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型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
1
作者 高佳瑶 燕晶晶 +2 位作者 龙泓 于晶 伍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79-180,共2页
患者男性,58岁。因“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10余年,复查增大3个月”为主诉入院。10年来患者规律复查胸部CT,结节未见明显变化,3个月前于外院复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结节增大。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气短,无呼... 患者男性,58岁。因“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10余年,复查增大3个月”为主诉入院。10年来患者规律复查胸部CT,结节未见明显变化,3个月前于外院复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结节增大。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气短,无呼吸困难,体重无明显变化。饮酒30年,吸烟30余年。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6.78 ng/ml(正常值:0~5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周围型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恒流量注水器的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伍建林 李著信 赵扬名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59,共2页
为了实现油田注水井定量注水, 研究了恒流量注水器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恒流量注水器采用减压节流的“双级水嘴”模型, 对理论模型在工程化应用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利用“恒力”弹簧作为注水器水嘴的位置伺服机构, 并以注水井采... 为了实现油田注水井定量注水, 研究了恒流量注水器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恒流量注水器采用减压节流的“双级水嘴”模型, 对理论模型在工程化应用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利用“恒力”弹簧作为注水器水嘴的位置伺服机构, 并以注水井采用的水量控制方式为基础进行了产品开发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恒流量注水器在不同压差下能达到注水量基本稳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量 油田注水井 注水量 水嘴 现场试验 压差 节流 注水器 弹簧 地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后CT征象转归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伍建林 路希伟 +2 位作者 刘薇 苗延巍 李智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前后CT征象的变化规律。方法:搜集新发活动性肺结核32例,在抗结核治疗前后均行两次以上螺旋CT检查,对比观察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的演变与转归表现。结果:在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中,磨玻璃阴影、小叶中心结...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前后CT征象的变化规律。方法:搜集新发活动性肺结核32例,在抗结核治疗前后均行两次以上螺旋CT检查,对比观察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的演变与转归表现。结果:在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中,磨玻璃阴影、小叶中心结节影、树芽征、小叶实变阴影、肺实变、厚壁空洞及支气管壁增厚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而支气管扩张、薄壁空洞和钙化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活动性肺结核可检出多种活动性CT征象,治疗后上述征象多以单发为主。结论:CT征象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后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有助于评价活动性肺结核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伍建林 李著信 王鹏飞 《石油矿场机械》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储供油设备,具有加油、运油、储油、供油、机动转移等多重功能,适合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作用。文章论述了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的上浮、下潜、拖航等工作历程,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其涉及的...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储供油设备,具有加油、运油、储油、供油、机动转移等多重功能,适合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作用。文章论述了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的上浮、下潜、拖航等工作历程,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其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 储油 工作过程 功能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诊断(附5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伍建林 韩玉成 +3 位作者 郎志谨 王峰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3期1-3,共3页
报告5例脑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结合有关文献讨论其MRI表现。材料与方法:5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3例,女2例,年龄21-65岁,平均364岁,均行MRI检查。结果:(1)该肿瘤发病年龄较轻,病程较长,多表现为顽固性癫痫;(2)好发于颞叶(... 报告5例脑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结合有关文献讨论其MRI表现。材料与方法:5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3例,女2例,年龄21-65岁,平均364岁,均行MRI检查。结果:(1)该肿瘤发病年龄较轻,病程较长,多表现为顽固性癫痫;(2)好发于颞叶(3巧);(3)病灶以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多见(5/5),边缘多较清楚;(4)T1WI呈低或低等混合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1例可见钙化;(5)增强扫描病灶实质部分出现不规则强化。结论:较典型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在术前对脑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做出提示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MRI诊断 脑内 MRI表现 MRI检查 顽固性癫痫 囊实混合性 病理证实 发病年龄 T2WI 增强扫描 临床资料 65岁 高信号 不规则 病灶
全文增补中
可移式水下储供油装置水力特性研究
6
作者 伍建林 李著信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7,共5页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装置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储供油设备,具有加油、运油、储油、供油、可机动转移等多重功能,适合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建立了基于RNGk-ε湍流模式的水下储供油装置水力特性CFD理论模型,并以非平衡壁面函数法耦合壁...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装置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储供油设备,具有加油、运油、储油、供油、可机动转移等多重功能,适合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建立了基于RNGk-ε湍流模式的水下储供油装置水力特性CFD理论模型,并以非平衡壁面函数法耦合壁面条件,通过FVM求解理论模型。计算中压力和速度的耦合采用SIMPLE算法,并对压力方程采用PRESTO!格式求解。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在计算水下航行器的水力特性时有良好的精度。本文对9 m×20 m×60 m典型结构外形的水下储供油装置主体系统的CFD计算为系统外形的选取、总阻力的确定、拖航系统的配置等工作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计算流体力学(CFD) 阻力 水下储供油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膈角区囊性淋巴管瘤1例
7
作者 伍建林 沈慧聪 张丽芝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9年第2期47-47,共1页
右心膈角区囊性肿物一般多为心包囊肿,发生在该处的囊性淋巴管瘤十分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一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囊性淋巴管瘤 右心 心包囊肿 囊性肿物 病理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在脑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8
作者 宁殿秀 李智勇 +3 位作者 王秀凤 苗延巍 伍建林 郎志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简称 :MSCTA)在脑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选在我院行MSCTA检查的脑血管性疾病 2 2例 ,使用GELightSpeedPlus四层螺旋CT机 ,螺距 :3~ 6 ,层厚 :1.2 5mm ,注药流率 :2 .5~ 4 .0ml/... 目的 :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简称 :MSCTA)在脑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选在我院行MSCTA检查的脑血管性疾病 2 2例 ,使用GELightSpeedPlus四层螺旋CT机 ,螺距 :3~ 6 ,层厚 :1.2 5mm ,注药流率 :2 .5~ 4 .0ml/s ,成人剂量 :10 0ml,儿童按 2ml/公斤计算 ,扫描延迟时间 :15~ 2 2s。图像后处理使用ADW 3.1工作站进行脑血管二维及三维重建。结果 :MSCTA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脑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 ,可充分观察到脑动脉瘤的准确起源、瘤体大小、颈部宽窄及走向等情况 ,其中 8例手术病例结果与MSCTA诊断结果一致 ,本组病例中所显示的最小动脉瘤直径约 3mm ;同时 ,MSCTA也可作为脑动脉瘤术后评价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观察术后银夹所在的位置和远端血管通畅情况等。三维图像对于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和烟雾病等也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三维成像中 ,容积显示图像为最佳。结论 :MSCTA是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 ,在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和术前术后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法对大鼠血浆中三氯生的代谢和动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伍建林 越皓 蔡宗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4-730,共7页
三氯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家庭卫生用品中的抗菌消毒剂。虽然其本身不具有很强的毒性,但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变化是否对生物和人体有害我们还不得而知。因此,研究三氯生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与动力学情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采用超高效液... 三氯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家庭卫生用品中的抗菌消毒剂。虽然其本身不具有很强的毒性,但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变化是否对生物和人体有害我们还不得而知。因此,研究三氯生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与动力学情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级四极杆质谱法来测定口服给药(5mg/kg)后大鼠血浆中的三氯生的含量及其代谢产物。相对于多反应监测(MRM)技术,尽管其有较好的最低检测限,但选择离子监测(S IR,又称为SIM)有更好的方法验证参数。在本试验中,选择离子监测方法检测限为10.8ng/mL,方法的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都较高。用该方法测定的三氯生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为(48.5±10.5)h。同时,还鉴定出其三氯生血浆中有分别被羟基化加磺酸化、葡萄糖醛酸化以及磺酸化的4个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级四极杆质谱 大鼠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诊断脑动脉瘤多种重建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宁殿秀 李智勇 +5 位作者 刘静红 张清 苗延巍 伍建林 郎志谨 杜敏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9期902-905,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不同重建方法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脑部MSCTA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脑MSCTA检查的脑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GELight-speed及PHILIPS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螺距:0.5~1.3,层厚: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不同重建方法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脑部MSCTA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脑MSCTA检查的脑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GELight-speed及PHILIPS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螺距:0.5~1.3,层厚:0.625~1.25mm。在GEadw4.2工作站上进行脑血管后处理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及曲面重建(CPR)。并对四种图像重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1例阳性病例中共有33个动脉瘤,VR与MIP显示32个,SSD显示30个,CPR显示29个。未显示动脉瘤直径均小于3mm。结论:VR与MIP显示脑动脉瘤最佳,是较常用的显示方法,而CPR与SSD存在一定的漏诊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排多层螺旋CT门静脉系统三维成像在腹部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克礼 王丽君 +1 位作者 刘晓峰 伍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MSCT)门静脉系统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腹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16排CT对86例疑及腹部肿瘤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在ADW4.2工作站进行腹部门脉系统血管重建,重建技术包括多...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MSCT)门静脉系统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腹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16排CT对86例疑及腹部肿瘤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在ADW4.2工作站进行腹部门脉系统血管重建,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技术(VR)和MIP(2D和3D)等。结果:86例门静脉系统MSCTA均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结构,直观立体的评价门静脉的走行、位置、有无肿瘤癌栓、门静脉与肿瘤的空间关系等,为门静脉及其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其中观察空间关系以VR图像最佳,观测静脉栓子以2D-MIP最佳。结论:MSCT门静脉系统三维血管成像能准确、直观、立体地显示其解剖特点,为腹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门静脉 三维重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网膜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翁文采 伍建林 +3 位作者 赵林 董雷 于广庆 陈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分析小网膜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部位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小网膜肿瘤的CT表现,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8例肿瘤均位于小网膜上,其中转移瘤3例,间质瘤2例,淋巴管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论:CT对小... 目的:分析小网膜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部位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小网膜肿瘤的CT表现,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8例肿瘤均位于小网膜上,其中转移瘤3例,间质瘤2例,淋巴管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论:CT对小网膜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各类肿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初步进行鉴别诊断和良恶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网膜 类肿瘤 鉴别诊断 diagnosis of 特征性表现 回顾性分析 增强扫描 神经鞘瘤 淋巴管瘤 临床价值 病理证实 转移瘤 良恶性 间质瘤 手术 认识 平扫 结果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类癌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智勇 刘伟 +2 位作者 韩晓雨 康建蕴 伍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分析肺类癌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7月间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类癌9例,均经MSCT扫描,其中,7例完成了CT增强扫描,1例完成了MR增强扫描,2例仅完成了CT平扫。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CT... 目的:分析肺类癌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7月间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类癌9例,均经MSCT扫描,其中,7例完成了CT增强扫描,1例完成了MR增强扫描,2例仅完成了CT平扫。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CT扫描资料。结果:本组9例,5例位于支气管内,4例位于肺野内。其中,6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3例表现为不规则结节;8例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整,1例表现为边缘毛糙;7例病灶密度均匀,有血管集束征2例,有钙化点2例。CT或MR增强扫描7例,6例见明显强化效应,CT值增幅超过40HU以上,仅1例见轻度强化效应。本组病例均未见空洞及胸腔积液。结论:肺类癌的常见影像学征象为:支气管及肺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可有明显强化;可伴有钙化点,但空洞等继发征象较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癌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在腹部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智勇 伍建林 +3 位作者 刘丹 刘晓峰 王克礼 张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可疑存在腹部血管性疾病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用GELight-speedUltra16层CT进行螺旋薄层CT扫描。扫描条件:扫描层厚1.25mm,螺距1.75∶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可疑存在腹部血管性疾病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用GELight-speedUltra16层CT进行螺旋薄层CT扫描。扫描条件:扫描层厚1.25mm,螺距1.75∶1,转速0.5s/360°,120kV,350~400mA,扫描总时间10~15s。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三维腹部血管重组,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腹部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全部病例三维腹部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腹部血管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为腹部血管性疾病病人提出明确诊断。结论MSCT三维腹部血管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腹部血管的立体解剖特点,为腹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血管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组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检查在胸壁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福刚 姜燕茹 +1 位作者 伍建林 宁殿秀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CT检查技术在胸壁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38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胸壁肿物的CT表现 ,按病变的起源分为来源于胸壁软组织的Ⅰ型肿物和来源于胸壁骨性结构的Ⅱ型肿物。结果 :Ⅰ型2 3例 (6 0 5 %) ... 目的 :探讨CT检查技术在胸壁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38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胸壁肿物的CT表现 ,按病变的起源分为来源于胸壁软组织的Ⅰ型肿物和来源于胸壁骨性结构的Ⅱ型肿物。结果 :Ⅰ型2 3例 (6 0 5 %) ,包括脂肪瘤 7例 ,结核 5例 ,脓肿 4例 ,纤维瘤 3例 ,转移瘤 3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例 ,其中以脂肪瘤和胸壁结核较有特点 ;Ⅱ型 1 5例 (39 5 %) ,包括软骨肉瘤 3例 ,骨软骨瘤 3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例 ,骨转移瘤 6例 ,CT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CT检查图像清晰无重叠 ,组织密度分辨率高 ,在各类胸壁肿物的影像学诊断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壁肿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癌的CT影像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小幼 韩晓雨 +1 位作者 李智勇 伍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状腺乳头癌的平扫及增强CT的各种征象,提高CT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癌43例,术前均行甲状腺CT薄层(2~5mm)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CT影像特点及其...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状腺乳头癌的平扫及增强CT的各种征象,提高CT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癌43例,术前均行甲状腺CT薄层(2~5mm)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CT影像特点及其病理学基础。结果:43例甲状腺乳头癌病例中,边界不清32例(32/43,75%);钙化31例(31/43,74%)(其中沙粒样钙化19例(19/43,61.3%),斑片状10例(10/43,23%),爆米花样2例(2/43,5%);密度不均匀36例(36/43,84%);岛样强化13例(13/43,30%),39例(39/43,90%)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CT值降低;甲状腺双叶多发11例(11/43,25.6%),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25/43,56%);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9例(9/43,21%)。结论:甲状腺CT平扫中的沙粒样钙化,CT扫描的强化特征,对甲状腺乳头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柴油机排气阀智能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武华锋 李著信 +1 位作者 伍建林 苏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5-469,共5页
排气阀是柴油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故障诊断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传统的学习机器在小样本学习时不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其现场效果与实验室精度差距较大。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支持向量机具有和样本数相适应的最优泛化能力。利... 排气阀是柴油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故障诊断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传统的学习机器在小样本学习时不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其现场效果与实验室精度差距较大。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支持向量机具有和样本数相适应的最优泛化能力。利用支持向量机适合处理高维数据以及具有良好泛化能力的特点,建立了排气阀故障诊断模型,将排气阀振动信号经过小波包分解后提取的特征指标在小样本时进行支持向量机学习,通过不同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和其它智能方法准确率的比较证明:支持向量机较其它智能方法有较大的优越性;准确率对核函数有一定的敏感性;在常用的3种核函数中,线性核的诊断准确率达到了100%,是柴油机排气阀智能故障诊断支持向量机的最佳核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排气阀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气体对比剂行胃螺旋CT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冬梅 吴非 +1 位作者 李智勇 伍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9期705-707,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气体对比剂行胃的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6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螺旋CT扫描 ,男 36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5 7岁。 4 6例胃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其中早期胃癌 7例 ,进展期 39例。CT机为SHIMADZ... 目的 :探讨采用气体对比剂行胃的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6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螺旋CT扫描 ,男 36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5 7岁。 4 6例胃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其中早期胃癌 7例 ,进展期 39例。CT机为SHIMADZU - 6 80 0TX ,检查前 1 0min肌注 6 5 4 - 2 2 0mg ,口服产气剂 3~ 6g作为对比剂 ,均采用仰卧及俯卧两种体位。结果 :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 2 3例 (5 0 %) ,胃底贲门部 9例 (1 9.5 %) ,体部 6例 (占 1 3.0 %) ,弥漫型 8例 (1 7.5 %) ,病变检出率为 1 0 0 %。CT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 5例 ,广泛性胃壁增厚 (病变最大径 >4cm) 4 1例 ;软组织肿块 1 9例 ;病变向周围直接侵犯 2 6例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1 9例 ;远处转移 2 1例 ;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6 %。结论 :CT密度分辨率高 ,可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 ,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采用气体对比剂的胃单层螺旋CT扫描同样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中小医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储供油系统输油软管压块重力和数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龙 李著信 +2 位作者 伍建林 张磊 王鹏飞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软管是指沿海地面从座沉海底的水下储供油系统铺设到海面的橡胶管。研究了软管所受的波浪力和海流力的大小 ,给出了为保证软管稳定时加载在软管上的压块的重力和压块数量 ,讨论了如何处理处于
关键词 软管 波浪力 海流力 重力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志愿者脑深部静脉血氧水平与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乐梅 訾鑫 +4 位作者 冯杰 宁殿秀 孙博 伍建林 苗延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志愿者脑深部小静脉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值(Δφ)的测量,评价健康人群脑静脉血氧含量的年龄、性别、侧别差异,探讨颅内小静脉血氧含量与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56例健康志愿者行SWI扫描,应用神经影... 目的通过对正常志愿者脑深部小静脉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值(Δφ)的测量,评价健康人群脑静脉血氧含量的年龄、性别、侧别差异,探讨颅内小静脉血氧含量与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56例健康志愿者行SWI扫描,应用神经影像信号处理软件生成滤过后的相位图,比较双侧基底静脉(BV)、大脑中深静脉(DMCV)、大脑内静脉(ICV)、丘纹上静脉(STV)Δφ,比较健康志愿者男性与女性、左侧与右侧各静脉Δφ。测量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丘脑、黑质和红核Δφ,分析健康志愿者脑静脉Δφ值与年龄、深部核团相位值的相关性。结果脑深部静脉中,DMCVΔφ明显低于BV、ICV、STV(P<0.05),ICVΔφ高于其他静脉(P<0.05),BVΔφ与S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左侧与右侧的BV、DMCV、ICV、STVΔ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V、DMCV、ICVΔφ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BV、DMCV、STVΔφ与双侧尾状核头、双侧苍白球、双侧壳核、左侧红核呈正相关(P<0.05),BV与左侧丘脑Δφ呈正相关(P<0.05),ICV与双侧壳核Δφ呈正相关(P<0.05),DMCV、STV与右侧红核Δφ呈正相关(P<0.05),DMCV、ICV、STV与左侧黑质Δφ呈负相关(P<0.05)。结论正常人脑静脉Δφ值存在部位差异,无年龄、性别及侧别差异;脑深部核团铁沉积与脑静脉血氧含量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静脉 血氧测定法 沉淀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