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ER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郭衍冰 侯绪森 +8 位作者 孙兴忠 王军富 王改丽 郝良玉 董航 王雪磊 刘杰 王楠 曹利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建立方法最低检出IBRV阳性质粒的量为1.63×10^(1) copies/μL,比PCR方法高100倍,敏感性高;对相同样品进行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ERA-LFD与PCR方法检出的符合率为96%,且测序证实ERA-LFD检测结果无误。IBRV ERA-LFD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08%,与PCR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说明IBRV ERA-LFD方法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IB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酶促恒温扩增 侧向流动试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有机形态硒检测方法进展及展望
2
作者 罗瑞峰 《福建分析测试》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植物中硒元素赋存的主要形态,介绍了富硒植物中各种硒形态的提取净化技术,对比了不同提取富集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植物中各种硒形态常用的6种不同的分离检测技术,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常用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同时... 本文系统总结了植物中硒元素赋存的主要形态,介绍了富硒植物中各种硒形态的提取净化技术,对比了不同提取富集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植物中各种硒形态常用的6种不同的分离检测技术,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常用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对今后植物中硒形态的提取富集检测技术发展方向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 形态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淑敏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123-125,共3页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食品防腐剂的合理使用和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食品防腐剂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特点,重点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薄层色谱...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食品防腐剂的合理使用和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食品防腐剂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特点,重点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薄层色谱法等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要点。通过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提供参考,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防腐剂 检测方法 色谱分析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昌其 张雨萱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3期138-143,共6页
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使得管制员工作负荷也在逐渐增大,鉴于管制员与飞行安全的紧密联系,对其疲劳状态的准确检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在管制疲劳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现阶段常用的疲劳状态检测方法。首先,对主观检... 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使得管制员工作负荷也在逐渐增大,鉴于管制员与飞行安全的紧密联系,对其疲劳状态的准确检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在管制疲劳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现阶段常用的疲劳状态检测方法。首先,对主观检测方法和客观检测方法进行了阐释和对比,分析得出基于语音的疲劳检测方法更适合用于对管制员工作疲劳的检测;其次,鉴于基于语音的检测方法对管制官疲劳检测的重要性,对管制员基于语音的疲劳检测方法进行了着重介绍,包括不同语音特征的提取方法以及在特征构造和选择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关键问题,分析了不同识别方法在提升语音识别检测率方面的能力,得出对陆空通话语音的检测能较好地检测管制员疲劳状态,并对语音疲劳识别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展望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展望了管制员疲劳检测方法。为后续对管制员的疲劳状态检测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管理 管制员疲劳 检测方法 语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步采样环境下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力谐波检测方法
5
作者 岳倩倩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39-43,共5页
若对电力信号的处理不够规范,会导致电力信号的质量不高,影响谐波检测效果。因此,针对非同步采样环境,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力谐波检测方法。在非同步采样环境下,利用嵌入式技术,将电力系统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对其进行... 若对电力信号的处理不够规范,会导致电力信号的质量不高,影响谐波检测效果。因此,针对非同步采样环境,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力谐波检测方法。在非同步采样环境下,利用嵌入式技术,将电力系统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对其进行滤波处理和规范化计算,并对信号谐波进行频谱分析。然后,通过计算电力信号谐波概率密度估计函数,并计算电力信号不同频率谐波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再对其进行时域分析,计算谐波特征量,从而完成对电力谐波的检测。经仿真实验发现:该方法的总体相对有效度数值始终保持在90%以上,总谐波畸变率的最大值仅为4.58%,谐波分辨率最高可达到8.2Hz,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电力系统的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采样环境下 嵌入式技术 电力谐波检测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刘瑞锦 冯倩倩 王园园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9期86-88,共3页
食品安全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而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快速检测方法应运而生,为食品微生物检测带来新的突破。本文基于当前主流的快速检测技术,深入探讨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实际... 食品安全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而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快速检测方法应运而生,为食品微生物检测带来新的突破。本文基于当前主流的快速检测技术,深入探讨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实际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聪 文晟 +4 位作者 兰玉彬 严倩 姜永华 张建桃 罗菊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5,共6页
针对荔枝果实个体小、生长密集和遮挡严重等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实现荔枝的检测和计数,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图的网络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对遮挡和阴影环境下果实的识别准确率,将Coordinate Attention(CA)注意力机制嵌入... 针对荔枝果实个体小、生长密集和遮挡严重等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实现荔枝的检测和计数,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图的网络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对遮挡和阴影环境下果实的识别准确率,将Coordinate Attention(CA)注意力机制嵌入至YOLOv4-Tiny模型。为了提高模型对小目标果实的检测精度,在特征金字塔Feature Pyramid Networks(FPN)结构中生成了两个更大尺度的特征图。试验结果表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模型的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平均精度(mAP)分别为92.92%、76.09%和88.51%。与YOLOv4-Tiny和YOLOv3模型相比,所构建的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荔枝轻量化检测模型的平均检测精度分别高出8.84个百分点和3.87个百分点。该模型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出果园环境中的荔枝,适用于果园中荔枝的识别和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注意力机制 特征金字塔 轻量化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芽孢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和晓兰 郑楠 +2 位作者 赵艳坤 王加启 孟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1-400,共10页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产芽孢细菌会形成芽孢休眠体。芽孢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数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又重新萌发为营养细胞,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目前,对于食品中产芽孢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最常用的仍然是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耗时4...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产芽孢细菌会形成芽孢休眠体。芽孢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数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又重新萌发为营养细胞,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目前,对于食品中产芽孢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最常用的仍然是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耗时48 h及以上,不能实现对产芽孢细菌的快速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对产芽孢细菌的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国内外采用的常规培养的检测方法、基于核酸扩增的检测方法、基于荧光染料的检测方法、基于芽孢特有成分吡啶二羧酸的检测和其他检测方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点、检测时间和检测限等进行了总结和整理,旨在为产芽孢细菌检测领域提供基础知识和研究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 聚合酶链式反应 流式细胞术 吡啶二羧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捷申病毒荧光RT-RA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9
作者 孙志华 林青 +4 位作者 康龙滨 王隆柏 周伦江 俞道进 陈秋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为快速检测猪捷申病毒(PTV),根据PTV 5′UTR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T-RAA)反应条件和体系,并通过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和临床应用对RT-RAA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7℃恒温反应22 mi... 为快速检测猪捷申病毒(PTV),根据PTV 5′UTR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T-RAA)反应条件和体系,并通过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和临床应用对RT-RAA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7℃恒温反应22 min即可完成对PTV核酸扩增,最低检出限度为30.1 copies/μL;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23份临床样品检测显示PTV阳性率为21.74%(5/23),检测结果与RT-qPCR一致。说明建立的PTV荧光RT-RAA检测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稳定等优点,为PTV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捷申病毒 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婷宇 董庆利 +3 位作者 李嘉铭 干鸿翔 肖林林 秦晓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95-403,共9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危害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要因子,及时、准确检测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近年来针对食源性致病菌活菌的检测方法发展显著,与传统培养相比更加快速、准确和灵敏。本文系统总结食品中食源性致病... 食源性致病菌是危害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要因子,及时、准确检测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近年来针对食源性致病菌活菌的检测方法发展显著,与传统培养相比更加快速、准确和灵敏。本文系统总结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活菌的不同状态,从可培养性、核酸、细胞膜完整性、代谢产物及噬菌体角度,归纳当前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基于噬菌体的活菌检测在特异性、检测速度和灵敏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旨在为食源性致病菌活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活菌 检测方法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响应函数曲率微分相关性分析的钢轨轨底裂纹检测方法
11
作者 龙建兵 徐鸿 张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2,共5页
[目的]目前基于振动特征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系统损伤监测,但在实际应用中,结构的模态振型很难获取,需探究更有效的钢轨轨底裂纹检测方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响应函数变化的轨底裂纹检测新方法。首先,利用SDOF(... [目的]目前基于振动特征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系统损伤监测,但在实际应用中,结构的模态振型很难获取,需探究更有效的钢轨轨底裂纹检测方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响应函数变化的轨底裂纹检测新方法。首先,利用SDOF(单自由度)系统来说明裂纹引起的动力特性的变化,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来分析未损坏和损坏系统之间的FRF(频响应函数)、FRFC(频率响应函数曲率)和FRFCD(频率响应函数曲率微分)值的相关关系。以存在裂纹的钢轨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与频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裂纹尺寸与FRF、FRFC、FRFCD值的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及结论]当钢轨结构完好时,FRF、FRFC和FRFCD值的相关系数接近1。当钢轨裂纹发生时,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无裂纹与有裂纹钢轨的FRF、FRFC、FRFCD值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从1趋近于0,且FRFCD值相关系数对裂纹的敏感性远高于FRF和FRFC值相关系数。基于FRFCD相关系数的裂纹识别方法不会将非裂纹结构误判为裂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钢轨裂纹 裂纹检测方法 相关性分析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手性农药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瑞敏 吴慧慧 +2 位作者 胥欣欣 胥传来 吴晓玲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5,共8页
手性农药是一类典型的手性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相似,但其环境归趋和生物效应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有关。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行为,需要从对映体水平对手性农药进行准确定量,目前关于手性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已被大量报... 手性农药是一类典型的手性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相似,但其环境归趋和生物效应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有关。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行为,需要从对映体水平对手性农药进行准确定量,目前关于手性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已被大量报道。该文通过介绍手性农药在环境中的归趋,归纳了不同检测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的特点,并讨论了常规方法和新兴技术在手性农药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手性农药的生物转化和代谢等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农药 检测方法 色谱-质谱联用法 电化学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dV-1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3
作者 孟鸽 李阳 +11 位作者 封莹洁 蔡成杰 王阳 王莹 尚佳静 罗娟 刘冠慧 于晓慧 蒋文明 刘华雷 张永英 侯力丹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禽腺病毒血清型1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1,FAdV-1)已成为近年来影响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针对FAdV-1 Hexon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等进行评估,构建了FAdV-1荧... 禽腺病毒血清型1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1,FAdV-1)已成为近年来影响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针对FAdV-1 Hexon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等进行评估,构建了FAdV-1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和常规PCR对130份临床家禽咽/肛双拭子样品进行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该方法对FAdV-1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4.3×10^(2) copies/μL,其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0倍,与A群轮状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H10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以及FAdV-Ⅰ其他血清型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变异系数(CV)为0.38%~0.90%,批间CV为0.75%~1.1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该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130份临床家禽咽/肛双拭子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1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FAdV-1 q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FAdV-1感染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血清型1型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石墨烯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龚婕 周兆懿 贾凯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介绍纺织品中石墨烯的主要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定性检测方法主要有扫描电镜法、透射电镜法、拉曼光谱法、原子力显微镜法和X射线衍射法。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有元素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通过比较各种定性检测方法,可知将纺织品中的石墨烯... 介绍纺织品中石墨烯的主要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定性检测方法主要有扫描电镜法、透射电镜法、拉曼光谱法、原子力显微镜法和X射线衍射法。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有元素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通过比较各种定性检测方法,可知将纺织品中的石墨烯材料有效地分散和提取,并以透射电镜法为主要定性鉴别方法,辅以拉曼光谱法、扫描电镜法、原子力显微镜法或X射线衍射法,可形成一套高效普适的定性方法。然而定量检测方法还无法做到纺织品中石墨烯和石墨的准确定量,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纺织品 检测方法 定性检测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药物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梦娇 李宁 +3 位作者 胡梅 徐燕 王杰 向锋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6-224,共9页
喹诺酮类药物(QNs)因其广泛的抗菌作用而备受青睐。QNs在动物饲料中的过度使用可导致其残留物进入食物链中,从而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文章对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主要免疫检测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其优势和应用前景,并对... 喹诺酮类药物(QNs)因其广泛的抗菌作用而备受青睐。QNs在动物饲料中的过度使用可导致其残留物进入食物链中,从而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文章对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主要免疫检测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其优势和应用前景,并对免疫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食品 药物残留 免疫检测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异常入侵行为检测方法
16
作者 黄鹏宇 鞠亚军 成礼勇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1期185-187,共3页
针对通信网络异常入侵检测,传统方法难以准确反映网络状态。设计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检测方法,全局提取异常入侵特征,避免检测失误。该方法通过安全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存储和可视化,确保检测准确性。设置异常节点权值小,正常节点... 针对通信网络异常入侵检测,传统方法难以准确反映网络状态。设计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检测方法,全局提取异常入侵特征,避免检测失误。该方法通过安全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存储和可视化,确保检测准确性。设置异常节点权值小,正常节点权值大,满足检测需求。实验证明,该方法检测准确性高,适用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无线通信 通信网络 异常入侵 入侵行为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制品中耐热蛋白酶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刚 周芳芳 +3 位作者 申玉敏 李世腾 段宏 郑玲燕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在乳制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两类蛋白酶:一类是乳制品自身的内源性蛋白酶,另一类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而产生的外源性蛋白酶。这些蛋白酶不仅会引发乳制品品质劣变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产品的货架期大幅缩减、口感风味严重... 在乳制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两类蛋白酶:一类是乳制品自身的内源性蛋白酶,另一类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而产生的外源性蛋白酶。这些蛋白酶不仅会引发乳制品品质劣变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产品的货架期大幅缩减、口感风味严重受损,还额外增加了乳品企业在生产及加工流程中的成本投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研究发现,嗜冷菌所分泌的耐热蛋白酶,是影响乳制品品质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乳制品加工、储运这一动态且复杂的过程里,针对耐热蛋白酶活性展开实时、精准的定量监测,依旧是乳制品行业面临的主要技术壁垒与难点。全面梳理了乳制品中耐热蛋白酶的相关知识体系,深入剖析了其主要来源,分析了其特殊的耐热机制以及水解蛋白质的作用模式,阐明其在乳制品环境下独特的生物学活性表现。同时,分析了传统经典检测方法在乳制品内、外源性蛋白酶检测中的技术优势以及现存局限,进而梳理了肽组学法、生物传感器等新兴检测策略。这些新兴检测方法因其独特的技术原理与检测模式,在耐热蛋白酶实时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突破现有的样品复杂基质干扰、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难以平衡、实时性要求高等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嗜冷菌 耐热蛋白酶 品质劣变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氨基酸对代谢健康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浩 崔桂芳 +3 位作者 鲁嫚嫚 王亚新 谢岩黎 杨玉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64-374,共11页
含硫氨基酸(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SAA)主要包括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在食物中含量丰富,对人体代谢健康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总结不同SAA摄入量对机体代谢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适量限制SAA摄入产生的降脂降糖、减少氧化应激... 含硫氨基酸(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SAA)主要包括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在食物中含量丰富,对人体代谢健康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总结不同SAA摄入量对机体代谢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适量限制SAA摄入产生的降脂降糖、减少氧化应激和延长寿命等益处,过量限制SAA摄入产生的生长迟缓、增加氧化应激和降低骨量等害处,适量额外增加SAA摄入产生的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肝脏糖脂代谢和调节氧化还原稳态的益处,过量额外增加SAA摄入产生的糖脂代谢紊乱、引起氧化应激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害处。随后综述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方法中采用酸水解法、氧化水解法、二硫苏糖醇氧化水解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衍生化间接分析法和分光光度分析法等测定方法对食物中SAA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这些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分析SAA精准营养的实现方法及应用。通过了解SAA摄入量对机体代谢健康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有望为后续食物中SAA的检测以及通过精准调控人体SAA摄入量改善机体代谢健康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 半胱氨酸 代谢健康 检测方法 精准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红球菌致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9
作者 鱼海琼 曾潇 +7 位作者 陈芳 梁佳琪 贾坤 梅明珠 吴晓薇 王莹 李明 李守军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马红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感染病原,主要危害3~6月龄马驹和人类免疫缺陷患者。随着马红球菌(R.equi)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和“One Health”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围绕马红球菌致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 马红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感染病原,主要危害3~6月龄马驹和人类免疫缺陷患者。随着马红球菌(R.equi)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和“One Health”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围绕马红球菌致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毒力质粒和毒力相关蛋白A(VapA)的发现。但VapA并不是马红球菌唯一的致病蛋白,其感染与宿主免疫的互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当前,马红球菌检测尚没有成熟的标准,对其感染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手段,如ELISA和PCR方法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敏感性或特异性较低的问题;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于马红球菌鉴定和感染病例确诊有重要价值,但其准确性取决于数据库的信息量,因而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数据库;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常用于马红球菌同源性分析和溯源研究,它是建立在致病性马红球菌分离纯化基础上的一种进一步研究手段,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为进一步强化马红球菌感染的防控,亟需开发简便、灵敏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红球菌 致病机理 毒力质粒 毒力相关蛋白A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轮状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玮 郭亚男 +1 位作者 梁小军 李继东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40-242,255,共4页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感染牛可引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性广、危害性大等特点,对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主要介绍了BRV基因组和重要编码蛋白以及BRV的流行情况,从病原分离及鉴定、电镜观...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感染牛可引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性广、危害性大等特点,对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主要介绍了BRV基因组和重要编码蛋白以及BRV的流行情况,从病原分离及鉴定、电镜观察、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方面概述了牛轮状病毒的检测技术,并提出了展望,为后期对BRV的诊断、检测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 腹泻 流行病学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