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态批评视域下《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 |
马焕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
|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研究 |
郑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3
|
当恐龙遇见人类——“人类学想象”下的3D《侏罗纪公园》 |
佟彤
|
《艺海》
|
2014 |
0 |
|
4
|
《侏罗纪公园》续集给旅游业带来兴旺 |
严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5
|
全数字时代下美国特效电影之《侏罗纪公园》 |
李若馨
贾文婷(指导)
|
《艺术科技》
|
2021 |
0 |
|
6
|
《侏罗纪公园》3D:电影需要想象力 |
林格
|
《中国信用卡》
|
2013 |
0 |
|
7
|
电影配乐白皮书 从《侏罗纪公园》到《阿甘正传》九十年代中期的电影配乐 |
韩斌
|
《音乐爱好者》
|
2005 |
0 |
|
8
|
科技异化、生命平等与生态主义——《侏罗纪世界2》多重主题探讨 |
蒋莹
李洁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侏罗纪世界》的人物形象解读 |
王清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解构影片《侏罗纪世界》中的恐龙语声设计思路 |
张禹
|
《现代电影技术》
|
2018 |
0 |
|
11
|
侏罗纪世界 |
Atomic Geekdom
芥子
|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
2015 |
0 |
|
12
|
科幻电影的文化阐释与本土启示 |
徐刚
|
《艺术广角》
|
2013 |
1
|
|
13
|
从电影本体探寻斯皮尔伯格电影争取观众的策略 |
徐文明
|
《电影评介》
|
2002 |
0 |
|
14
|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视觉艺术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发扬 |
刘晓清
|
《现代电影技术》
|
2017 |
0 |
|
15
|
“造梦机器”操作手册——电影数字特效制作的工业化流程 |
杨玉洁
田霖
|
《影视制作》
|
2012 |
12
|
|
16
|
景观消费与心灵真实——以《惊天战神》、《铁甲钢拳》为例 |
严前海
|
《艺术广角》
|
2012 |
1
|
|
17
|
中国青春电影类型化的思考 |
周艳
|
《福建艺术》
|
2013 |
0 |
|
18
|
科幻影片探索之路 |
曾耀农
|
《福建艺术》
|
1999 |
1
|
|
19
|
虚拟演播室的蓝室设计 |
黄跃进
刘亚斌
|
《有线电视技术》
|
2007 |
0 |
|
20
|
国际瞭望 |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