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国斌 姜在兴 +4 位作者 陈诗望 冯磊 张善文 隋风贵 刘惠民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11-921,共11页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分为1个层序3个体系域(LST、TST、HST),并细分为7个准层序组。研究了滩坝砂岩的沉积特征和在准层序组内的平面展布,以准层序组1、2滨浅湖滩坝最发育...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分为1个层序3个体系域(LST、TST、HST),并细分为7个准层序组。研究了滩坝砂岩的沉积特征和在准层序组内的平面展布,以准层序组1、2滨浅湖滩坝最发育,准层序组3、4风暴滩坝最发育,准层序组6、7砂质滩坝发育差但发育碳酸盐滩坝。对滩坝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气(气候)-源(物源)-盆(盆地)"系统控滩坝的分析思路,是对传统"源控论"的完善与补充,可更合理解释滩坝的成因和分布,增加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四上亚段 滩坝 沉积特征 平面展布 控制因素 系统论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及演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国斌 姜在兴 +2 位作者 杨双 陈诗望 孙秉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5-39,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及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在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滩坝和半深湖-深湖泥岩4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根据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将沙四上亚段细分为1个层序和3个体系域(LST、TST、HST),并对各体系... 通过岩心观察及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在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滩坝和半深湖-深湖泥岩4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根据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将沙四上亚段细分为1个层序和3个体系域(LST、TST、HST),并对各体系域内的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四上亚段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体系域 平面展布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扇体沉积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元福 王航 +3 位作者 朱孟高 王跃刚 杨兆刚 周宝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5,共7页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东营凹陷利津洼陷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扇体及沉积微相类型,并对扇体纵向上的形成期次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地层为一个三...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东营凹陷利津洼陷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扇体及沉积微相类型,并对扇体纵向上的形成期次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地层为一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细分为3个体系域、7个准层序组,每个准层序组即为不同水动力条件控制下形成的一期扇体;扇体类型以扇三角洲为主,包括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前缘水下辫状河道间湾、前缘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前扇三角洲泥5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每种微相的岩心、测井识别标志,并在层序格架内识别出各体系域内部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可指导研究区下一步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津洼陷 沙四上亚段 扇三角洲 层序地层 扇体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洼陷古近系烃源岩异常高压计算方法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朝玮 樊洪海 +2 位作者 叶志 陈绪跃 王鄂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2,113,共5页
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三段中亚段烃源岩中广泛发育异常高压。对其异常高压的成因进行分析,利用综合解释法建立了研究区80口已钻井的地层孔隙压力系数剖面;明确了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三段中... 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三段中亚段烃源岩中广泛发育异常高压。对其异常高压的成因进行分析,利用综合解释法建立了研究区80口已钻井的地层孔隙压力系数剖面;明确了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三段中亚段的地层孔隙压力系数等值线分布,分析了利津洼陷烃源岩地层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解释法在计算由欠压实和生烃膨胀等多种成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利津洼陷古近系烃源岩异常高压时的精度较高;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异常高压分布与洼陷形态一致,呈东北—西南向展布,在洼陷深陷区以高压和超高压为主,至洼陷边缘构造高部位逐渐呈辐射状降低至正常压力;洼陷中心的异常高压是烃源岩向洼陷边缘排烃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孔隙压力 烃源岩 异常高压 综合解释法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 被引量:4
5
作者 周鸿璞 黄文辉 +3 位作者 姜在兴 张元福 唐鑫萍 董果果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2,7-8,共11页
以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显微镜观察、X线衍射、压汞和粒度分析等测试资料,利用反演回剥方法计算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合原生物性、沉积环境和流体性质研究,探讨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建立砂岩透... 以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岩透镜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显微镜观察、X线衍射、压汞和粒度分析等测试资料,利用反演回剥方法计算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合原生物性、沉积环境和流体性质研究,探讨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成因,建立砂岩透镜体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的砂岩透镜体可以分为三类:高孔隙带位于砂体中心的Ⅰ型,位于砂体表面的Ⅱ型,以及孔隙分布无明显规律、连通性较差的Ⅲ型.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受到沉积物的组成和结构、原始沉积环境和多期流体改造的综合影响.沉积物的组成和结构影响压实作用和流体活动性,并不是绝对控制因素;原始沉积环境影响早期碳酸盐胶结,作为保持性成岩作用,具有更显著的抵抗压实作用,为后期溶蚀作用提供可溶空间,是Ⅰ、Ⅱ型和Ⅲ型砂体的差异演化基础;经过叠加多期流体改造,产生不同的孔隙展布特征,是导致成岩作用非均质性的直接原因.Ⅰ型砂体为最有利储层,Ⅱ型砂体为较有利储层,Ⅲ型砂体不利于油气的保存和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碳酸盐胶结物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利津洼陷沙四段页岩含油气量测定及可动油率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钜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69,共5页
建立了页岩内含气量、液态轻质油、重质油的系统测定方法及页岩可动油实验方法,并对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页岩样品的含气量、含液态油量、液态油性质及可动油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津洼陷沙四段页岩含气量较低,... 建立了页岩内含气量、液态轻质油、重质油的系统测定方法及页岩可动油实验方法,并对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页岩样品的含气量、含液态油量、液态油性质及可动油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津洼陷沙四段页岩含气量较低,勘探以页岩油为主。而液态油中含有较高的轻质油含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可动油比例,有利于利津洼陷沙四段页岩油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气 轻质油 可动油 利津洼陷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洼陷及周边地区沙四上亚段沉积相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喜新 姜在兴 李国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1,共6页
利津洼陷及周边地区沙四上亚段发现了多种类型油气藏尤其是滩坝油气藏,由于缺乏对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分布系统研究,影响了下一步油气勘探。为了查明该地区的沉积相类型,搞清滩坝的沉积特征、平面分布及与其他沉积相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 利津洼陷及周边地区沙四上亚段发现了多种类型油气藏尤其是滩坝油气藏,由于缺乏对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分布系统研究,影响了下一步油气勘探。为了查明该地区的沉积相类型,搞清滩坝的沉积特征、平面分布及与其他沉积相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观察、测井、录井和地震等分析方法,在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滩坝和半深湖-深湖泥四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沙四上亚段细分为1个层序3个体系域(LST、TST、HST)7个准层序组,对各准层序组内的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研究,以低位域滩坝最为发育,湖侵域、高位域滩坝发育差,但高位域发育碳酸盐滩坝,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在各种层序组内均有发育,并指出下一步应尽可能向洼陷内或深洼区寻找有利的滩坝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四上亚段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平面展布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洼陷沙三上亚段白云岩成藏条件及含油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飞 邓美寅 张金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4-26,34,共4页
在利津洼陷沙三上亚段白云岩储层展布特征及成因等分析基础上,结合各种分析化验、试油试采资料对白云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及含油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储层性能良好,主要储集空间为成岩后生变化(溶蚀作用和构造应力作... 在利津洼陷沙三上亚段白云岩储层展布特征及成因等分析基础上,结合各种分析化验、试油试采资料对白云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及含油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储层性能良好,主要储集空间为成岩后生变化(溶蚀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缝,该白云岩油藏具夹层式和互层式2种生储盖组合方式,多为短期高产的裂缝型层状油气藏。研究结果对下一步勘探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毛细管浓缩 渗透回流 溶蚀孔 构造缝 成藏条件 含油特征 利津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I成像测井在利津洼陷沉积相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红霞 谢云 邱以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5-767,共3页
介绍了FMI成像测井资料在胜利油田利津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纯下亚段的滑塌浊积扇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录井结合图像资料分析岩性,识别冲刷面、包卷层理、负载构造、球枕构造、泄水构造、漂浮砾、撕裂屑等典型沉积构造。研究新利深1... 介绍了FMI成像测井资料在胜利油田利津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纯下亚段的滑塌浊积扇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录井结合图像资料分析岩性,识别冲刷面、包卷层理、负载构造、球枕构造、泄水构造、漂浮砾、撕裂屑等典型沉积构造。研究新利深1井和利深101井发育ABC、ABCD、AC、CD段鲍玛层序,总结滑塌浊积扇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津洼陷 成像测井 沉积相 沉积构造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