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安成飞 陈英英 +5 位作者 宁静 李华南 张玮 包安 刘书芹 谭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献,针对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消化症状同时,还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质量,具有整体调节、辨证施治、改善体质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胃动力异常、脑肠互动异常及免疫炎症反应等多途径、多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疗效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
2
作者 葛昭 任思霖 +3 位作者 周梦雪 李默涵 宁旭瑾 王贤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的梳理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相关临床... 目的梳理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相关临床试验,采用Excel2019提取并分析纳入临床试验的一般特征(时间、地区、经费来源)、设计类型、干预方案及结局指标。结果纳入注册临床试验17项,其中预注册16项。注册单位来自全国5个省份,涉及17家注册机构,分布最多地区为上海(6项,35.29%)和北京(5项,29.41%);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研究设计多为随机平行对照研究(16项,94.12%);共报告了8种干预措施,包括中成药、中药汤剂、中药静脉制剂、针灸等;共涉及143个结局指标,包括冠状动脉微循环、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心功能、理化检测、安全性、药物经济学评价10个一级指标。结论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临床试验的注册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但整体数量仍偏少,目前研究在研究设计及指标选择方面尚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微血管性心绞痛 无复流 慢血流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中医药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药饮片临床运用及儿童药物研发中安全性问题研究
3
作者 贾志超 胡思源 +1 位作者 李瑞本 许雅倩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简称“《中国药典》”)中药饮片涉及儿童用药品种情况,为儿童中药饮片临床运用和药物研发提出参考建议。方法整理《中国药典》涉及儿童内容的饮片情况,分析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结果《中国... 目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简称“《中国药典》”)中药饮片涉及儿童用药品种情况,为儿童中药饮片临床运用和药物研发提出参考建议。方法整理《中国药典》涉及儿童内容的饮片情况,分析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结果《中国药典》共收载中药饮片616种,明确涉及儿童人群的共26种。其中,有儿童主治且有儿童用法用量1种;有儿童主治但无儿童用法用量23种;无儿童主治但有儿童用法用量1种;儿童禁用1种。在有儿童主治的24种饮片中,涉及最多的主治为小儿疳病,标注为“有毒”的共3种,“有小毒”的共2种。结论建议加强对涉及儿童主治和儿童常用中药饮片的药学、毒理学等基础研究工作;重视临床中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进一步完善儿童用药相关标准,更好指导儿童中药饮片安全合理使用及儿童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药饮片 安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与可视化分析探讨肠道菌群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4
作者 陈真圆 武焕男 +1 位作者 柏兴菊 李晶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5期77-81,共5页
目的:通过CiteSpace软件对肠道菌群与针灸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0-2020年中国知网(CNKI)中相关文献,采用Excel 2019进行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 5.7.R5版本对作者、研究机构、... 目的:通过CiteSpace软件对肠道菌群与针灸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0-2020年中国知网(CNKI)中相关文献,采用Excel 2019进行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 5.7.R5版本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482篇,近10年文献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发文量最高,为116篇。作者合作方面,团队内部交流密切,团队之间交流较少。机构合作网络中,机构间合作形式主要是省内高校与医院间的合作。关键词图谱显示,研究内容集中在肠道菌群、脑肠肽、足三里、动物实验、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症、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结论:作者、研究机构之间需要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针灸通过调节脑肠肽、肠道菌群对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和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针灸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及中风后便秘、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观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针灸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促觉醒作用的生理病理机制及近10年临床研究概况
5
作者 赵小红 王文熠 +2 位作者 韩飞阳 刘轶晨 丁淑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613-1617,共5页
意识障碍的特点是觉醒和/或意识的改变,西医认为其常见的机制是脑损伤和意外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性突触活动的广泛撤退,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促进脑代谢等方式治疗。针灸促觉醒历史悠久,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将针灸应用于意识障碍的治疗中,... 意识障碍的特点是觉醒和/或意识的改变,西医认为其常见的机制是脑损伤和意外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性突触活动的广泛撤退,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促进脑代谢等方式治疗。针灸促觉醒历史悠久,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将针灸应用于意识障碍的治疗中,目前仍缺乏相关文献综述。文章对针灸促觉醒的机制研究进行整理,并纳入近10年的临床应用研究,为今后针灸促觉醒意识障碍患者的机制与临床研究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意识障碍 促觉醒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蛭益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观察
6
作者 姜晨 杨洪涛 +4 位作者 宋立群 王小琴 张守琳 王世东 徐旭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91-595,共5页
目的:评价芪蛭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KD)(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04月—2014年11月全国11所医院478例受试者。采用随机编码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 目的:评价芪蛭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KD)(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04月—2014年11月全国11所医院478例受试者。采用随机编码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芪蛭益肾胶囊(1次5粒,1日3次),对照组口服芪蛭益肾胶囊模拟剂(1次5粒,1日3次),共治疗24周,以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并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12周、24周后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UAER下降率在12周末分别为35.81%vs 20.36%(P<0.05),24周后分别为46.08%vs 27.28%(P<0.01),试验组UAER下降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结束时试验组UAER较基线下降超过50%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多(P<0.05),分别为120(46.51%)vs 30(31.58%)。治疗后试验组24 h尿蛋白定量90.00 mg显著低于对照组131.68 mg(P<0.01)。治疗24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84.5%,显著优于对照组45.26%(P<0.01)。但两组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益肾胶囊能有效控制DKD(气阴两虚型)尿蛋白,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益肾胶囊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年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璐 范林鹃 +2 位作者 焦琮舒 赵欣佳 杜元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583-587,共5页
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FM)患者的相关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查阅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针刺治疗FM的文献,发现针刺可通过中枢和外周多靶点、多层次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调... 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FM)患者的相关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查阅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针刺治疗FM的文献,发现针刺可通过中枢和外周多靶点、多层次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调控痛觉中枢敏化、抑制炎症反应、对抗氧化应激及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等方面。文章归纳总结了针刺治疗FM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针刺治疗FM提出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针灸 中枢敏化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通路探讨槲皮素对IL-17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仲爱芹 杨惠林 +1 位作者 徐士欣 刘璐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4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是否通过NF-κB通路抑制IL-17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方法:体外培养人血脐静脉融合细胞株EA.hy926,加入不同浓度的IL-17,MTS法检测内皮细胞活力,筛选IL-17的最佳干预浓度,建立IL-17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模型。与人单核... 目的:探讨槲皮素是否通过NF-κB通路抑制IL-17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方法:体外培养人血脐静脉融合细胞株EA.hy926,加入不同浓度的IL-17,MTS法检测内皮细胞活力,筛选IL-17的最佳干预浓度,建立IL-17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模型。与人单核细胞株THP-1共同培养,建立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模型,以槲皮素进行干预,MTS法筛选槲皮素的最佳干预浓度,免疫荧光法观察槲皮素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及NF-κB p65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RT-PCR及ELISA法检测vWF、ICAM-1、VCAM-1、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50 ng/mL IL-17可以诱导EA.hy926建立内皮细胞炎症模型,与单核细胞共培养,可以建立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模型,0.5μmol/L是槲皮素的最佳干预浓度。槲皮素可抑制IL-17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模型vWF蛋白及mRNA表达;可减少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数,但无浓度依赖性;可显著降低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比值,减少NF-κB p65入核数量,显著下调ICAM-1、VCAM-1、MCP-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论:槲皮素能有效抑制IL-17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抑制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CAM-1、VCAM-1、MC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IL-17 内皮细胞炎症 单核-内皮细胞黏附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中妊娠结局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聪 宫政 +3 位作者 马赛花 胡凯元 郎梦然 夏天(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妊娠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基于临床经验的评估方式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CPM)通过综合分析多模态变量因子可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治疗...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妊娠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基于临床经验的评估方式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CPM)通过综合分析多模态变量因子可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治疗安全性,有助于实现精准医疗。目前,基于多样化算法构建了多种预测妊娠结局的CPM,不仅包括传统的逻辑回归算法,还扩展到新型的非线性机器学习算法,如随机森林、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算法。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表明,基于多样化算法构建的CPM在ART领域预测妊娠结局方面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潜力。进一步研究可以通过收集更多样化和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数据、优化模型算法、开展多中心合作、提升CPM的泛化能力,构建更准确可靠的C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技术 辅助 妊娠结局 逻辑回归 机器学习 临床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姜姝婷 胡思源 +8 位作者 李新民 钟成梁 王凯 吴力群 蔡栩栩 丁樱 徐勇胜 薛征 万力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04-109,共6页
目的评价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划纳入160例患儿,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按随机分配表1∶1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 目的评价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划纳入160例患儿,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按随机分配表1∶1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予黄龙止咳颗粒(3岁3 g/次,4~7岁6 g/次,8~13岁9 g/次,3次/d,开水冲服)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模拟剂(1次/d,睡前口服);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5岁4 mg/次,6~13岁5 mg/次)及黄龙止咳颗粒模拟剂,用法用量同试验组。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疾病控制情况及中医疗效,比较2组咳嗽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60例进入全分析集(FAS)、安全性数据集(SS),147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集(PPS)。试验组治疗4周疾病总控制率为100.00%(72/72),对照组为98.67%(74/75),2组率差及可信区间为3.50%(-7.82%,14.82%)。考虑基线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组疾病总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0.10为非劣界值,试验组非劣于对照组,PPS、FAS分析结论一致。治疗2、4周,2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S、FAS分析结论一致。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2例,无严重不良事件,1例判断为不良反应。2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龙止咳颗粒治疗儿童CVA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疾病控制率非劣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并可减轻患儿咳嗽症状严重程度,改善相关症状,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止咳颗粒 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甘晶莹 肖凌勇 +5 位作者 粱晨曦 史霄霄 田春蕾 王晓璇 刘艺 戴晓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4-67,I0001-I0004,共8页
目的 了解国内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领域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包括发文数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结果 最终纳入1506篇文献,通过可视化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领域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包括发文数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结果 最终纳入1506篇文献,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发文量整体上逐年递增,2020年载文量为214篇,达到高峰。形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韩为和李静、安徽省针灸医院的曹奕、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周鸿飞、四川大学的李佩芳为代表的合作网络。高频关键词为缺血性脑卒中、针刺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失语症、偏瘫等,提示研究热点。结论 该领域研究内容在临床治疗方法、中风后遗症及并发症、现代作用机制方面研究较多;其中,对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成为研究新热点趋势;建议学者深入对针灸治疗本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弥补研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CITESPACE 可视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璐萱 刘洋 +4 位作者 郭勇英 纪越 王冠然 张馨元 杨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或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一种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CKD),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和(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并持续3个月以上[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或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一种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CKD),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和(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并持续3个月以上[1]。DN是糖尿病(DM)中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全球范围内,DN是CKD的首要病因,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第二原因,亦是DM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和早发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2]。国外临床资料显示DM患者中DN的患病率为20%~40%[3],我国DN的患病率亦呈快速增长趋势,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我国2型DM患者的DN患病率为21.8%[4],并处于不断上升趋势。DN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话题,但现阶段尚无根治的特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变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临床研究进展 微血管并发症 荟萃分析 肾小球滤过率 特效疗法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况 被引量:13
13
作者 纪越 付宝慧 +3 位作者 周子钧 尚宗杰 郭璐萱 杨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836-838,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病史≥3个月)的一类疾病总称。据2012年全国CKD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我国CKD的患病率为10.8%。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CKD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隐匿...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病史≥3个月)的一类疾病总称。据2012年全国CKD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我国CKD的患病率为10.8%。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CKD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隐匿、病情持续进展,致死、致残率高,CKD现已是世界性的卫生问题。因而CKD的早期筛查以及干预成为首要任务,但现代医学对于CKD的治疗尚未有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医药治疗 肾脏结构 早期筛查 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医学 功能障碍 疾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靶向干预PI3K/Akt通路治疗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蕾 林姗姗 +3 位作者 王帅 毕颖斐 王贤良 毛静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80-185,共6页
器官纤维化是多病因导致的组织慢性损伤,动态持续进展可导致器官结构、功能异常。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器官纤维化,对制定抗纤维化策略具有潜在意义。本文梳理PI3K/Akt信号通路在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并总结可靶... 器官纤维化是多病因导致的组织慢性损伤,动态持续进展可导致器官结构、功能异常。近年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器官纤维化,对制定抗纤维化策略具有潜在意义。本文梳理PI3K/Akt信号通路在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并总结可靶向干预PI3K/Akt信号传导的中药单体、药对及复方防治器官纤维化的潜在机制,为中药干预PI3K/Akt通路治疗器官纤维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中药 信号通路 药理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膜性肾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婉雯 刘洋 +3 位作者 李婉露 渠雅君 唐好知 郝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44-47,共4页
中医药可从多方面调节免疫、弱化不良反应、改善肾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膜性肾病临床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前的选择。本文从名医经验及中医药干预膜性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讨论中医药对膜性肾病的治疗理念、方法及干预机... 中医药可从多方面调节免疫、弱化不良反应、改善肾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膜性肾病临床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前的选择。本文从名医经验及中医药干预膜性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讨论中医药对膜性肾病的治疗理念、方法及干预机制,推动临床及实验研究,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梳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中医药多通路干预延缓肾脏纤维化、抗炎及抗氧化应激、修护足细胞,从而改善膜性肾病的病理损害。目前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效果甚佳,但仍需大样本、长期研究数据支持,药物及组方机制也待深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针灸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霖轩 杨雪 +1 位作者 吴林纳 尹丽丽 《现代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16-20,共5页
通过检索CNKI、WF、VIP、PubMed数据库,对近十年针灸及相关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选穴特点、治疗方法、疗效指标等方面综合论述针灸治疗的进展。虽然近年来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但文献质量相对不高,还需要... 通过检索CNKI、WF、VIP、PubMed数据库,对近十年针灸及相关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选穴特点、治疗方法、疗效指标等方面综合论述针灸治疗的进展。虽然近年来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但文献质量相对不高,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相关基础研究进一步探索,从而为针灸在睡眠呼吸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寒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蛋白质组学研究
17
作者 宫政 赵晓丽 +4 位作者 王宝娟 董融 刘凇含 王聪 夏天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基于4D-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宫寒型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2月8例宫寒型RIF女性为宫寒组,选择同期年龄匹配、因男方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的女性5例... 目的:基于4D-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宫寒型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2月8例宫寒型RIF女性为宫寒组,选择同期年龄匹配、因男方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的女性5例为对照组,取受试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进行蛋白质提取,胰酶酶解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依据筛选标准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2组共筛选出333个差异蛋白,其中包含150个上调蛋白和183个下调蛋白。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功能分类统计,主要涉及生物发育、物质代谢、蛋白质结合、细胞运输、分解代谢、信号转导和蛋白质折叠等。GO富集分析显示,上调的蛋白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酶活性、棕榈酰-辅酶A连接酶活性、蛋白聚体形成、长链脂肪酰-辅酶A生物合成等过程;下调的蛋白富集在信号受体活性、分子转换器活性、清道夫受体活性、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结合、刺猬蛋白结合、视黄醇结合和Wnt蛋白结合途径中。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上调的蛋白主要富集在甲状腺激素合成、内分泌调节、唾液分泌、蛋白酶体、雌激素信号通路、胰岛素通路、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谷氨酸能突触、组氨酸代谢、昼夜节律调节、皮质醇合成和分泌等通路;下调的蛋白主要富集在小脑传入神经通路、钙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内吞作用、糖代谢通路、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信号等通路。结论:宫寒型RIF患者子宫内膜蛋白质组学提示能量代谢紊乱、分解代谢途径减缓、信号通路紊乱、异常产物积聚等途径的异常。课题组后续研究将设置更合理对照组,利用蛋白质组学寻找显著差异表达蛋白作为宫寒型RIF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揭示宫寒型RIF生物学基础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记 宫寒 反复种植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雪茹 窦真 +2 位作者 马赛花 王宝娟 夏天(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5年第3期227-231,共5页
艾灸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升阳健脾等功效,且在临床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在临床实践中,艾灸采用“标本配穴”等选穴方法,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盆腔炎症性疾病... 艾灸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升阳健脾等功效,且在临床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在临床实践中,艾灸采用“标本配穴”等选穴方法,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盆腔炎症性疾病等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方法。艾灸疗法在改善能量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抗炎、调节全身免疫等多个方面的功能中具有双向的趋于良性的调节作用,进而干预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具有新意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能量代谢 胃肠道微生物组 免疫 生殖障碍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介导的钙稳态在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褚梦圆 张晗 +4 位作者 许凯凯 杨嘉琪 韩云妃 周千一 闫颖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Ca^(2+)在细胞质及细胞器中的稳态平衡是保证其功能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内质网是卵母细胞的“钙库”,通过耦联结构——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与线粒体协调细胞内Ca^(2+)分布,三者共同维持卵母细胞内的钙稳态。卵... 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Ca^(2+)在细胞质及细胞器中的稳态平衡是保证其功能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内质网是卵母细胞的“钙库”,通过耦联结构——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与线粒体协调细胞内Ca^(2+)分布,三者共同维持卵母细胞内的钙稳态。卵母细胞内的MAM通过以IP3R1-GRP75-VDAC1为主的Ca^(2+)通道和相关Ca^(2+)调节蛋白传递Ca^(2+)信号。异常的Ca^(2+)信号传导直接阻碍卵母细胞成熟,干扰减数分裂和受精,导致生育能力受损。本文主要综述MAM介导的钙稳态在卵母细胞成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CA^(2+)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肺不远温”浅谈儿科温肺法的临床运用
20
作者 黄争光 孙丹 刘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4期67-70,共4页
温肺法属临床治疗大法。“治肺不远温”的学术思想渊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提出,认为寒邪外袭,肺阳虚弱是肺系疾病总的病机。小儿“肺常不足”,易受外寒侵袭,伤及肺阳,加之“稚阴稚阳”之体使临床更易见阳... 温肺法属临床治疗大法。“治肺不远温”的学术思想渊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提出,认为寒邪外袭,肺阳虚弱是肺系疾病总的病机。小儿“肺常不足”,易受外寒侵袭,伤及肺阳,加之“稚阴稚阳”之体使临床更易见阳气不足的证候。小儿特有的体质特点决定了温肺法在治疗儿科肺系疾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该文从温肺法的源流、临床应用以及体会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和阐述,探求其在儿科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和现实指导意义,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肺法 临床应用 小儿体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