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定日6.8级地震灾害特点及高原高寒地区救援应对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军 张玮晶 +5 位作者 张裕斌 高娜 王盈 赵晓霞 尤捷 韩春燕 《城市与减灾》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大量房屋倒塌,截至1月8日12时,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约6.15万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本次地震发生在西...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大量房屋倒塌,截至1月8日12时,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约6.15万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本次地震发生在西藏西南边陲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带,震中20千米范围内有4个乡镇街道驻地、27个村,人口约6900人。其中震中周边5千米内的村庄有塘仁村、雪珠村、嘎热果吉村、美朵村、查吉、拉仓和康穷;20千米内的乡镇有措果乡和曲洛乡;震中直线距定结县34千米、距定日县36千米、距拉孜县67千米、距萨迦县71千米、距昂仁县92千米、距日喀则市164千米、距拉萨市379千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震源深度 萨迦县 西藏日喀则 房屋倒塌 定日县 日喀则市 定结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灾害应对的比较与启示——以中国积石山6.2级地震和日本能登半岛7.4级地震为例
2
作者 刘军 宋立军 +8 位作者 张玮晶 许建华 孙刚 王盈 严瑾 张雪华 高伟 高娜 尤捷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2023年12月18日11时59分,我国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区建筑物、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4级地震,灾区建筑物、基础设施不同程度破坏,人员伤亡较重,救灾工作... 2023年12月18日11时59分,我国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区建筑物、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4级地震,灾区建筑物、基础设施不同程度破坏,人员伤亡较重,救灾工作还在持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人员伤亡 积石山 临夏州 能登 救灾工作 建筑物 灾害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全球和中国地震活动及灾害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刚 侯建盛 +1 位作者 李洋 谢霄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121,共9页
列出了2013年中国境内5.0级以上和国外7.0级以上的地震目录,总结了当年中国大陆地区和国外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基础数据信息和灾害信息,结合该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 列出了2013年中国境内5.0级以上和国外7.0级以上的地震目录,总结了当年中国大陆地区和国外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基础数据信息和灾害信息,结合该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归纳了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出了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3 中国 全球 地震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贾群林 陈莉 《城市与减灾》 2021年第4期51-58,共8页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大地震具有毁灭性,可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的灾难。如何应对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一项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建国以来,更准确地说,从1966年邢台大地震开始...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大地震具有毁灭性,可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的灾难。如何应对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一项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建国以来,更准确地说,从1966年邢台大地震开始,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救援 地震灾害 生命至上 突发公共事件 人民至上 最大限度 人员伤亡 发展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搜救装备应用与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红卫 《城市与减灾》 2019年第2期18-22,共5页
地震搜救装备是指在地震灾害中,对废墟下压埋的受困人员实施搜救的器材和设备,包括对压埋人员进行搜寻与定位的搜索装备,以及在不同倒塌建筑物下对受困人员进行救助的营救装备。地震灾害救援是当前地震现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具有时间... 地震搜救装备是指在地震灾害中,对废墟下压埋的受困人员实施搜救的器材和设备,包括对压埋人员进行搜寻与定位的搜索装备,以及在不同倒塌建筑物下对受困人员进行救助的营救装备。地震灾害救援是当前地震现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具有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环境危险等特点。地震灾害现场搜救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倒塌建筑物下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 人员 装备 灾害 建筑物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应急救援及启示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虹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作出批示。副总理张国清率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作出批示。副总理张国清率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救援 地震灾区 积石山县 甘肃临夏 张国清 应急管理 启示思考 震源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地震灾害特点及主要地震应急处置概述
7
作者 南燕云 刘亢 李红光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5期21-27,共7页
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中破坏力极强、突发性极高的一种自然灾害,其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影响。2023年,全球多地发生了多起具有重大影响的地震事件,这些灾害不仅揭示了地壳运动的新特征与趋势,而且突显出在复杂地理环境下地震灾害防范和应... 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中破坏力极强、突发性极高的一种自然灾害,其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影响。2023年,全球多地发生了多起具有重大影响的地震事件,这些灾害不仅揭示了地壳运动的新特征与趋势,而且突显出在复杂地理环境下地震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的挑战性与紧迫性。回顾2023年地震灾害特点,首先表现为频发于板块边界地震活跃区域,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其中不乏高强度、深震源的地震事件,显示出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震灾害 地震事件 板块边界 地壳运动 自然灾害 灾害防范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部构造人工地震探测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先康 曲国胜 赵金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5-679,共5页
穿越西准噶尔造山带、准噶尔盆地和博格达山布设了奇台—克拉玛依—额敏、五彩湾—三台—博格达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获得了二维速度结构、深部地壳构造和沿探测剖面的地壳分层结构,确定了B、G、C1、C、M等界面和P波、S波分层速度结构和波... 穿越西准噶尔造山带、准噶尔盆地和博格达山布设了奇台—克拉玛依—额敏、五彩湾—三台—博格达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获得了二维速度结构、深部地壳构造和沿探测剖面的地壳分层结构,确定了B、G、C1、C、M等界面和P波、S波分层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将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包括准噶尔盆地基底之上的沉积层(G界面之上)、G-C1、C1-C界面,下地壳介于C和M界面之间;沿剖面发现了达尔布特、克拉玛依、大拐东、阜康和博格达北缘地壳深断裂带以及盆地腹部4条产状近陡立的超壳断裂,发现了西准噶尔造山带之下T界面埋深11.6~12.4km,向西倾的加依尔冲断推覆构造底部逆冲断层面;确定了博格达山壳幔分界面的明显不连续性,M面埋深由50.6km向南急剧倾斜加深至69.0km,博格达山北缘断裂带浅表倾角较缓,向深部倾角变陡,形成深浅部造山的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周缘山系 人工地震 地壳结构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四号”卫星在地震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荆凤 徐岳仁 +2 位作者 张小咏 申旭辉 陈立泽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5,共6页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行业涉及的领域包括地震构造调查、震害评估、地震热异常监测等。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国产卫星数据正逐渐替代国外卫星数据,在地震行业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12月29日,中国首颗静止轨道高分辨率...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行业涉及的领域包括地震构造调查、震害评估、地震热异常监测等。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国产卫星数据正逐渐替代国外卫星数据,在地震行业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12月29日,中国首颗静止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为卫星地震应用提供了新的数据源。文章从地震热异常监测、区域地震构造研究、极震区宏观破坏识别三方面分析了"高分四号"卫星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地震三大主体业务中的应用潜力。还以2014年鲁甸地震为例,利用"高分四号"卫星数据对震后造成的大型滑坡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高分四号"卫星数据能够从空间上识别大型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位置,可为震后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和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救援 地震热异常 地震构造 “高分四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地震废墟结构设计与爆炸成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晶波 刘阳冰 +1 位作者 杨建国 贾群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119,共4页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基地是为了满足实战要求,为地震救援人员提供一个真实的救援训练环境而建立的。其中地震训练废墟是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核心内容之一。给出了地震废墟构筑物A段(板柱结构)的爆炸成型设计流程,对废墟A段进行了原...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基地是为了满足实战要求,为地震救援人员提供一个真实的救援训练环境而建立的。其中地震训练废墟是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核心内容之一。给出了地震废墟构筑物A段(板柱结构)的爆炸成型设计流程,对废墟A段进行了原型结构设计和爆炸方案设计。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对其爆炸成型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模拟仿真研究预演了结构爆炸倒塌全过程,得到结构的倒塌型态;并通过爆炸倒塌模拟研究,对原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对原型结构设计和爆炸成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成型 地震废墟 板柱结构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救援机器人在芦山7.0级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亢 尚红 《城市与减灾》 2013年第5期26-28,共3页
破坏性地震往往会造成人员在建筑废墟内被掩埋.地震现场余震频发、废墟内环境危险而又复杂.这些都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提高地震救援效率,国家“863”计划支持研发了地震救援辅助机器人。20I3午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废... 破坏性地震往往会造成人员在建筑废墟内被掩埋.地震现场余震频发、废墟内环境危险而又复杂.这些都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提高地震救援效率,国家“863”计划支持研发了地震救援辅助机器人。20I3午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废墟搜索机器人与旋翼飞行机器人运往灾区,配合救援队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机器人 地震救援 芦山 国家“863”计划 应用 破坏性地震 地震现场 废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在地震灾情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凌 李亦纲 +1 位作者 聂高众 王建军 《城市与减灾》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我国是强震多发的国家之一,重特大地震灾害往往造成灾区电力、通信与交通中断,外界因无法及时获取准确具体的灾情信息而影响救援。“北斗系统在地震灾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运用北斗定位和短报文技术优势,探索建立地震灾情监控系统... 我国是强震多发的国家之一,重特大地震灾害往往造成灾区电力、通信与交通中断,外界因无法及时获取准确具体的灾情信息而影响救援。“北斗系统在地震灾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运用北斗定位和短报文技术优势,探索建立地震灾情监控系统技术,将为震后0~1小时获取灾情信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地震灾害 灾情监测 应用 技术支撑 灾情信息 监控系统 地震灾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3月12日运城市盐湖区4.4级地震震害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晓飞 王跃杰 +3 位作者 曾金艳 董斌 阎小兵 王金萍 《山西建筑》 2017年第15期21-22,共2页
介绍了2016年3月12日运城市盐湖区地震的基本情况,从居民、经济、住房及构筑物等方面,评估分析了地震的震害损失,并探讨了地震致灾的原因,为灾后的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 住房 居民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应急预案处置手册及时刻表编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媛 王金萍 +2 位作者 赖俊彦 刘亢 李亦纲 《城市与减灾》 2019年第6期59-64,共6页
地震应急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在地震即将发生或突然发生时,政府部门和社会采取紧急处置和抢险救灾的行动计划,以有效应对地震灾害并最大程度减轻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突发灾害事件发生后,国家和地方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对高... 地震应急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在地震即将发生或突然发生时,政府部门和社会采取紧急处置和抢险救灾的行动计划,以有效应对地震灾害并最大程度减轻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突发灾害事件发生后,国家和地方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对高效、有序地处置各类地震灾害事件行动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但在地震应急预案为应急处置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地震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被长期反映的可操作性差、不好具体实施、处置内容不够具体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预案本身的内容确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地震专项预案的定位不准确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 紧急处置 抢险救灾 突发灾害事件 应急处置 有效应对 行动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0”芦山地震高伤亡比例原因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宁 李岩峰 李妍 《城市与减灾》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我国地处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破坏性地震频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相继发生了2001年昆仑山和2008年汶川两次8级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和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6级左右的... 我国地处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破坏性地震频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相继发生了2001年昆仑山和2008年汶川两次8级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和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更为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地震带 人员伤亡 芦山 原因 比例 破坏性地震 环太平洋 财产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救援情况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许建华 邓铎 《城市与减灾》 2019年第2期55-61,共7页
引言自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浩劫,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面对如此巨大的突发灾害,党和各级政府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应急考验。汶川地震救灾中所表现的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互相支援,举国上下全力救灾... 引言自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浩劫,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面对如此巨大的突发灾害,党和各级政府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应急考验。汶川地震救灾中所表现的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互相支援,举国上下全力救灾的画面仍然清晰地映在我们的脑海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救灾 汶川 地震 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地震安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兰迎 李红光 孙刚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6期23-25,共3页
以某地区场地地震安评项目为例,介绍了城市隐伏断裂探测及地震安评中常用的方法,总结了项目所处的地震地质、应力场、地球物理场特征,并选用高密度电法对场地隐伏断裂存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隐伏断裂 高密度电法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城大地震的预测、预报、预防——纪念海城7.3级地震40周年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继宗 《城市与减灾》 2015年第2期6-8,共3页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这次大地震的Ⅷ-Ⅸ度区,人口比较稠密(总人数834.8万),经济比较发达,但由于震前有预测、预报与预防,灾情大大减轻,震亡人数只占Ⅶ-Ⅸ度区人口总数的0.16%o,经济损失也至少减...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这次大地震的Ⅷ-Ⅸ度区,人口比较稠密(总人数834.8万),经济比较发达,但由于震前有预测、预报与预防,灾情大大减轻,震亡人数只占Ⅶ-Ⅸ度区人口总数的0.16%o,经济损失也至少减少了数十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震 海城 预测 预报 预防 经济损失 人口 震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地震灾情的快速上报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继宗 《城市与减灾》 2012年第4期13-15,共3页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唐山市内绝大多数房屋倒塌,料民大多被埋压在废墟下;市内通信线路(包括架宅明线和架空电缆)和通信设备全部毁坏,对内对外通信全部中断;唐山市与河北省政府,与国务院失去了一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唐山市内绝大多数房屋倒塌,料民大多被埋压在废墟下;市内通信线路(包括架宅明线和架空电缆)和通信设备全部毁坏,对内对外通信全部中断;唐山市与河北省政府,与国务院失去了一切联系。如何迅速向上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报告灾情、请求救援,成了幸存者们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情 唐山市 通信设备 房屋倒塌 架空电缆 通信线路 领导机关 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现场物联协同网络结构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俊彦 《城市与减灾》 2017年第6期58-62,共5页
引言 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汶川、玉树、芦山、岷县、漳县等大量地震应急救援实例表明,重大及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处置,实际上是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应对地震灾害的战斗。地震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通常表现出紧迫性、时限性和协同性,要求在... 引言 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汶川、玉树、芦山、岷县、漳县等大量地震应急救援实例表明,重大及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处置,实际上是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应对地震灾害的战斗。地震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通常表现出紧迫性、时限性和协同性,要求在地震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响应、由多个部门协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种特殊性使信息共享成为地震现场协同的基础,这就要求构建一套协同网络,为全国各地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队伍提供快速互联互通的手段,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指令快速传递和资源合理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地震灾害 应急救援工作 地震应急救援 高效共享 抗震救灾 互联互通 漳县 时限性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