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年以上随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2
1
作者 郭继东 侯树勋 +4 位作者 李利 史亚民 吴闻文 王华东 商卫林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通过对143例获得10年以上长期随访的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判断不同年龄段患者,不同椎间盘突出严重程度患者的随访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43例... 目的:通过对143例获得10年以上长期随访的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判断不同年龄段患者,不同椎间盘突出严重程度患者的随访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时间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其中男80例,女63例;患者手术时年龄18~66岁,平均37.85岁;随访时间10~15年,平均12.7年。按照手术时年龄将患者分为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组分别进行疗效评价;所有获得随访的患者中87例收集到了术前的CT扫描结果,根据CT测量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将87例患者分为Ⅰ、Ⅱ、Ⅲ度共3组进行疗效评价。2011年对所有患者行末次随访,选择JOA评分和ODI指数评价其总体手术效果和各组间疗效有无差异,使用改良Macnab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①143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5.11±2.02,末次随访为12.51±2.35;术前ODI评分为33.98±7.42,末次随访为13.39±6.79,末次随访时JOA与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达到了83.2%(119/143),复发率为6.3%。②30岁以下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椎间盘突出Ⅲ度的患者术后JOA和ODI评分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长期随访证实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良好,复发率低,是多数该病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②青年患者(30岁以下)施行该手术后部分患者51%(19/37)会有经常出现的腰背痛;③椎间盘突出程度严重的患者行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术远期疗效差于相对轻度突出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板切除术 椎间盘切除术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凸数字导航模板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宇鹏 史亚民 +1 位作者 王华东 侯树勋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0期945-950,共6页
目的 :设计新型脊柱侧凸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简称导板)并在手术中应用,评价其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10例脊柱侧凸病例(观察组)进行CT扫描,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型重建、模拟置钉和导板设计;应用快... 目的 :设计新型脊柱侧凸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简称导板)并在手术中应用,评价其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10例脊柱侧凸病例(观察组)进行CT扫描,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型重建、模拟置钉和导板设计;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导板;在手术中应用导板辅助置钉,记录其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血肌酐含量变化、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CT扫描明确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评价置钉准确率,并与同期行徒手置钉的10例脊柱侧凸病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包括特发性侧凸5例,先天性侧凸5例;男3例,女7例;年龄4~18岁,平均11.9岁;主弯Cobb角42.1°~78.4°,平均54.9°。对照组包括特发性侧凸5例,先天性侧凸5例,男2例,女8例;年龄6~17岁,平均12.6岁;主弯Cobb角38.2°~93.4°,平均56.6°。结果 :观察组置钉167枚,其中Ⅰ级138枚(82.6%),Ⅱ级25枚(15.0%),Ⅲ级4枚(2.4%),无Ⅳ级螺钉;穿破皮质29枚(17.4%),可接受螺钉163枚(97.6%)。对照组置钉165枚,其中Ⅰ级98枚(59.4%),Ⅱ级39枚(23.6%),Ⅲ级21枚(12.7%),Ⅳ级7枚(4.2%);穿破皮质67枚(40.6%),可接受螺钉137枚(83.0%)。两组病例置钉分级、穿破皮质比例、可接受螺钉比例均有差异(Z=-5.013,P=0.000;χ2=9.347,P=0.002;χ2=20.242,P=0.000)。Cobb角矫正率[(74.1±10.0)%vs(69.7±17.6)%,出血量(455±447)ml vs(415±389)ml,手术时间(163.5±53.7)min vs(164.0±48.7)min,术前与术后3 d血Cr变化(-5.3±3.2)vs(-3.4±3.1)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6,P=0.496;t=0.214,P=0.833;t=0.022,P=0.983;t=1.375,P=0.192)。两组均未见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应用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辅助脊柱侧凸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较徒手置钉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椎弓根螺钉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严重后凸畸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志强 张东东 +2 位作者 韩立仁 韩士章 史亚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 24例陈旧性胸腰椎段骨折继发严重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行楔形截骨矫形椎管减压、椎体旁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短缩术。结果本组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术后B、C级... 目的观察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 24例陈旧性胸腰椎段骨折继发严重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行楔形截骨矫形椎管减压、椎体旁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短缩术。结果本组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术后B、C级各1例;术前B级7例,术后为B级3例,C、D级各2例;术前C级10例,术后为C级2例,D级6例,E级2例;术前D级4例,术后为D、E级各2例;术前E级1例,术后仍为E级。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骨折并发症 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横纵径的相关测量
4
作者 韦兴 侯树勋 +2 位作者 李南 陈秉耀 史亚民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测量T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的横纵径相关数据并探讨其意义。方法:12例随机成人胸椎,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23岁(19~28岁)。采用病例自身对照分组,即同一病例、同侧T4椎弓根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对照。所用设备为GE公司Lightspeed16排... 目的:测量T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的横纵径相关数据并探讨其意义。方法:12例随机成人胸椎,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23岁(19~28岁)。采用病例自身对照分组,即同一病例、同侧T4椎弓根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对照。所用设备为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自T3至T5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参数:椎弓根横径、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横径、椎弓根纵径、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纵径、椎弓根-肋骨复合体重叠纵径。结果:T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的椎弓根与肋骨部分重叠,椎弓根横径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的横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纵径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纵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肋骨复合体重叠纵径与椎弓根纵径或复合体纵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4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椎弓根与肋骨是部分而非完全重叠,且椎弓根或复合体的纵径均不能等同于重叠纵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复合体 螺旋CT 摄影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fix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18例
5
作者 易道龙 史亚民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6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Scofix系统 手术治疗 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 脊柱畸形 内固定 植骨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体会
6
作者 牛和明 冯瑛琦 史亚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半环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侏罗纪煤田主要煤层煤质特征及利用方向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智学 史亚民 《陕西煤炭》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通过统计和编绘区内1500多个钻孔煤质资料,了解了38°30′以北3层主要可采煤层煤质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煤质结合有关煤加工试验资料指出了煤的加工利用方向。
关键词 陕北 侏罗纪煤田 煤层 煤质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