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短期听力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研究
1
作者 魏建初 陈佩泽 +1 位作者 朱含悦 何云生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4期50-55,共6页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接受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TUO)后发生短期听力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接受TUO治疗的260例CSO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听力恢复不良将...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接受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TUO)后发生短期听力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接受TUO治疗的260例CSO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听力恢复不良将患者分为:发生组(61例)和未发生组(1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SOM患者TUO术后发生听力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鼓膜张肌缺损(OR=1.079,95%CI:1.054~1.105)、鼓室黏膜病变(OR=1.196,95%CI:1.076~1.330)、咽鼓管不通(OR=2.212,95%CI:1.339~3.654)、咽鼓管炎症(OR=1.095,95%CI:1.047~1.146)、鼓室黏膜纤维化(OR=2.423,95%CI:1.402~4.186)和术前鼓室内有脓性分泌物(OR=1.070,95%CI:1.031~1.111)是导致CSOM患者TUO术后发生听力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CSOM患者TUO术后易发生短期听力恢复不良,与鼓膜张肌缺损、鼓室黏膜病变、咽鼓管不通、咽鼓管炎症、鼓室黏膜纤维化和术前鼓室内有脓性分泌物有关,临床可给予CSOM患者TUO术后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避免术后短期听力恢复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TUO) 听力恢复不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进式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何茹 周敏 胡秀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递进式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10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照1∶1比例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1例。... 目的探讨递进式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10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照1∶1比例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递进式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听力总有效率、围手术期舒适度评分均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听力轻度障碍占比高于对照组,重度和极重度障碍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2组均较护理前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递进式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听力效果,减轻其听力障碍程度,改善其围手术期的舒适度及心理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递进式护理模式 听力 舒适度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现况、高危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3
作者 杨琛 尹中普 +2 位作者 张贵 周聪 黄维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23-327,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现况,调查高危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10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现况,调查高危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10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现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的高危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0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45例(43.69%)纳入耳鸣组,非耳鸣组58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咽鼓管鼓口异常、睡眠障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预测模型,将耳鸣患者纳入阳性,非耳鸣患者纳入阴性,按照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14.60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7.93%。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率较高,咽鼓管鼓口异常、睡眠障碍、血清IL-6、IL-8、TNF-α水平升高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价值较高,可为临床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耳鸣 高危因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耻垢分枝杆菌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
4
作者 张丽琴 李金亮 +2 位作者 邹坚 邹翠翠 邹淑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78-480,共3页
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是快速生长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整形和美容术后感染等。该文报道1例耻垢分枝杆菌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诊疗... 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是快速生长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整形和美容术后感染等。该文报道1例耻垢分枝杆菌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师及其检验人员对其认识与掌握水平,及时明确病原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垢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中植入钛人工听骨链在降低听力阈值及改善听力状态中的价值
5
作者 李晓洋 孙小龙 +1 位作者 周亚平 蔡欣欣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中植入钛人工听骨链降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阈值、改善听力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中植入钛人工听骨链降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阈值、改善听力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植入组(4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鼓室成形术,进行自体听骨链重建,未植入钛人工听骨链,植入组患者在行鼓室成形术中植入钛人工听骨链,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纯音听力重建水平,听力状态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复发率。结果植入组听力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听力阈值均较术前降低,且植入组气导听力阈值、气骨导差低于对照组(P<0.05),骨导听力阈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鼓室成形术中植入钛人工听骨链能有效提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水平,降低气导听力阈值及气骨导差,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风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人工听骨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听力阈值 气骨导差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力损失的预测模型
6
作者 汪园园 杨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力损失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听力损失发生情况分为听力损失组(n=117)和非听力损失组(n=102)...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力损失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听力损失发生情况分为听力损失组(n=117)和非听力损失组(n=102),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临床分类、慢性鼻窦炎、鼓室积脓和耳鸣障碍指数(TH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活动期、慢性鼻窦炎、鼓室积脓和THI评分高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782(95%CI:0.748~0.816),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95%CI:0.743~0.805),在0%~66%内,模型净获益值>0。结论:活动期、慢性鼻窦炎、鼓室积脓和THI评分高会增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力损失的风险,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有效预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听力损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听力损失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右彬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在临床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取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地塞米松... 目的:分析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在临床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取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地塞米松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评估联合用药方案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8、PCT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临床疗效评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C与ABG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安全性评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8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以加快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与单一用药方案相比具有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在本病症治疗中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地塞米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康复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景佳 汪昆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人性化康复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 目的:分析人性化康复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舒适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康复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康复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邵凯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7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究医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CSOM患者防治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0月都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CS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 目的:探究医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CSOM患者防治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0月都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CS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既往病史、抗菌药物和激素的使用、住院时间、CSOM的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SOM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CSOM患者中发生真菌感染的有30例,感染发生率为29.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SOM患者发生真菌感染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和否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是否存在抗菌药物联用、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存在抗菌药物联用、合并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7 d是CSOM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1,95%CI为0.595~0.826,预测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69.44%。结论:CSOM患者发生真菌感染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和否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是否存在抗菌药物联用、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临床应对高风险患者加强管理和监测,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真菌感染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郝春艳 刘红宇 +3 位作者 张贵 张冉 郑春霞 侯桂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0例(113耳),行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7耳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7株、革兰阴性...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0例(113耳),行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7耳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7株、革兰阴性菌39株、真菌4株,病原菌构成比金黄色葡萄球菌15.56%、表皮葡萄球菌15.56%、铜绿假单胞菌14.4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89%、肺炎克雷伯菌8.89%、粪肠球菌7.78%、变形杆菌6.67%、大肠埃希菌4.4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完全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美罗培南、苯唑西林、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完全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多黏菌素B、哌拉西林、舒普深完全敏感。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的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对以上病原菌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道分泌物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离西弗射盾子囊霉的鉴定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晓波 徐和平 +3 位作者 房丽丽 时艺 朱波 郑燕青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70-772,共3页
目的分析自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分泌物分离的西弗射盾子囊霉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少见真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西弗射盾子囊霉相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2例。培养其中耳分泌物,观察真菌的菌落特征和镜下特征,采用Vitek 2 Comp... 目的分析自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分泌物分离的西弗射盾子囊霉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少见真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西弗射盾子囊霉相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2例。培养其中耳分泌物,观察真菌的菌落特征和镜下特征,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西弗射盾子囊霉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沙氏平板等临床常用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且在28℃和35℃均生长较好。培养1周后菌落呈奶油色、镶嵌生长,质地硬,周边呈花边样。该菌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上为中央蓝色、边缘白色的凸起小菌落。镜下特征为孢子和菌丝同时可见,小培养观察时可见菌丝有分隔,真菌孢子呈芽生型、形态卵圆、部分可沿菌丝排列。西弗射盾子囊霉可同化利用许多碳水化合物和常见氨基酸。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可鉴定该菌。结论西弗射盾子囊霉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机会致病性真菌,临床实验室应重视中耳分泌物中此真菌的培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弗射盾子囊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形态学检查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病变状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青 樊梦耘 +4 位作者 韦俊荣 张全安 许珉 张晓彤 田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被诊断为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耳的中耳乳突状态。方法对63例(71耳)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高分辨率CT(HRCT)和手术中中耳腔病变情况详细观察记录。结果71耳根据中耳腔病变的情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组。A组29耳(40.8%),... 目的观察临床被诊断为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耳的中耳乳突状态。方法对63例(71耳)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高分辨率CT(HRCT)和手术中中耳腔病变情况详细观察记录。结果71耳根据中耳腔病变的情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组。A组29耳(40.8%),中耳乳突腔很少阴影存在。B组42耳(59.2%),中耳乳突腔有不同程度阴影存在,手术证实系渗出液及肉芽组织等顽固性病变在中耳乳突腔不同部位积存。结论"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腔病变并不一致,部分患者中耳腔有顽固性病变存在,应该根据中耳腔不同病变情况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乳突病变 中耳炎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淑艳 孙东艳 +2 位作者 田园 陈莉 张剑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9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28例CSOM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乳突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28例CSOM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乳突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地优质护理模式干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5.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 d的气导语频、气骨导差均显著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术后14 d的气导语频、气骨导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活动限制、患者症状、医疗资源利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CSOM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上的优选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围手术期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冀永进 马敏 赵海亮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择200例CSOM患者,采集中耳脓性分泌物标本做需氧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00例标本分离培养出需氧菌和真菌...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择200例CSOM患者,采集中耳脓性分泌物标本做需氧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00例标本分离培养出需氧菌和真菌共154株,G+菌占58.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4%,链球菌属占8.4%;G-菌占35.0%,其中铜绿假单孢菌占7.8%,变形杆菌占7.8%;真菌占6.5%。三种主要G+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耐药率达70%-100%,但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二种主要G菌对先锋霉素V耐药,耐药率达67%-1100%,对喹诺酮类、三代头孢和泰能均敏感。结论 G+菌是主要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G+菌对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在CSO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分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耐药率 左氧氟沙星 需氧菌 病原菌检测 万古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标本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一红 蒋刈 +2 位作者 李瑞玉 刘昉 杨心青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经手术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22例(23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23耳)中,术前主诉眩晕者 9 例(39.1 %),瘘管试验阳...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经手术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22例(23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23耳)中,术前主诉眩晕者 9 例(39.1 %),瘘管试验阳性 8例(34.8 %),薄层颞骨CT扫描提示迷路瘘管10 例(50 %)。术中见胆脂瘤型中耳炎 22耳(95.7 %),骨疡型中耳炎1耳(4.3 %)。瘘管发生于外半规管19耳(82.6 %),后半规管3耳(13.0 %),同时累及上半规管和外半规管1耳(4.3 %),同时累及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1耳(4.3 %)。结论 迷路瘘管术前缺乏可靠的依据诊断。几乎是胆脂瘤型中耳炎独有的并发症,最常见于外半规管。术中对瘘管的处理应根据瘘管的大小、类型、部位及患者术前听力状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迷路瘘管 临床特征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窥镜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的应用(附72例报告)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向军 余滋中 付艳乔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7期756-757,共2页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在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2例慢性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进行中耳内窥镜探查,根据术中探查结果选择相应术式。结果42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16耳仅行保留骨桥乳突根治术或完壁式乳突根治...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在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2例慢性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进行中耳内窥镜探查,根据术中探查结果选择相应术式。结果42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16耳仅行保留骨桥乳突根治术或完壁式乳突根治术,14耳同时行鼓室成型术。所有患耳手术半年后均干耳,随访期间患耳均无胆脂瘤复发,仅2耳术后即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症状。结论中耳内窥镜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内窥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次与二次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听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会娟 任颖川 +2 位作者 周红 叶东旭 袁晓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初次与二次手术治疗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对听力的影响.方法 将131例行鼓室成形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依据手术次数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初次手术组78例,二次手术组53例.比较两组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初次与二次手术治疗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对听力的影响.方法 将131例行鼓室成形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依据手术次数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初次手术组78例,二次手术组53例.比较两组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以及听力改善状况.结果 初次手术组与二次手术组感染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别占50.0% 和49.1%,但两组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有所不同,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两组革兰阴性菌均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分别占19.5% 、20.0%;两组均检出真菌,均为7.3%,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未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其中二次手术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较高,均未发现对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两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平均气骨导差差值、气骨导差≤20 dB率、气导增益≥10 dB率及两项均满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次与二次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构成及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可对初次手术治疗失败或复发患者进行二次鼓膜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病原菌分布 药敏试验 耐药率 听力 气骨导差 气导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新建 翟性友 刘明波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数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有关CSOM病原...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试验数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有关CSOM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描述性文献,共筛选出18篇文献进入本研究。对文献中所有患者的分布地区、一般性资料、病原菌检出率、革兰阳性菌数量、革兰阴性菌数量、真菌数量以及其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文共研究CSOM患者3451耳,2863耳培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82.67%,共培养出病原菌3374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1650株,占48.90%,革兰阴性(G-)菌1414株,占41.91%,真菌310株,占9.19%。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前两位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00株,占23.7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552株,占16.36%),革兰阴性菌检出前三位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612株,占18.14%)、肺炎克雷伯杆菌(170株,占5.04%)、变形杆菌(166株,占4.92%)。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苯唑西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等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G耐药性很高。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变形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敏感性较低。结论 CSOM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变形杆菌,真菌感染已不容忽视。根据药敏结果数据可得出经验性一线用药为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成人)、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也可做为局部用药。临床选择抗生素应以药敏结果为标准,在无相应条件时,可参考本研究结果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中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斌 赵荣祥 唐旭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中细菌培养分布及药敏,以指导临床。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11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中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份标本中有微生物生长12株,其中霉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中细菌培养分布及药敏,以指导临床。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11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中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份标本中有微生物生长12株,其中霉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木糖氧化产碱菌l株。结论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常见;术中药敏敏感试验对临床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听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红娟 张珂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不同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成形术对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耳鼻喉科接诊的8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掷币法分组,对照组42例接受开放式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成形术,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不同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成形术对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耳鼻喉科接诊的8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掷币法分组,对照组42例接受开放式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成形术,研究组43例接受完璧式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听力水平。结果研究组干耳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纯音听力、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璧式乳突切除术联合鼓室形成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听力,缩短干耳时间,最大限度保留外耳道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璧式乳突切除术 开放式乳突切除术 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