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运输对松江鲈成活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徐建 胡望娇 +3 位作者 冯广朋 郑跃平 徐嘉楠 季强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4期228-234,共7页
为探究适合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的运输模式,采用模拟运输和实际运输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使用2种麻醉剂(5 mg/L丁香酚、40 mg/L MS-222)、不同运输时长(0、4、8 h)和不同运输密度(30、50、70 g/L)条件下松江鲈的成活率... 为探究适合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的运输模式,采用模拟运输和实际运输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使用2种麻醉剂(5 mg/L丁香酚、40 mg/L MS-222)、不同运输时长(0、4、8 h)和不同运输密度(30、50、70 g/L)条件下松江鲈的成活率,分析了在模拟运输试验中各项水质指标和鱼体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当运输密度在30 g/L时,松江鲈运输成活率最高,达100%;(2)用5 mg/L丁香酚麻醉能显著降低运输水体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和菌落总数,维持较好的水质;(3)麻醉运输可以降低松江鲈体内谷草转氨酶、肌酐和皮质醇的活性;(4)在较低运输密度(30 g/L)条件下,采用质量浓度为5 mg/L的丁香酚进行麻醉,松江鲈的运输成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丁香酚 MS-222 运输 成活率 生理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泛素结合酶E2-D2基因的分子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学昭 张雷 +3 位作者 于珊珊 毕彩红 刘春影 祝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140,共8页
泛素结合酶(UbcE2)是蛋白泛素化过程中所必需的酶,在泛素转移和底物的特异性识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全长为993bp的松江鲈泛素结合酶E2-D2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TfUbcE2-D2),其开放阅读框为444bp,编码147... 泛素结合酶(UbcE2)是蛋白泛素化过程中所必需的酶,在泛素转移和底物的特异性识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全长为993bp的松江鲈泛素结合酶E2-D2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TfUbcE2-D2),其开放阅读框为444bp,编码147个氨基酸。通过SMART预测得知,TfUbcE2-D2含有一个UBCc结构域。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92.31%。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TfUbcE2-D2广泛表达于松江鲈各组织,在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鳃。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刺激后,TfUbcE2-D2在血液、脾脏、肝脏和鳃中表达均上调,其中,脾脏和鳃中的表达量上调约40倍。由以上实验结果推测,TfUbcE2-D2可能参与松江鲈的先天免疫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结合酶 松江鲈 基因克隆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凝血因子Ⅺ的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3
作者 齐琪 亓云月 +2 位作者 杨慧 毕彩红 韩晓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克隆松江鲈凝血因子XI基因cDNA序列,分析表达模式。利用RACE技术从松江鲈中克隆获得了凝血因子XI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TfXI),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获得TfXI cDNA全长1 287 bp,包括13 bp的5'端非编码区,1 143 bp的... 克隆松江鲈凝血因子XI基因cDNA序列,分析表达模式。利用RACE技术从松江鲈中克隆获得了凝血因子XI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TfXI),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获得TfXI cDNA全长1 287 bp,包括13 bp的5'端非编码区,1 143 bp的开放阅读框以及131 bp的3'端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编码28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预测的蛋白大小为42.9 kD。N端含有由第22-105位氨基酸,112-196位氨基酸、205-279位氨基酸和289-369位氨基酸形成的4个串联排列的典型APPLE结构域。NCBI Blast结果显示TfXI与其他物种凝血因子XI的相似性为30%-63%,进化树分析显示,TfXI符合传统进化规律。Realtime PCR分析表明,经LPS刺激96 h后,松江鲈脾脏TfXI表达量明显提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凝血因子XI 基因克隆 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驯化对松江鲈幼鱼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建 胡望娇 +2 位作者 冯广朋 季强 郑跃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15-124,共10页
【目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广盐性的洄游性鱼类。研究松江鲈增殖放流前适宜的淡化模式。【方法】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急性淡水胁迫、不同淡化速度(每次降低5个盐度,并每12、24、48 h降低1次,记为A、... 【目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广盐性的洄游性鱼类。研究松江鲈增殖放流前适宜的淡化模式。【方法】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急性淡水胁迫、不同淡化速度(每次降低5个盐度,并每12、24、48 h降低1次,记为A、B、C组),以及不同淡化幅度(每24 h降低1次,并每次降低2、3、5个盐度,记为D、E、B组)下松江鲈幼鱼鳃的显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将处于盐度25的松江鲈幼鱼直接放入淡水中进行急性淡水胁迫,1 h时,鳃组织结构形态正常;12 h时,鳃丝出现表皮轻微脱落;24 h时,血细胞出现吸水胀破现象;3 d时,鳃丝和鳃小片的空泡数量显著增多;7 d时,鳃丝和鳃小片表皮脱落最为严重,鳃小片长度增加而宽度减少、末端弯曲,出现细胞溶解现象,形状不规则,空泡除在鳃小片基部出现外、位置也有所上升,血细胞数量减少,线粒体丰富细胞数量增多。盐度25时,A~C组鳃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盐度降至15时,A组鳃丝结构破损现象较其他两组明显。盐度达淡水时,A组鳃组织结构破损严重,鳃小片长度增加但宽度减少,结构不完整,线粒体丰富细胞数量增多,血细胞数量较盐度15时减少;A组鳃丝和鳃小片结构较B、C组有明显差异,不完整程度更严重,B组和C组之间差异不明显,鳃组织结构破损程度相近。起始盐度25,淡水驯化1 h时,D、E组和B组之间的鳃组织结构差异不明显;12 h时,3组鳃组织中空泡数量增多;24 h时,B组和D组鳃中的空泡数量比E组多;3 d时,B组鳃组织较其他两组脱落区域更多;7 d时,E组线粒体丰富细胞及血细胞数量比B、D组多;B组鳃组织结构的不完整程度比D、E组更严重。【结论】随淡水驯化时间增加,松江鲈通过增加鳃小片长度,控制血细胞、线粒体丰富细胞数量等提高自身渗透能力,减少胁迫对鳃的危害。此外,降低淡化速度和幅度有助于松江鲈更好地适应盐度变化,建议选择每日降低2个盐度的淡化模式,以减轻淡水驯化对松江鲈鳃组织结构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淡水驯化 盐度 组织结构 淡化速度 淡化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幼鱼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5
作者 高玉倩 夏苏东 +4 位作者 高燕 高丽 李茂哲 蒋泽昊 薛东秀 《海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2,共11页
为探究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性腺分化和发育的规律,以孵化后10~120日龄的松江鲈幼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性腺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H-E组织染色法观察。结果表明:20日龄幼鱼原始性腺形成;40日龄幼鱼出现卵巢腔的雏形,标志着... 为探究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性腺分化和发育的规律,以孵化后10~120日龄的松江鲈幼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性腺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H-E组织染色法观察。结果表明:20日龄幼鱼原始性腺形成;40日龄幼鱼出现卵巢腔的雏形,标志着卵巢解剖学分化的开始;45日龄幼鱼出现初级卵母细胞,表明卵巢开始进行细胞学分化;60日龄幼鱼卵巢开始进入Ⅱ期,卵母细胞基本进入第Ⅱ时相;65日龄幼鱼精巢处于Ⅰ期,输精小管的出现表明精巢开始进行解剖学分化;70日龄幼鱼形成囊状的精原细胞团,表明精巢开始细胞学上的分化;90日龄幼鱼精巢进入Ⅱ期,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细胞排列成束状。松江鲈鱼早期性腺分化属于分化型雌雄异体型,卵母细胞为部分同步型发育,且对脂质的积累能力相对较强,精巢的发育晚于卵巢,且其性腺分化方向受生殖细胞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明确了松江鲈早期性腺分化过程及性腺分化关键时间节点,为其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也将为松江鲈人工繁育和人工性别控制诱导敏感期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性腺分化 精巢 卵巢 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松江鲈鱼卵孵化的影响
6
作者 谢志强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2期18-20,共3页
松江鲈,隶属于鲈形总目,鲉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鱼属,属小型底栖肉食性鱼类,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浑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气候和水文环境变化及洄游通道受阻等因素影响,松江鲈资源不断减... 松江鲈,隶属于鲈形总目,鲉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鱼属,属小型底栖肉食性鱼类,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浑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气候和水文环境变化及洄游通道受阻等因素影响,松江鲈资源不断减少,种质急剧衰退。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是鱼类人工繁育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诸如温度、盐度、溶氧、pH、遗传变异等内外因素对上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肉食性鱼类 洄游通道 水文环境 人工繁育 畸形率 营养价值 内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建荣 韩晓磊 +2 位作者 郁建锋 鲍峰 许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35,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丹东和河北秦皇岛2个地区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7个ISSR引物中有4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4个引物对两个群体各24个样品扩增出27个位点。松江鲈丹东和秦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丹东和河北秦皇岛2个地区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7个ISSR引物中有4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4个引物对两个群体各24个样品扩增出27个位点。松江鲈丹东和秦皇岛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均为44.44%,Shannon′s指数分别为0.2728、0.2836。Shannon′s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松江鲈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松江鲈UPGMA系统树没有依据群体分别聚类,无明显遗传趋异。两个松江鲈野生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位点与处于濒危状态的江豚类似,多态性位点比例低于濒危状态的平胸龟和长江刀鲚。结果表明:两个地区松江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遗传变异相对贫乏;松江鲈丹东和秦皇岛两个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建荣 韩晓磊 +3 位作者 李宁 郁建锋 许璞 包振民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7-441,共5页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鸭绿江水域丹东段和河北秦皇岛渤海海域两个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6对选择性引物,从两个群体的63个个体共扩增出360个位点,多态位点214个;松江鲈丹东和秦...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鸭绿江水域丹东段和河北秦皇岛渤海海域两个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6对选择性引物,从两个群体的63个个体共扩增出360个位点,多态位点214个;松江鲈丹东和秦皇岛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为50.28%、50.00%,平均杂合度和Shannon s指数分别为0.1690、0.1733和0.2534、0.2592,说明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同一水平上;Shannon s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松江鲈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松江鲈UPGMA系统树没有依据群体分别聚类,未出现明显分支,无明显遗传差异;群体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显示两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AFL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人工繁殖和育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申海玉 韩超 富惠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12-2615,共4页
对秦皇岛沿海捕获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①经过14 d饲养,9尾松江鲈亲鱼(5♂/4♀)中,4尾雄鱼腹部可挤出精液,4尾雌鱼全部产卵,2尾在白天,2尾在夜间,且其中1尾... 对秦皇岛沿海捕获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①经过14 d饲养,9尾松江鲈亲鱼(5♂/4♀)中,4尾雄鱼腹部可挤出精液,4尾雌鱼全部产卵,2尾在白天,2尾在夜间,且其中1尾分两次产卵。2尾雌鱼产卵于牡蛎壳中,另2尾则产卵于水族箱底壁上;②从雌鱼性腺解剖结果来看,其性腺成熟度均达到Ⅲ期以上,成熟系数在24.5%~34.0%之间;绝对繁殖力为1 274~5 439粒/尾,且与体重正相关;相对繁殖力为98~122粒/g;③松江鲈产粘性块状卵,橘黄色或淡黄色,卵径为1.45~1.60 mm。在人工充氧并保持水体流动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24~27 d相继出膜,孵化率达到74%;④松江鲈幼鱼的最佳淡化速度为0.005 g/(m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人工繁殖 人工育苗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的松江鲈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高天翔 毕潇潇 +1 位作者 赵林林 李创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7,共9页
对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中国沿海7个群体和日本有明海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47个个体共检测到31个单倍型,8个群体均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60—1.00)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0... 对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中国沿海7个群体和日本有明海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47个个体共检测到31个单倍型,8个群体均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60—1.00)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05—0.0041)的特点。AMOVA分析结果及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显示松江鲈分为中国和日本两个世系,而中国世系的7个群体未呈现出明显的地理遗传结构。基于核苷酸Kimura双参数替代模型计算得出的中国和日本两个世系的净遗传距离,再参照其他硬骨鱼类线粒体Cytb基因2%/Ma(百万年)的分歧速率,推测松江鲈中日两个世系间分化时间约为41万年前。对中国世系进行群体历史动态分析,中性检验结果均为负值且显著,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呈单峰型,表明松江鲈中国世系曾发生过群体扩张,其扩张时间大约为12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CYTB基因 全序列 遗传结构 群体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β-肌动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茂云 胡承俊 +4 位作者 张营 郁建锋 卢祥云 徐建荣 顾志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229-18232,共4页
[目的]获得松江鲈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检测松江鲈β-肌动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松江鲈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5′-RACE和3′-RACE的方法扩增β-肌动蛋白基因cDNA片段,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表达。[结果]获得了... [目的]获得松江鲈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检测松江鲈β-肌动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松江鲈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5′-RACE和3′-RACE的方法扩增β-肌动蛋白基因cDNA片段,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表达。[结果]获得了松江鲈β-肌动蛋白基因cDNA的3个片段,测序后拼接得到1 905 bp全长cDNA序列,其包含了1 128个核苷酸的开放性阅读框,翻译编码375个氨基酸。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松江鲈β-肌动蛋白基因序列与点带石斑鱼、军曹鱼、红鲷鱼等同源性相对较高,与哺乳动物和鸟类同源性相对较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松江鲈β-肌动蛋白与点带石斑鱼关系最近。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检测的肌肉、肝脏、肠和脑4种组织均有表达。[结论]首次得到了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证明了松江鲈的β-肌动蛋白基因非常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Β-肌动蛋白 RACE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的生态学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金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9-734,共6页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别名四鳃鲈、老虎鱼、新娘鱼、媳妇鱼等,隶属于鲉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松江鲈鱼属(Trachidermus)。 松江鲈鱼个体虽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尤以冬至前后的佳肴鲈鱼脍自古...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别名四鳃鲈、老虎鱼、新娘鱼、媳妇鱼等,隶属于鲉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松江鲈鱼属(Trachidermus)。 松江鲈鱼个体虽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尤以冬至前后的佳肴鲈鱼脍自古以来誉为上乘珍肴,有“江南第一鱼”之美称;与黄河鲤、松花江鲑和兴凯湖鲌齐名,为中国四大名鱼,并且被列为首位,享誉中外。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松江鲈鱼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使本来就稀少的资源近年来几乎到了枯竭的地步,被列入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此后被正式列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目前,松江鲈在我国许多水域已绝迹,亟待拯救。所以,其生态学和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倍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其研究进展,以便为其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生态学 繁殖生物学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MyoG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磊 李风鸣 +5 位作者 蔡宝平 邵芳 卢祥云 韩曜平 徐建荣 顾志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动物的肌肉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包括MRFs家族在内的多种细胞内转录因子及其他体内外因素的调控。MyoG是MRFs家族成员中的一员,也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蛋白超家族,在控制肌细胞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运用RT-PCR、5... 动物的肌肉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包括MRFs家族在内的多种细胞内转录因子及其他体内外因素的调控。MyoG是MRFs家族成员中的一员,也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蛋白超家族,在控制肌细胞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运用RT-PCR、5'-RACE、3'-RACE等方法扩增得到松江鲈MyoG基因cDNA全长序列,测序后发现松江鲈MyoG基因cDNA全长1 669 bp,包含了750个核苷酸的开放性阅读框,翻译编码249个氨基酸。MyoG具有保守的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域,位于1~153位氨基酸上。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其他物种的系统进化关系,表明松江鲈MyoG与梭鲈亲缘关系最近。不同组织中MyoG基因的半定量PCR分析表明,MyoG基因在成年松江鲈中仅在肌肉中表达,表明它在成年松江鲈肌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Myogenin基因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林林 毕潇潇 +1 位作者 宋林 高天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探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线粒体控制区特征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测定分析了中国和日本沿海共8个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了其结构特征,识别出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的特征序列。... 为探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线粒体控制区特征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测定分析了中国和日本沿海共8个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了其结构特征,识别出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的特征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69个松江鲈个体共检测到47个单倍型,呈现出核苷酸多样性(0.0079)较低和单倍型多样性(0.978)较高的特点。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显示松江鲈分为中国和日本两大世系。遗传分化系数(F_(st))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松江鲈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较显著,中国沿海各群体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该分化主要由历史环境变动、当代环境因素和自身生态习性等原因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控制区结构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养殖松江鲈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献明 张志勇 +1 位作者 韩晓磊 徐建荣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7期46-49,共4页
本文对人工养殖松江鲈从苗种淡化后进入纯淡水开始至成鱼进入海水育肥准备繁育截止的幼鱼阶段主要生长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养殖期间共测定松江鲈360尾,体长为18.0~145.0mm,体重0.25~45.6g;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74L2.815(R2=0.97... 本文对人工养殖松江鲈从苗种淡化后进入纯淡水开始至成鱼进入海水育肥准备繁育截止的幼鱼阶段主要生长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养殖期间共测定松江鲈360尾,体长为18.0~145.0mm,体重0.25~45.6g;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74L2.815(R2=0.973),各个日龄之间幂指数b不尽相同,在60d前b小于3。体长生长速度大于体重生长速度,在165d后b大于3。体重生长速度大于体长生长速度,60~165d时b接近于3,生长接近匀速。适口饵料在60~165d期间出现断档,用人工控制生长的虾苗投喂可保证松江鲈幼鱼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人工养殖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建英 黄晓琳 +1 位作者 徐建荣 陈义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118-20120,共3页
[目的]为松江鲈鱼的人工养殖和产品开发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用秦皇岛渤海湾的野生松江鲈鱼为试验样品,对其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松江鲈的蛋白质含量为17.72%,脂肪含量为... [目的]为松江鲈鱼的人工养殖和产品开发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用秦皇岛渤海湾的野生松江鲈鱼为试验样品,对其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松江鲈的蛋白质含量为17.72%,脂肪含量为1.24%,灰分含量为1.22%。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52.2%,含丰富的EPA和DHA,EPA+DHA占脂肪酸总量的23.2%。鱼肉中含17种氨基酸(色氨酸被水解未测出),其中含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氧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9.21%,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72%,氨基酸指数77.18。根据AAS和CS,松江鲈的第1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第2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结论]与其他淡水鱼类相比,松江鲈鱼肌肉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非常值得开发利用的淡水鱼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脂肪酸 氨基酸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松江鲈鱼线粒体控制区结构与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海林 章群 +2 位作者 唐优良 余帆洋 周佳怡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测定了辽宁丹东、盘锦与河北秦皇岛35尾松江鲈鱼线粒体控制区序列977bp。共检出单倍型30个,多态位点35个,简约信息位点27个,绝大多数变异集中在192-342bp、594-783bp区段,同时识别出了线粒体控制区5’端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3’端... 测定了辽宁丹东、盘锦与河北秦皇岛35尾松江鲈鱼线粒体控制区序列977bp。共检出单倍型30个,多态位点35个,简约信息位点27个,绝大多数变异集中在192-342bp、594-783bp区段,同时识别出了线粒体控制区5’端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3’端保守序列区的关键序列。3个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99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18,丹东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最高(0.00959)。群体间、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低(分别为0.0067和0.0063);在NJ树上不同地理来源的个体混杂分布;Fst分析显示丹东与秦皇岛群体间遗传分化相对较大(0.14222,p<0.05),其余不明显(0.02865-0.05616,p>0.1),表明3个群体有可能隶属同一个种群。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图表明松江鲈鱼可能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种群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黄渤海群体 线粒体控制区结构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野生种群间两个新的RAPD-SCAR标记
18
作者 李强 刘至治 +2 位作者 曾珍 潘连德 汪婉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3,共7页
为寻找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鸭绿江种群(YL)、黄河种群(YR)和富春江种群(FR)间的分子标记,从120条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54条进行RAPD扩增。克隆获得了S2069680 bp、S2082331 bp、S2105782 bp与S2111400 bp等4个... 为寻找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鸭绿江种群(YL)、黄河种群(YR)和富春江种群(FR)间的分子标记,从120条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54条进行RAPD扩增。克隆获得了S2069680 bp、S2082331 bp、S2105782 bp与S2111400 bp等4个清晰的RAPD特异性标记,并成功将RAPD标记S2082331 bp与S2105782 bp转化成SCAR03260 bp和SCAR04710 bp的SCAR标记。经每群体30尾样本验证,发现SCAR03260 bp在YL、YR和FR种群中出现的频率依次为13.33%、93.33%、86.67%,可作为鉴别鸭绿江种群与其它两种群的分子标记;相反,SCAR04710 bp在YL、YR种群的出现频率较高(86.67%、83.33%),而在FR种群的出现频率却很低(16.67%),可作为鉴别富春江种群与其它两种群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RAPD标记 SCA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的研究和保护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婷 祝茜 +2 位作者 赵琦 周灿 孔令明 《河北渔业》 2008年第8期6-6,30,共2页
综述了松江鲈研究和保护情况,以期为研究松江鲈鱼并挽救这一名贵资源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松江鲈 生物学特性 养殖与管理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MRF4基因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20
作者 张燕萍 邵芳 +3 位作者 郑红梅 卢祥云 徐建荣 顾志良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5,共8页
MRF4(myf6或herculin)基因属于MyoD家族成员之一,为成肌细胞分化成肌管的重要调控因子.本实验以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结合RACE的方法,获得1 049 bp全长cDNA序列,包含了1个含有720个核苷酸的开放性... MRF4(myf6或herculin)基因属于MyoD家族成员之一,为成肌细胞分化成肌管的重要调控因子.本实验以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肌肉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结合RACE的方法,获得1 049 bp全长cDNA序列,包含了1个含有720个核苷酸的开放性阅读框(ORF),共编码239个氨基酸.其编码区序列与石斑鱼同源性最高、为91.81%,其次是东方红鳍鲀、为83.40%,与哺乳类、鸟类的同源性在65%左右,与爪蟾同源性最低仅为59.65%.预测松江鲈MRF4蛋白具有保守的HLH结构域,bHLH结构域形成剪刀状α-螺旋二聚体.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现,MRF4基因的mRNA在松江鲈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提示其在肌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MRF4 RACE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