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西拉 袁驷 宋二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共7页
作者按中国科协的要求,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撰写的“2020年中国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主报告中具体针对“工程建设技术”浓缩出的部分内容。分析了我国工程建设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建议至2020年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作者按中国科协的要求,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撰写的“2020年中国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主报告中具体针对“工程建设技术”浓缩出的部分内容。分析了我国工程建设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建议至2020年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建设 技术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方法的结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西拉 左勇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37-2141,共5页
利用“信息窗口”的概念更新数据对已有结构耐久性评估和预测十分重要.按照Bayes思想,在MEDIC方法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结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的方法(Windows-RAISE).它不仅进一步发掘了MEDIC方法的数学背景,而且可以与我国的有关规程、规定... 利用“信息窗口”的概念更新数据对已有结构耐久性评估和预测十分重要.按照Bayes思想,在MEDIC方法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结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的方法(Windows-RAISE).它不仅进一步发掘了MEDIC方法的数学背景,而且可以与我国的有关规程、规定相结合,将结构的可靠性分为4个等级进行评估和预测.通过不断引入新获取的已有结构可靠性的信息,可以对结构可靠性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为结构的修补、加固以及是否拆除重建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评估 预测 Bayes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及其耐久性计算 被引量:84
3
作者 刘西拉 苗澍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9-78,共10页
本文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电化学过程从理论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描述,提出了钢筋腐蚀的物理模型。建立了一个具体计算模式,对四种典型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即:大气中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气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海水中普通钢筋混凝土结... 本文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电化学过程从理论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描述,提出了钢筋腐蚀的物理模型。建立了一个具体计算模式,对四种典型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即:大气中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气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海水中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海水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引入了结构寿命概念,根据腐蚀过程的计算定义四个控制时间来决定实际寿命。最后,给出了四个具体实例以及寿命与结构参量间的关系曲线,说明定量计算结构的耐久性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筋 腐蚀 结构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及耐久性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共7页
系统地介绍土木与水利学科在“九五”期间完成的 ,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 (攀登计划B)“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这个项目是以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几种典型的重大结构 (高坝、大跨桥梁和高层建筑 )... 系统地介绍土木与水利学科在“九五”期间完成的 ,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 (攀登计划B)“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这个项目是以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几种典型的重大结构 (高坝、大跨桥梁和高层建筑 )为依托 ,以结构“生命周期”施工、使用和老化三阶段为主线 ,系统地进行的有关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这些成果对我国加大基础建设投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耐久性 结构生命周期 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结构工程学科应优先发展的领域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28,共8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当今结构工程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并根据我国的应用背景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详细叙述了我国结构工程应优先发展的领域。
关键词 结构工程 结构设计 中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实用设计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西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6,共2页
1989年9月,国际桥梁与结构协会(IABSE)在里斯本召开的“结构耐久性”学术会议上,日本土木工程师协会混凝土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有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实用设计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关键词 混凝土 结构 耐久性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拉/压弯剪扭统一计算公式的讨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西拉 陈溪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拉/压弯剪扭的不同内力组合下,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统一破坏理论。理论上长期不完善,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复杂组合荷载下(特别是灾害荷载下)的强度计算。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拉/压弯剪扭的不同内力组合下,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统一破坏理论。理论上长期不完善,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复杂组合荷载下(特别是灾害荷载下)的强度计算。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用试验数据回归的方法给出压弯剪扭组合受力下的剪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但缺少拉弯剪扭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目前的修订工作是在2002版基础上加以改进,力图增加拉弯剪扭组合情况的承载力计算。作者基于近期的研究认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拉/压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统一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尽管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新规范中构件承载力计算主要还是依靠试验数据回归,但是其基本内涵应该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构件破坏的机理,表达形式应该简明。这一点应该引起规范修订足够的重视。本文将以建立钢筋混凝土普通矩形截面构件在拉/压弯剪扭组合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公式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以供今后进一步修改规范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修订 统一理论 复合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随动不均匀强(软)化砼本构模型
8
作者 刘西拉 温斌 许锦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56-1662,共7页
通过对有关砼材料试验数据的认真分析 ,放弃了均匀强 (软 )化的传统假说 ,提出了一种由四种砼典型破坏试验数据标定材料加载面的实际形状和运动规律的新方法 .与只由一条轴压试验曲线标定的传统方法相比 ,该模型更加充分地利用了试验数... 通过对有关砼材料试验数据的认真分析 ,放弃了均匀强 (软 )化的传统假说 ,提出了一种由四种砼典型破坏试验数据标定材料加载面的实际形状和运动规律的新方法 .与只由一条轴压试验曲线标定的传统方法相比 ,该模型更加充分地利用了试验数据 .所建立的弹塑性随动强 (软 )化模型 ,不仅可以模拟混凝土材料的强化、软化和包氏效应 ,而且具有在考虑材料软化时无须将坐标系转到应变空间中的特点 .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 ,正交法则可以很好地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塑性变形性能 ,所得到的刚度矩阵对称 ,能够节省大量的机时和计算费用 ,便于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加截面 破坏面 强化 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知识和数据库的混凝土本构模型
9
作者 刘西拉 许锦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239-242,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形的基于知识和数据库的混疑土本构模型,给出了包括2—5参数的混疑土基本破坏面模型,讨论了此本构模型的采用原则,并对所采用的数据库结构进行了说明分析。
关键词 混疑土 本构模型 数据库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土木工程中发展知识系统的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西拉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0年第11期4-7,12,共5页
应用专业知识,对特定领域的问题,经过判断推理得出具有高水平的解答。这不仅取决于推理模式,还取决于所拥有的知识。人们积累知识的时间有限,人们记忆、搜索的能力也有限。知识系统怎样帮助人类呢?有识之士面对知识系统研究、开发... 应用专业知识,对特定领域的问题,经过判断推理得出具有高水平的解答。这不仅取决于推理模式,还取决于所拥有的知识。人们积累知识的时间有限,人们记忆、搜索的能力也有限。知识系统怎样帮助人类呢?有识之士面对知识系统研究、开发渐进低谷的不争事实,呼吁在抓好“短、平、快”技术的同时,也要对“知识系统”类技术锲而不舍。“制高点”的关键在“制”,本文作者的反思充满理性的辩证思维,读后受益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知识系统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 被引量:70
11
作者 邓雪原 张之勇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2,共7页
当前,在各种商业软件盛行的环境下,设计单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解决本单位各专业之间的信息交互,而在这些信息交互中,建筑与结构专业的信息交互最为急需。针对这一需要,本文介绍了现今国际上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的IFC标准,分析... 当前,在各种商业软件盛行的环境下,设计单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解决本单位各专业之间的信息交互,而在这些信息交互中,建筑与结构专业的信息交互最为急需。针对这一需要,本文介绍了现今国际上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的IFC标准,分析了建筑模型与结构模型信息的组成与特点,研究了通用建筑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表达方法,建立以IFC标准为基础,通过建筑模型自动生成符合多种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结构模型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例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方法为各种设计软件间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供了一种通用解决方案,为企业内部实现建筑设计集成化提供了技术保障。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方向中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模型的结构构件偏心、节点连接、荷载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模型 集成化建筑设计 有限元模型 数据交换 IFC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C标准的BIM数据共享与交换 被引量:92
12
作者 赖华辉 邓雪原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128,共8页
BIM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传统建筑行业产生重大变革。对比过去建筑项目采用分散的图纸开展工作的习惯,BIM技术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采用相互关联的建筑对象信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由于建筑项目具有多... BIM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传统建筑行业产生重大变革。对比过去建筑项目采用分散的图纸开展工作的习惯,BIM技术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采用相互关联的建筑对象信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由于建筑项目具有多专业多部门的特点,各专业分工不可避免地使用不同的BIM软件。然而,目前不同的BIM软件主要采用自身的内部数据格式,不同的数据格式导致建筑项目BIM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数据交互效率低的问题。鉴于此,该文提出基于IFC标准的BIM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路线,并自主研发基于IFC的结构模型服务器IFC-SMS与基于IFC的BIM协同平台SJTUBIM,为解决建筑项目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数据交互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最后,以上海交大日上江村项目为分析案例,验证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C标准 协同管理 数据共享与转换 BIM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方东平 祝宏毅 +1 位作者 耿川东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0,42,共5页
通过现场实测 ,力图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基本特征。特别介绍在施工现场采用多种量测手段较全面地对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荷载、材料、内力、变形等特征进行的全周期量测 ,以及捕捉到的重要现象。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 通过现场实测 ,力图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基本特征。特别介绍在施工现场采用多种量测手段较全面地对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荷载、材料、内力、变形等特征进行的全周期量测 ,以及捕捉到的重要现象。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和讨论 ,获得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以及荷载传递的规律。发现楼板随着新浇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增长 ,在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早期徐变等作用下 ,将逐渐承担其结构自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期 现场实测 荷载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方东平 耿川东 +1 位作者 祝宏毅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62,共6页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作者现场实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在施工期的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并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和其它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利用以新的结构...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作者现场实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在施工期的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并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和其它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利用以新的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的应用软件TDSA-2,讨论了施工中主要因素对施工期结构荷载传递的影响,获得了框架、板柱和剪力堵三种形式的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荷载传递规律。有关结果可作为进行施工期结构安全分析的基础,也可为现场工程师选择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期 结构模型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分析与安全指标 被引量:26
15
作者 方东平 耿川东 +1 位作者 祝宏毅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9,共8页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分析 ,应建立在准确把握时变结构的荷载、荷载效应和抗力以及合理计算安全指标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调查统计 ,研究和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分析 ,应建立在准确把握时变结构的荷载、荷载效应和抗力以及合理计算安全指标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调查统计 ,研究和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抗力、荷载及荷载效应的特征和概率模型 ,基于建筑结构可靠性理论进行安全分析 ,建立了考虑荷载重新分配的施工期结构安全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一批案例的分析和计算 ,讨论了结构设计因素、施工周期、施工活荷载以及支模层数等对安全指标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和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施工方案的比选、优化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期 安全分析 安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的构件重要性评估及其与冗余度的关系 被引量:99
16
作者 柳承茂 刘西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6-750,共5页
提出了基于刚度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评估方法,并通过最小势能原理对构件重要性与结构冗余度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证明.两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平面桁架和刚架体系中的应用.理论推导和算例表明,所给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结构中存在的薄... 提出了基于刚度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评估方法,并通过最小势能原理对构件重要性与结构冗余度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证明.两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平面桁架和刚架体系中的应用.理论推导和算例表明,所给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结构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可以为结构设计和维护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结构安全度 构件重要性 冗余度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硅酸盐混凝土中临界氯离子浓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宋晓冰 孔启明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9-63,共5页
为得到含氯环境下普通硅酸盐混凝土中钢筋的开始腐蚀时间,首先应掌握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临界氯离子浓度,此参数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数值分布较广。本文基于在脱钝过程中钢筋腐蚀电位集中体现了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观点,通过以下三部分工作... 为得到含氯环境下普通硅酸盐混凝土中钢筋的开始腐蚀时间,首先应掌握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临界氯离子浓度,此参数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数值分布较广。本文基于在脱钝过程中钢筋腐蚀电位集中体现了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观点,通过以下三部分工作对临界氯离子浓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静电位法,在模拟溶液中测试了氯离子浓度与点蚀电位之间的关系,电位的变化范围取-350 ̄+100 mV(SCE);然后,将钢筋混凝土试块放置在三种典型环境中(干燥、湿润、浸润环境),分别测试了三种环境下钢筋腐蚀电位的分布范围;最后,基于钢筋脱钝的两个必要条件:足够小的混凝土电阻以及腐蚀电位超越点蚀电位,得到针对三种腐蚀环境的以占水泥用量比例表示的总氯离子浓度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腐蚀 临界氯离子浓度 点蚀电位 腐蚀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徐变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顾建中 刘西拉 陈卫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74-1577,共4页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建造过程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 :拱肋施工阶段、桥面系施工阶段和使用老化阶段 .计算中要考虑它们共同对结构的影响 .在使用老化阶段 ,拱桥在徐变会影响其变形和内部受力状态 .通过使用 ACI2 0 9密闭混凝土的徐...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建造过程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 :拱肋施工阶段、桥面系施工阶段和使用老化阶段 .计算中要考虑它们共同对结构的影响 .在使用老化阶段 ,拱桥在徐变会影响其变形和内部受力状态 .通过使用 ACI2 0 9密闭混凝土的徐变公式和逐步计算法 ,根据拱桥在徐变过程中的特点 ,利用有限元工具计算出拱桥的徐变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徐变与普通有干燥的混凝土是不同的 ,表现在对数时间坐标上 ,其徐变变形即使在几十年后也不会趋于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拱桥 徐变 迭加法 密闭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能量流网络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79
19
作者 张雷明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9,共5页
从考察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条件下的能量流动出发,考虑结构杆件以及节点的能量流动状况,建立框架结构的能量流动网络。比较各杆件和节点的能量流动方向及大小,按图论方法得到框架结构内能量流动的关键路径,即结构的最大传力途径;通过比... 从考察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条件下的能量流动出发,考虑结构杆件以及节点的能量流动状况,建立框架结构的能量流动网络。比较各杆件和节点的能量流动方向及大小,按图论方法得到框架结构内能量流动的关键路径,即结构的最大传力途径;通过比较拆除不同杆件对结构系统总体应变能影响的大小,确定结构杆件的重要性;通过跟踪结构杆件的破坏顺序以及结构杆件重要性的变化,确定结构最重要破坏模式。对唐山大地震中倒塌的一个3层框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考虑结构受不同荷载作用的影响,可以确定框架结构的杆件重要性、最大传力途径以及最重要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网络 杆件重要性 最大传力途径 最重要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区段锈蚀的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小惠 梁发云 刘西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9-1004,共6页
采用外加电流对位于柱拉、压区、不同局部长度的钢筋混凝土柱内纵向钢筋进行了快速锈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加,大、小偏压锈蚀柱的承载力下降,破坏发生于沿原有锈胀裂缝或集中于原有锈胀裂缝附近;拉区局部区段内的较大锈... 采用外加电流对位于柱拉、压区、不同局部长度的钢筋混凝土柱内纵向钢筋进行了快速锈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加,大、小偏压锈蚀柱的承载力下降,破坏发生于沿原有锈胀裂缝或集中于原有锈胀裂缝附近;拉区局部区段内的较大锈蚀使得大偏压锈蚀柱承载力降幅较大;压区局部区段内的较大锈蚀使得小偏压锈蚀柱承载力显著下降.承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局部锈蚀区段的存在,从而破坏了柱纵向受力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 钢筋混凝土柱 局部区段 承载力 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