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事件新闻报道中公众心理创伤的产生及防范 被引量:2
1
作者 兰继军 李苗 李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4期249-256,共8页
创伤性事件是具有突发性、高破坏性、不可控性、且会对个体带来巨大压力的事件。对创伤性事件重复性的、片面夸大破坏性的新闻报道会给公众带来创伤性体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进而可能导致部分个体采取消极的自我防御方式,以此抵御相关... 创伤性事件是具有突发性、高破坏性、不可控性、且会对个体带来巨大压力的事件。对创伤性事件重复性的、片面夸大破坏性的新闻报道会给公众带来创伤性体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进而可能导致部分个体采取消极的自我防御方式,以此抵御相关的新闻报道。为有效防范公众心理创伤的产生,减少不当报道对于创伤性事件非直接受害者的消极影响,本文全面梳理了创伤性事件新闻报道可能会给公众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提出新闻媒体工作者需利用新闻报道的框架效应、采用建设性新闻传播方式给社会大众带去体现心理关怀的新闻报道,以彰显人文主义精神,从而营造积极、健康、正能量的新闻报道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事件 新闻报道 心理关怀 人文主义 心理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领域创伤性事件新闻报道的等级评定
2
作者 兰继军 李苗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3-66,71,共5页
采用等级评定法,对有关空难的图片与文字类新闻报道进行等级评定。结果显示,不同新闻类型、新闻框架的公众在不悦度、破坏度、消极度上的评定程度不同,对公众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以后针对空难等创伤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需要关注新闻... 采用等级评定法,对有关空难的图片与文字类新闻报道进行等级评定。结果显示,不同新闻类型、新闻框架的公众在不悦度、破坏度、消极度上的评定程度不同,对公众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以后针对空难等创伤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需要关注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以减少给社会大众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事件 新闻报道 负性情绪 认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相”治疗创伤——论PTSD心理治疗中的核心要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凌江 彭红军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治疗 PTSD 焦虑性障碍 精神疾病 创伤性事件 恐惧记忆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康复 被引量:1
4
作者 唐久来 吴德 《安徽医学》 2008年第5期504-505,共2页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地震 儿童 PTSD 康复 自然灾害 创伤性事件 身心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精神创伤的心理评估与干预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俊林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0年第2期128-128,I0001,I0002,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创伤 心理评估 创伤后应激障碍 汶川大地震 干预 创伤性事件 恐怖袭击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青少年创伤经历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鸽 曹倖 王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5-401,共7页
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诊断标准,考察了农村青少年创伤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情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诊断标准,考察了农村青少年创伤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情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第五版》,对1781名乡镇初级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60%的农村青少年至少经历过1件创伤性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创伤性事件为曾有亲近的人去世(42.6%);(2)有创伤经历的农村青少年的PTSD检出率为9.7%,与PTSD有关的人口学特征为男性、独生子女以及父母在外打工;(3)最易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经历为遭受或目睹家庭暴力。本研究呈现了农村青少年群体创伤相关心理健康现状,并初步识别了一些该群体罹患PTSD的风险因素,这将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针对PTSD易感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筛查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青少年 创伤性事件 创伤后应激障碍 D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小说《灿烂千阳》中的创伤及创伤修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易曼 《海外英语》 2015年第9期184-186,共3页
《灿烂千阳》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两个受苦受难的女性的生活展开,她们历经磨难,这些磨难给她们带来心理与身体上的创伤。可是在两个女人的互动过程中,她们完成了创伤修复。笔者试图通过解读两个卑微的女性的创伤性事件,创伤症状和她们的... 《灿烂千阳》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两个受苦受难的女性的生活展开,她们历经磨难,这些磨难给她们带来心理与身体上的创伤。可是在两个女人的互动过程中,她们完成了创伤修复。笔者试图通过解读两个卑微的女性的创伤性事件,创伤症状和她们的修复经历,探讨爱与希望,以及分享对于女性创伤修复的重要性,希望对现代女性创伤修复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创伤性事件 创伤表现 创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媒体带来的替代性创伤
8
作者 杨柳 《改革与开放》 2012年第5X期193-193,共1页
一、何谓替代性创伤近几年,全球灾难频发,巨大灾难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物质环境破坏,同时也严重的创伤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人们在面对灾难事件时,内心可能会承受不同程度的创伤,而且离灾难现场越近,感受越深,也越容易受到创伤。参与救援... 一、何谓替代性创伤近几年,全球灾难频发,巨大灾难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物质环境破坏,同时也严重的创伤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人们在面对灾难事件时,内心可能会承受不同程度的创伤,而且离灾难现场越近,感受越深,也越容易受到创伤。参与救援工作的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事件 创伤 心理咨询师 环境破坏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性事件 负面情绪 情绪问题 创伤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伤疤”不利于心理创伤愈合
9
作者 刘侃(编译整理)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期9-9,共1页
校园内发生创伤性事件后,校方常倾向于对学生提供个别或集体晤谈(debriefing,指通过交谈来减轻压力,是危机干预中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以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关键词 创伤愈合 心理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性事件 集体晤谈 干预方法 危机干预 校园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创伤”儿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10
作者 蓝海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8期29-31,共3页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具体症状和成人存在差异,因而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儿童在发生创伤性事件后往往会产生很多消极情绪。微一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危机干预旨在通过家庭成员、教师、同伴以及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创伤性事件 消极情绪 微生态系统 危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面表露技术应用于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慧英 《心理研究》 2010年第5期17-24,共8页
该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外的书面表露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了解心理治疗中书面表露技术的操作程序、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书面表露对个体由创伤性经历造成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其治疗效果受到被试特征... 该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外的书面表露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了解心理治疗中书面表露技术的操作程序、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书面表露对个体由创伤性经历造成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其治疗效果受到被试特征和表露的指导特征的调节,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存在较多争论。总体而言,书面表露是一种针对创伤性经历的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但其技术本身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书面表露 创伤性事件 应激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