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需水预测及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核定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明明 方琼 +1 位作者 侯坦 卞锦宇 《江苏水利》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通过分析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指标,对规划年进行需水预测。依据区域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指标、区域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管控要求等,结合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核定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 通过分析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指标,对规划年进行需水预测。依据区域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指标、区域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管控要求等,结合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核定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进一步简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程序以及提高审批效能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预测 用水总量 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MODFLOW模型的LID设施对地下水调蓄关系研究
2
作者 侯坦 范辛 +6 位作者 方琼 黄晓家 郑榕轩 曹薇 王明明 白鹏凯 贺赫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3期17-20,共4页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增加自然降水对地下水的回补,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或典型LID设施,缺乏对大尺度和长周期海绵城市建设对整体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的探讨。论文基于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LID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增加自然降水对地下水的回补,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或典型LID设施,缺乏对大尺度和长周期海绵城市建设对整体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的探讨。论文基于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LID设施建设前后的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动态。结果显示,LID建设典型区埋深上升0~2 m,降水对潜水的补给量增加了1.83%。这表明LID设施在局部区域能够显著增强降水对地下水的回补,但对整体地下水位的动态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MODFLOW 地下水 LID设施 降水条件 规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花园对地下水补给和径流控制影响研究
3
作者 白鹏凯 方琼 +5 位作者 黄晓家 侯坦 王明明 曹薇 范辛 张良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3期13-16,共4页
基于雨水花园的降雨入渗补给试验和HYDRUS-1D模型,系统分析了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及关键设计参数对浅层地下水入渗补给与径流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似的降雨总量下,较长的降雨历时相比高降雨重现期更有助于增强地下水补给和径流控... 基于雨水花园的降雨入渗补给试验和HYDRUS-1D模型,系统分析了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及关键设计参数对浅层地下水入渗补给与径流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似的降雨总量下,较长的降雨历时相比高降雨重现期更有助于增强地下水补给和径流控制能力,而高降雨重现期则显著降低这些效果,表现出典型的“超渗产流”模式。关键设计参数如汇流比、蓄水层高度和种植土层厚度对系统性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花园 地下水补给 HYDRUS-1D 超渗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区域典型生态防洪策略选择研究
4
作者 侯坦 高成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6,共4页
以城市化区域典型生态防洪策略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11建立研究区模型,分析传统城市护岸及生态护岸的防洪效果,并将人工湿地与城市生态河道相结合,研究人工湿地不同面积和布设位置的减灾效果.结果表明,将传统硬质护坡改为植被护坡,提高... 以城市化区域典型生态防洪策略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11建立研究区模型,分析传统城市护岸及生态护岸的防洪效果,并将人工湿地与城市生态河道相结合,研究人工湿地不同面积和布设位置的减灾效果.结果表明,将传统硬质护坡改为植被护坡,提高了河道的生态性,但不利于河道的行洪排涝;将人工湿地布设于河道上后,河道最高水位下降,有利于河道的防洪减灾;将人工湿地布设于河道下游时防洪效果最显著,既满足了河道的生态需求,也保障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河道 人工湿地 MIKE11模型 防洪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乡贤护碧水打通治河护河最后一公里
5
作者 王燕妮 朱程亮 +3 位作者 余娇娇 侯坦 王凯 张良 《治淮》 2022年第1期38-40,共3页
宿迁横跨淮河、沂沭泗两大水系,拥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湖泊,京杭大运河、淮河、古黄河等16条区域性以上河流、39座小型水库、2045条县乡河道、5655条村级河道,水域面积2367km^(2),占到市域面积约四分之一,水情就是市情。2017年,宿迁在... 宿迁横跨淮河、沂沭泗两大水系,拥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湖泊,京杭大运河、淮河、古黄河等16条区域性以上河流、39座小型水库、2045条县乡河道、5655条村级河道,水域面积2367km^(2),占到市域面积约四分之一,水情就是市情。2017年,宿迁在江苏省率先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度,对全市水系全覆盖责任管理。在此基础上,宿迁创新工作举措,针对河长制不能有效覆盖的小河、小塘、小沟、小渠、小库等“五小水体”,全面启动乡贤护水活动,充分发挥乡贤桥梁纽带的作用,乡贤作用将作为对“河长制”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打通护水治水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对全市水环境保护的完备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小型水库 沂沭泗 治河 水环境保护 京杭大运河 骆马湖 古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实现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思考与实践
6
作者 朱程亮 王燕妮 +2 位作者 龚甜甜 余娇娇 侯坦 《治淮》 2021年第8期45-46,共2页
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以来,江苏省宿迁市以“生态河湖行动”为统领,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围绕“认河”“巡河”“治河”“管河”“护河”“宣河”,充分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全市河湖水质生态提升... 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以来,江苏省宿迁市以“生态河湖行动”为统领,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围绕“认河”“巡河”“治河”“管河”“护河”“宣河”,充分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全市河湖水质生态提升明显,河湖空间管控更加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美 江苏省宿迁市 思考与实践 河湖 河长制 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