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理念和技术的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怡宁 孙新宽 磨美兰 《广西畜牧兽医》 2012年第5期315-317,共3页
1引言 自1931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被发现以来,该病被定义为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种鸡、蛋鸡和肉鸡的肾脏、呼吸、生殖和消化系统。IB的病原IBV血清型众多,呈世界性分布。IB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于:产蛋量减少、蛋质量... 1引言 自1931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被发现以来,该病被定义为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种鸡、蛋鸡和肉鸡的肾脏、呼吸、生殖和消化系统。IB的病原IBV血清型众多,呈世界性分布。IB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于:产蛋量减少、蛋质量下降、假母鸡、生长迟缓、增加继发感染的易感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中度至重度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综述 技术 诊断 传染性疾病 IBV 消化系统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禽与禽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2
作者 何怡宁 磨美兰 韦天超 《广西畜牧兽医》 2014年第6期330-330,共1页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禽与禽病学分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华都诗华”养禽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28日—30日在南宁市东盟国际大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广西养禽与禽病学分会主办,北京华都诗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独家冠名,上海...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禽与禽病学分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华都诗华”养禽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28日—30日在南宁市东盟国际大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广西养禽与禽病学分会主办,北京华都诗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独家冠名,上海石井畜牧设备有限公司、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挑战(天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和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学会 学术研讨会 养禽 学分 禽病 广西 动物保健品 会员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及结构蛋白基因变异和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翠兰 何怡宁 +5 位作者 李和鸣 孙新宽 谭渝才 韦天超 磨美兰 韦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5-823,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3年从免疫失败的广西某鸡场中分离到的一株IBV(GX-NN130048)进行S1、E、M和N基因的扩增、测序、相似性比较、系统进化树绘制和重组分析以及血清型鉴定。基因序列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3年从免疫失败的广西某鸡场中分离到的一株IBV(GX-NN130048)进行S1、E、M和N基因的扩增、测序、相似性比较、系统进化树绘制和重组分析以及血清型鉴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GX-NN130048的S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RRSRR,S1、E、M和N基因与参考株核苷酸相似性分别在60.8%~90.1%、81.0%~94.2%、86.1%~93.8%和86.0%~93.3%;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GX-NN130048的S1基因与疫苗毒株4/91同属一群,而E、M和N基因则与毒株LX4属于同一群;重组分析显示,分离株GX-NN130048的S1基因来源于疫苗毒株4/91和GX-HC1006野毒株(LX4型)的重组;血清型分析表明,该分离株的血清型不同于疫苗株H120和4/91。研究表明分离株GX-NN130048是一株重组毒株,其结构基因和血清型均发生变异。本研究再次提供证据说明,疫苗株4/91越来越多参与到IBV流行株通过基因重组导致的遗传变异事件当中,并可能由此导致新血清型的出现。这可能是现场免疫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有必要继续加强对IBV的监测和新疫苗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重组 基因 血清型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基因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雏鸡气管黏膜中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智文 曹艳杰 +6 位作者 何怡宁 李和鸣 戴锦龙 张志鹏 韦平 韦天超 磨美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了解鸡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雏鸡气管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BV M41株感染SPF鸡后不同时相气管黏膜中β干扰素(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IBV病毒载量变化。结... 为了解鸡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雏鸡气管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BV M41株感染SPF鸡后不同时相气管黏膜中β干扰素(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IBV病毒载量变化。结果显示,鸡气管黏膜中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mRNA转录水平在感染后(DPI)第1~14天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调,且均在5DPI达到峰值;鸡气管黏膜中IBV病毒载量在1DPI急剧升高,在5DPI达到峰值,14DPI病毒载量急剧下降。结果表明,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mRNA转录水平与IBV病毒载量变化趋势一致,提示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在抵御IBV入侵、抑制IBV复制、增殖以及病毒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结果丰富了宿主抗IBV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机制,为IB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气管黏膜 干扰素刺激基因 Β干扰素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诱导的天然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郑衍生 何怡宁 +3 位作者 谢智文 韦平 韦天超 磨美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组高度变异,血清型众多且交叉保护性差,常导致免疫失败,因此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是研究IB...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组高度变异,血清型众多且交叉保护性差,常导致免疫失败,因此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是研究IBV致病机制的热点,其中作为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第一道防线的天然免疫是决定疾病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论文从模式识别受体、Ⅰ型干扰素、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天然免疫细胞和补体系统五个方面对IBV感染诱导宿主的天然免疫应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IBV的致病机制研究和IB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致病机制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鸡大肠杆菌性关节炎的诊断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莫国东 孙新宽 +5 位作者 何怡宁 梁鲜便 刘发东 韦天超 磨美兰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342-344,共3页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细菌性疾病,包括大肠杆菌性蜂窝织炎、大肠杆菌性腹膜炎、气囊炎、大肠杆菌性关节炎、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等。大多数禽类对大肠杆菌病易感,其中以幼禽和胚胎最为易感且危害...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细菌性疾病,包括大肠杆菌性蜂窝织炎、大肠杆菌性腹膜炎、气囊炎、大肠杆菌性关节炎、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等。大多数禽类对大肠杆菌病易感,其中以幼禽和胚胎最为易感且危害较严重。病鸡、携带者和啮齿类动物的粪便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的病原菌,散布于外界环境中,污染水源、饲料和垫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 鸡大肠杆菌病 关节炎 诊断报告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疾病 啮齿类动物 蜂窝织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制的间接N-ELISA试剂盒对血清样品IBV抗体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新宽 莫秀娟 +4 位作者 何怡宁 宋丽丽 吴翠兰 磨美兰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 2013年第5期259-262,共4页
采用课题组研制的间接N-ELISA试剂盒与商品试剂盒对来自广西不同鸡群的393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IBV抗体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间接N-ELISA试剂盒与商品试剂盒IBV抗体检测结果高度吻合,而且检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不同IBV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 采用课题组研制的间接N-ELISA试剂盒与商品试剂盒对来自广西不同鸡群的393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IBV抗体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间接N-ELISA试剂盒与商品试剂盒IBV抗体检测结果高度吻合,而且检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不同IBV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的规律,对实际生产中鸡群IBV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间接N—ELISA试剂盒 商品试剂盒 抗体滴度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姜子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黄曲霉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智文 吴恩龙 +6 位作者 李和鸣 何怡宁 戴锦龙 磨勤 韦平 韦天超 磨美兰 《广西畜牧兽医》 2015年第1期13-15,共3页
为探究木姜子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黄曲霉菌的抑菌效果,本试验以木姜子油为试验材料,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木姜子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黄曲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木姜子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黄曲霉菌均有很好的抑菌作用,为... 为探究木姜子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黄曲霉菌的抑菌效果,本试验以木姜子油为试验材料,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木姜子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黄曲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木姜子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黄曲霉菌均有很好的抑菌作用,为研究新的抗菌药物及新药研发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油 鸭疫里默氏杆菌 黄曲霉菌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鸡STING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曹艳杰 何怡宁 +3 位作者 李和鸣 谢智文 戴锦龙 磨美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5,共6页
为探究鸡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的结构及功能,采用RT-PCR方法从三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全长STING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140bp,编码379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比较发现,三黄鸡STING基... 为探究鸡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的结构及功能,采用RT-PCR方法从三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全长STING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140bp,编码379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比较发现,三黄鸡STING基因与原鸡和火鸡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100%和92.3%,与其他物种STING基因的亲缘关系依次为其他禽类>哺乳动物>鱼类。预测STING的分子质量为42.63ku,理论等电点为6.67,有较好的亲水性与抗原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折叠占7.4%,无规则卷曲占51.2%,螺旋占41.4%。该蛋白由胞内区、跨膜区和胞外区组成,跨膜结构域仅有1个且位于N端,无信号肽。本研究首次成功克隆了三黄鸡STING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为全面解析鸡STING的分子结构及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NG基因 三黄鸡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研究丹参酮ⅡA抑制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的作用
10
作者 王呈祥 郑长民 +4 位作者 何怡宁 张胜昌 张亚萍 黄德伦 白琳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A)对热应激导致的小鼠睾丸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热应激(HS)组和TS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使用单次睾丸热应激处理构建睾丸损伤模型,...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A)对热应激导致的小鼠睾丸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热应激(HS)组和TS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使用单次睾丸热应激处理构建睾丸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TSA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10μg/g、20μg/g、40μg/g的剂量腹腔注射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的TSA溶液,HS组小鼠注射给予等容积的DMSO溶剂,连续干预7 d。利用病理学、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种手段,研究TSA对热应激致小鼠睾丸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S组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直径显著减小,睾丸组织内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睾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HS组比较,TSA干预后,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直径显著增大,睾丸组织内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睾酮含量显著上升(P<0.05)。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HS组与空白对照组、TSA中剂量组间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聚类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S组通过上调细胞凋亡通路内蛋白表达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引起睾丸组织器质性病变,进而影响睾丸分泌功能;TSA干预后能够抑制细胞凋亡通路内蛋白表达,缓解由热应激导致的睾丸损伤。[结论]TSA能够有效缓解由热应激引起的小鼠睾丸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热应激 睾丸损伤 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安神补脑液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王梓欣 苏潆 +4 位作者 罗娴 黄雄婷 黄凤敏 郑长民 何怡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目的]探讨安神补脑液(ASBNY)对围绝经期失眠症(PI)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ASBNY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靶点基因,同时获取与PI相关的靶点,筛选ASBNY与PI交集的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动物实... [目的]探讨安神补脑液(ASBNY)对围绝经期失眠症(PI)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ASBNY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靶点基因,同时获取与PI相关的靶点,筛选ASBNY与PI交集的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动物实验观察ASBNY对PI模型大鼠失眠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其对PI大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海马组织核心靶点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ASBNY活性成分188个,核心活性成分主要为雌酮、雌二醇、桦木醇等,PI相关靶点90个,ASBNY与PI共同靶点48个,核心靶点包括TNF-α、IL-6和IL-1β等。GO分析结果主要包括基因表达的正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转录的正向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动物实验发现,ASBNY高、低剂量和氟西汀给药后均有大鼠入睡,其中ASBNY高剂量组入睡率最高,且睡眠时间最长。ASBNY高剂量和氟西汀给药后能显著降低血清LH和FSH水平(P<0.01),ASBNY高剂量给药后能明显增加海马组织cAMP的mRNA表达,ASBNY低剂量组能显著下调海马组织PKA、Rap1、PI3K和Akt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ASBNY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PI起到治疗作用,具体作用机制通过降低血清LH和FSH水平,激活cAMP信号并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等途径改善PI的失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失眠 安神补脑液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