比其他材质的低10^2CFU/m L,30 min后,铜合金餐饮具上的两种细菌均失活。结论大肠杆菌对高温和干燥的耐受性比金黄色葡萄球菌弱。陶瓷、木质和不锈钢餐饮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菌性,而铜合金餐饮具对两种细菌均有抑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具 抑菌性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罗荣 任秀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468-1472,共5页
沙门氏菌的检验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免疫学的快速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环介导等... 沙门氏菌的检验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免疫学的快速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基于蛋白质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在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检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基于3种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ELISA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但检出限高;PCR方法成本较高,但检测快速、灵敏度高且检出限低;MALDI-TOF MS检出限低但需要完善的细菌库进行比对。因此建议将含内控的荧光定量PCR与LAMP法作为食品中检测沙门氏菌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酶联免疫吸附法 聚合酶链反应 环介导等温扩增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骆海朋 瞿洪仁 +7 位作者 申静云 任秀 陈怡文 谢冠东 余文 刘娜 丁宏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对使用菌株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质谱特征进行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03 CFU/样品的菌... 目的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对使用菌株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质谱特征进行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03 CFU/样品的菌球。参照CNAS-GL2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20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2、37℃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5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使用20件婴儿配方乳粉作为基质对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的使用效果进行确认。结果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生化鉴定结果、16SrRNA序列的NCBIGenebank比对结果、质谱鉴定结果均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均匀性检验, F=1.067, P=0.442,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于-20℃保藏170 d,于25、37℃保藏14d后,样品仍然稳定。经5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含量均为103 CFU/样品。20件婴儿配方乳粉作为基质加入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进行检验,均可以检出。结论阪崎克罗诺杆菌(CMCC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分析、蛋白飞行质谱特征均符合克罗诺杆菌属的典型特征。均匀性、储藏稳定性、运输稳定性及适用性的验证实验结果均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标准物质 克罗诺杆菌属 阪崎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娜 骆海朋 +2 位作者 陈怡文 任秀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816-1820,共5页
目的研制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试验中。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0~3瓶阳性样品和0~3瓶阴性样品。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副溶血性弧菌。为防止数据串通,编制... 目的研制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试验中。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0~3瓶阳性样品和0~3瓶阴性样品。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副溶血性弧菌。为防止数据串通,编制1~180的随机数字表,其中90个随机数字作为阳性样品编码,另外90个随机数字则用为阴性样品编码。随机抽取冻干质控阳性样品、阴性样品各20瓶,参照本次能力验证推荐的GB4789.7-2013对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阳性样品均需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而阴性对照样品应不得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将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样品分别在?30、4℃储藏30d监测其储藏稳定性,同时在25和37℃下储藏7 d监测其运输稳定性。结果副溶血性弧菌的质控样在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能满足质控样使用的要求。在39家实验室反馈结果中,36家结果评定为满意,满意率为92.3%。结论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样品可以满足此次能力验证的需求,国内实验室大部分能满足考核要求,仍有部分实验室需要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能力验证 样品研制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及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_(12)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余文 谢冠东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2477-2482,共6页
目的建立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及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12的含量。方法以Tris缓冲液稀释样品,加入冻干的莱士曼氏乳酸杆菌测试菌球,采用Costar 3599细胞培养板培养,使用酶标仪测定结果。采用本法同时检测了47批次婴幼儿乳粉和12批次... 目的建立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及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12的含量。方法以Tris缓冲液稀释样品,加入冻干的莱士曼氏乳酸杆菌测试菌球,采用Costar 3599细胞培养板培养,使用酶标仪测定结果。采用本法同时检测了47批次婴幼儿乳粉和12批次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12的含量。结果本试剂盒方法回收率为89.9~110.2%,定量检测限为0.01 ng/g(mL),日间精密度为9.0%,日内精密度为5.8%。采用试剂盒方法与GB5413.14-2010试管法同时检测47批次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B12的含量,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乳粉的合格率为80.9%。检测功能性饮料12批次,合格率为33.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婴幼儿乳粉及功能性饮料中维生素B12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乳粉 功能性饮料 维生素B12 试剂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测即用型液体培养基产品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飞 骆海朋 +5 位作者 任秀 陈怡文 刘娜 余文 谢冠东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770-2774,共5页
目的对即用型缓冲蛋白胨水、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培养基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使用即用型培养基和新鲜配制的培养基对已完成生化确认的10株沙门氏菌、5株阪崎肠杆菌、15株副溶血性弧菌、15株肠杆菌科细菌共45... 目的对即用型缓冲蛋白胨水、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培养基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使用即用型培养基和新鲜配制的培养基对已完成生化确认的10株沙门氏菌、5株阪崎肠杆菌、15株副溶血性弧菌、15株肠杆菌科细菌共45株目标菌及5株干扰菌进行检测,确定菌株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平行培养0、6和24 h后对比即用型培养基增菌效果与新鲜配制的培养基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使用即用型培养基与新鲜配制的培养基对全部目标菌与干扰菌的6 h、24 h细菌生长的检验结果未见显著差异(全部单因素方法分析结果均为P>0.05)。结论被测试目标菌及干扰菌在即用型培养基中的生长结果可满足GB 4789.28-2013对非选择性及选择性增菌培养基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用型培养基 灵敏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检验用大肠杆菌噬菌体MS2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骆海朋 瞿洪仁 +6 位作者 任秀 陈怡文 白继超 余文 刘娜 李景云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88-6794,共7页
目的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大肠杆菌噬菌体MS2标准物质,用于诺如病毒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对大肠杆菌噬菌体MS2(CMCCPh001)进行分子生物学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成微球状标准物质,并进行均匀性、长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检... 目的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大肠杆菌噬菌体MS2标准物质,用于诺如病毒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对大肠杆菌噬菌体MS2(CMCCPh001)进行分子生物学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成微球状标准物质,并进行均匀性、长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检验。以牡蛎等5种样品作为基质,对使用效果进行确认。结果制备的样品呈球形、白色、大小均一,其均匀性符合要求,经-20℃12个月长期储存,样品稳定,经4℃28 d以及37℃5 d的短期储存,样品稳定。阈值循环数(threshold cycle,Cq)值与均匀性检平均值差异不大。牡蛎等5种样品使用效果确认实验表明,该标准物质可以作为食品诺如病毒检验过程质量控制使用。结论大肠杆菌噬菌体MS2(CMCCPh001)分子水平鉴定结果符合大肠杆菌噬菌体MS2特征。均匀性、长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及适用性实验结果符合作为诺如病毒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微生物标准物质 大肠杆菌噬菌体MS2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研制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学硕 赵琳娜 +2 位作者 刘娜 崔生辉 陈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803-6809,共7页
目的研制均一性和稳定性符合能力验证要求的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的能力验证。方法选取本实验室保存的ATCC、CMCC标准菌株及食品中分离菌株作为能力验证样品的菌株来源,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 目的研制均一性和稳定性符合能力验证要求的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的能力验证。方法选取本实验室保存的ATCC、CMCC标准菌株及食品中分离菌株作为能力验证样品的菌株来源,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种属确认,并对沙门氏菌标准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取阴性、阳性各20个能力验证样品添加灭菌乳粉基质后按照国标方法进行均匀性检验,并参照CNAS—GL003: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采用最大可能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对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沙门氏菌计数,评价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根据随机数字表对阴性、阳性样本进行编码,以防止实验室间数据串通。结果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阳性样品于-20℃保藏12个月、4℃保藏7 d后,沙门氏菌含量仍能达到10^(3)MPN/g以上;于25和37℃保藏7 d后均能检出沙门氏菌,稳定性较好。17家实验室应用本样品进行了能力验证,报送结果与预期一致,结果评价均为满意。结论研制的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能够满足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的需求,本次能力验证可以真实的反应参试实验室的检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能力验证样品 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发酵乳中沙门氏菌检验方法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文 安琳 +6 位作者 裴晓燕 李志君 孟根花 赵琦 陈怡文 任秀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76-6781,共6页
目的筛选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发酵乳以及环境样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最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对20种血清型沙门氏菌进行平行检测,对比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微生物分析手册(Food and Drug Adminis tration/B 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 目的筛选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发酵乳以及环境样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最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对20种血清型沙门氏菌进行平行检测,对比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微生物分析手册(Food and Drug Adminis tration/B 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FDA/BAM)Chapter 5:Salmonella、ISO 6579—2017 Microbiology of the food chain-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enumeration and serotyping of和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的检出限、灵敏度,使用不同基质(婴幼儿配方奶粉、发酵乳和环境样品)人工染菌样品对3个标准方法的样品适用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FDA/BAM、ISO 6579—2017、GB 4789.4—2016方法的检出限为10^(-1)~10^(0)CFU/样品。3个标准方法在10^(1)CFU/样品染菌水平灵敏度均为100%;100 CFU/样品染菌水平,灵敏度为95%、90%、90%;10^(-1)CFU/样品染菌水平,灵敏度为65%、50%、45%。对于3类人工污染沙门氏菌的样品,FDA/BAM方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ISO6579—2017和GB 4789—2016方法(P<0.05),ISO 6579—2017和GB 4789.4—2016方法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方法检出限一致,均可以有效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水平为10^(-1)~10^(0)CFU/样品时,FDA/BAM方法的灵敏度较高。在不同人工污染沙门氏菌食品基质中,FDA/BAM方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ISO6579—2017和GB 4789—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乳粉 发酵乳 沙门氏菌 标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验用解脂耶氏酵母菌标准物质制备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秀 白继超 +5 位作者 骆海朋 王亚萍 陈怡文 余文 王昆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70-6775,共6页
目的制备解脂耶氏酵母菌检验用标准物质,以满足实验室酵母菌日常检验质量控制及实验室间比对需求。方法通过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目的制备解脂耶氏酵母菌检验用标准物质,以满足实验室酵母菌日常检验质量控制及实验室间比对需求。方法通过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及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位点测序,对研究用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确认后冻干,制备10^(4)CFU/样品浓度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003:200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等的要求进行均匀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价。样品放于-20、4、25和37℃条件下,分别进行运输稳定性检验及储存稳定性检验。依据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验证标准物质在真实食品样品中适用性。结果CMCC98025经生化鉴定为解脂耶氏酵母菌,准确度为93%;MALDI-TOF MS鉴定结果为解脂耶氏酵母,分数为2.012;ITS位点测序与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基因库中序列比对,匹配最优结果为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均匀性测试结果符合正态分布,F0.05(19,20)=2.137,F=1.697<F0.05,符合均匀性要求。25及37℃中放置7 d稳定,标准物质中菌含量仍保持在10^(4)CFU/样品;4℃储存28 d及-20℃储存90 d,菌含量为10^(4)CFU/样品,复苏率均在91%以上。本标准物质加入7类食品样品基质均可检出,回收率为81.3%。经3家实验室协作标定,本标准物质平均浓度为2.0×10^(4)~3.0×10^(4)CFU/样品。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解脂耶氏酵母菌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真实食品样品中应用验证及协作标定结果均符合要求,可应用于食品中解脂耶氏酵母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 解脂耶氏酵母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