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榛子油在煎炸薯条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周爽 刘玫初 +2 位作者 姜虹宇 范海延 吕春茂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56,共9页
为研究榛子油是否适合高温煎炸食品并确定其最佳加热方式,分别采用滴定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榛子油煎炸薯条过程中理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Arrhenius方程建立酸价及脂肪酸动力学模型,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 为研究榛子油是否适合高温煎炸食品并确定其最佳加热方式,分别采用滴定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榛子油煎炸薯条过程中理化指标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Arrhenius方程建立酸价及脂肪酸动力学模型,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油脂颜色、酸价及茴香胺值均随时间延长发生加深或升高等变化,酸价反映的氧化规律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并明确榛子油在3个温度下极限使用时间分别为26、22、19 h。过氧化值及不同类型脂肪酸含量均随时间延长呈不同变化趋势,其中亚油酸含量变化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并能够与理化指标建立强负相关性(P≤0.01),因此亚油酸可作为评价榛子油氧化水平的标志物。建议在能够保证食品成熟的基础上选择更低温度,并在达到预测时间后及时更换新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油 薯条 煎炸 脂肪酸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膳食纤维油橄榄果渣糊酶解工艺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青林 陈茜 +3 位作者 姜虹宇 王国庆 梅灵霞 古小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130-136,共7页
利用纤维素酶对油橄榄果渣糊进行酶解,以提高果渣糊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以SDF含量和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探讨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 利用纤维素酶对油橄榄果渣糊进行酶解,以提高果渣糊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以SDF含量和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探讨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对油橄榄果渣糊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添加量0.42%、酶解温度41℃、酶解时间30 min、酶解pH4.5条件下,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最多、模糊数学感官评分最高,分别为0.132 g和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糊 可溶性膳食纤维 酶解 工艺优化 模糊数学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患者含药血清对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虹宇 徐远志 +2 位作者 赵耀东 楼美清 时飞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4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患者含药血清对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胶质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丙泊酚1组、七氟醚1组。丙泊酚1组和七氟醚1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采集颈内静脉血15 mL,对照1组于手术麻醉前采集颈...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患者含药血清对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胶质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丙泊酚1组、七氟醚1组。丙泊酚1组和七氟醚1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采集颈内静脉血15 mL,对照1组于手术麻醉前采集颈内静脉血15 mL,离心留取血清。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人胶质瘤细胞SHG-44,随机分为对照2组、丙泊酚2组、七氟醚2组,分别予相应的含药血清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蛋白芯片检测NF-κB、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与丙泊酚2组和对照2组比较,七氟醚2组可明显抑制SHG-44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均<0. 05);而丙泊酚2组与对照2组SHG-44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七氟醚2组G_0/G_1期SHG-44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2组和丙泊酚2组,S期、G_2/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2组和丙泊酚2组(P均<0. 05);而对照2组与丙泊酚2组G_0/G_1期、S期、G_2/S期细胞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七氟醚2组Cylin D1、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2组和丙泊酚2组(P均<0. 05),而对照2组与丙泊酚2组Cylin D1、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七氟醚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NF-κB表达实现的。对同样可以使用七氟醚、丙泊酚麻醉时,手术麻醉应优先考虑七氟醚,以减少胶质瘤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七氟醚 丙泊酚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剧院超大椭圆柱的加工 被引量:1
4
作者 姜虹宇 《石材》 2007年第12期43-44,共2页
国家大剧院作为“十五”规划中最大的文化工程,酝酿了近半个世纪。总建筑面积20万m^2,总投资达26.88亿元,仅这几个数字就足以标明大剧院的国字号分量。在艺术界从业人员看来,国家大剧院的建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家大... 国家大剧院作为“十五”规划中最大的文化工程,酝酿了近半个世纪。总建筑面积20万m^2,总投资达26.88亿元,仅这几个数字就足以标明大剧院的国字号分量。在艺术界从业人员看来,国家大剧院的建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家大剧院工程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个坐席的歌剧院、2017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个坐席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m,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m,建筑物高度为46.28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工程 椭圆柱 北京人民大会堂 加工 “十五”规划 建筑物高度 建筑面积 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城市虚拟形象IP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分析
5
作者 姜虹宇 姜彤 刘棋芳 《上海包装》 2023年第4期51-53,共3页
从城市形象与形象IP的概念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已有的城市虚拟形象,总结城市虚拟形象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形象身份较多、推广模式单一、重复度高等;结合海南城市定位、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城市虚拟形象IP的设计开发与应... 从城市形象与形象IP的概念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已有的城市虚拟形象,总结城市虚拟形象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形象身份较多、推广模式单一、重复度高等;结合海南城市定位、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城市虚拟形象IP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由研究结果可知,在实际城市虚拟形象IP的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城市特点的分析,合理展开形象设计,并通过多渠道进行IP形象的宣传和展示,以此实现对于城市虚拟IP形象的合理开发设计和科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虚拟形象 形象IP IP设计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叶美金 杨玉敏 +3 位作者 冯鸿 姜虹宇 何咨霆 邱宇帆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2,148,共4页
为准确定量油茶籽油中三萜类物质,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油茶... 为准确定量油茶籽油中三萜类物质,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油茶籽油中总三萜提取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油茶籽油中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提取测得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为(0.78±0.06)%(以齐墩果酸计)。综上,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油茶籽油中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总三萜 分光光度法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的化学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冉志文 邢巧 +5 位作者 皮汶灵 肖懿雪 虞欢欢 封宇 姜虹宇 熊政委 《粮食加工》 2022年第6期29-33,共5页
油橄榄在榨油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副产物,即油橄榄果渣。油橄榄果渣具有抗氧化、抗艾滋病病毒、肾保护及降脂等功效。为此,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油橄榄果渣的基本成分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山楂酸、橄榄多酚、齐墩果酸三种功效成分... 油橄榄在榨油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副产物,即油橄榄果渣。油橄榄果渣具有抗氧化、抗艾滋病病毒、肾保护及降脂等功效。为此,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油橄榄果渣的基本成分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山楂酸、橄榄多酚、齐墩果酸三种功效成分的性质及其有利作用进行介绍,旨在为拓展其在食品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基本成分 功效成分 山楂酸 橄榄多酚 齐墩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
8
作者 姜虹宇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13,23,共7页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位于俄罗斯国土的东南边陲,有地缘优势、资源禀赋、交通便利等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诸多优势。近年来,俄罗斯愈加重视东部地区开发,尤其是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向东看”政策。在这一历史机遇下,俄罗斯...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位于俄罗斯国土的东南边陲,有地缘优势、资源禀赋、交通便利等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诸多优势。近年来,俄罗斯愈加重视东部地区开发,尤其是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向东看”政策。在这一历史机遇下,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分析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总结了该地区参与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的优势和不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中国东北 东北亚国家 经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802工作面低采高大倾角仰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桂寒 田子栋 姜虹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0期158-160,共3页
晓明矿N2802综采工作面为低采高大倾角仰采施工,采用初采初次放顶、自制加工改造皮带尾调高、调平装置、调整替棚支架操控系统等工艺,保证回采施工安全、顺畅。
关键词 大倾角 仰采 初次放顶 皮带尾调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形下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校园三维实景精细模型建立
10
作者 许智博 王博 +2 位作者 张瀚铎 柳松泽 姜虹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1期46-49,共4页
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的三维模型具有真实、不受模型形状和地形地貌的限制、生成速度快等优点。该文以北华大学东校区为例,采用基于五镜头的无人机航空倾斜摄影技术对地形高低起伏的校园进行三维实景精细模型的构建,并进行精度评定。此模... 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的三维模型具有真实、不受模型形状和地形地貌的限制、生成速度快等优点。该文以北华大学东校区为例,采用基于五镜头的无人机航空倾斜摄影技术对地形高低起伏的校园进行三维实景精细模型的构建,并进行精度评定。此模型可以输出建筑物顶面和立面的数据及各个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同时具备测距、定位等地图基础功能。后续可基于此校园三维实景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数字校园三维可视化平台,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底层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形 无人机 倾斜摄影 三维建模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研制
11
作者 黄青青 刘青林 +4 位作者 马星月 刘燕尔 肖懿雪 姜虹宇 古小露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2期228-230,共3页
在橄榄油生产过程中,鲜油橄榄果经过压榨产生大量无法增值利用的废弃果渣。以油橄榄果渣粉、青稞粉、胡萝卜粉、小麦胚芽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最优配... 在橄榄油生产过程中,鲜油橄榄果经过压榨产生大量无法增值利用的废弃果渣。以油橄榄果渣粉、青稞粉、胡萝卜粉、小麦胚芽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最优配方为:油橄榄果渣粉添加量4.5%,青稞粉添加量55%,胡萝卜粉添加量4%,小麦胚芽粉添加量4%,最后制得的代餐粉流体特性好、口感好、有橄榄果清香味、味道酸甜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代餐粉 配方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风味研究
12
作者 刘燕尔 肖懿雪 +3 位作者 刘青林 姜虹宇 欧阳金 古小露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182-184,共3页
本文以油橄榄果渣为试验原料,设计了热风干燥密封发酵处理、热风干燥纱布发酵处理、冷冻干燥密封发酵处理、冷冻干燥纱布发酵处理、新鲜果渣密封发酵处理和新鲜果渣纱布发酵处理6个处理,并在发酵6、72、168 h后对各个处理油橄榄果渣发... 本文以油橄榄果渣为试验原料,设计了热风干燥密封发酵处理、热风干燥纱布发酵处理、冷冻干燥密封发酵处理、冷冻干燥纱布发酵处理、新鲜果渣密封发酵处理和新鲜果渣纱布发酵处理6个处理,并在发酵6、72、168 h后对各个处理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进行感官评价,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不同处理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的甜度和酸度变化趋势不明显,而香味和色泽变化趋势明显;总体来看,在冷冻干燥密封发酵处理下,发酵168 h得到的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风味最佳,酸度、甜度适中,有浓郁的油橄榄香味,呈均匀的鲜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发酵方式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油菜提高石灰性土壤固碳能力及团聚体稳定性
13
作者 柴晶晶 刘振华 +6 位作者 安桦 姜虹宇 郝亚妮 李晋 周广生 高志强 杨珍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年第3期743-753,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轮作油菜对石灰性土壤结构与质量的提升效果,于2020-2021年在山西太谷长期连作玉米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个种植模式,分别是:玉米-小麦(MW)、油菜-小麦(RW)、油菜-玉米(RM)、玉米-玉米(MM),以MM为...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轮作油菜对石灰性土壤结构与质量的提升效果,于2020-2021年在山西太谷长期连作玉米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个种植模式,分别是:玉米-小麦(MW)、油菜-小麦(RW)、油菜-玉米(RM)、玉米-玉米(MM),以MM为对照。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团聚体分布、团聚体有机碳储量等存在显著差异。团聚体的稳定性、土壤碳库活度以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小粒径团聚体关系紧密。与MM相比,北方旱作传统轮作模式MW的团聚体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团聚体有机碳的储存;油菜轮作模式RM和RW的CMPI(碳库管理指数)增加了73.00%和76.00%,大团聚体(>3 mm)所占比例高出14.90%~30.17%,小团聚体(<1 mm)有机碳含量显著高出9.44%~47.53%。其中RM模式的CL(碳库活度)、CPI(碳库指数)、CMPI以及团聚体有机碳储量较RW具有显著优势。综上,种植油菜可以通过提升土壤中大团聚体的占比和小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增加团聚体的有机碳储量进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油菜 石灰性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土壤碳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