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教师如何培养?——人机协同师范教育创新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6
1
作者 余明华 王龚 +1 位作者 卜洪晓 郑隆威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人工智能与师范教育进行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紧迫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了师范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探讨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机协同对师范教育的作用及影响。之后,立足于当前师范教育的目标及需求,文章依托复杂...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人工智能与师范教育进行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紧迫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了师范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探讨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机协同对师范教育的作用及影响。之后,立足于当前师范教育的目标及需求,文章依托复杂系统理论,构建了人机协同师范教育创新的理论模型。此模型以人机协同为中心,包含教育资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个维度,以及基础层、教学实践层、组织管理层、政策战略层四个层面,为理解和实施基于人机协同的师范教育创新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案例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人机协同师范教育创新的实践进路,回应了“未来教师如何培养”这一核心问题。文章对人机协同师范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可为未来教师的培养提供新视角,并可为人机协同促进师范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师范教育 复杂系统理论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索的在线异步交流分析——以“网络远程教育”在线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向东 梁阳 孙欢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研究以"网络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的讨论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线异步交流过程中线索的结构以及线索所具有的内容相关性、猝发性、延续性、跳跃性和多任务性等特征。基于线索的在线异步交流分析框架能够揭示学生交互过程的特点... 本研究以"网络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的讨论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线异步交流过程中线索的结构以及线索所具有的内容相关性、猝发性、延续性、跳跃性和多任务性等特征。基于线索的在线异步交流分析框架能够揭示学生交互过程的特点,帮助在线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索理论 异步交流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数字音频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方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8期49-51,共3页
在一个地理位置比较分散的大学中,数据会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的校区或学院中,而如何方便地管理数据,成为要探讨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如何能够访问和管理物理上分布在网络各处的数据。
关键词 数字音频工作站 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文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知识管理,让教师工作更高效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金波 《现代教育技术》 2003年第5期68-71,共4页
在广大中小学校,教师的知识管理一向受到学校教育主管和广大教师的重视,但一项网络调查的结果表明,事实并不乐观。如何做好教师知识管理,让教师的眼界更开阔,知识更富有,工作更有成效,让学校更富于生机,是该文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中小学校 隐含性知识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学习空间密度的座位排列设计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江丰光 陈慧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11期64-70,共7页
文章选取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科学"课程学习的29名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录制课堂视频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学生对不同密度座位排列(密集的圆弧型座位排列和分散型座位排列)的态度及不同密度座位排列对... 文章选取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科学"课程学习的29名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录制课堂视频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学生对不同密度座位排列(密集的圆弧型座位排列和分散型座位排列)的态度及不同密度座位排列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文章研究得出了一个前后不一致的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分散型座位排列能促进主动发言;分析结果却显示学生主动发言的平均次数在密集的圆弧型座位排列课堂上略多于分散型座位排列课堂,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为此,文章提出"学习空间密度"的概念,并总结出学习空间密度与学生主动发言次数的关系,指出密度适中时学生主动发言次数最多。期待文章的研究结果能为促进未来学习空间的研究、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座位 座位排列 主动学习 学习空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