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建筑框架结构房屋鉴定及处理分析
- 1
-
-
作者
申波
时兴
尹海洋
-
机构
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出处
《河南建材》
2025年第4期131-133,共3页
-
文摘
文章以某框架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对农村振兴齐鲁样板工程中存在的截断柱钢筋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探讨了截断钢筋可能引发的结构安全隐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
-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房屋鉴定
处理
-
分类号
TU7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Ce负载粉煤灰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应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尹海洋
李北罡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05-2013,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6701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MS0226)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CXJJS17084)
-
文摘
将粉煤灰(FA)通过盐酸改性得到酸改性粉煤灰并作为载体,以Ce离子为活性成分,通过溶液反应法制备了一种新型Ce离子负载FA复合吸附材料[Ce(Ⅲ)/FA],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红外光谱仪(FT-IR)及N2吸附脱附技术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和工艺参数对Ce(Ⅲ)/FA去除水中活性艳红RBR KD-8B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室温下所取FA、HCl、Ce(NO3)3·6H2O质量比为25∶5.4∶1,制备时间为30 min,所得Ce(Ⅲ)/FA对活性艳红RBR KD-8B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活性艳红RBR KD-8B模拟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2000 mg·L^(-1),p H值为6,投加量5 g·L^(-1),吸附时间90 min,吸附温度25℃时,Ce(Ⅲ)/FA对活性艳红RBR KD-8B的吸附量可达379.9 mg·g^(-1),比FA增大了6.12倍。表征结果说明:FA经酸改性-掺杂Ce元素后其表面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Ce(Ⅲ)以离子形式成功负载于FA上,所制得的复合吸附材料Ce(Ⅲ)/FA对活性艳红RBR KD-8B的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关键词
粉煤灰
复合吸附剂
制备
活性艳红RBRKD-8B
吸附
-
Keywords
fly ash
composite adsorbent
preparation
reactive brilliant red RBR KD-8B
adsorption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基于PCA和KNN的侏罗系煤层断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贺安民
尹海洋
王惠风
符超
李果
陈同俊
-
机构
神东煤炭技术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C290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4128)。
-
文摘
为提高断层解释精度及效率,以布尔台矿区侏罗系煤层为研究对象,正演模拟与实际资料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侏罗系煤层中的断层响应特征,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研究了侏罗系煤层中的断层预测方法,并在4-2上煤层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断层在地震正演剖面上表现出同相轴错断扭曲、能量减弱、属性值突变等特征,1-2煤、2-2煤、4-2上煤的断层响应特征明显,5-2煤的断层响应特征相对较差。对各煤层地震属性做主成分分析,发现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0%,可以表征地震属性的大部分有效信息。结合正演模型断层位置和属性主成分信息,利用最邻近算法(KNN)预测断层断点,在模型参数K=9时,预测效果最优。以布尔台矿实测地震数据为输入,预测了4-2煤断层,预测的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上可见清晰反映,验证了基于KNN和PCA的断层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侏罗系煤层断层,提高断层解释效率和客观性。
-
关键词
侏罗系煤层
正演模拟
断层预测
地震属性
主成分分析
最邻近算法
-
Keywords
Jurassic coalbed
forward modeling
fault prediction
seismic attribut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nearest neighbors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 4
-
-
作者
时兴
申波
汪潇
尹海洋
-
机构
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出处
《河南建材》
2025年第3期138-140,共3页
-
文摘
为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及稳定性,文章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结合住宅项目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该新型结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并对建筑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结构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计算该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发现,其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规范值,结构计算刚重比均大于规范值,均满足规范要求。这表明提出的新型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安全、可靠。
-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剪力墙
结构设计
施工效果
-
分类号
TU3
[建筑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