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跳仓法施工沉降计算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1
作者 及召建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3期39-41,共3页
文章以大兴国际机场安置房项目地下室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为依托,利用PKPM-JCCAD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跳仓法施工沉降计算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主要探索了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取消温度后浇带、沉降后浇带的计算,同时结合案例,论... 文章以大兴国际机场安置房项目地下室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为依托,利用PKPM-JCCAD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跳仓法施工沉降计算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主要探索了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取消温度后浇带、沉降后浇带的计算,同时结合案例,论述了项目特征、施工仓格划分、混凝土相关参数、施工缝留设及混凝土浇筑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跳仓法以施工缝取代后浇带,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节约了工期,能进一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跳仓法 后浇带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侧向刚柔边界约束的黄土填方路基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贾金青 韩猛 +1 位作者 李哲 涂兵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0-741,共12页
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刚柔边界约束和侧向变形的黄土填方路基沉降计算方法。基于自主研发的三向加载设备和室内压缩试验,分析不同竖向加载方式和不同侧向约束对土体竖向及侧向变形的影响,提出考虑土体压实度和围压的边界影响系数,建立压实... 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刚柔边界约束和侧向变形的黄土填方路基沉降计算方法。基于自主研发的三向加载设备和室内压缩试验,分析不同竖向加载方式和不同侧向约束对土体竖向及侧向变形的影响,提出考虑土体压实度和围压的边界影响系数,建立压实黄土侧向应变模型,给出考虑刚柔边界条件和侧向变形的黄土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影响系数与路基压实度和围压都呈正相关,且刚柔约束边界对黄土压缩性指标的影响程度最高能达到40%。提出的竖向和三向边界影响系数综合考虑了路基压实度、侧向围压以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利用工程实例验证了新模型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提高了传统分层总和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压实黄土 刚柔边界 沉降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卓杰 周佳锦 +2 位作者 陈伟乐 刘健 龚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7-1406,共10页
基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DCM)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考虑厚垫层和高置换率DCM桩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将碎石垫层、DCM桩复合地基和桩端下卧层作为协同作用的系统,考虑系统各部分在接触面上的应力与变形... 基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DCM)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考虑厚垫层和高置换率DCM桩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将碎石垫层、DCM桩复合地基和桩端下卧层作为协同作用的系统,考虑系统各部分在接触面上的应力与变形协调,通过分析典型单元体,推导海底DCM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得到的DCM桩复合地基荷载-位移曲线和桩土应力比变化曲线与现场静载试验实测曲线进行对比,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验证了所提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分析置换率和垫层柔度系数对海底DCM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沉降随垫层柔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垫层柔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较垫层柔度系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海底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碎石垫层 置换率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参数条件下基于空间应力解的重塑黄土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程斌 骆亚生 +3 位作者 王博 齐国庆 孙哲 范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基于J.Boussinesq推出的弹性半空间在荷载作用下内部任意一点的应力分量解析式,得到任意一点土体的空间应力状态,并将其引入沉降计算模型,从而提出将围压参数引入重塑黄土沉降计算的方法。通过应力式加载三轴试验分析了重塑黄土基于偏... 基于J.Boussinesq推出的弹性半空间在荷载作用下内部任意一点的应力分量解析式,得到任意一点土体的空间应力状态,并将其引入沉降计算模型,从而提出将围压参数引入重塑黄土沉降计算的方法。通过应力式加载三轴试验分析了重塑黄土基于偏应力、含水率、围压在内的3个参数对应变发展的影响,得到了重塑黄土在不同参数下的应变规律,提出了重塑黄土应变受多个参数影响的沉降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偏应力、含水率、围压均对重塑黄土的应变有显著影响,其中偏应力、含水率均与重塑黄土的压缩变形正相关,而围压与重塑黄土的压缩变形负相关,且3个参数拟合的重塑黄土应变经验公式效果良好。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沉降计算结果和实际沉降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更为合理且便利地应用于重塑黄土工程场地的沉降计算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地基沉降计算 应变规律 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基础埋深的沉降计算统一公式
5
作者 胡鹏飞 张在明 杨宇友 《岩土工程技术》 2008年第4期163-168,共6页
通过对不同作用深度、不同长宽比矩形面积均布荷载角点下应力系数Mindlin解与Boussinesq解的分析比较,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统计关系,利用"归一化函数",引入"沉降计算深度修正系数",并通过对北京地区数十个工程沉降实... 通过对不同作用深度、不同长宽比矩形面积均布荷载角点下应力系数Mindlin解与Boussinesq解的分析比较,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统计关系,利用"归一化函数",引入"沉降计算深度修正系数",并通过对北京地区数十个工程沉降实测值进行反分析得到"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提出了对不同埋深的天然地基与桩基都适用的"统一沉降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解 沉降计算 深度修正系数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沉降计算统一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沉降计算面积比的取值范围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悦铭 古日晖 +1 位作者 冷国兴 毛日泉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基坑开挖将不可避免引起周边地表沉降,对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和既有建筑造成影响,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是评估基坑开挖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受监测成本、实施难度等因素的制约,除直接监测地表沉降外,亦可通过地层损失法根据支护结构侧向... 基坑开挖将不可避免引起周边地表沉降,对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和既有建筑造成影响,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是评估基坑开挖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受监测成本、实施难度等因素的制约,除直接监测地表沉降外,亦可通过地层损失法根据支护结构侧向变形计算周边地表沉降,围护结构侧移的面积与地表沉降面积之比是影响该计算方法准确性的重要参数。因此,首先进行了文献调研,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确定面积比取值范围在0.8~2之间;然后分析了插入比、地质条件、桩体侧移最大值对面积比的影响;最终给出了面积比的建议取值方式。分析总结可为后续地层损失法数学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沉降计算 面积比 取值范围 地层损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沉降计算方法在长江盾构穿越海塘中的应用
7
作者 蔡勇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5-339,共5页
本文以轨道交通工程崇明线长江盾构穿越海塘为例,将经验公式与有限元分析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应用于海塘沉降预测中,经验公式有清晰的计算原理,计算方便、结果容易收敛;有限元计算结果能够提供应力场、位移场,可以方便应用于预测沉降趋... 本文以轨道交通工程崇明线长江盾构穿越海塘为例,将经验公式与有限元分析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应用于海塘沉降预测中,经验公式有清晰的计算原理,计算方便、结果容易收敛;有限元计算结果能够提供应力场、位移场,可以方便应用于预测沉降趋势、总结规律。两者结合能够为穿堤工程的沉降预测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后续类似工程问题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海塘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计算的讨论
8
作者 方玉树 《矿产勘查》 2009年第9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桩基沉降计算 经验公式 桩长 应用范围 现场模型试验 持力层 计算结果 压缩模量 桩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真空预压沉降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施建勇 雷国辉 +2 位作者 艾英钵 卫丹 宋雄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真空预压的沉降计算参数(压缩系数)是通过压缩试验得到的,但地基土在真空预压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与压缩试验中土样的受力状态是不同的,用压缩试验得到的压缩系数进行真空预压处理的沉降计算是不合理的。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进行线弹性... 真空预压的沉降计算参数(压缩系数)是通过压缩试验得到的,但地基土在真空预压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与压缩试验中土样的受力状态是不同的,用压缩试验得到的压缩系数进行真空预压处理的沉降计算是不合理的。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进行线弹性条件下的理论分析、模拟真空预压应力路径的全自动应力控制三轴(GDS)压缩试验、真空预压的现场监测等工作,初步讨论了弹性条件竖向荷载相同时等向与单向压缩量的比、模拟真空预压应力路径的压缩系数与单向压缩时的压缩系数的试验关系,真空预压现场监测和单向压缩量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了上述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沉降计算 压缩系数 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传递理论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郭帅杰 宋绪国 +2 位作者 罗强 许再良 肖世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4-50,共7页
研究目的: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一般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但目前考虑桩土协同工作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荷载传递理论描述桩与桩间土之间荷载转移规律,由最小二乘法拟合桩间土表面荷载引起的加... 研究目的: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一般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但目前考虑桩土协同工作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荷载传递理论描述桩与桩间土之间荷载转移规律,由最小二乘法拟合桩间土表面荷载引起的加固区附加应力抛物分布方程,尝试建立刚性桩加固区沉降计算模型,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验算及桩体平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刚性桩加固区桩与桩间土之间存在荷载相互转移现象,桩侧同时分布正负摩阻力;(2)桩间土表面荷载引起的加固区附加应力为非线性分布,可采用五点最小二乘法拟合其抛物分布方程;(3)沉降模型关于京沪高铁试验段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计算偏差约15%;(4)Randolph理论关于桩侧和桩端刚度系数取值方法使桩土沉降差计算结果偏大,刚度系数取值的合理性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理论 沉降计算 负摩阻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直径扩底桩的沉降计算实用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高盟 高广运 +1 位作者 顾宝和 杨成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48-1452,共5页
根据大直径扩底桩桩端应力的分布特征,利用Mindlin基本解推导了扩底桩桩端沉降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沉降影响系数。公式中桩端持力层土体的变形模量用深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测定,但深层载荷试验有时难以实现。为此根据收集的扩底桩工程实测... 根据大直径扩底桩桩端应力的分布特征,利用Mindlin基本解推导了扩底桩桩端沉降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沉降影响系数。公式中桩端持力层土体的变形模量用深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测定,但深层载荷试验有时难以实现。为此根据收集的扩底桩工程实测沉降和原型扩底桩静载试验结果,建立了工程中常用的压缩模量与变形模量间的关系,并给出了两者的换算关系。大量的工程实测表明,得出的扩底桩沉降计算公式是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扩底桩 Mindlin基本解 沉降计算 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刚性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长丹 王炳龙 +1 位作者 周顺华 邹春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87,共8页
为研究适合高速铁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采用Mindlin-Boussinesq联合求解桩间土的附加应力,根据e-lgp曲线法计算地基沉降的方法对高速铁路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进行沉降计算,并与现有复合地基计算方法及现场实测数... 为研究适合高速铁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采用Mindlin-Boussinesq联合求解桩间土的附加应力,根据e-lgp曲线法计算地基沉降的方法对高速铁路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进行沉降计算,并与现有复合地基计算方法及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研究分析表明:现有规范采用方法对高速铁路路基荷载作用下刚性桩网复合地基,及超固结或结构性较强的地基土体沉降计算有所局限;Mindlin-Bouss-inesq联合求解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间土的附加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符合实际工程分布情况;Mindlin-Bouss-inesq联合求解附加应力并根据e-lgp曲线法计算地基沉降方法的计算沉降值与实测值较接近,并能考虑刚性桩复合地基设置参数情况及地基土应力历史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沉降计算 刚性桩 Mindlin—Boussinesq联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条件下坑底工程桩工作性状及沉降计算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郑刚 张立明 刁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89-3096,共8页
基坑开挖对坑内工程桩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工程试桩实测资料验证的有限元参数,对地面加套管试桩及基坑开挖条件下不同长度单桩进行有限元计算,研究了深厚软土地区在以常规试桩法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的桩基础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计... 基坑开挖对坑内工程桩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工程试桩实测资料验证的有限元参数,对地面加套管试桩及基坑开挖条件下不同长度单桩进行有限元计算,研究了深厚软土地区在以常规试桩法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的桩基础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条件下坑底工程桩侧阻和端阻异步发挥的现象明显。设计工作荷载下,长度超过40 m的桩的端阻比几乎为0。同时,桩身侧阻呈"R"形分布,长度大于80 m的单桩桩身下部甚至还存在一定的拉力,桩身下部存在较大范围的负摩阻区。考虑开挖条件下侧阻分布特点的沉降计算值要较Geddes假设分布模式下的沉降值更接近于实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荷载传递 有限元分析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光华 徐传堡 +2 位作者 李志云 姜燕 张玉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1-24,共4页
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精度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而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于软土地基中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现行规范方法把其沉降分为加固区的沉降和下卧层的沉降,加固区复合模量的提高采用复合地基与... 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精度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而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于软土地基中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现行规范方法把其沉降分为加固区的沉降和下卧层的沉降,加固区复合模量的提高采用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倍数求得,实际发现这样得到的加固区复合模量的提高不够,造成计算沉降偏大。本文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公式推导中假设了桩土应力比与桩土承载力比相等而造成的。另外对于软土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当桩底置于可靠持力层时,提出其复合地基的沉降可以简化为桩的沉降加褥垫层的压缩沉降的简化方法。工程实例表明,简化方法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个有效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刚性桩复合地基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穿透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敏静 罗强 +1 位作者 詹学启 张良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9-525,545,共8页
为掌握铁路工程CFG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变化特点,基于武汉-广州高速铁路24个路堤断面的地基沉降测试数据,结合地勘和设计参数,分析了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工后沉降的时间效应特征,结果表明,软弱... 为掌握铁路工程CFG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变化特点,基于武汉-广州高速铁路24个路堤断面的地基沉降测试数据,结合地勘和设计参数,分析了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工后沉降的时间效应特征,结果表明,软弱土层浅薄的穿透型CFG桩复合地基具有优良的沉降控制效果,对应的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在0.63~0.17之间,较当量压缩模量相当的《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推荐值偏低约1/3;地基沉降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特征,地基工后沉降占最终沉降的比值有随时间逐渐降低的趋势;路堤填筑速率加快和地基布桩间距加大,对穿透型CFG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占最终沉降的比值有明显增大作用,地基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复合地基 穿透型CFG桩 沉降计算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承载试验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齐昌广 刘汉龙 +2 位作者 陈永辉 刘干斌 左殿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02-2308,共7页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是由预先打设在地基中的塑料套管内浇注混凝土组成的,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具有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和成桩质量可靠等优点。通过TC桩承载力的模型和现场试验,研究了TC桩的工作性状,并考虑到路堤柔性荷载下...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是由预先打设在地基中的塑料套管内浇注混凝土组成的,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具有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和成桩质量可靠等优点。通过TC桩承载力的模型和现场试验,研究了TC桩的工作性状,并考虑到路堤柔性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存在沉降差,分别采用Mindlin应力解计算塑料套管桩群在复合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采用Boussinesq解计算地基土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塑料套管桩群桩和地基土产生的附加应力,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TC桩承载力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其不同间歇期的承载特性有显著差别;所建立的TC桩沉降计算方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 桩基承载力 试验研究 应力解 沉降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光华 范泽 +1 位作者 姜燕 张玉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6-84,共9页
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精度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而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解决的简化方法。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由于桩间土荷载水平不高,将桩间土荷载-沉降曲线近似为线性。当桩的荷载水平不高时... 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精度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是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而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解决的简化方法。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由于桩间土荷载水平不高,将桩间土荷载-沉降曲线近似为线性。当桩的荷载水平不高时,对桩的沉降可按线性考虑,线性关系可按线弹性方程计算得到。若桩可能进入非线性甚至塑性,则假设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满足双曲线规律,可较好地考虑桩的非线性沉降过程。通过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下的沉降,然后通过双曲线方程特点得到桩的非线性沉降方程。对于有单桩静载试验的情况,提出直接利用单桩试验曲线建立单桩的双曲线方程。最后依据共同作用时桩和桩间土的变形协调条件和静力平衡方程,即可计算其实际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沉降,从而得到一个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化方法。工程实例表明,简化是方法既简便又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个有效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桩土变形协调 双曲线模型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淤泥爆破挤淤堤坝沉降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学勇 陈国海 +2 位作者 汪稔 狄圣杰 杜文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64-369,共6页
爆破挤淤技术在海洋围垦和潮汐电站等工程堤坝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海洋工程的不断推进,堤坝修建需要处理淤泥(软基)厚度在逐渐加深,在超过12 m的深厚淤泥中往往采用"悬浮式"堤坝结构,对该种堤坝结构开展沉降计算与分析... 爆破挤淤技术在海洋围垦和潮汐电站等工程堤坝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海洋工程的不断推进,堤坝修建需要处理淤泥(软基)厚度在逐渐加深,在超过12 m的深厚淤泥中往往采用"悬浮式"堤坝结构,对该种堤坝结构开展沉降计算与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以惠州港兴盛油库护岸工程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传统沉降计算方法、基于多孔介质渗透理论的考虑浮力作用沉降计算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其爆破挤淤形成的"悬浮式"堤坝开展沉降计算,并与实际监测结果对比验证,分析几种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传统沉降计算方法得到的沉降值比实际监测值明显偏大,不适合于"悬浮式"堤坝沉降计算;考虑浮力作用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实际监测值,可用于"悬浮式"堤坝沉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爆破挤淤 悬浮式堤坝 浮力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受负摩擦力的桩基沉降计算的迭代法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锡宏 张启辉 张保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21,共5页
结合负摩擦力产生的机理,认为软土地区的桩基的负摩擦力问题主要是沉降问题,而不是强度问题。利用半理论半经验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1] ,对承受负摩擦力的桩基的中性点及桩基的沉降、桩的分担比进行简单的迭代计算,由此可确定... 结合负摩擦力产生的机理,认为软土地区的桩基的负摩擦力问题主要是沉降问题,而不是强度问题。利用半理论半经验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1] ,对承受负摩擦力的桩基的中性点及桩基的沉降、桩的分担比进行简单的迭代计算,由此可确定承受负摩擦力的桩基的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法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负摩擦力 分担比 迭代法 桩基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e-p曲线确定的简化方法及在非线性沉降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彭长学 杨光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06-1710,共5页
首先假设软土的压缩曲线符合双曲线方程,并通过某工程一系列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双曲线假定比较符合软土压缩曲线;由于双曲线方程参数相对较少,数据拟合确定比较简单易行,可对实际工程软土地基沉降进行简化计算并能满足工程的... 首先假设软土的压缩曲线符合双曲线方程,并通过某工程一系列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双曲线假定比较符合软土压缩曲线;由于双曲线方程参数相对较少,数据拟合确定比较简单易行,可对实际工程软土地基沉降进行简化计算并能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同时还针对目前地质报告一般不提供详细的孔隙比-压缩应力(简称e-p)试验数据的情况,对e-p双曲线方程提出了一个只采用初始孔隙比e0、压缩模量Es来确定其参数的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e-p曲线确定邓肯-张模型的切线模量Et,采用分层总和法应用于软土地基的非线性沉降计算。对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曲线 软土地基 非线性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