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Q.STATIC呼吸门控(QSRG)与非门控(UG)扫描对肺结节图像质量、定量分析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5月疑诊肺结节且同意行QSRG采集患者65例,共295个肺结节,有4例患者因持续呼吸不规律...目的比较Q.STATIC呼吸门控(QSRG)与非门控(UG)扫描对肺结节图像质量、定量分析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5月疑诊肺结节且同意行QSRG采集患者65例,共295个肺结节,有4例患者因持续呼吸不规律未能完成门控检查而排除。记录QSRG和UG下可测量肺结节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主动脉弓标准差值和临床扫描时间。比较QSRG和UG PET在肺结节检出、可测量肺结节、SUVmax、MTV、信噪比(SNR)和临床扫描时间的差异。结果QSRG PET和UG PET的PET肺结节检出肺结节数、可测量肺结节数、SUVmax、MTV、SNR和扫描时间分别为295个vs 275个、196个vs 182个、6.90±4.40 g/mL vs 6.64±4.28 g/mL(P<0.05)、3.23±8.01 cm3 vs 3.44±8.66 cm3(P<0.05)、30.30±20.91 vs 30.22±21.97(P>0.05)、16.45±3.74 min vs 13.21±3.98 min(P<0.05),单个床位QSRG增加全身扫描的时间为3 min。结论QSRG不增加放射性剂量,与UG图像相比,QSRG图像肺结节检出率和可测量能力更高,SUVmax和MTV定量分析更准确,稍有所增加总扫描时间。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 database,SEER数据库)的肝样腺癌病例。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是总生...目的探讨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 database,SEER数据库)的肝样腺癌病例。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结局是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结果共有139例肝样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肝样腺癌主要分布在男性(55.4%)、老年人(62.8%)、肺部(41.7%)和消化系统(39.6%)。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1年和3年的OS和CSS分别为32.9%、36.1%和14.7%、17.3%。多变量分析显示远处转移(HR=2.477,95%CI:1.091~5.622,P=0.030),高T分期(T_(2),HR=4.444,95%CI:1.014~19.466,P=0.048;T_(4),HR=3.341,95%CI:1.007~11.080,P=0.049)是OS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HR=0.580,95%CI:0.345~0.975,P=0.040)是O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此外,高T分期(T_(2),HR=8.058,95%CI:1.645~39.481,P=0.01;T_(4),HR=4.022,95%CI:1.052~15.375,P=0.042)是CS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HR=0.556,95%CI:0.322~0.960,P=0.035)是CSS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肝样腺癌在老年人、男性、肺部和消化系统中更为常见。高T分期、远处转移和手术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Q.STATIC呼吸门控(QSRG)与非门控(UG)扫描对肺结节图像质量、定量分析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5月疑诊肺结节且同意行QSRG采集患者65例,共295个肺结节,有4例患者因持续呼吸不规律未能完成门控检查而排除。记录QSRG和UG下可测量肺结节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主动脉弓标准差值和临床扫描时间。比较QSRG和UG PET在肺结节检出、可测量肺结节、SUVmax、MTV、信噪比(SNR)和临床扫描时间的差异。结果QSRG PET和UG PET的PET肺结节检出肺结节数、可测量肺结节数、SUVmax、MTV、SNR和扫描时间分别为295个vs 275个、196个vs 182个、6.90±4.40 g/mL vs 6.64±4.28 g/mL(P<0.05)、3.23±8.01 cm3 vs 3.44±8.66 cm3(P<0.05)、30.30±20.91 vs 30.22±21.97(P>0.05)、16.45±3.74 min vs 13.21±3.98 min(P<0.05),单个床位QSRG增加全身扫描的时间为3 min。结论QSRG不增加放射性剂量,与UG图像相比,QSRG图像肺结节检出率和可测量能力更高,SUVmax和MTV定量分析更准确,稍有所增加总扫描时间。
文摘目的探讨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 database,SEER数据库)的肝样腺癌病例。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结局是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结果共有139例肝样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肝样腺癌主要分布在男性(55.4%)、老年人(62.8%)、肺部(41.7%)和消化系统(39.6%)。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1年和3年的OS和CSS分别为32.9%、36.1%和14.7%、17.3%。多变量分析显示远处转移(HR=2.477,95%CI:1.091~5.622,P=0.030),高T分期(T_(2),HR=4.444,95%CI:1.014~19.466,P=0.048;T_(4),HR=3.341,95%CI:1.007~11.080,P=0.049)是OS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HR=0.580,95%CI:0.345~0.975,P=0.040)是O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此外,高T分期(T_(2),HR=8.058,95%CI:1.645~39.481,P=0.01;T_(4),HR=4.022,95%CI:1.052~15.375,P=0.042)是CS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HR=0.556,95%CI:0.322~0.960,P=0.035)是CSS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肝样腺癌在老年人、男性、肺部和消化系统中更为常见。高T分期、远处转移和手术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