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鑫海 王佳龙 +3 位作者 胡丽娜 孟利强 马银鹏 殷博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8期144-146,107,共4页
羊肚菌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羊肚菌人工栽培得到迅速发展,国内羊肚菌大田栽培已取得不错成效,但受季节、土壤、种源等外在条件影响,无法周年化稳定出菇,因此羊肚菌工厂化是羊肚菌产业的最终目标,也是必然趋势。在国... 羊肚菌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羊肚菌人工栽培得到迅速发展,国内羊肚菌大田栽培已取得不错成效,但受季节、土壤、种源等外在条件影响,无法周年化稳定出菇,因此羊肚菌工厂化是羊肚菌产业的最终目标,也是必然趋势。在国内羊肚菌栽培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及对当前羊肚菌工厂化现状归纳总结,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工厂化 栽培技术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91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7
2
作者 孟利强 赵晓宇 +5 位作者 陈静宇 李晶 张淑梅 曹旭 胡基华 沙长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5期26-29,共4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枯草芽孢杆菌B91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提高其发酵产物中芽孢的浓度。[方法]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培养基中影响芽孢浓度的显著因子,即葡萄糖、酵母膏和Mn SO4;通过爬坡试验逼近显著因子对应最大响应值...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枯草芽孢杆菌B91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提高其发酵产物中芽孢的浓度。[方法]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培养基中影响芽孢浓度的显著因子,即葡萄糖、酵母膏和Mn SO4;通过爬坡试验逼近显著因子对应最大响应值的稳定区域,并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试验确定各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结果]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9.35 g/L,酵母膏6.93 g/L,氯化钠3 g/L,K2HPO42 g/L,Mg SO40.2 g/L,Mn SO410.16 mg/L,Ca CO30.2 g/L。菌株B91在优化后培养基中的芽孢浓度达到41.89×108cfu/ml,与优化前(24.83×108cfu/ml)相比提高了68.7%。[结论]实现了该菌株高密度培养的同时提高了芽孢形成率,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TF28抗菌粗蛋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孟利强 李晶 +3 位作者 张淑梅 赵晓宇 王玉霞 曹旭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第5期10-13,共4页
解淀粉芽孢杆菌TF28是从大豆根部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发酵上清液经20%~40%硫酸铵盐析后获得抗菌粗蛋白。为明确该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温度、pH值、UV照射和蛋白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粗蛋... 解淀粉芽孢杆菌TF28是从大豆根部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发酵上清液经20%~40%硫酸铵盐析后获得抗菌粗蛋白。为明确该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温度、pH值、UV照射和蛋白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粗蛋白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100℃处理30min后抑菌活性仍为原有抑菌活性的85.9%;且在较广pH(3~11)范围内比较稳定,活性均能保持在95%以上;对紫外线、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初步研究了抗菌粗蛋白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对所测定的12种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豆根腐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其对水稻恶苗病菌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起到抑制作用,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为138.32μg/mL。此外,该抗菌粗蛋白能破坏病原菌菌丝结构导致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抗菌粗蛋白 理化性质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设计浅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孟利强 《山西交通科技》 2013年第3期96-99,共4页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中,技术和设计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意见,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设计提供合理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 安全 设施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利强 《山西交通科技》 2012年第1期34-36,共3页
针对实际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评价中存在的不足,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以各筛孔通过率为评价指标,以设计级配为参考数列的级配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评价体系切实可行,且评价结论量化、客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矿料 级配 灰关联 分析 综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淑梅 李晶 +4 位作者 王玉霞 赵晓宇 张先成 孟利强 田洁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7-599,664,共4页
对植物真菌病害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特点、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旨在建立一种快捷准确的植物真菌病害分子诊断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损失。
关键词 植物 病原真菌 分子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细菌TF28对番茄灰霉病的诱导抗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淑梅 姜威 +4 位作者 孟利强 李晶 曹旭 陈静宇 尹徳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253-3256,共4页
[目的]研究内生细菌TF28对番茄灰霉病的诱导抗性。[方法]采用生化测定方法研究内生细菌TF28对番茄叶片6种防御酶活性和2种抗病信号分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内生细菌处理后番茄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 [目的]研究内生细菌TF28对番茄灰霉病的诱导抗性。[方法]采用生化测定方法研究内生细菌TF28对番茄叶片6种防御酶活性和2种抗病信号分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内生细菌处理后番茄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增强,6种防御酶最大活性分别为对照的2.7、2.5、1.6、1.5、2.7和4.1倍。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含量明显上升,SA含量第7天最高,JA含量第3天最高,分别为对照的2.1和2.9倍。[结论]内生细菌TF28可诱导提高防御酶活性抵抗番茄灰霉病侵染,诱导抗病信号传导途径可能与SA和JA介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番茄 灰霉病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皮甜瓜采后病害生防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曹旭 陈静宇 +5 位作者 张淑梅 赵晓宇 孟利强 胡基华 姜威 李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552-3554,共3页
[目的]从薄皮甜瓜体表分离筛选对引起薄皮甜瓜采后病害主要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确定分类地位,为薄皮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高效菌株。[方法]采用活体生测的方法从甜瓜瓜表筛选生防菌株,利用非寄养非肠道革... [目的]从薄皮甜瓜体表分离筛选对引起薄皮甜瓜采后病害主要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确定分类地位,为薄皮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高效菌株。[方法]采用活体生测的方法从甜瓜瓜表筛选生防菌株,利用非寄养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API 20 NE自动鉴定系统测定菌株C3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从甜瓜表面分离筛选出2株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防治效果达80%以上的生防菌株C3、B3;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表明,菌株C3对引起采后病害的2种病原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抑菌能力均优于B3;菌株C3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菌效果较好,达到67.7%;对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抑菌率次之,为27.9%;应用API 20 NE系统分析,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将菌株C3初步鉴定为浅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teola。[结论]从甜瓜表面分离筛选获得1株生防菌株C3,该菌株对引起薄皮甜瓜采摘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并初步鉴定为浅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teo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采后病害 生防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9
作者 孟利强 《山西交通科技》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结合实体工程,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等几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可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 表面层 施工 质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紫叶甲病原菌分离及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基华 陈静宇 +5 位作者 曹旭 姜威 刘宇帅 孟利强 李晶 张淑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3-6,共4页
[目的]探寻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株。[方法]从榆紫叶甲虫体上分离菌株后进行培养,并对室内饲养的榆紫叶甲各龄幼虫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感病榆紫叶甲成虫虫体上分离到18个菌株,其中12个菌株具有几丁质和蛋白质降解活性。5个菌株对... [目的]探寻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株。[方法]从榆紫叶甲虫体上分离菌株后进行培养,并对室内饲养的榆紫叶甲各龄幼虫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感病榆紫叶甲成虫虫体上分离到18个菌株,其中12个菌株具有几丁质和蛋白质降解活性。5个菌株对1~2龄幼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力,在接种后1~3 d幼虫开始死亡,处理后7 d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为21.2%~46.8%,其中YJA-03和YJA-10菌株的累积死亡率>30.0%。YJA-03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PCR扩增鉴定确定它属于短杆菌属(Exiguobacterium)。YJA-10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经鉴定其属于Glutamicibacter属。[结论]YJA-03和YJA-10菌株可用作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紫叶甲 生物防治 菌株分离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感受气味物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基华 李晶 +6 位作者 张淑梅 陈静宇 孟利强 姜威 曹旭 刘宇帅 张鹏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5期12544-12546,共3页
在昆虫触角中,位于嗅觉感器神经树突膜上的气味受体蛋白与同源配位体相互作用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神经活动。在与气味受体相互作用前,这些疏水性的配位体必须进入和穿过含有高度聚集气味降解酶的水环境,气味分子和气味结合蛋白OBP相互作用... 在昆虫触角中,位于嗅觉感器神经树突膜上的气味受体蛋白与同源配位体相互作用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神经活动。在与气味受体相互作用前,这些疏水性的配位体必须进入和穿过含有高度聚集气味降解酶的水环境,气味分子和气味结合蛋白OBP相互作用,在水腔和感器的表皮毛壁的交界面上与气味分子结合,通过扩散穿过水腔,将气味运送到神经细胞膜受体。接收后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对所有感官器官接收信号进行整合,最后使效应器官产生行为反应。对昆虫感受气味物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感器 气味结合蛋白 气味降解酶 气味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好氧堆肥中功能菌群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先成 李晶 +3 位作者 曹旭 姜威 胡基华 孟利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5期78-80,共3页
开展了污泥堆肥中功能菌株筛选的研究,分别以污泥堆肥物料中的各种大分子有机物为目标底物,筛选各自的降解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酶活性强弱)选择最佳功能菌株,优化组合获得污泥堆肥的功能复合菌群。该研究可为污泥堆肥的功能菌株优选及... 开展了污泥堆肥中功能菌株筛选的研究,分别以污泥堆肥物料中的各种大分子有机物为目标底物,筛选各自的降解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酶活性强弱)选择最佳功能菌株,优化组合获得污泥堆肥的功能复合菌群。该研究可为污泥堆肥的功能菌株优选及其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功能菌群 分离筛选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丝核菌病生防菌株筛选及其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宇帅 曹旭 +5 位作者 陈静宇 孟利强 张淑梅 胡基华 姜威 李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44-47,共4页
[目的]筛选对马铃薯丝核菌病害具有较好防治作用的生防菌株,并研究其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对峙培养法筛选生防菌,并利用梯度稀释法及共培养法对拮抗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筛选出2株对马铃薯丝核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 [目的]筛选对马铃薯丝核菌病害具有较好防治作用的生防菌株,并研究其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对峙培养法筛选生防菌,并利用梯度稀释法及共培养法对拮抗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筛选出2株对马铃薯丝核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PB12、CZS;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时,菌株PB12的抑菌率为98.67%,CZS的抑菌率为98.36%,生防菌液稀释度的变化对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在固体培养时,随着生防菌液稀释度的增加,抑菌能力稍有下降。菌株PB12和CZS均可抑制丝核菌菌核的形成。[结论]筛选出2株对马铃薯丝核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PB12和CZS,并通过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达到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丝核菌病 生防菌 筛选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内生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玉霞 张淑梅 +3 位作者 赵晓宇 李晶 张先成 孟利强 《大豆科技》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从黑龙江省不同地点采集大豆,从不同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并用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对病原真菌做皿内拮抗试验,经过两次筛选有生物拮抗活性的内生菌菌株。结果表明,从大豆各种组织中分离得到137株内生细菌,其中2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 从黑龙江省不同地点采集大豆,从不同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并用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对病原真菌做皿内拮抗试验,经过两次筛选有生物拮抗活性的内生菌菌株。结果表明,从大豆各种组织中分离得到137株内生细菌,其中2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经初步鉴定2菌株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拮抗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复合菌剂在马铃薯上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晶 高雪 +3 位作者 陈静宇 张淑梅 曹旭 孟利强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9期28-29,共2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福太尔微生物复合菌剂(颗粒剂)对马铃薯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福太尔微生物复合菌剂(颗粒剂)对马铃薯具有增产作用,2017、2018年度分别比不施肥的处理增产13.16%、33.79%。
关键词 微生物复合菌剂 马铃薯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效果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静宇 孟利强 +2 位作者 曹旭 刘宇帅 李晶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7期11-12,共2页
将离体条件下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丝核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PB12菌株以拌种和颗粒底肥方式施用,结果对马铃薯出苗和幼苗生长均具一定促进作用,可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病情指数,且增产效果明显,并可提高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数量... 将离体条件下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丝核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PB12菌株以拌种和颗粒底肥方式施用,结果对马铃薯出苗和幼苗生长均具一定促进作用,可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病情指数,且增产效果明显,并可提高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促进马铃薯根际土壤的微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12菌剂 田间效果 根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基华 李晶 +5 位作者 张淑梅 孟利强 曹旭 姜威 陈静宇 刘宇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27期111-111,共1页
化学联系是昆虫同种个体之间及与环境其他生物之间最普遍的联系,起到信号作用的信息化学物质可以是挥发性的。昆虫行为与挥发性物质的关系是化学生态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在昆虫觅偶、定向求偶、交配等行为中起着... 化学联系是昆虫同种个体之间及与环境其他生物之间最普遍的联系,起到信号作用的信息化学物质可以是挥发性的。昆虫行为与挥发性物质的关系是化学生态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在昆虫觅偶、定向求偶、交配等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挥发性化学信息物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及昆虫的嗅觉感觉机制,在应用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昆虫危害的根本原因,从而有助于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学物质 生物防治 金龟子 天牛 象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细菌TF28对大豆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18
作者 陈静宇 李晶 +1 位作者 胡基华 孟利强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9期2-3,共2页
通过对大豆各生长时期各组织部位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统计,发现其开花期内生细菌数量最多,其中根部内生细菌数量要高于茎部和叶部。生防细菌TF28能够促进大豆植株内生细菌的生长,同时抑制了病原菌的染病性,提高了大豆植株的抗病性。
关键词 大豆 内生细菌 生物防治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预处理协同外源氢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性能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施付艳 苏小红 +5 位作者 王欣 孟利强 刘泽 王雪 陆佳 刘伟 《中国沼气》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以提高玉米秸秆预处理后还原糖含量和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为目的,采用绿色木霉进行玉米秸秆预处理,通入外源氢气加强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温度为36℃,时间为2 d,初始料液比为1∶1的绿色木霉处理条件时,还原糖含量最... 以提高玉米秸秆预处理后还原糖含量和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为目的,采用绿色木霉进行玉米秸秆预处理,通入外源氢气加强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温度为36℃,时间为2 d,初始料液比为1∶1的绿色木霉处理条件时,还原糖含量最高,为27.66 mg·g^(-1),预处理后累计产甲烷量比未经预处理实验组提高了39.0%,绿色木霉加氢组累计产甲烷量为木霉预处理组的2.6倍。表明绿色木霉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有促进作用,外源加氢可有效提升厌氧发酵甲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厌氧发酵 还原糖 甲烷 外源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边坡治理中格构梁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利强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第1期68-69,共2页
针对格构梁特点,例如布置灵活、形式多样等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结合某软岩边坡治理实例,提出格构梁加固施工工艺的具体运用,希望可以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 软岩边坡 边坡治理 格构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