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滨海乡村街巷空间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以福州滨海平原地区为例
1
作者 郑媛 梁枫 +1 位作者 洪婷婷 林志森 《世界建筑》 2025年第5期20-26,共7页
滨海乡村人居环境处于海洋与陆地两种环境基质的交互地带,其空间格局与人地关系更加丰富与复杂,受气候变化扰动影响显著。目前滨海乡村相关研究较少关注海洋气候影响下的适应性营建模式,且既有研究范式缺乏应对多变量问题的数据支撑。... 滨海乡村人居环境处于海洋与陆地两种环境基质的交互地带,其空间格局与人地关系更加丰富与复杂,受气候变化扰动影响显著。目前滨海乡村相关研究较少关注海洋气候影响下的适应性营建模式,且既有研究范式缺乏应对多变量问题的数据支撑。文章以福州滨海平原地区为例,解析滨海乡村街巷空间的形态特征,利用遗传算法分析多目标协同下街巷空间形态参数的择优区间,并通过数据相关性及回归分析揭示空间形态与气候要素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层级建构滨海乡村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旨在为低碳、韧性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设计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乡村 街巷空间 气候适应性 遗传算法 营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太行山区民居气候适应性优化研究
2
作者 刘九菊 段然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4期11-15,共5页
受地形、气候和文化的影响,豫北传统民居形成鲜明特色,但因它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质量要求,大量民居面临荒废、粗放建设等问题。文中以焦作市和安阳市为例,对其25座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从建筑的空间组合、围护界面两个方面着手,总结豫北... 受地形、气候和文化的影响,豫北传统民居形成鲜明特色,但因它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质量要求,大量民居面临荒废、粗放建设等问题。文中以焦作市和安阳市为例,对其25座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从建筑的空间组合、围护界面两个方面着手,总结豫北民居夏季防热、冬季保暖的气候适应性策略。针对夏季太阳辐射带来的防晒与采光之间的矛盾,提出优化房间布局和调整门窗面积、位置及遮阳构件的解决方法研究,此研究可为保护豫北民居营建文化、实现人居环境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民居 气候适应性 被动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气候适应性措施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投入要素视角
3
作者 李文启 牛健敏 《世界农业》 2025年第5期29-41,共13页
为探索气候变化及气候适应性措施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2004—2022年地级市气象与农业生产数据,从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要素角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气候适应性措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气... 为探索气候变化及气候适应性措施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2004—2022年地级市气象与农业生产数据,从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要素角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气候适应性措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温偏差增大与降水偏差增加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看,技术效率改进与规模效率的损失较大。机制分析表明,气温偏差增大导致干旱程度增加、劳动力效率损失,但并未导致农业资本损失;降水偏差增加导致洪涝灾害、农业资本损失,但并未导致劳动力效率损失。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业保险均减弱了气温偏差增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其中农业保险的影响存在跨期效应;农业保险减弱了降水偏差增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性措施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适应性设计创新实践
4
作者 李和平 何宝杰 +9 位作者 彭建 詹庆明 杨俊宴 冷红 彭翀 李琼 李旭 程宸 韩贵锋 谭文勇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35,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宜居城市空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联合国秘书长也宣布全球进入“沸腾时代”。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风险正在突破宜居、健康、安全的人居底线,对人类生产、生存和生活造成... 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宜居城市空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联合国秘书长也宣布全球进入“沸腾时代”。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风险正在突破宜居、健康、安全的人居底线,对人类生产、生存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虽然人们无法预知气温记录何时被刷新,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将面临更热、更旱、更涝的挑战。“居安思危”的状况已经改变,“居危思危”成为当下的普遍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联合国秘书长 气候适应性设计 创新实践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居安思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东疆干旱区绿洲民居节能低碳策略研究——以哈密市博斯坦村为例
5
作者 努日买买提·吐鲁逊 塞尔江·哈力克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4期9-19,共11页
建筑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键领域,促进建筑行业节能低碳对于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干旱区绿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提升乡村民居绿色低碳化水平迫在眉睫。本研究以哈密博斯坦村为研究对象,对该村进行现场调研、... 建筑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键领域,促进建筑行业节能低碳对于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干旱区绿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提升乡村民居绿色低碳化水平迫在眉睫。本研究以哈密博斯坦村为研究对象,对该村进行现场调研、文献收集、设计实践和通过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分析,总结该村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历史经验,挖掘其生态基因;结合气候适应性分析与民居设计实践,选取了影响建筑全年负荷与运行阶段碳排放量的5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模拟,通过极差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建筑全年负荷与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及建筑全年负荷与运行阶段碳排放量最小时的组合方案,从而提出了适用于干旱区绿洲民居的节能低碳策略,并量化评价了优化后民居室内风光热环境、节能及减碳效果,验证策略可行性。评价结果为:室内风光热环境均满足相关标准;建筑综合能耗与采暖空调能耗节能率对比基准建筑分别达到42.86%和43.96%,并满足了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效指标;建筑碳排放量满足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低碳居住建筑碳排限值。据研究结果创新性地提出:干旱区绿洲民居应传承传统民居的环境适应性品质和生态基因,结合性能化设计及新技术手段,可达到民居节能低碳目标,有效降低民居能耗与碳排放,有助于推动干旱区城乡建设的绿色化发展,对干旱区民居绿色低碳化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博斯坦村 气候适应性 干旱区 民居 能耗模拟 碳排放模拟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偏好如何影响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基于陕西省玉米增产试验区的调研数据
6
作者 王洪煜 蒲欣瑜 +1 位作者 陆迁 周洁 《现代农业》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是应对气候冲击、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文章基于陕西省蒲城县、澄城县玉米增产试点区的441份玉米种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风险偏好对玉米种植农户选择气候... 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是应对气候冲击、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文章基于陕西省蒲城县、澄城县玉米增产试点区的441份玉米种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风险偏好对玉米种植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风险规避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玉米品种而非气候适应性新品种,内生性检验也证明此结果具有可靠性;异质性分析发现,服务外包强化了风险偏好对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行为的抑制作用,政府推广服务则弱化了风险偏好对农户选择行为的消极影响;在引入气候冲击的调节效应后,受灾频次增加。通过强化农户风险偏好阻碍了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据此,从设立示范园区、改善技术推广等角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偏好 气候适应性新品种 玉米增产试验区 Logit模型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果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沙建镇为例
7
作者 邹欣 陈艺娟 杨富曾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127-129,共3页
该研究旨在系统分析气候因子对黄龙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的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沙建镇近几年的气候数据,着重研究温度、日照、降水量和气象灾害对黄龙果生长适应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果在25~35℃的温... 该研究旨在系统分析气候因子对黄龙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的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沙建镇近几年的气候数据,着重研究温度、日照、降水量和气象灾害对黄龙果生长适应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果在25~35℃的温度范围和充足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果实甜度、色泽及营养成分含量提升显著,而降水量适中、分布均匀则有助于果实外观与质量的保持。暴雨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可能导致裂果及产量损失。该研究总结了适宜种植黄龙果的区域气候条件,并建议在高风险区采取防护措施,以提高黄龙果的气候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果 气候因子 气候数据 气候适应性 沙建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建设背景下站场建筑气候适应性优化研究
8
作者 刘薇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9期159-164,共6页
针对业务规模庞大、设施遍布全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标准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企业形象提升、质量管理优化、生产效率提高的目标,但也面临地域特殊需求方面的矛盾。以国家管网集团油气管道工程为例,本文基于项目覆盖地域广阔、气候环境差异显... 针对业务规模庞大、设施遍布全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标准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企业形象提升、质量管理优化、生产效率提高的目标,但也面临地域特殊需求方面的矛盾。以国家管网集团油气管道工程为例,本文基于项目覆盖地域广阔、气候环境差异显著的情况,对东北、西北及华南地区典型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国有企业标准化背景下针对不同气候类型的油气站场建筑设计优化策略,以期为类似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建设 气候适应性 油气站场建筑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环文旦气候适应性及危害因子分析
9
作者 颜阳慧 李泓明 +4 位作者 陈华忠 陈力 汪思远 高从超 耿芳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利用玉环市楚门自动站、清港自动站、坎门国家基本站气象资料,分析了2011—2023年玉环文旦[Citrus maxima(Burm.)Merr.]年生长周期内气温、降水、日照、湿度、积温等气象条件对其气候适应性的影响,以及低温冻害、台风、大风、高温、干... 利用玉环市楚门自动站、清港自动站、坎门国家基本站气象资料,分析了2011—2023年玉环文旦[Citrus maxima(Burm.)Merr.]年生长周期内气温、降水、日照、湿度、积温等气象条件对其气候适应性的影响,以及低温冻害、台风、大风、高温、干旱、连阴雨、涝害等气象灾害对玉环文旦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环文旦种植区温度、热量、水分、光照条件基本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极端低温冻害、12级以上台风正面袭击玉环市并伴有涝害,对玉环文旦的产量影响很大,果农针对盛花期大风、高温、干旱、连阴雨等气象灾害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后,对玉环文旦的产量影响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环文旦[Citrus maxima(Burm.)Merr.] 气候适应性 危害因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气候适应性标准与应对策略
10
作者 侯昌芹 《大众标准化》 2025年第7期112-114,共3页
为解决风景园林设计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对气候适应性设计的标准体系与策略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以微气候调控、水文调节、植被优化、多功能整合等为核心的适应性策略,并构建覆盖多尺度、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解决风景园林设计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对气候适应性设计的标准体系与策略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以微气候调控、水文调节、植被优化、多功能整合等为核心的适应性策略,并构建覆盖多尺度、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引入模拟评估与全过程控制机制,强化设计实施的科学性与动态反馈能力。通过整合土壤地形调节机制与抗逆性植物配置原则,提升景观系统对极端气象条件的综合应对能力,以期为相关工程建设及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 气候适应性标准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丽水地区石木民居气候适应性分析——以仁庄村为例
11
作者 朱晓青 熊凯文 蔡峻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美丽乡村的建设推动了石木民居乡村旅游的发展,但民居室内居住舒适度较差,村民新建或改建的民居,破坏了石木民居村落的乡土风貌。因此,文章希望通过对丽水地区石木民居物理环境进行数据实测,推测影响民居热环境舒适度的因素,再采用Desig... 美丽乡村的建设推动了石木民居乡村旅游的发展,但民居室内居住舒适度较差,村民新建或改建的民居,破坏了石木民居村落的乡土风貌。因此,文章希望通过对丽水地区石木民居物理环境进行数据实测,推测影响民居热环境舒适度的因素,再采用Design Builde气候分析软件,进行模拟验证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得到石木民居建筑形态、朝向、材质、尺度、半室外空间方面的设计策略,以期改善石木民居的居住舒适性,从而达到保护、传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地区 石木民居 石头房 气候适应性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群体商业建筑气候适应性策略探讨
12
作者 孟子南 马玉昭 《北方建筑》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严寒地区,气候条件对人们的出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冬季。因此,群体商业建筑的外环境是人们主要活动的场所。本文以寒地某小镇群体商业建筑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建筑空间与气候之间的关联,并分析了寒地气候对商业建筑外部空间... 在严寒地区,气候条件对人们的出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冬季。因此,群体商业建筑的外环境是人们主要活动的场所。本文以寒地某小镇群体商业建筑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建筑空间与气候之间的关联,并分析了寒地气候对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影响。综合提出适合寒地环境优化策略:在建筑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围合封式布局,采用保暖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并合理地布置景观和设施,以此提升群体商业空间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应性 寒地 群体商业建筑 奥特莱斯 建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水上粮仓气候适应性技术解析
13
作者 张翼 刘骁 +2 位作者 刘潇衍 李坤明 周杉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5期41-49,共9页
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实现粮仓的节能储存是“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水上粮仓建筑群是运用气候适应性营建手法实现节能的典型案例。通过调研测绘、模型复原以及相关软件的... 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实现粮仓的节能储存是“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水上粮仓建筑群是运用气候适应性营建手法实现节能的典型案例。通过调研测绘、模型复原以及相关软件的模拟分析,得出粮仓整体布局、单体营建和细部构造层面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总结了该水上粮仓所使用的被动式设计策略,以期为南方地区高标准乡土粮仓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粮仓 气候适应性 被动式设计 黔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梳式布局的气候适应性及文脉分析——以大旗头村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窦建奇 刘锐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53-54,共2页
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的大旗头村规划布局为例,探析岭南传统村落“梳式布局”的气候适应性传统技术。通过软件计算,模拟大旗头村“梳式布局”形式在不同季节的风环境特征,从而进一步分析大旗头村“梳式布局”,作为适应广府地区热... 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的大旗头村规划布局为例,探析岭南传统村落“梳式布局”的气候适应性传统技术。通过软件计算,模拟大旗头村“梳式布局”形式在不同季节的风环境特征,从而进一步分析大旗头村“梳式布局”,作为适应广府地区热环境基本手法的若干优点,如村落布局往往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充分利用民居天井巷道改善微气候环境、密集排列形成“相互遮挡”阴影区实现降温等传统技术。最后,结合规划布局,分析了大旗头村的历史人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式布局 气候适应性 大旗头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环境实测的关中庭院气候适应性研究
15
作者 崔晓晨 刘衍 +1 位作者 袁玮晴 杨柳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33-42,共10页
关中民居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制,庭院是提高民居适应气候能力及提升热舒适的有效途径。前人虽已揭示庭院对气候的适应特性,但缺乏实测数据支撑,且庭院对热舒适的影响程度缺少量化研究。通过实地热环境测试,验证了庭院的气候适应特性,量化... 关中民居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制,庭院是提高民居适应气候能力及提升热舒适的有效途径。前人虽已揭示庭院对气候的适应特性,但缺乏实测数据支撑,且庭院对热舒适的影响程度缺少量化研究。通过实地热环境测试,验证了庭院的气候适应特性,量化了庭院内气候要素与室内外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冬季庭院主要通过温度缓冲和防冷风来提高热舒适,太阳辐射强度对热舒适的影响较为有限;夏季庭院主要通过缓冲极端温度、遮挡室外太阳辐射,并通过合理地开门通风时间来提高舒适度。为关中地区乡村建筑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民居 庭院 气候适应性 热环境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沿海地区山村民居建构特征及气候适应性实证探究
16
作者 程征 陈德阳 +1 位作者 李佐龙 余中奇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1期55-63,共9页
挖掘传统民居生态价值,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乡村建筑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以胶东沿海地区某山村民居为研究对象,梳理山村地形气候、村落布局、建造历史及建构特征等,并进一步对现存的3类典型农宅进... 挖掘传统民居生态价值,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乡村建筑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以胶东沿海地区某山村民居为研究对象,梳理山村地形气候、村落布局、建造历史及建构特征等,并进一步对现存的3类典型农宅进行热环境实测,记录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CO_(2)浓度等参数,研究不同建构方式对建筑热湿环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传统围护结构与多种气候缓冲措施相结合使传统农宅具有最佳的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水平。说明传统建构方式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乡村农宅改造更新的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居 建构特征 气候适应性 胶东地区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气候适应性行动——英国、德国的经验与启示
17
作者 陶煜 刘宛 《城乡规划》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融合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为完善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适应理念之间的衔接,文章基于“风险评估—战略制定—空间落位”的逻辑链条,梳理英国与德国的相关经验,提出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融合...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融合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为完善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适应理念之间的衔接,文章基于“风险评估—战略制定—空间落位”的逻辑链条,梳理英国与德国的相关经验,提出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融合气候适应理念的启示。英国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作为前置基础分析,运用气候预测模型,每五年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紧迫性打分明确优先行动领域,提出解决思路与策略。德国空间规划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从目标引导到空间保障,实现了各级各类规划与气候适应理念的融合;为使气候变化适应性目标落位,德国运用气候功能图将空间以“补偿—作用”的结构进行划分,实现目标与战略在空间上的衔接。两国的经验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适应性的融合提供了启示:一是强化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作用;二是加强气候适应理念向规范转变,分层级、分类型提升气候适应行动的可实施性与协调性;三是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从气候适应性目标到空间矢量落位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应性行动 国土空间规划 国际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老旧小区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以汉口电池厂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兰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前,对老旧小区的气候适应性改造关注较少,位于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中的老旧社区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由于规划时的不合理,和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社区内部气候适应性差、居住条件变差,同时却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案。文章基于climate consu... 目前,对老旧小区的气候适应性改造关注较少,位于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中的老旧社区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由于规划时的不合理,和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社区内部气候适应性差、居住条件变差,同时却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案。文章基于climate consultant和lady bug软件分析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结合小区出现的问题,探究老旧小区的改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气候适应性 老旧小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粤西海岛传统民居研究——以硇洲岛港头村彭氏旧宅为例
19
作者 利紫晴 谢沛生 +1 位作者 庞玥 李丽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231-235,共5页
粤西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其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对当地传统民居营造具有较大影响。文章以硇洲岛传统民居应对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的适应性营造智慧为切入点,从通风、遮阳与隔热、防风防潮三个角度研究分析港头村彭氏旧宅在整体选址布... 粤西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其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对当地传统民居营造具有较大影响。文章以硇洲岛传统民居应对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的适应性营造智慧为切入点,从通风、遮阳与隔热、防风防潮三个角度研究分析港头村彭氏旧宅在整体选址布局和细部处理的适应性措施,并对当地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做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 硇洲岛 传统民居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渝场镇民居空间原型气候适应性策略研究
20
作者 任洁 赵一舟 +1 位作者 杨静黎 毕思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5,共7页
巴渝场镇民居在应对地域气候和山地环境时,既体现出地域气候策略共性,又体现出显著的气候策略特性。深入挖掘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营建模式,探讨其转化为现代设计方法和适宜技术的应用潜力,是促进当代地域绿色建筑体系健全发展的重要方面... 巴渝场镇民居在应对地域气候和山地环境时,既体现出地域气候策略共性,又体现出显著的气候策略特性。深入挖掘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营建模式,探讨其转化为现代设计方法和适宜技术的应用潜力,是促进当代地域绿色建筑体系健全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以重庆典型山地场镇聚落与民居为研究案例,聚焦典型空间原型,基于Climate Consultant分析得出的通用气候策略及设计参考措施,提炼其在通用气候策略下采取的被动式基础措施与应变措施,进而总结巴渝山地场镇气候适应性策略特征。研究表明:巴渝山地场镇空间原型在自然通风、综合遮阳、天然采光、防潮除湿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应答措施,且在自然通风、综合遮阳等应对夏季湿热气候的具体措施比设计参考措施更为丰富,并呈现出注重山地微气候、竖向组织及多样性应变的策略特征,展现了传统建筑以地域气候条件为基础,以空间原型为核心,以环境调节性能为导向的气候应答智慧,为山地人居环境绿色发展提供了本土化适宜设计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场镇 民居 空间原型 气候适应性 营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