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射CT用于纳米机器人辐射成像示踪及纳米机器人同位素标记
1
作者 王学武 程建平 康克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1-384,360,共5页
深入分析了纳米机器人的特点 ,综合说明了发射 CT技术的发展程度 ,探讨了发射 CT技术用于纳米机器人辐射成像示踪的有关问题 。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辐射成像 同位素示踪 CT发射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定位追踪体内微纳米机器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梓乔 孙祥 鄢晓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0-373,共4页
微纳米机器人是特征尺度为微米或纳米级的小型化机器人,可通过精准导航到达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人体区域,在靶向递送、微创手术、健康监测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实时高分辨率影像学定位追踪是完成微纳米机器人体内精准导航的先... 微纳米机器人是特征尺度为微米或纳米级的小型化机器人,可通过精准导航到达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人体区域,在靶向递送、微创手术、健康监测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实时高分辨率影像学定位追踪是完成微纳米机器人体内精准导航的先决条件。本文对影像学定位追踪体内微纳米机器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医学成像 精准导航 体内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调控微/纳米机器人的理化性质及其医学应用现状和进展
3
作者 邹卫娟 吴建荣 郑元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9-1045,共7页
体内靶向递送一直是临床医学迫切希望攻克的难题。磁调控微/纳米机器人具有远程控制移动、无束缚接触、精确的靶向能力和对生物物质不敏感等优点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其应用范围涉及靶向给药、精准手术、细胞操作、疾病诊疗等,在多种生... 体内靶向递送一直是临床医学迫切希望攻克的难题。磁调控微/纳米机器人具有远程控制移动、无束缚接触、精确的靶向能力和对生物物质不敏感等优点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其应用范围涉及靶向给药、精准手术、细胞操作、疾病诊疗等,在多种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关于磁调控微/纳米机器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磁调控微/纳米机器人的磁性和可操作性、生物医学、可视化追踪及生物安全性4个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调控微/纳米机器人 生物医学应用 可视化追踪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永忠教授团队合作成果发明正向趋化仿生纳米机器人用于肿瘤组织深层渗透技术
4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8月18日,浙江大学药学院杜永忠教授与浙江树人大学徐晓玲副研究员、浙江大学丽水医院纪建松教授合作在《纳米技术》(ACS nano)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论文“Positive chemotaxis of CREKA-modified ceria@polydopamine biomimetic n... 2023年8月18日,浙江大学药学院杜永忠教授与浙江树人大学徐晓玲副研究员、浙江大学丽水医院纪建松教授合作在《纳米技术》(ACS nano)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论文“Positive chemotaxis of CREKA-modified ceria@polydopamine biomimetic nanoswimmers for enhanced penetration and chemo-photothermal tumor therapy”(DOI:10.1021/acsnano.3c05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浙江树人大学 纳米技术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开发新型纳米机器人电驱动技术
5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0-150,共1页
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4月4日报道,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机器人电驱动技术,据称其较目前通过加酶和DNA链等生化驱动方法快10万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强调,纳米机器人体积... 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4月4日报道,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机器人电驱动技术,据称其较目前通过加酶和DNA链等生化驱动方法快10万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强调,纳米机器人体积小,价格低廉,效率高,可搜索样本中的特定物质或像在流水线上一样逐步合成复杂的分子,用于诊断和药物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电驱动技术 合作开发 德国 慕尼黑大学 《科学》杂志 科研人员 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机器人在美国问世
6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双足分子机器人 DNA片断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机器人维护人体健康
7
作者 飞天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I0022-I0022,共1页
纳米机器人的发明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工程学研究人员米兰·斯托诺维克等人,组成机器人的原料是DNA分子,它们的外形很像蜘蛛,因此又被称为“纳米蜘蛛”微型机器人。它们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 纳米机器人的发明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工程学研究人员米兰·斯托诺维克等人,组成机器人的原料是DNA分子,它们的外形很像蜘蛛,因此又被称为“纳米蜘蛛”微型机器人。它们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虽然以前研制出的DNA分子机器人也具有行走功能,但不会超过3步,而新的机器人却能行走50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人体健康 DNA分子 维护 哥伦比亚大学 研究人员 运行轨迹 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机器人
8
作者 周道其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4年第2期35-35,共1页
美国纽约大学化学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纳米双足机器人,它的步长仅为10 nm,由DNA片段组成的双腿成功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DNA链 行走能力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程“纳米机器人”可关闭疾病相关蛋白质
9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1期69-69,共1页
据2012年7月19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6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小的“纳米机器人”,可经过编程关闭基因生产出的疾病相关蛋白质,将在细胞水平治疗疾病向前推进了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 据2012年7月19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6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小的“纳米机器人”,可经过编程关闭基因生产出的疾病相关蛋白质,将在细胞水平治疗疾病向前推进了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蛋白质 纳米机器人 疾病 关闭 编程 《科技日报》 佛罗里达大学 物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驱六足微米机器人及其粒子微操控应用
10
作者 王富焱 牟方志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01-8007,共7页
发展了一种可用于粒子微操控的磁驱六足微米机器人。这种微米机器人可以通过溶剂热法简易制备,采用SEM、亥姆霍兹线圈磁控系统和数值模拟等对六足微米机器人进行了结构与运动性能分析,探究了粒子微操控机理和能力。结果表明:六足微米机... 发展了一种可用于粒子微操控的磁驱六足微米机器人。这种微米机器人可以通过溶剂热法简易制备,采用SEM、亥姆霍兹线圈磁控系统和数值模拟等对六足微米机器人进行了结构与运动性能分析,探究了粒子微操控机理和能力。结果表明:六足微米机器人尺寸在5μm左右,通过控制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加入能够实现对其尺寸和二级枝晶的合成调控。六足微米机器人具备良好的磁响应性能,能够在较低场强的磁场驱动下保证在90 Hz及以下的交变磁场频率参数范围内,实现与控制设备的同步响应,并表现出在高粘溶液中的运动适应性和高效性。利用涡旋效应和尾流效应,六足微米机器人可通过旋转频率调整来控制周围流场的强度和稳态,实现了对聚苯乙烯微球的可控捕获、运输及卸载。该六足微米机器人提供了一种在微米尺度上进行粒子精准微操控的新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粒子微操控 涡旋效应 尾流效应 磁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酶的微纳米马达在智能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荡 孙小敏 +7 位作者 杨海跃 宋勃翰 丛萌 王宇新 丁锋 徐珊珊 毕赛 王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8,共13页
为了解决生物酶不稳定、易失活及纳米药物递送效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人员将纳米酶的高效稳定催化作用与微纳米马达的自主运动能力相结合,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纳米酶的微纳米马达,用于在病变部位主动靶向递送药物并响应特定信号可控释放药物,... 为了解决生物酶不稳定、易失活及纳米药物递送效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人员将纳米酶的高效稳定催化作用与微纳米马达的自主运动能力相结合,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纳米酶的微纳米马达,用于在病变部位主动靶向递送药物并响应特定信号可控释放药物,在药物递送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基于纳米酶马达“动-控-用”的发展思路,综合评述了代表性的构建微纳米马达的纳米酶,探讨了微纳米马达的运动调控策略,系统地梳理了基于纳米酶的微纳米马达在精准药物递送领域的前沿应用,并对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纳米马达 药物递送 纳米机器人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操纵机器人及其自动化设计(英文)
12
作者 Sergej Fatikow Volkmar Eichhorn Claas Diederichs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926,共8页
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领域,纳米操纵机器人已经成为一种用于分析和制作原型纳米器件的使能技术。这类纳米操纵机器人拾放操作灵活,可将单个纳米器件集成到现有的微器件中来提高微器件的总体性能和灵敏度。如今这种被称作微纳米集成装配... 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领域,纳米操纵机器人已经成为一种用于分析和制作原型纳米器件的使能技术。这类纳米操纵机器人拾放操作灵活,可将单个纳米器件集成到现有的微器件中来提高微器件的总体性能和灵敏度。如今这种被称作微纳米集成装配的自动化装置不再局限于实验室使用,还需要应用于工业领域。本文综述了纳米微操作机器人的产生、集成装配和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技术,同时探讨了不同种类原子力显微镜超级探针的装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操作手 纳米机器人 自动化 纳米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把药物精准送至患处?来,吃了这个微纳载药机器人!
13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96,共1页
自然界有很多微纳米尺度的东西能够随意遨游,比如分子马达、生物马达,还有细菌、精子等,能借助摆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对称的区域流体场向前运动。基于这个原理,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并引入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然而,这些微... 自然界有很多微纳米尺度的东西能够随意遨游,比如分子马达、生物马达,还有细菌、精子等,能借助摆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对称的区域流体场向前运动。基于这个原理,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并引入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然而,这些微纳米机器人今后要想在临床中转化应用,有2个重要环节是绕不开的。首先微纳米机器人必须能够在复杂的人体环境中运动。在逆血流游动时,流速对微纳米机器人有较大影响。研究团队发现,自然界有很多动物和微生物在流体的环境下生存,为了更好地适应流动性的环境,这些生命往往选择贴近基底运动。受此启发,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团队研创了两种可以沿着基底运动的游动微纳米机器人,以及一款尺寸比生物水凝胶孔径更小的机器人,后者可在眼睛玻璃体中自由穿梭,其运动方向的精确度在9 mm2范围内,达到了目前常规的眼科药物载体无法企及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纳米技术 分子马达 尺寸比 纳米尺度 流体场 转化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任建敏 邹全明 +1 位作者 彭承琳 王缚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纳米技术 纳米机器人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运动压电纳米板的非局部热-力-电耦合振动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纪苹 刘金建 +1 位作者 李成 姚林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8-388,共11页
基于非局部理论结合基尔霍夫压电薄板模型,研究了轴向运动压电纳米板的热-力-电耦合振动响应。考虑压电纳米板受到双向轴力、外部电压和温度变化等作用并做轴向运动,应用哈密顿原理推导了系统的控制方程组,利用伽辽金法数值求解轴向运... 基于非局部理论结合基尔霍夫压电薄板模型,研究了轴向运动压电纳米板的热-力-电耦合振动响应。考虑压电纳米板受到双向轴力、外部电压和温度变化等作用并做轴向运动,应用哈密顿原理推导了系统的控制方程组,利用伽辽金法数值求解轴向运动压电纳米板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进一步讨论小尺度参数、轴力、外部电压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固有频率及亚临界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轴压力、外部正电压、温度升高以及小尺度参数的存在使得压电纳米板的等效刚度降低,从而导致固有频率和亚临界区域的减小,而双轴拉力、外部负电压、温度降低则引起纳米结构等效刚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振动 轴向运动压电纳米 非局部理论 伽辽金法 纳米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的纳米武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晓段 苏兰尊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1年第4期33-35,共3页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导致纳米武器的出现.
关键词 纳米微机电系统 纳米机器人 纳米隐身 纳米卫星 纳米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纳米机械系统设计模型
17
作者 林良明 徐锡林 周新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70-74,共5页
纳米机械系统的设计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概述了纳米机械系统的有关设计模型及其基本原理和结构。
关键词 机械系统设计 纳米 驱动器 纳米机器人 设计模型 电子显微镜 机器人系统 纳米机械 鞭毛马达 微动工作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眭翔 辛改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5,共5页
近年来,纳米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纳米材料和纳米机器人的发展,使生物传感器和医疗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和变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介绍了纳米生物传感的发展趋势和典型应用,并对纳米机器人在... 近年来,纳米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纳米材料和纳米机器人的发展,使生物传感器和医疗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和变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介绍了纳米生物传感的发展趋势和典型应用,并对纳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生物传感器 纳米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驱动用螺旋碳纳米线截断筛选及磁性修饰
19
作者 白学元 叶子兴 +3 位作者 佟浩 王陈梓 李勇 潘路军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20-4026,4064,共8页
为实现螺旋碳纳米线新型微纳米机器人磁场驱动运动,开展了螺旋碳纳米线截断、磁性修饰及磁场驱动运动研究。提出硝酸氧化-超声振动-滤纸过滤的长度截断筛选方法,实现了螺旋碳纳米线分散且可控截取长度2~8μm。实验对比研究了磁控溅射镍... 为实现螺旋碳纳米线新型微纳米机器人磁场驱动运动,开展了螺旋碳纳米线截断、磁性修饰及磁场驱动运动研究。提出硝酸氧化-超声振动-滤纸过滤的长度截断筛选方法,实现了螺旋碳纳米线分散且可控截取长度2~8μm。实验对比研究了磁控溅射镍、化学镀镍、水热法生长Fe_(3)O_(4)纳米颗粒的磁性修饰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等方法对修饰效果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具有较强磁性的螺旋碳纳米线。微流道液体中磁场驱动特性实验表明:磁控溅射修饰的螺旋碳纳米线可实现较为快速(3.35μm/s)的微纳米机器人运动特性,轨迹运动精度可控小于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机器人 螺旋碳纳米线 截断筛选 磁性修饰 磁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研制出能长肉的微型机器
20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2期60-60,共1页
美国一家实验室研制出一种微型机器,能够凭借自身生长的肌肉行走。这项发明可能被用于研制神经刺激器,使瘫痪病人不用呼吸器就能呼吸;或者用于研制纳米机器人,来清除血管内的脂肪斑。
关键词 美国 微型机器 神经刺激器 纳米机器人 肌肉 研制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