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S”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邓育萍 殷婷婷 黄灵 《北方药学》 2025年第4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索“5S”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ICU用药患者(100例)为受试对象,研究期限为2023年1月至12月,其中1~6月未应用“5S”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患者50例);7~12月应用“5S”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 目的:探索“5S”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ICU用药患者(100例)为受试对象,研究期限为2023年1月至12月,其中1~6月未应用“5S”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患者50例);7~12月应用“5S”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患者50例)。比较两组用药意外事件、药品检查问题及药品管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滴速有误事件、给药前双人核对未执行事件、交接班未完全登记事件、药品分类模糊事件所占比例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药品检查方面的无固定基数问题、标签模糊问题、批号字迹模糊问题、不规范放置问题等所占比例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ICU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5S”管理模式后,可减少用药意外事件和各种问题,可提升药品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用药安全 “5S”管理模式 用药意外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萍 宋征 于振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制的809965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12月配制的901825张处方为观察组,两组均由相同30名工作... 目的:探讨循证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制的809965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12月配制的901825张处方为观察组,两组均由相同30名工作人员进行药物调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循证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行为规范、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用药调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循证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管理质量,预防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静脉输液 安全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与药房结合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静 钟沁月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小型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与药房结合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方法介绍成都军区总医院干部药房(PIVAS与药房结合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特点,并与中小型医院PIVAS(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 目的探讨中小型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与药房结合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方法介绍成都军区总医院干部药房(PIVAS与药房结合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特点,并与中小型医院PIVAS(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药物配置中心)、单独药房管理模式(内江市中医院)在人员配置管理、药品管理流程、硬件设施及运行成本核算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PIVAS与药房结合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可使人员工作时间合理统筹分配,节省人力;优化药品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建筑面积、功能区分布、设备设施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降低运行成本。结论 PIVAS与药房结合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是在中小型医院建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综合药房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丽芳 汪媛媛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SHEL模式对以往发生的用药护理差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制订加强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改造工作环境和工...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SHEL模式对以往发生的用药护理差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制订加强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改造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等。结果SHEL模式实施后用药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安全用药知识得分中总分及三查七对的内容和方法等4个条目得分显著提高,护士安全用药行为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应用SHEL模式分析与护士用药有关的差错事故发生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可完善护士与用药相关的知识结构,规范护士安全用药行为,降低差错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 急诊护理 SHEL模式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标识联合垂直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增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联合垂直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用药的病历220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9月—2023年2月的1100份设置为对照组,将2023年3—...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联合垂直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用药的病历220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9月—2023年2月的1100份设置为对照组,将2023年3—8月的1100份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标识联合垂直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管理后,观察组药物配置、药品发放、护理文书、护理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管理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护理标识联合垂直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护理差错率、药品管理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标识 垂直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安全供送装置研究
6
作者 曾台英 许增刚 +1 位作者 昝朝元 蔡锦达 《包装学报》 2024年第4期7-15,共9页
基于静脉用药智慧药房的工作要求,设计了一套静脉用药安全供送装置,并以典型静脉用药安瓿瓶为研究对象,在安全供送要求和理论基础上进行分析,确定一种被动的输送带供送方式,并给出药剂安全供送判断的表征参数和安全供送装置机械结构设... 基于静脉用药智慧药房的工作要求,设计了一套静脉用药安全供送装置,并以典型静脉用药安瓿瓶为研究对象,在安全供送要求和理论基础上进行分析,确定一种被动的输送带供送方式,并给出药剂安全供送判断的表征参数和安全供送装置机械结构设计。通过建立药剂连续供送的动力学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规格最大的药剂瓶在相互接触作用中形变量最大,安全系数最低;药剂瓶的径高比越大且越接近球形时,其形变量随着速度的增加其变化越小,安全系数下降越慢。因此,不同规格的药剂瓶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分层供送,所设计的供送装置在速度低于5.5 m/min时,相当最大规格药剂出药速度约为250瓶/min,可安全供送;且该装置可进一步应用在物料供送和分拣组合包装生产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 供送装置 安全系数 形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静脉化疗安全用药规范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清 姚丹 +5 位作者 王国蓉 蒋倩 罗蕾 姚文秀 张甜 周红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 :构建一套由多学科团队参与、涵盖化疗用药全环节的肿瘤静脉化疗安全用药规范,为化疗药物规范化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形成规范初稿,通过专家会议对初稿进行讨论和修订后形成咨询稿... 目的 :构建一套由多学科团队参与、涵盖化疗用药全环节的肿瘤静脉化疗安全用药规范,为化疗药物规范化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形成规范初稿,通过专家会议对初稿进行讨论和修订后形成咨询稿,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终稿。结果 :共对18名专家进行了3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5、0.890、0.885,总条目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47~0.166(均P<0.001),三级条目的可操作性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68~0.207(均P<0.001)。肿瘤静脉化疗安全用药规范包括4个一级条目(人员、环境、流程、监测与随访)、14个二级条目、47个三级条目,以及36个条目说明。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肿瘤静脉化疗安全用药规范纳入了“医-药-护”多学科专业规范要求,包含人员资质、用药环境、用药流程、监测与随访等全流程,有利于静脉化疗实践的多学科沟通合作,促进化疗用药过程的规范化和同质化,保障患者化疗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静脉化疗 化疗用药 用药规范 化疗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理论框架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冬梅 张玲玲 朱建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确保医院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输液管理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初步形成安全管理模式的粗略理论框架,采用Delphi法,听取专家对理论框架的意见与建议。结果... 目的: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确保医院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输液管理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初步形成安全管理模式的粗略理论框架,采用Delphi法,听取专家对理论框架的意见与建议。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其理论框架: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组织结构部分和质量评价指标部分。组织结构部分由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155项。质量评价指标部分由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结论:应用Delphi法构建的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理论框架,可信程度高,能为输液护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PHI法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 被引量:54
9
作者 汪晖 徐蓉 李秀云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PICC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在PICC置管操作者资格认定的基础上,对需要行PICC置管的患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式,并进行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结果申请置管的331例患者中322例符合置管适应证,320例置管成功,仅... 目的探讨PICC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在PICC置管操作者资格认定的基础上,对需要行PICC置管的患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式,并进行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结果申请置管的331例患者中322例符合置管适应证,320例置管成功,仅4例发生置管并发症。结论PICC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能提高置管成功率,保持管道的正常使用,保证静脉治疗途径的通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过程及使用期间安全的有效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安全管理模式 流程管理 质量监控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亚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2期69-70,共2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静脉化疗用药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减少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出现。进一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重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肿瘤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加强护理及安全用药进行分析。结果:我...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静脉化疗用药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减少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出现。进一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重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肿瘤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加强护理及安全用药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例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8例,占40%,其中静脉炎2例,占10%。结论:肿瘤患者化疗选择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堵管的关键。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可以保证患者按疗程化疗,同时可以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出现,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静脉化疗 安全用药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龚如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850-851,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应用精细化管理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个病区578张处方,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个病区、处方289张)与对照组(10个病区、处方289张)。对照组实施... 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应用精细化管理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个病区578张处方,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个病区、处方289张)与对照组(10个病区、处方289张)。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统计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为7.96%、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为2.77%、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显著低于对照组(18.34%、8.30%、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输液安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输液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环节质量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国华 刘璟 魏博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4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14个病区的PIVAS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4个病区分为环节质量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个...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14个病区的PIVAS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4个病区分为环节质量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个病区。对对照组病区的PIVAS进行常规的质量管理,对环节质量管理组病区的PIVAS进行环节质量管理。管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病区PIVAS工作的质量。结果:管理结束后,环节质量管理组病区不合理静脉用药处方所占的比例、静脉用药配制错误的发生率及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环节质量管理应用在PIVAS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PIVAS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安全管理工作 环节质量管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颖媛 姜萍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10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调查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调查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分析找到4个真因,针对真因制定4项对策:完善科室化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护士培训与考核;统一标准.强化护理安全质控;实施标准的健康教育流程及规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后,有形成果的评价指标——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10.7%下降到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3,P=0.008〈0.05);此次活动的进步率为83.2%,目标达成率为127.1%;品管圈活动后,无形成果的8个评价指标即品管圈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工作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均呈正向增长。结论品管圈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也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与团队合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C 乳腺癌 静脉化疗 安全用药管理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美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6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究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加强安全用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采取常规管理的500份静脉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1~12月采取常规管理+加强用药安全管理的500份静脉药物处方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药物配置环节... 目的探究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加强安全用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采取常规管理的500份静脉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1~12月采取常规管理+加强用药安全管理的500份静脉药物处方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药物配置环节差错发生情况,用药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用药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药物配置环节差错发生率为1.80%低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40%低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满意度97.20%高于对照组的9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管理中,通过加强安全用药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物配置中发生差错的几率,同时也能有效规避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满意度,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静脉药物 配置中心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精细化管理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聪聪 郭红玉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当中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该次研究通过在该院于2017年1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患者中进行抽样,分布在肝胆外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以及神经内科等科室当中,从中选取了500张处方... 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当中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该次研究通过在该院于2017年1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患者中进行抽样,分布在肝胆外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以及神经内科等科室当中,从中选取了500张处方作为样本,对照组患者的处方采用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需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对两组处方在进行调配过程中,各项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该次研究当中,通过进行精细化管理之后,观察组处方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仅为5.6%(14例),而对照组处方的不合理检出率达到了17.2%(43例),同时观察组患者输液后不良反应率仅为1.2%(3例),对照组达到了10.4%(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管理当中,在精细化管理应用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之后,能够显著实现管理效果的提升,降低药物调配当中的不合理情况发生率,更好实现输液质量的提升,为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精细化管理 输液质量 输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流程管理模式在改善医院静脉药物中心工作质量中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博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流程管理模式在改善医院静脉药物中心工作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丹阳市吕城镇卫生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4月至10月期间在该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150例患者... 目的:探讨信息化流程管理模式在改善医院静脉药物中心工作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丹阳市吕城镇卫生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4月至10月期间在该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该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对该医院静脉药物中心的工作进行管理。在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采用信息化流程管理模式对该医院静脉药物中心的工作进行管理。对比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后,两组患者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情况和对就诊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后,研究组患者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就诊质量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占比也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信息化流程管理模式对医院静脉药物中心的工作进行管理可显著降低静脉药物中心药物配置差错和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并可降低接受静脉药物治疗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其对就诊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流程管理模式 静脉药物中心 不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丽美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7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内肿瘤科护士40名,对头颈部肿瘤静脉化疗患者施以PDCA护理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理效果、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结论...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内肿瘤科护士40名,对头颈部肿瘤静脉化疗患者施以PDCA护理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理效果、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结论管理后护理效果明显较好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缺陷总发生率3.75%低于管理前15.00%(P<0.05),管理后97.50%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管理前88.75%(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静脉化疗患者中,侧重化疗期间PDCA护理管理,不仅可增强护理效果,还可预防护理缺陷事件,应加大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静脉化疗 安全用药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敏感指标构建 被引量:17
18
作者 徐驰 贾秀玲 +3 位作者 范静 李相成 胡晓燕 朱秀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2-64,共3页
目的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为静脉输液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和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确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敏感性指标及其计算公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 目的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敏感性指标,为静脉输液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和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确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敏感性指标及其计算公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结果构建的静脉输液安全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27项。3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86.7%、92.3%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90和0.90,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89、0.302和0.487(均P<0.01)。结论构建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一定可信度,可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静脉输液安全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静脉输液 护理安全 质量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静脉化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9
作者 陈璐 陈苏红 +5 位作者 刘剑 沈特庞 严强 潘奂泉 吕小英 付洋洋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0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在静脉化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包括护理部、医务科、药学部、影像科、设备科、信息科等部门人员的MDT静脉化疗安全管理团队,制定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落实于临床工作中。结果实施...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在静脉化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包括护理部、医务科、药学部、影像科、设备科、信息科等部门人员的MDT静脉化疗安全管理团队,制定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落实于临床工作中。结果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MDT静脉化疗安全管理,患者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由2.31%降至0,对化疗宣教知晓率由82.41%提高至96.35%,患者满意度、医护协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MDT静脉化疗安全管理有利于保障化疗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提高化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静脉化疗 用药安全 护理管理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配制的精益管理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莉 郑蓉 +3 位作者 鲍祎敏 陈满满 姜孝颖 孙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0-54,共5页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配制质量。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配制实施精益管理,包括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审方系统、加强目视化管理、细化配制环节、改良运输环节,改进质控流程。对精益管理前(2019年5~7月)与管理后(2020...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配制质量。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配制实施精益管理,包括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审方系统、加强目视化管理、细化配制环节、改良运输环节,改进质控流程。对精益管理前(2019年5~7月)与管理后(2020年8~10月)各环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精益管理后,抗菌药物日均审方时间、摆药时间、配制时间、出仓打包时间及配送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抗菌药物不合格医嘱及调配环节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配制后药物微粒显著降低(均P<0.01);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满意率显著提升(P<0.01)。结论实施精益管理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调配流程,可降低药物配制差错率,提高配制时效性,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精益管理 抗菌药物 药物配制 用药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