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电的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脑-机接口系统研究进展综述
1
作者 魏玮 邱爽 +3 位作者 李叙锦 毛嘉宇 王妍紫 何晖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55,共13页
脑-机接口(BCI)系统建立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交流通路,结合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SVP)范式能够实现利用人类视觉系统进行高流通量图像目标检索。近些年来,RSVP-BCI系统在范式编码、脑电(EEG)解码和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 脑-机接口(BCI)系统建立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交流通路,结合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SVP)范式能够实现利用人类视觉系统进行高流通量图像目标检索。近些年来,RSVP-BCI系统在范式编码、脑电(EEG)解码和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范式编码的研究揭示不同范式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促进提升系统性能;脑电解码的研究在提升算法分类性能的同时推动少训练、零训练样本、多模态等场景下的应用;对RSVP-BCI系统应用的研究实现推动系统走向实际应用并拓宽了应用领域。同时,系统仍面临着迈向实际时可应用领域范围窄、脑电跨域解码难题以及计算机视觉飞速进步带来的挑战。该文对RSVP-BCI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脑-机接口软件平台发展现状
2
作者 何峰 王昶皓 +4 位作者 王坤 梅杰 罗睿心 许敏鹏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9-619,共11页
脑-机接口(BCI)技术,作为人机交互领域的革命性飞跃,构建了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直接的信息通路。完整的BCI系统既需要完善的硬件设备,更需要健全的软件系统。通常软件系统包括:刺激呈现、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指令反馈等,其复杂程度和技... 脑-机接口(BCI)技术,作为人机交互领域的革命性飞跃,构建了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直接的信息通路。完整的BCI系统既需要完善的硬件设备,更需要健全的软件系统。通常软件系统包括:刺激呈现、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指令反馈等,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门槛较高,制约BCI的发展与应用。为应对挑战,研究者们推出了一系列通用BCI软件平台,旨在标准化软件开发流程,降低技术门槛,为BCI软件层面开发提供解决方案。沿循BCI技术的演进轨迹,系统梳理了各发展阶段中通用BCI软件平台的特征和趋势,并详尽比较和分析了11款代表性产品的功能特点和技术亮点,进一步审视了现有通用BCI软件平台存在的瓶颈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激发未来研究的新思路,推动通用BCI软件平台的持续进化与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电图 软件平台 编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范式脑-机接口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施文强 肖晓琳 +3 位作者 刘爽 许敏鹏 何峰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5,共13页
传统脑-机接口(BCI)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指令集较小、适用人群范围小、难以实现多维度控制和异步控制等。混合范式脑-机接口(hBCI)的出现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基于脑电信号的hBCI、基于脑电信号和其他脑信号的hBCI以及基于... 传统脑-机接口(BCI)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指令集较小、适用人群范围小、难以实现多维度控制和异步控制等。混合范式脑-机接口(hBCI)的出现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基于脑电信号的hBCI、基于脑电信号和其他脑信号的hBCI以及基于多生理信号的hBCI进行综述,并分析近年来不同hBCI系统的刺激范式、控制策略、分类性能以及实际应用等。与传统BCI系统相比,hBCI系统具有更大的指令集和更高的准确率,并且由于结合了其他脑信号或生理信号,使得多维控制和异步控制更容易实现,系统实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后对不同类型的hBCI系统进行了总结,阐述当前hBCI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EEG) 脑-机接口(BCI) 混合脑-机接口(hB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技术综述 被引量:71
4
作者 杨立才 李佰敏 +1 位作者 李光林 贾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34-1241,共8页
脑-机接口是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通过这种通道,人就可以直接通过脑来表达想法或操纵设备,而不需要语言或动作,这可以有效增强身体严重残疾的患者与外界交流或控制外部环境的能力,以提高患者的... 脑-机接口是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通过这种通道,人就可以直接通过脑来表达想法或操纵设备,而不需要语言或动作,这可以有效增强身体严重残疾的患者与外界交流或控制外部环境的能力,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涉及神经科学、信号检测、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交叉技术.本文对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工作原理以及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地综述,在总结脑-机接口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电图 事件相关电位 特征提取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新型医疗器械 被引量:22
5
作者 高上凯 张志广 +2 位作者 高小榕 洪波 杨福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9-82,共4页
介绍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背景及其应用前景,讨论了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新型医疗器械开发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康复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平台 被引量:17
6
作者 马贇 王毅军 +1 位作者 高小榕 高上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378,共6页
对神经损伤的瘫痪病人进行功能恢复训练时应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开发了一套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平台。该平台采用患者在想象运动时的脑电信号作为虚拟人运动的控制信号,从而把想象运动与运动功能恢复训练结合在一起。... 对神经损伤的瘫痪病人进行功能恢复训练时应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开发了一套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平台。该平台采用患者在想象运动时的脑电信号作为虚拟人运动的控制信号,从而把想象运动与运动功能恢复训练结合在一起。由于虚拟现实系统的实时性与沉浸感能给受试者提供较好的训练反馈信息,因此,使用本平台有望改善患者的训练效果。详细介绍了快速在线脑-机接口算法以及虚拟现实的实时交互技术,并提供了三名受试者的实测结果。初步实验证明了该平台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康复训练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机接口的无线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娇娜 刘纪红 +2 位作者 张力 曾成志 郑海荣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121,12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思维脑电的无线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想象左右手运动时产生的脑电信号作为智能服务机器人运动的控制信号,实现对服务机器人的控制,改善瘫痪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方法提取特征向量,利... 提出一种基于思维脑电的无线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想象左右手运动时产生的脑电信号作为智能服务机器人运动的控制信号,实现对服务机器人的控制,改善瘫痪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方法提取特征向量,利用基于欧式距离的方法进行模式识别,进而产生机器人运动控制信号,并通过LabVIEW串口发给单片机,单片机对该信号进行红外编码后发给智能机器人,用以控制其运动方向。实验结果证明,该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脑-机接口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小波分解 脑-机接口 虚拟仪器 无线 智能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VEP阻断与P300特征的混合范式脑-机接口 被引量:6
8
作者 许敏鹏 张力新 +4 位作者 明东 綦宏志 陈龙 马岚 万柏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47-2251,共5页
针对传统脑电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判断正确率低、信息传输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SVEP阻断和P300双特征的混合范式P300-SSVEP-Speller脑-机接口系统.对12位受试者进行了脑电诱发及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范式能够同时诱发出SSVEP... 针对传统脑电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判断正确率低、信息传输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SVEP阻断和P300双特征的混合范式P300-SSVEP-Speller脑-机接口系统.对12位受试者进行了脑电诱发及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范式能够同时诱发出SSVEP阻断特征信号和P300特征信号,采用联合特征的新型的P300-SSVEP-Speller系统比传统的P300-Speller系统具有更高的判断正确率和信息传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混合范式 P300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欣 陈志堂 +3 位作者 王坤 王仲朋 周鹏 綦宏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3,共10页
基于运动想象(MI)的脑-机接口(BCI)作为一项新的运动损伤康复手段,在帮助改善和恢复丧失的身体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MI-BCI走向实用化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MI诱发生理信号空间分辨率低、使用者训练时间较长和异步控... 基于运动想象(MI)的脑-机接口(BCI)作为一项新的运动损伤康复手段,在帮助改善和恢复丧失的身体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MI-BCI走向实用化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MI诱发生理信号空间分辨率低、使用者训练时间较长和异步控制MI-BCI系统难以有效实现等。简要阐述MI相关的机制研究,然后针对以上问题从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算法分析、范式设计和异步控制研究等,综述相关解决方案及其研究现状,最后概述MI-BCI的应用,并展望MI-BCI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脑-机接口 信号处理 系统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两种不同范式的混合型脑-机接口系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翔 高小榕 高上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混合模式脑机接口是脑-机接口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为进一步提高脑-机接口系统性能提供了可能。现有的混合模式脑-机接口所采用的范式通常需要借助较强的视觉刺激,容易引起受试者疲劳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将运动想象和运动起始时刻视觉诱... 混合模式脑机接口是脑-机接口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为进一步提高脑-机接口系统性能提供了可能。现有的混合模式脑-机接口所采用的范式通常需要借助较强的视觉刺激,容易引起受试者疲劳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将运动想象和运动起始时刻视觉诱发电位两种无需强烈视觉刺激的范式以串行的方式相结合,通过运动起始时刻视觉诱发电位控制字符的输入,通过运动想象控制界面的开关和允许输入下一字符,实现了一种可用于字符输入的混合模式脑-机接口系统。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共完成了5例实验。实验中受试者首先进行两种范式的训练,然后进行开关系统界面和输入字符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一定训练的受试可以较好地完成系统的操作,运动想象单步操作平均时间最短为3.9 s,字符输入的正确率最高可达93.3%。除了不容易令受试者产生疲劳外,本系统相比单一感觉模式的脑-机接口也具有可完成任务种类多、控制方式灵活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混合模式 运动想象 运动起始时刻视觉诱发电位 字符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EEG的脑-机接口虚拟键鼠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松云 刘畅 +2 位作者 吴悠 张娟丽 段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49,共5页
现有的脑-机接口系统大都只基于单模式的脑电特征,系统能实现的功能非常有限,从而制约了脑-机接口系统的应用。采用基于多种模式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脑-机接口技术来实现虚拟键鼠系统,使得被试可以利用自身的脑电信号... 现有的脑-机接口系统大都只基于单模式的脑电特征,系统能实现的功能非常有限,从而制约了脑-机接口系统的应用。采用基于多种模式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脑-机接口技术来实现虚拟键鼠系统,使得被试可以利用自身的脑电信号控制鼠标和键盘的操作。研究了脑-机接口中常用的3种脑电信号,分别是P300波、alpha波以及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通过设计实验成功的诱发出了被试相应的特征脑电信号。利用SSVEP的脑电特征设计6频率LED闪烁刺激的虚拟鼠标系统,实现控制鼠标光标移动、单击左键和单击右键的任务;利用P300波的脑电特征设计6×6的字符矩阵虚拟键盘系统,实现字符输入的任务;利用被试自主闭眼增强alpha波的脑电特征,实现鼠标和键盘应用切换的任务。研究了适宜这3种脑电特征的最佳测量电极组合及模式识别算法,使得对3种脑电信号的识别正确率均达到了85%以上。测试结果显示,文中设计的基于多模式EEG的脑-机接口虚拟键鼠系统能有效地实现鼠标控制以及键盘输入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号 脑-机接口 虚拟键/鼠系统 器学习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中基于ERS/ERD的自适应空间滤波算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吕俊 谢胜利 章晋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4-318,共5页
在与运动相关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研究中,如果样本规模小,共同空间模式(Common Spatial Patterns,CSP)滤波算法对离群点(可能为噪声)敏感,鲁棒性不好。为此该文提出自适应空间滤波(Adaptive Spatial Filter,ASF)... 在与运动相关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研究中,如果样本规模小,共同空间模式(Common Spatial Patterns,CSP)滤波算法对离群点(可能为噪声)敏感,鲁棒性不好。为此该文提出自适应空间滤波(Adaptive Spatial Filter,ASF)算法,抽取滤波后脑电信号的方差作为特征,并寻找最优滤波器使两类特征中心的比值最大。与CSP不同,ASF是迭代算法,具有软判决机制,能够依据历代更新后的滤波器,自适应地降低离群点对各类特征中心计算带来的影响。采用BCI competition 2003和2005中两套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尤其是在训练样本少的情况下,相对于CSP,ASF所提取的特征分类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CI) 特征提取 共同空间模式(CSP)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lolens的增强现实脑-机接口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力新 张裕坤 +3 位作者 柯余峰 杜佳乐 许敏鹏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8,共8页
当前脑-机接口(BCI)发展迅速,但高性能无创BCI往往需要借助显示设备诱发特定脑电信号,其中最常用的为计算机屏幕,因其难以实现可穿戴而限制BCI的便携性。将增强现实技术(AR)与BCI相结合形成AR-BCI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BCI的实用性。然... 当前脑-机接口(BCI)发展迅速,但高性能无创BCI往往需要借助显示设备诱发特定脑电信号,其中最常用的为计算机屏幕,因其难以实现可穿戴而限制BCI的便携性。将增强现实技术(AR)与BCI相结合形成AR-BCI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BCI的实用性。然而已有AR-BCI研究仅有少量报道,且识别正确率与速度均有待提升。通过采用微软的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Hololens作为显示设备,实现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AR-BCI,通过Hololens设备产生视觉刺激诱发八种频率的SSVEP信号,分别开展在线与离线实验,并与基于计算机屏幕的刺激进行比较。参与实验的12名被试成功在增强现实环境中诱发出明显的SSVEP信号,利用1和2 s长的EEG信号分别实现平均88.67%和98.6%的在线识别正确率。该研究表明,AR-BCI有望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可穿戴的便携化高性能控制型BCI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增强现实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CSSD的脑-机接口分类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艳 柳建新 龚安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6-469,共4页
针对复杂的脑电问题,介绍了一种对单次思维脑电信号提取、分类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独立成分分量和共空域子空间分解方法以及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提取脑电信号特征。该方法分别被用于BCI Competition 2003 Data set... 针对复杂的脑电问题,介绍了一种对单次思维脑电信号提取、分类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独立成分分量和共空域子空间分解方法以及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提取脑电信号特征。该方法分别被用于BCI Competition 2003 Data set IV和BCI Competition III Data set I,正确率分别达到了89%和92%。实验证明独立成分分量算法和共空域子空间分解方法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脑思维的分类,分类正确率很高,是一种快速、稳定可行的分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电信号 独立分量分析 支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辉 杜玉晓 +1 位作者 彭杰 李伟研 《电子科技》 2011年第5期116-119,共4页
脑-机接口是将人的想法和意图转换为外部设备控制信号的新型通讯系统。文中介绍了BC I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研究状况及其关键技术,并对其未来发展面对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空间模式和神经元网络的脑-机接口信号的识别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柠 孙宇舸 王旭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空间模式和LVQ神经元网络对不同意识的脑电信号进行分类的方法.脑电信号是通过电极在头皮表面采集的脑-机接口的控制信号,提取脑电信号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组成不依赖于正常的由外围神经和肌肉组成的输出通路的通讯系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空间模式和LVQ神经元网络对不同意识的脑电信号进行分类的方法.脑电信号是通过电极在头皮表面采集的脑-机接口的控制信号,提取脑电信号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组成不依赖于正常的由外围神经和肌肉组成的输出通路的通讯系统.首先利用小波包分解对原始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对分解后特定小波包子带的脑电信号进行共空间模式分解,提取最优的特征;然后利用LVQ网络对不同意识任务特征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92.7%的平均分类识别率,已经达到脑-机接口实际应用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小波包子带 电信号 共空间模式 学习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相对小波能量法的脑-机接口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海滨 王宏 李春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3-1106,共4页
针对基于两种不同意识任务(想象左手运动和想象右手运动)的脑-机接口,提出采用相对小波能量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深入研究了相对小波能量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相对小波能量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并采用分类... 针对基于两种不同意识任务(想象左手运动和想象右手运动)的脑-机接口,提出采用相对小波能量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深入研究了相对小波能量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相对小波能量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并采用分类准确率和互信息作为该脑-机接口的评价标准.离线分析结果表明:分类准确率最高为85.7%,最大互信息为0.41比特.与较常用的自适应自回归(AAR)模型系数作为特征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互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相对小波能量 支持向量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电极的头带式射频无线脑-机接口系统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凯 裴为华 +6 位作者 王宇 许冰 归强 李晓倩 杨宇 刘剑 陈弘达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研发了一种采用干电极的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克服了现有脑机接口用脑电信号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笨重而不便于携带的缺点。此系统采用半导体微加工工艺制作的“干”电极作为采集脑电信号的电极,佩戴方便且能长时间使用。整个便携式脑... 研发了一种采用干电极的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克服了现有脑机接口用脑电信号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笨重而不便于携带的缺点。此系统采用半导体微加工工艺制作的“干”电极作为采集脑电信号的电极,佩戴方便且能长时间使用。整个便携式脑机接口系统在脑电信号采集、处理和传输三个方面都采用了利于便携的设计,信号处理采用专用的集成电路,信号的采集和处理端与信号接收端采用射频芯片收发数据。整个系统的重量只有39g。该脑-机接口系统以人体的专注程度作为控制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经过训练的受试者可以通过脑电信号实现对机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MI) 干电极 电(EEG) 便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pha波的异步脑-机接口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海滨 王宏 李春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7-1380,共4页
利用Alpha波建立了一个脑-机接口系统,包括脑电数据采集、脑电信号分析、特征提取和分类,并进行了实时在线分析.该脑-机接口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异步,测试者可以任意选择何时启动系统,并随意选择4个命令中的一个进行输出,是一种更加自然的... 利用Alpha波建立了一个脑-机接口系统,包括脑电数据采集、脑电信号分析、特征提取和分类,并进行了实时在线分析.该脑-机接口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异步,测试者可以任意选择何时启动系统,并随意选择4个命令中的一个进行输出,是一种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取得了很高的分类正确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功率谱密度 异步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空间模式和K近邻分类器的脑-机接口信号分类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柠 孙宇舸 王旭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7-1110,共4页
脑-机接口是指在人脑和计算机之间建立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它以脑电信号的形式反映人的意识,并转换成控制信号.针对两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分类问题,提出共空间模式和小波包分解相结合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不同小波包对训练... 脑-机接口是指在人脑和计算机之间建立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它以脑电信号的形式反映人的意识,并转换成控制信号.针对两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分类问题,提出共空间模式和小波包分解相结合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不同小波包对训练集的多路脑电信号进行分解,再用共空间模式算法对不同分解层子带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K近邻分类器对提取到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得到最优小波包函数和小波包子带参数.将结果应用于测试集数据的分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选择db4小波包函数和4层小波包分解层,对8个特征点进行分类,可以得到高达96%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电信号 共空间模式 小波包 K近邻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