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阀异步启闭的PWM喷雾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常健 张兰婷 +2 位作者 韩虎 何雄奎 刘亚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PWM变量喷雾是国内外精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但PWM变量喷雾过程中电磁阀的快速启闭在管路内易形成压力脉冲,致使喷头喷雾压力发生变化,导致喷雾质量下降。为了降低压力脉冲,设计了一种相邻电磁阀异步启闭的PWM喷雾系统,由移动底盘、药... PWM变量喷雾是国内外精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但PWM变量喷雾过程中电磁阀的快速启闭在管路内易形成压力脉冲,致使喷头喷雾压力发生变化,导致喷雾质量下降。为了降低压力脉冲,设计了一种相邻电磁阀异步启闭的PWM喷雾系统,由移动底盘、药箱、隔膜泵、稳压罐、PWM控制器、电磁阀及压力表等组成,通过延时控制,实现电磁阀异步启闭。在室内无风环境条件下,探究了喷雾系统电磁阀前管路内压力波动特性和沉积量分布均匀性。试验表明:与电磁阀同步启闭的PWM喷雾系统相比,电磁阀异步启闭可有效降低管路内压力峰值,不同PWM频率工况条件下,50%占空比时降幅最大,降幅最高为14%;20Hz频率条件下,异步启闭PWM喷雾的沉积量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略高于常规连续喷雾,但均小于15%。上述结果符合喷杆喷雾机技术性能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喷雾 脉宽调制 沉积分布均匀性 电磁阀异步启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2
作者 何雄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1-930,共10页
当今,中国农村存在家庭农场、小规模农业合作组织和国家农场3种经营模式,其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同其经营模式密切相关,尽管中国是农药生产与使用大国,全球排名第一,但落后的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与中国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农药生产水平... 当今,中国农村存在家庭农场、小规模农业合作组织和国家农场3种经营模式,其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同其经营模式密切相关,尽管中国是农药生产与使用大国,全球排名第一,但落后的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与中国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农药生产水平不相适应,带来了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中国现代化的生产进程中,农药在中国农业与园林上的使用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植保机械不同于其他农业机械,涉及农产品、环境与农药使用人员的安全,是一种精确农业作业机具。自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成立专门的检测、管理部门和机构,负责农药的市场准入与使用规范标准的制订;近年来,国家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加大了对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领域的投资力度,开发、研制了许多适合中国农业与园林上农药使用的新型机具与技术,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中国政府已把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列入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长期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械 施药技术 精准喷雾 雾滴 农药利用率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何雄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3,6,共4页
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是必然之路,但我国落后的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与之不相适应,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植保机械不同于其他的农业机械,发达的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将植保机械... 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是必然之路,但我国落后的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与之不相适应,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植保机械不同于其他的农业机械,发达的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将植保机械列入特种农业机械行列,有专门管理部门和机构。文章根据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产品安全的关键在于改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的现实,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植保机械 施药技术 雾滴 农药飘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环境下喷头及助剂对植保无人飞机喷雾飘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曾爱军 王昌陵 +4 位作者 宋坚利 王志翀 黄铭一 何雄奎 Andreas HERBST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5-323,共9页
为探究和减少植保无人飞机喷雾施药过程中的雾滴飘移,采用由单个旋翼与喷头组成的喷雾单元,在可控风洞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模拟飞行喷雾试验,控制风洞条件为风速5 m/s、喷雾压力0.3 MPa及旋翼转速2300 r/min不变,对比研究了11种喷头、4种... 为探究和减少植保无人飞机喷雾施药过程中的雾滴飘移,采用由单个旋翼与喷头组成的喷雾单元,在可控风洞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模拟飞行喷雾试验,控制风洞条件为风速5 m/s、喷雾压力0.3 MPa及旋翼转速2300 r/min不变,对比研究了11种喷头、4种代表性助剂以及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对雾滴飘移的影响,采用飘移潜在指数(DIX)及相对减飘率(DPRP)两项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在温度/相对湿度为20℃/RH 80%条件下,不同类型喷头喷雾药液在空中垂直面和水平距离上的飘移沉积量分布均呈现显著的规律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喷头F110-03相比,喷头飘移潜在性从大到小依次为:TR80-0067>ST110-0067>XR110-01>ST110-015>TR80-01>ST110-02>XR110-03>对照F110-03>IDK系列,其中IDK120-01与IDK120-015喷头的减飘移效果相近并为最好;在30℃/RH 40%条件下,采用XR110-01喷头,分别添加助剂0.5%Silwet DRS-60、1.0%"迈飞"(MF)和1.0%Y-20079后,与不添加助剂的对照相比,平均减飘率分别为43.3%、15.6%和5.2%,表明不同助剂对飘移的影响不同,需考虑助剂类型及其减飘效果合理选用;在20℃/RH 40%、20℃/RH 80%、30℃/RH 40%和30℃/RH 60%条件下,XR110-01喷头与添加1.0%MF助剂组合有利于空中飘移的减少,尤其是高温/低湿条件下,添加助剂的减飘移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植保无人飞机的喷头选择、喷雾助剂筛选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并为进一步研究喷头及助剂的减飘技术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飞机 喷头 助剂 风洞 飘移 飘移潜在指数 减飘率 雾滴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型及表面活性剂对农药药液在植物叶片上铺展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波 宋坚利 +3 位作者 曾爱军 刘亚佳 张京 何雄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340,共7页
为研究不同农药剂型及表面活性剂对药液在亲水和疏水植物叶片表面的持留及铺展行为的影响,通过数码显微镜连续摄像的方法,测试了40种药液液滴在棉花(亲水性)和水稻(疏水性)叶片上的持留及铺展行为。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三唑... 为研究不同农药剂型及表面活性剂对药液在亲水和疏水植物叶片表面的持留及铺展行为的影响,通过数码显微镜连续摄像的方法,测试了40种药液液滴在棉花(亲水性)和水稻(疏水性)叶片上的持留及铺展行为。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20%三唑酮乳油3种不同剂型的农药,以及Silwet 408、NF100和AgroSpred 730 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配制不同药液,通过注射器产生液滴并用数码显微镜记录液滴在水稻和棉花叶片上的铺展行为。结果表明:农药剂型对药液表面张力影响不显著,但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却对表面张力影响显著,其对降低表面张力影响的显著程度依次为Silwet 408>AgroSpred 730>NF100;同种表面活性剂对悬浮剂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可湿性粉剂,对乳油的影响最小;加入NF100可增加药液液滴在水稻叶片上的持留能力。结合表面张力结果,证明表面张力并非增强药液持留和铺展能力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剂型 表面活性剂 药液性质 叶片 铺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技术条件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杜文勇 何雄奎 +2 位作者 胡振方 Zia S. Muller 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为了研究并得到3种不同灌溉技术(滴灌、喷灌、漫灌)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设计了滴灌、喷灌、漫灌的大田试验.3种灌溉技术条件下,其灌溉总量相同,漫灌和喷灌采用浇底墒水加浇两水,滴灌采用浇底墒水加浇... 为了研究并得到3种不同灌溉技术(滴灌、喷灌、漫灌)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设计了滴灌、喷灌、漫灌的大田试验.3种灌溉技术条件下,其灌溉总量相同,漫灌和喷灌采用浇底墒水加浇两水,滴灌采用浇底墒水加浇四水的方式;从冬小麦整个生长期内的作物高度、叶面积指数、籽粒重等指标,考察不同灌溉技术对冬小麦生产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表层含水量下降速度最小,整个生长期,含水量高于喷灌和漫灌;滴灌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高,其次是喷灌;在成熟期,滴灌条件下,作物高度比漫灌高12%,比喷灌高5%;滴灌和喷灌的条件下产量分别比漫灌高8.63%,7.75%;滴灌、喷灌、漫灌的籽粒千粒重分别为43.36,42.17和41.17 g,滴灌和喷灌籽粒重明显高于漫灌,且生物量分别比漫灌提高了6.9%,3%.这说明3种灌溉技术中,滴灌技术最有利于实现节水保墒、小麦增产,其次是喷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技术 冬小麦 含水量 叶面积指数 产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羧氟草醚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邹积鑫 何雄奎 +2 位作者 陶传江 朴秀英 姜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75-378,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乙羧氟草醚对斑马鱼B rachydanio rerio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系数。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吐温-80为助剂,配制不同浓度的乙羧氟草醚溶液,测得其对斑马鱼的LC50值为3.10mg/L,属于中等毒性。生物富集性试验中设乙羧氟草...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乙羧氟草醚对斑马鱼B rachydanio rerio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系数。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吐温-80为助剂,配制不同浓度的乙羧氟草醚溶液,测得其对斑马鱼的LC50值为3.10mg/L,属于中等毒性。生物富集性试验中设乙羧氟草醚浓度为0.03和0.30mg/L,持续暴露时间为8d,测得生物富集系数(BCF8d)分别为1.16和2.43,属于低富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羧氟草醚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混合器在自动混药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郭宇波 何雄奎 +1 位作者 宋坚利 曾爱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49,187,共4页
针对直接注入式变量施药系统,研究了不同剂型和不同黏度的药液在自动混药时的混合均匀度。采用静态混合器,把不同的农药剂型、不同黏度的溶液与传统混药装置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混合的引入对悬浮剂及中高黏度药液的混... 针对直接注入式变量施药系统,研究了不同剂型和不同黏度的药液在自动混药时的混合均匀度。采用静态混合器,把不同的农药剂型、不同黏度的溶液与传统混药装置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混合的引入对悬浮剂及中高黏度药液的混合均匀度有明显的改善,以CV值作为评价标准。溶剂变化不大,悬浮剂提高了近20倍,中高黏度的药剂也提高了30%。200%,同时缩短了流体流经的管路,减少了达到均匀混合时的延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自动混药装置 试验研究 变量施药 静态混合器 混合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静电喷雾中喷液物化特性对荷质比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于辉 何雄奎 +2 位作者 仲崇山 战强 李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706-4707,共2页
采用电晕荷电方式,研究静电喷雾中喷液的物理化学特性对雾滴荷质比的影响。配制一系列不同电导率、表面张力、介电常数的喷液,进行静电喷雾,测量雾滴荷质比。结果表明,雾滴荷质比随喷液表面张力的增加无明显变化;随喷液电导率的增加而减... 采用电晕荷电方式,研究静电喷雾中喷液的物理化学特性对雾滴荷质比的影响。配制一系列不同电导率、表面张力、介电常数的喷液,进行静电喷雾,测量雾滴荷质比。结果表明,雾滴荷质比随喷液表面张力的增加无明显变化;随喷液电导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喷液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增大。这些规律为以后静电喷雾制剂的配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雾 荷质比 电导率 表面张力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雾化喷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战强 曾爱军 +1 位作者 何雄奎 宋坚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气泡雾化是一种新型的两相流雾化方法,具有更小的雾滴直径和更低的工作压力。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农业施药用的气泡雾化喷嘴,并对其流量和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试验结果发现:喷嘴的雾化特性主要受气液比的影响,流量特性比较复杂,... 气泡雾化是一种新型的两相流雾化方法,具有更小的雾滴直径和更低的工作压力。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农业施药用的气泡雾化喷嘴,并对其流量和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试验结果发现:喷嘴的雾化特性主要受气液比的影响,流量特性比较复杂,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之间相互影响,一相流量的变化必引起另一相的流量变化;水平喷射时,颗粒直径沿径向的分布不对称,下方沿径向增大;上方基本不变。喷嘴出口直径的大小对雾化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气泡雾化喷嘴 试验研究 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铺展系数和干燥时间来选择草甘膦助剂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红军 何雄奎 +2 位作者 曾爱军 刘亚佳 于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90-3592,共3页
表面张力是评价制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测试表面张力的基础上,探讨用液滴的铺展系数、干燥时间来选择与草甘膦铵盐相配伍的助剂的可行性。通过测定各单一助剂以及助剂和草甘膦铵盐混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铺展直径、干燥时... 表面张力是评价制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测试表面张力的基础上,探讨用液滴的铺展系数、干燥时间来选择与草甘膦铵盐相配伍的助剂的可行性。通过测定各单一助剂以及助剂和草甘膦铵盐混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铺展直径、干燥时间、有效沉积和生物防效发现,草甘膦铵盐溶液的表面张力越低,接触角越小,铺展得越好,干燥时间越短,沉积越多,防效越好。但是当溶液的表面张力低于30 mN/m时,应该考虑它降低药液沉积的可能性。另外,加入Triton X-100或OP10的草甘膦铵盐溶液防效很好,比Roundup低5%;而加入Tween80后的草甘膦铵盐溶液沉积比Roundup高,但是防效比Roundup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干燥时间 铺展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动喷雾器摆动喷施除草剂药剂分布均匀性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会珠 何雄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42,共2页
手动喷雾器摆动喷施除草剂药剂分布均匀性探讨袁会珠何雄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面积迅速增长,近年来已超过270万hm2... 手动喷雾器摆动喷施除草剂药剂分布均匀性探讨袁会珠何雄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面积迅速增长,近年来已超过270万hm2。但除草剂的施用技术仍很落后,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药剂分布 均匀性 手动喷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灭鼠毒饵喷撒机悬挂架的结构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伟 张云 +1 位作者 何雄奎 包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158,共5页
在JDT-654式拖拉机背负式草原灭鼠毒饵喷撒机[1]的结构设计中,三点悬挂架的结构性能试验是验证结构设计合理性、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为此,从动力学理论出发,采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生产的田间机械动力学参数... 在JDT-654式拖拉机背负式草原灭鼠毒饵喷撒机[1]的结构设计中,三点悬挂架的结构性能试验是验证结构设计合理性、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为此,从动力学理论出发,采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生产的田间机械动力学参数遥测仪采集背负式草原灭鼠毒饵喷撒机在草原灭鼠作用时进行了试验,采集的数据为草原灭鼠毒饵喷撒机三点悬挂架的优化设计和强度校核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饵喷撒机 悬挂架 数据采集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雾化低容量喷杆喷雾与常量喷雾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铖 何雄奎 +4 位作者 曾爱军 乔白羽 张清军 齐振超 赵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4-891,共8页
为探究装配离心雾化喷头的喷杆喷雾机在小麦田植保作业中的适用性,研发了一种基于低容量离心雾化技术的喷杆喷雾机(BSC),以添加诱惑红示踪剂的3种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40%氧乐果乳油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复配制剂为供试药液,... 为探究装配离心雾化喷头的喷杆喷雾机在小麦田植保作业中的适用性,研发了一种基于低容量离心雾化技术的喷杆喷雾机(BSC),以添加诱惑红示踪剂的3种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40%氧乐果乳油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混合复配制剂为供试药液,与装配液力式喷头的背负式喷雾器(KSH)、喷杆喷雾机(BSH)以及装配离心雾化喷头的背负式喷雾器(KSC)进行田间施药对比试验,分析了4种机具的主要作业效果指标——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小麦冠层药液穿透性、作业效率以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沉积均匀性,离心雾化低容量喷杆喷雾与常量喷雾无显著性差异,而装配离心雾化喷头的背负式喷雾器的沉积均匀性低于其他3种机具;与常量喷雾相比,离心雾化方式有效提高了药液的冠层穿透性,最多可提高2.9倍;与常量喷杆、低容量离心背负和常量背负式喷雾器相比,低容量离心喷杆喷雾机的作业效率分别提高0.5倍、5.6倍和18.6倍;对比空白处理,低容量离心喷雾和常量喷雾方式防治效果显著,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可为低容量施药技术、超低容量施药技术和离心雾化技术在喷杆喷雾机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雾化 低容量喷雾技术 喷杆喷雾机 雾滴沉积 作业效率 冠层穿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助剂在微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怀高 曾爱军 +1 位作者 何雄奎 于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898-3899,共2页
通过对目前国内微生物农药制剂现状、喷雾助剂的功能要求以及应用于微生物农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使用喷雾助剂作为微生物农药施用的助剂。
关键词 微生物农药 制剂 喷雾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VR单片机的自动对靶喷雾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泽祎 何雄奎 +1 位作者 肖健 宋晓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7017-7018,共2页
设计以ATmega 16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对靶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PC机作为上位机,控制摄像头定时摄取图像,利用2g-r-b颜色特征分割该彩色图像,当绿色颜色分量大于预设阀值时,便判定摄像头下有靶标,用PC机的串口通信系统发送指令到单片机,... 设计以ATmega 16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对靶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PC机作为上位机,控制摄像头定时摄取图像,利用2g-r-b颜色特征分割该彩色图像,当绿色颜色分量大于预设阀值时,便判定摄像头下有靶标,用PC机的串口通信系统发送指令到单片机,延迟预设的时间后,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喷雾,实现自动对靶喷雾,并且可以设定延迟时间,从而实现在不同行走速度下的自动对靶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对靶 AVR 串口通信 颜色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科普机制创新初探——以中国农学会“两带两促”科技志愿服务模式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廖丹凤 包书政 +4 位作者 冯桂真 王长海 张楠 边全乐 何雄奎 《农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87-93,共7页
以志愿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统领,通过高层与基层两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两带两促”科普新模式推广,用崇德向善和雷锋精神驱动城乡科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在不需政府投资、不占国家资源、尽其所能不计报酬情况下,无偿服务农村农民,... 以志愿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统领,通过高层与基层两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两带两促”科普新模式推广,用崇德向善和雷锋精神驱动城乡科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在不需政府投资、不占国家资源、尽其所能不计报酬情况下,无偿服务农村农民,是今后构建农村科普新格局、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中国农学会广泛动员和吸纳涉农科教工作者及农技推广人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涉农企业家、退伍军人、在校大学生等加入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塑造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社会化队伍结构,建立起了一支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截至2022年5月,已建立136支服务分队,志愿者近3000人,形成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用得上、留得住、常在村”的乡村本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保障了科普资源常年扎根农村,形成了农村科普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机制,有效破解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落到了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科普 科技志愿服务 科普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89C51的喷雾机速度计算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成 何雄奎 刘敬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473-3474,共2页
开发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喷雾速度计算系统,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输入确定的喷雾参数后得出速度变量,指导喷雾作业者控制拖拉机前进速度,实现变量施药,减少农药浪费。
关键词 植保机械 单片机 喷雾机 精准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植保装备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赛珂 何雄奎 +3 位作者 刘亚佳 王昌陵 宋坚利 曾爱军 《植物医学》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智慧植保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无人化和智能化.本文旨在综述智慧植保装备与技术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分析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潜在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本文首先对不同智慧植保装备与技术进行了相应... 智慧植保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无人化和智能化.本文旨在综述智慧植保装备与技术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分析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潜在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本文首先对不同智慧植保装备与技术进行了相应分类与描述,然后探讨了智慧植保装备与技术在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精准施药、施肥与灌溉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最后,本文讨论了智慧植保装备与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植保 农业生产 装备技术 无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靶施药技术装备在植物病虫草害防控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理民 何雄奎 +2 位作者 刘亚佳 曾爱军 宋坚利 《植物医学》 2023年第5期1-16,共16页
近年来,绿色农药及靶向农药等新农药被广泛应用到作物保护中,但国内植保从业者对对靶施药技术的了解并不深入.本文将对靶施药技术类比于靶向农药和机器人控制技术,并将其分为实现过程和载体来进行描述,具体从4个部分展开介绍.第一,用于... 近年来,绿色农药及靶向农药等新农药被广泛应用到作物保护中,但国内植保从业者对对靶施药技术的了解并不深入.本文将对靶施药技术类比于靶向农药和机器人控制技术,并将其分为实现过程和载体来进行描述,具体从4个部分展开介绍.第一,用于感知信息的传感器和技术,类似于机器人的“感知”功能,可以看作是人体的“眼睛”;第二,对靶施药技术的计算和决策模型,类似于机器人的“决策”功能,可以看作是人体的“大脑”;第三,对靶施药技术的施药量控制方法,类似于机器人的“控制”功能,可以看作是人体的“手”;第四,几种典型的对靶施药机.本文亦指出了对靶施药技术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向着本土化、智能化、傻瓜化和农艺农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农药 对靶施药 感知设备 施药决策 施药控制 施药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