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模拟酶的构建策略、分类及应用
1
作者 李兆周 张孝冲 +7 位作者 韦玉花 郭津瑞 赵明辉 王耀 万宁波 古绍彬 康怀彬 罗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0-252,共13页
人工模拟酶与天然酶具有相似的催化活性,兼有可调节性、稳定性、再生性和易于大规模制备等优点,在催化、分析检测、药物生产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天然酶结构、催化机制以及现有模拟酶的特点,阐述了模拟酶构建... 人工模拟酶与天然酶具有相似的催化活性,兼有可调节性、稳定性、再生性和易于大规模制备等优点,在催化、分析检测、药物生产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天然酶结构、催化机制以及现有模拟酶的特点,阐述了模拟酶构建的基本策略,包括底物结合位点的构建以及催化基团的引入,分析了不同构建策略的特点,论述了相关的技术途径。根据模拟酶载体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多肽模拟酶、纳米材料模拟酶和超分子模拟酶,并对各类模拟酶的催化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简述了它们在痕量物质分析、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本文为模拟酶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模拟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酶 构建策略 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应急能量棒研制及抗疲劳效应研究
2
作者 郭毫单 吴影 +5 位作者 韦玉琼 曹力 白周亚 樊秋霞 彭楠 古绍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30,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高营养、高能量、抗疲劳的益生菌应急能量棒。方法: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对能量棒夹心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灰分、粗纤维含量、氨基酸组成、脂...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高营养、高能量、抗疲劳的益生菌应急能量棒。方法: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对能量棒夹心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灰分、粗纤维含量、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通过连续3周游泳训练构建疲劳小鼠模型,检测小鼠游泳力竭时间、糖原含量及血清中疲劳因子含量、炎症因子含量、氧化应激因子含量,研究益生菌能量棒的抗疲劳功能。结果:益生菌能量棒夹心最优制作条件为:坚果添加量35 g,燕麦片添加量45 g,奇亚籽添加量15 g,糖浆复合比(W麦芽糖:W白砂糖)2.0,加工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Weizmannia coagulans BC99)能量棒夹心的感官评分为93分;包衣涂层中含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活菌数1.43×108 CFU/g,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能量棒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益生菌能量棒干预结果显示,该产品能显著提高机体肝糖原、肌糖原含量(P<0.05),显著提高葡萄糖代谢关键酶己糖激酶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疲劳因子乳酸、尿素氮水平(P<0.05),改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结论: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应急能量棒能够缓解机体疲劳感,改善炎症水平,降低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可为益生菌能量棒应急食品的开发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食品 能量棒 凝结魏茨曼氏菌 响应面 氧化应激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兆周 郭津瑞 +14 位作者 王耀 陈秀金 牛华伟 古绍彬 康怀彬 刘建学 罗磊 刘丽莉 郭金英 徐宝成 孙晓菲 段续 陈俊亮 任国艳 唐浩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51-360,共10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食品中AGs光学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进展,涉...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食品中AGs光学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进展,涉及荧光法、化学发光法、比色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致发光及电化学方法。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别传感器的优势与挑战,为新型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该类药物的安全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 光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适配体 分子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传统绿豆酸浆工艺优化及发酵特性分析
4
作者 李璇 李中雨 +2 位作者 舒林焱 吴影 古绍彬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5,共10页
用绿豆酸浆制成的浆面条是洛阳的传统特色小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绿豆酸浆的最佳加工工艺,并对其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5,微生物接种量3.2×10^(5) CFU/mL,25℃发酵24 h... 用绿豆酸浆制成的浆面条是洛阳的传统特色小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绿豆酸浆的最佳加工工艺,并对其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5,微生物接种量3.2×10^(5) CFU/mL,25℃发酵24 h的条件下,得到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分别为36.7 g/L和1.21%,感官评分为83.9的绿豆酸浆产品。在发酵过程中,淀粉含量在发酵9 h后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幅度较小。发酵24 h时,绿豆酸浆pH下降到4.3,总酸含量为13.62 g/L,乳酸是绿豆酸浆中主要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至1718.56 mg/100 mL,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含量较高。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富马酸、琥珀酸和酒石酸3种有机酸,谷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氨基酸对绿豆酸浆品质影响较大,发酵24 h时游离氨基酸综合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酸浆 加工工艺 发酵 氨基酸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生物化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吴影 古绍彬 +5 位作者 韩四海 伍家发 白周亚 王萍 李鑫玲 郭金英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28-31,共4页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两性一度”的要求开展高质量的本科生课程建设。其中,“两性”是指“高阶性”和“创新性”,“一度”是指“挑战度”。具体来看,“高阶性”是指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两性一度”的要求开展高质量的本科生课程建设。其中,“两性”是指“高阶性”和“创新性”,“一度”是指“挑战度”。具体来看,“高阶性”是指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统一,培养学生具备高级思维能力,提升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性”是指要设计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借助具有先进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挑战度”是指安排的课程内容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课下安排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 本科生课程 综合素养 生物化学 教学内容 前沿性 探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多酚抗氧化作用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古绍彬 吴影 +3 位作者 董红敏 郭金英 李莉 杨剑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1,128,共5页
苹果多酚是一类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好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还有抗变异原性、防龋齿作用、抑制血压上升等生理功能,极具开发潜力。以猪油、芝麻油为底物,采用碘量法研究了苹果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对油脂的脂质过氧化有良... 苹果多酚是一类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好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还有抗变异原性、防龋齿作用、抑制血压上升等生理功能,极具开发潜力。以猪油、芝麻油为底物,采用碘量法研究了苹果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对油脂的脂质过氧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且抗氧化效果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加强。在油脂中按油重的0.5%添加苹果多酚,可延长芝麻油出厂期4 d,过氧化值为10.49 mmol/kg,抑制率达到36.78%;对猪油的抗氧化性在第6天时达到最大,抑制率达到61.78%。由此可见,苹果多酚对延长芝麻油的保质期有明显的功效,对植物油和动物油均有较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苹果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茶多酚比较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苹果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速度快,EC50值为0.07,而茶多酚的EC50值为0.075,表现出比茶多酚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多酚 抗氧化作用 清除自由基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L—乳酸米根霉RE3303菌株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古绍彬 葛春梅 +3 位作者 周秀红 姚建铭 潘仁瑞 余增亮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9期49-53,共5页
为了获得更适于工业生产的产乳酸菌株,采用低能离子诱变方法,对出发菌米根霉PW352进行改良,获得高产L(+)—乳酸菌株RE3303,发酵周期为36h,产酸能力达131~136g/L,最高可达140g/L,体积产酸速率达3.61g/(L·h),产率为86%... 为了获得更适于工业生产的产乳酸菌株,采用低能离子诱变方法,对出发菌米根霉PW352进行改良,获得高产L(+)—乳酸菌株RE3303,发酵周期为36h,产酸能力达131~136g/L,最高可达140g/L,体积产酸速率达3.61g/(L·h),产率为86%~90%,产酸比PW352提高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 产乳 发菌 改良 乳酸菌 米根霉 L-乳酸 产酸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古绍彬 吴影 李荣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689-9691,共3页
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三肽,对维持生物体内合适的氧化还原环境起着关键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谷胱甘肽生产的主要方法。综述了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中优良菌株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 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三肽,对维持生物体内合适的氧化还原环境起着关键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谷胱甘肽生产的主要方法。综述了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中优良菌株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等,并对发酵法合成谷胱甘肽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微生物发酵 菌种选育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酸奶发酵剂高密度培养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古绍彬 吴影 +4 位作者 李爱江 李荣春 姬丹阳 邓衍庆 王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7-238,290,共3页
以实验室筛选获得的适于发酵生产用的直投式酸奶发酵剂菌株组合保加利亚乳杆菌L.b-23和嗜热链球菌S.t-14为材料,对其高密度培养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按球菌:杆菌=1:1的混合培养比例,pH6.6~6.8,转速85~100r/min,42℃培养18h后,活... 以实验室筛选获得的适于发酵生产用的直投式酸奶发酵剂菌株组合保加利亚乳杆菌L.b-23和嗜热链球菌S.t-14为材料,对其高密度培养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按球菌:杆菌=1:1的混合培养比例,pH6.6~6.8,转速85~100r/min,42℃培养18h后,活菌数达到1.27×109cfu/mL;菌悬液经1.8%海藻糖、0.25%甘油、5.5%谷氨酸钠和0.5%吐温80保护剂处理,冷冻干燥后获得的发酵剂活菌数达到3.35×1011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发酵剂 高密度培养 培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皮饮料混浊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古绍彬 吴影 彭光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360-9362,共3页
[目的]研究桔皮饮料混浊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提高产品得率。[方法]以桔皮为原料,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解制取混浊剂。以酶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所得混浊剂的浊度值为考察指标,对制取工艺和最佳的工艺条件进行深入的探讨。[... [目的]研究桔皮饮料混浊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提高产品得率。[方法]以桔皮为原料,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解制取混浊剂。以酶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所得混浊剂的浊度值为考察指标,对制取工艺和最佳的工艺条件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最佳工艺条件即物料浓度90%,果胶酶浓度25 U/g,纤维素酶浓度25 U/g,酶解温度45℃时,酶解40 min,所得混浊剂得率为79.64%,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9%,50倍稀释液的OD值为0.050。由极差及方差分析可知,酶浓度对混浊剂浊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最大,PE浓度的影响大于CE浓度,其F值分别为FPE=7.65和FCE=7.4(0 F0.05(2,4)=6.94)。[结论]复合酶能大大降低酶解液中不溶性固形物含量,适当控制添加的酶量能保证混浊剂良好的浊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浊剂 桔皮 酶解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hlamydomonas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建瑞 符丹丹 +2 位作者 赵君峰 王大红 古绍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7,共7页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的发酵工艺,并采用滤纸片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的最优参数为Na NO3质量浓度305.01 mg/L、NaCl质量浓度93.66 mg/L、NaHCO_...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的发酵工艺,并采用滤纸片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的最优参数为Na NO3质量浓度305.01 mg/L、NaCl质量浓度93.66 mg/L、NaHCO_3质量浓度2.12 g/L;在此条件下,其胞内多糖产量为91.182 3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倍。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hlamydomonas sp.212的胞内多糖对细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仅对黑曲霉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筛选新的天然抗菌活性物质及产油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藻 胞内多糖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腐剂纳他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亚洲 古绍彬 +1 位作者 刘胜男 张永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纳他霉素是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二十六元多烯大环内酯类真菌抑制剂,作为新型的生物防腐剂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与医药领域中,但目前较低的发酵水平造成了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使用。重点介... 纳他霉素是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二十六元多烯大环内酯类真菌抑制剂,作为新型的生物防腐剂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与医药领域中,但目前较低的发酵水平造成了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使用。重点介绍了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基因基础、多烯大环内酯合成过程及其修饰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长度约110kb,包含19个基因,包括编码纳他霉素二十六元环的5个聚酮合酶基因(pim S0-pim S4)、10个修饰和转运蛋白及4个调控因子。结合实验室的研究,就前体和真菌诱导子的添加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前体和真菌诱导子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最后对纳他霉素的胞外调节途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生物防腐剂 生物合成 前体 真菌诱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中辣椒碱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吴影 古绍彬 张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130-9131,共2页
[目的]为我国辣椒碱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和基础资料。[方法]以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的辣椒碱为原料,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辣椒碱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7种菌株的抑菌特性。[结果]辣椒碱对7种菌株的抑菌作用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为我国辣椒碱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和基础资料。[方法]以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的辣椒碱为原料,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辣椒碱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7种菌株的抑菌特性。[结果]辣椒碱对7种菌株的抑菌作用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葡萄酒酵母>黑曲霉>青霉,对前5种菌株的抑菌效果较明显。辣椒碱在中性条件下的抑菌效果较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好。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辣椒碱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抑菌活性都略有降低,但其变化的差异不显著。[结论]辣椒碱对细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次之,对霉菌抑菌作用较弱,且能在较宽的温度和pH变化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滤纸片法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耀 任广跃 +6 位作者 郭金英 徐宝成 韩四海 马红燕 李琳琳 康怀彬 古绍彬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3期172-174,185,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从量到质”转变。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例,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从量到质”转变。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例,介绍了在培养方案、双导师制、专业实践改革等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参考,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与安全 专业学位 综合改革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剂量对小鼠生理特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影 古绍彬 +5 位作者 吴昊天 周艳林 赵丽娜 李欣 李璇 郭金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4,共7页
为探究复合益生菌剂量与动物肠道菌群及生理代谢之间的关系,选取6周龄BALB/C小鼠,每天按10^(8)(低)、10^(9)(中)、10^(10)CFU/mL(高)分别灌胃,持续6周,测定小鼠体重增加量、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结构以及肠道菌群。结果表明,中、低剂量组... 为探究复合益生菌剂量与动物肠道菌群及生理代谢之间的关系,选取6周龄BALB/C小鼠,每天按10^(8)(低)、10^(9)(中)、10^(10)CFU/mL(高)分别灌胃,持续6周,测定小鼠体重增加量、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结构以及肠道菌群。结果表明,中、低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增加量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能够增强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指标、肠道和肝肾脏器官结构发生变化。其中,高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分别为69.8±5.2和52.7±3.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低剂量组;肝脏组织周围有轻微纤维化,肾小球有轻微萎缩,表明高剂量组小鼠肝肾细胞受损;肠道菌群结构分析表明,高剂量组的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增加,且代谢功能丰度降低。研究表明,适量补充益生菌对机体健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剂量过高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剂量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脏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诱导子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亚洲 古绍彬 +2 位作者 刘胜男 王大红 张永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68,共6页
研究黑曲霉、产黄青霉、米曲霉和酿酒酵母四种真菌诱导子对生物防腐剂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获得具有促进作用的真菌诱导子,并对诱导子的主要作用成分和诱导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产黄青霉代谢产物诱导子的促进作用最强,使纳他... 研究黑曲霉、产黄青霉、米曲霉和酿酒酵母四种真菌诱导子对生物防腐剂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获得具有促进作用的真菌诱导子,并对诱导子的主要作用成分和诱导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产黄青霉代谢产物诱导子的促进作用最强,使纳他霉素产量达到1.856g/L,较原始产量0.835g/L提高了122.3%;通过优化试验得到最佳诱导条件:产黄青霉诱导子的最优培养时间为2d;在纳塔尔链霉菌发酵24h时加入,发酵至120h,纳他霉素的产量达到2.769g/L,较对照组提高了231.6%;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分离试验和发酵过程相关参数的检测,确证了真菌代谢产物中起主要诱导活性的是非蛋白、非多糖类的小分子物质,并且其极性与丁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诱导子 纳他霉素 产黄青霉 诱导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制备辣椒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影 古绍彬 张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685-9686,共2页
为辣椒碱的制备奠定理论基础。以辣椒为原料,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提取辣椒碱的适宜条件为:乙醇浓度50%~70%,浸提温度60~80℃,浸提时间1 h... 为辣椒碱的制备奠定理论基础。以辣椒为原料,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提取辣椒碱的适宜条件为:乙醇浓度50%~70%,浸提温度60~80℃,浸提时间1 h内,料液比1∶8~1∶15。4个因素对辣椒碱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是:70%的乙醇浸提辣椒3次,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1 h,按此工艺,辣椒素得率达0.456%±0.048%。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效地提取了辣椒碱,且对辣椒中的其他成分没有破坏作用,是制备辣椒碱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萃取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发酵工程学”课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丽娜 王大红 +4 位作者 吴影 孙晓菲 张杰 铁珊珊 古绍彬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3年第6期171-175,共5页
“发酵工程学”是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有限。本文基于OBE理念,构建了集“三位一体”课程目标、模块化教学内容、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多元化... “发酵工程学”是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有限。本文基于OBE理念,构建了集“三位一体”课程目标、模块化教学内容、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多元化教学评价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并从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的设计出发,探讨了混合教学在“发酵工程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实践过程,旨在提升教学质量,赋能专业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学 OBE理念 课程目标 混合式教学 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枣花蜜源成分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萌 古绍彬 +1 位作者 于江晗 王德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4期4589-4594,共6页
目的建立real-time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枣花蜜源成分的方法。方法以枣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为靶序列,用软件PrimerExplorerV5与软件Oligo 7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 目的建立real-time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枣花蜜源成分的方法。方法以枣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为靶序列,用软件PrimerExplorerV5与软件Oligo 7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温度,测试灵敏度、特异性和适用性。结果所建立的方法在反应温度55℃条件下,引物特异性强,最低检测限为≥1 pg/μL大枣DNA。结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势,适合商业枣花蜜掺假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花蜜 掺假 转录间隔区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耀 康怀彬 +5 位作者 陈秀金 郭金英 韩四海 徐宝成 马红燕 古绍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255-256,共2页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数量大国向质量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建立长效质量保证体系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探讨学院在培养方案、主体责任、专业实践、招生方式、监督淘汰机制等方...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数量大国向质量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建立长效质量保证体系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探讨学院在培养方案、主体责任、专业实践、招生方式、监督淘汰机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期形成清晰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为培养符合食品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与安全 研究生培养 保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