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的乌梁素海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
作者 勾芒芒 冯雪瑶 +1 位作者 李建茹 李兴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
【目的】诊断乌梁素海维持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潜力和保持湖泊重要功能的状态,掌握地区水文循环和生态平衡的关系。【方法】本文对2015—2019年乌梁素海水生态系统健康体征进行调查研究,首先构建了水文、物理、化学、生物、社会服务... 【目的】诊断乌梁素海维持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潜力和保持湖泊重要功能的状态,掌握地区水文循环和生态平衡的关系。【方法】本文对2015—2019年乌梁素海水生态系统健康体征进行调查研究,首先构建了水文、物理、化学、生物、社会服务5个方面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熵权健康指数法综合计算分析了乌梁素海生态系统健康体征。【结果】2015—2019年乌梁素海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0.201、0.226、0.542、0.517和0.605,2015—2016年乌梁素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状况处于较差状态,2017—2018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状况为中等状态,2019年乌梁素海湖泊生态系统评估结果较好。目前,乌梁素海全湖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乌梁素海整体水质呈上升趋势。【结论】通过运用层次分析-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评价乌梁素海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既可靠又实用,且能清晰体现出湖泊生态系统变化规律,为乌梁素海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补灌玉米增产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兴 程满金 +2 位作者 史海滨 崔彩 勾芒芒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2,共6页
针对黄土高原集雨补灌旱作区农业节水的方法和途径,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分组合处理对玉米光合作用、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因子的日变化曲线均呈现抛物线型,各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规律受光照强度影响很大;覆... 针对黄土高原集雨补灌旱作区农业节水的方法和途径,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分组合处理对玉米光合作用、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因子的日变化曲线均呈现抛物线型,各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规律受光照强度影响很大;覆膜坐水结合拔节期补灌22.5 mm处理在13∶00左右之前和19∶00左右的细胞间隙CO2浓度较其它处理大,而在其它时间内较其它处理小,其它光合因子与此规律相反,表明光照强度对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日变化过程中,补灌处理在光照强度大的下午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使得细胞间隙CO2浓度减少。分析各光合因子日变化中的最大值可知:在13∶00左右,覆膜坐水结合拔节期补灌22.5 mm处理、覆膜坐水结合拔节期补灌15 mm处理的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3.9%、15.0%,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7.7%、17.7%;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3.02%、29.48%。拔节期补灌不仅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还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干物质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补灌 玉米 光合作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内蒙古乌梁素海氮素时空分布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兴 李畅游 +2 位作者 李卫平 张春媛 勾芒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7-40,44,共5页
为研究不同形态氮在内蒙古乌梁素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运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分析了乌梁素海不同形态氮浓度的时空变异性。研究表明:在时间上,乌梁素海水体中各监测点总氮平均浓度夏季高,秋季低,而氨氮浓度与此相反,季节性差异较为... 为研究不同形态氮在内蒙古乌梁素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运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分析了乌梁素海不同形态氮浓度的时空变异性。研究表明:在时间上,乌梁素海水体中各监测点总氮平均浓度夏季高,秋季低,而氨氮浓度与此相反,季节性差异较为明显。在空间上,乌梁素海不同形态氮浓度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和随机性,较小尺度上影响不同形态氮转化的作用过程可以忽略,不同形态氮都具有中强等级空间相关性,大多数属于强度空间相关性。总之,乌梁素海氮素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主要污染源为河套灌区农田排水、流域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形态氮 时空分布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水质分析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学敏 温雅琴 +1 位作者 王志军 勾芒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9,共7页
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河套灌区的“自然之肾”,承纳着河套灌区90%的农田排水,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为了解当前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水质状况,以河套灌区入乌梁素海排水沟(总排干、八排干、九排干、十排干)尾... 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河套灌区的“自然之肾”,承纳着河套灌区90%的农田排水,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为了解当前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水质状况,以河套灌区入乌梁素海排水沟(总排干、八排干、九排干、十排干)尾口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选取pH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磷(TP)、总氮(TN)等指标,从空间和季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2018-2020年短期时间尺度下入湖排水沟水质现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同时结合聚类分析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中以COD和TN污染为主,其次为NH_(3)^(-)N和TP;(2)从各排水沟主要污染指标来看,总排干和八排干中TN污染严重,九排干和十排干中COD污染严重,其次为TN污染;(3)从各排水沟不同季节污染程度来看,冬、春季污染严重,夏、秋季次之;从全年来看,总排干、十排干为轻污染状态,八排干、九排干为清洁状态;(4)根据排水沟污染物负荷及聚类分析结果,总排干年均污染负荷占比最大,为81.82%,且影响各排水沟污染负荷的主要因素为有机污染因子COD及富营养化因子TN。因此,应对河套灌区加强农业过程管理,同时注意对冬、春季排水的监测和处理,特别是COD与TN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排水沟 水质指标 污染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土壤水肥利用效率与番茄生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66
5
作者 李昌见 屈忠义 +2 位作者 勾芒芒 苏永莉 霍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87-2193,共7页
通过设置不同生物炭施用量的野外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砂壤土物理性质及水肥的变化规律。试验共设5个处理,3个重复:不施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10 t·hm^-2(T1)、20 t·hm^-2(T2)、40t·hm^-2(T3)、60... 通过设置不同生物炭施用量的野外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砂壤土物理性质及水肥的变化规律。试验共设5个处理,3个重复:不施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10 t·hm^-2(T1)、20 t·hm^-2(T2)、40t·hm^-2(T3)、60t·hm^-2(T4)。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能明显减小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率,与对照(CK)相比,耕作层(0~20 cm)土壤容重T4减小最大,0~10 cm减小23%,0~20cm减小30%;孔隙度T4增加最大,0~10 cm增加14%,0~20cm增加19%。施用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土壤的水分与肥料利用效率,与对照(CK)相比,处理组的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分别最少提高27.7%和87.4%,其中T3增幅最大。生物炭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本试验番茄产量T3增幅最大,增幅为56.1%。综上所述,生物炭能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淋失,其中T3在这些指标中增幅最为明显,因此40 t·hm^-2生物炭用量是改良砂壤土最为合适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砂壤土 水肥利用效率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梁素海入湖水质超标风险率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兴 勾芒芒 王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38-1644,共7页
以内蒙古乌梁素海入流水体为研究对象,考虑湖泊水质的随机性和灰色不确定性,以灰色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引入灰色-随机风险率方法,通过计算并分析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入湖断面各水质参数存在的超标风险性,反映不同水质参数的污染强度... 以内蒙古乌梁素海入流水体为研究对象,考虑湖泊水质的随机性和灰色不确定性,以灰色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引入灰色-随机风险率方法,通过计算并分析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入湖断面各水质参数存在的超标风险性,反映不同水质参数的污染强度和污染历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入湖水体总氮总磷浓度超标风险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总氮浓度超过Ⅴ类标准值的上限风险率达96.4%,下限风险率达87.7%;总磷浓度超过Ⅴ类标准值的上限风险率达96.2%,下限风险率达86.9%;BOD5浓度超过Ⅴ类标准值的平均风险率达55%;COD浓度超过Ⅴ类标准值的平均风险率达85%。乌梁素海入湖水体污染程度已十分严重,源头水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水质 灰色-随机方法 超标风险率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水资源合理利用对策与保护措施 被引量:5
7
作者 勾芒芒 代文婕 +3 位作者 李兴 王勇 刘铁军 刘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008-20011,共4页
水资源不仅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水浪费严重、再生水回用设施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很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已对内... 水资源不仅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水浪费严重、再生水回用设施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很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已对内蒙古自治区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针对内蒙古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利用对策与保护措施,旨在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危机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水资源 利用对策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水资源开发利用动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兴 勾芒芒 王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66,共4页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它们的需要往往牵扯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水资源负载指数模型为工具,以人口发展为权衡因子,以不同情景人均需水量为变化因子来评...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它们的需要往往牵扯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水资源负载指数模型为工具,以人口发展为权衡因子,以不同情景人均需水量为变化因子来评价2000-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超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东部盟市水资源量相对丰富,水资源承载力较大,中西部盟市水资源量超载严重,各盟市间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均衡且空间变异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水资源 开发潜力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污染负荷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兴 勾芒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85,共3页
地处半干旱区域的乌梁素海既是河套灌区灌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湖泊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乌梁素海2006—2008年气象因子和入湖污染负荷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入湖水体中含有的大量氮、磷、有机物、离子等物质... 地处半干旱区域的乌梁素海既是河套灌区灌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湖泊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乌梁素海2006—2008年气象因子和入湖污染负荷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入湖水体中含有的大量氮、磷、有机物、离子等物质,是造成目前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质、盐化等污染的主要原因,提高入湖水质是治理乌梁素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负荷 动态变化 气象因子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半干旱区集雨补灌技术与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勾芒芒 李兴 +1 位作者 程满金 马兰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8,共4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该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年内降雨时空分配极不平衡,造成降雨与作物需水期的严重错位,修建集雨蓄水工程进行集雨补灌有效缓解了水分供需错位的矛盾且为保证作物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采用工程集水、...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该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年内降雨时空分配极不平衡,造成降雨与作物需水期的严重错位,修建集雨蓄水工程进行集雨补灌有效缓解了水分供需错位的矛盾且为保证作物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采用工程集水、覆膜坐水、滴灌等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减少田间土壤水分损失,增加产量,达到防旱抗旱的目的。为此探讨了集雨补灌条件下所采用的灌溉技术以及灌溉制度的拟定,为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集雨补灌技术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海拉尔河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11
作者 李兴 吴全 勾芒芒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0,共3页
为量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本研究以海拉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生态足迹供需模型对其生态建设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做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较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1.6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了0.09hm2,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了0.... 为量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本研究以海拉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生态足迹供需模型对其生态建设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做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较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1.6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了0.09hm2,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了0.084hm2;2000年生态盈余为1.73hm2,而2009年生态盈余快速降低到0.13hm2,加剧了海拉尔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河流域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子时空分布
12
作者 勾芒芒 李兴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9,共5页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省区,粮食产量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为探讨近10年内蒙古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人口数量和GDP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01-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调查,通过研究12...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省区,粮食产量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为探讨近10年内蒙古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人口数量和GDP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01-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调查,通过研究12个盟市及其101个旗县(市、区)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重点分析2009年相关因子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22,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和人口;近10年粮食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幅超过40%;内蒙古粮食产量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灌区优于雨养型农业区。为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仍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粮食产量 影响因子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喷灌技术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中的研究与示范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满金 陈正新 +2 位作者 李兴 勾芒芒 高文慧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我国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由于该区受特殊的地理、地形以及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使得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解决该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出路,利用该工程结合微喷灌技术进行集雨补充灌溉,有效缓解了水分...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我国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由于该区受特殊的地理、地形以及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使得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解决该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出路,利用该工程结合微喷灌技术进行集雨补充灌溉,有效缓解了水分供需错位的矛盾且为保证牧草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试验通过有限补充灌溉的方式,探讨了集雨补充微喷灌条件下对牧草产量和盖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牧草返青期采用微啧节水补灌技术,使灌溉处理牧草产量较不灌处理牧草产量提高了21.58%~68.73%,盖度提高5.77%~17.65%;旱作混播牧草较旱作单播牧草产量提高28.8%~40.8G,灌溉混播牧草较灌溉单播牧草产量提高25.0%~95.4%,为集雨补灌旱作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工程 微喷灌 牧草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