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隧洞塌方灾害微震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国韶 黄京华 +1 位作者 蒋剑青 胡小川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针对浅埋隧洞围岩塌方灾害难以有效预警的问题,对微震传感器的多断面分散式布置方式、微震传感器的锚杆端安装方案、微震监测信号的高效降噪与智能识别方法、塌方灾害预警的风险管理等级标准、微震监测信号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以及基于... 针对浅埋隧洞围岩塌方灾害难以有效预警的问题,对微震传感器的多断面分散式布置方式、微震传感器的锚杆端安装方案、微震监测信号的高效降噪与智能识别方法、塌方灾害预警的风险管理等级标准、微震监测信号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以及基于微震监测的塌方智能预警系统等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广西那板水库新建1号灌溉发电放水系统引水隧洞工程。结果表明,所研发的关键技术是可行的,可解决已有微震监测技术不完全适用于浅埋隧洞破碎围岩的局限性问题,能有效提高隧洞塌方微震监测与预警的实时性与工作效率,并结合工程案例给出了基于微震特征参数的隧洞塌方前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洞 塌方灾害 微震特征 实时监测 智能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沙颍河上游干流生态基流价值变化研究
2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3 位作者 卢圆章 李永丽 杨丹 张继宇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辨识生态基流价值变化规律,以沙颍河上游干流告成段、化行段、黄桥段2008年~2021年降水、蒸发、流量、人均用水量、人均GDP、水质达标率数据,建立影响生态基流因子体系,根据变异系数法和2021年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河段生态基流价值年... 为了辨识生态基流价值变化规律,以沙颍河上游干流告成段、化行段、黄桥段2008年~2021年降水、蒸发、流量、人均用水量、人均GDP、水质达标率数据,建立影响生态基流因子体系,根据变异系数法和2021年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河段生态基流价值年际变化。研究表明:告成段生态基流价值在0.483亿~4.726亿元波动、化行段在10.106亿~79.954亿元变化、黄桥段变化范围是7.201亿~46.431亿元;告成段、黄桥段水质因子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流量、降水量因子;化行段因水质较优,流量因子所占权重最大,水质、降水量因子次之;经济、蒸发量、用水量因子在各河段的权重均较小,对生态基流价值的影响不大。河段年均流量与降水量排序为黄桥段>化行段>告成段,但生态基流价值排序为化行段>黄桥段>告成段,说明生态基流价值首先取决于水质,其次是流量与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价值 变异系数法 权重 变化 沙颍河上游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安桥水电站尾水疏浚效益分析
3
作者 杨青远 陈文彬 +1 位作者 程紫璇 黄卫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金安桥水电站下游尾水河道内存在施工期下游围堰拆除残留体和凸起堆积体,抬高了电站尾水位,对发电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采用不同下游水位顶托条件下精细化水位流量关系,在仅考虑非泄洪时段疏浚增加水头带来的发电效益的基础上,通过水位... 金安桥水电站下游尾水河道内存在施工期下游围堰拆除残留体和凸起堆积体,抬高了电站尾水位,对发电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采用不同下游水位顶托条件下精细化水位流量关系,在仅考虑非泄洪时段疏浚增加水头带来的发电效益的基础上,通过水位流量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拟,对金安桥水库下游水位流量关系和坝下两处凸起堆积体疏浚后发电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疏浚前两处凸起堆积体对水流运动阻碍明显,疏浚后,发电效益显著。研究方法避免了简单采用水头增加量计算发电效益增加而导致高估疏浚效益,可为其他水电站尾水疏浚效益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模型 尾水河道疏浚 下游水库顶托 疏浚效益 金安桥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侧不确定性的水光储系统短期互补调度研究
4
作者 余天尘 樊宇堃 +3 位作者 高洁 徐斌 卢鹏 钟平安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受光伏出力波动性影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给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挑战。以余荷波动最小为目标,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建立了水光储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光伏出力随机场景生成和典型场景聚类方法,以及耦合动态可行收缩、对... 受光伏出力波动性影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给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挑战。以余荷波动最小为目标,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建立了水光储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光伏出力随机场景生成和典型场景聚类方法,以及耦合动态可行收缩、对数衰减步长和动态罚函数的改进POA算法。在某多能互补基地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改进POA比传统POA算法迭代次数减少22.9%;总余荷波动从50万kW,降低至10万kW以下;水光储互补调度源荷匹配度高达0.998。模型具备较强的跟踪负荷、平稳余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储系统 多能互补 不确定性 优化调度 K-MEANS聚类 改进PO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
5
作者 任家辰 张辉 +3 位作者 任旭华 张继勋 朱代富 陆嘉伟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研究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围岩稳定性问题及不同支护措施效果,以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工程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支护工况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应力... 为研究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围岩稳定性问题及不同支护措施效果,以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工程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支护工况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应力变化及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洞室顶拱、底板及拐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洞室开挖面切割出的岩体存在塑性损伤的风险;相较于无支护措施开挖,采取支护措施后,不同工况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量、应力集中现象以及塑性区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喷混凝土层+锚杆+预应力锚索系统支护的效果最为显著,对围岩变形和损伤的控制作用优于锚杆+预应力锚索支护和喷混凝土层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围岩稳定性 支护措施 变形 应力集中 塑性损伤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高压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裂缝开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东明 晁阳 +2 位作者 李同春 齐慧君 林潮宁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62-68,92,共8页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裂缝开裂后的应力重分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通过损伤模型指导布设虚拟裂缝单元以反应裂缝特征的方法,即首先利用考虑粘结滑移的混凝土损伤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联合作用下衬砌混凝土损伤随着荷载施加发展的过程,进一步对损伤集中区域增设虚拟裂缝单元以计算裂缝开展过程。经对比,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裂缝最大宽度、发展规律与分布情况与既有文献相似,且计算收敛性好,实现了通过有限元算法精确且高效地直接得到衬砌裂缝宽度,在设计与运行安全预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高压隧洞 钢筋混凝土衬砌 裂缝宽度 粘结滑移 虚拟裂缝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水质控制目标的LID组合方案评价
7
作者 冯皓天 李磊 +4 位作者 周哲 张良 仇金珠 宋强 刘俊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探究低影响开发(LID)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径流和水质控制效果,以张家港中心城区的东北分区为例,提出针对LID设施组合方案雨洪控制效果的多控制目标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SWMM模型,模拟在1 a一遇、2 a一遇、5 a一遇、10 a一遇、20 a... 为探究低影响开发(LID)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径流和水质控制效果,以张家港中心城区的东北分区为例,提出针对LID设施组合方案雨洪控制效果的多控制目标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SWMM模型,模拟在1 a一遇、2 a一遇、5 a一遇、10 a一遇、20 a一遇降雨情形下,不同LID设施组合方案的径流控制效果和污染物削减能力;并构建水文、水力、水质效应、成本投入4方面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4种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各项方案在低重现期降雨条件下均能发挥一定控制作用,但遭遇高重现期降雨时,控制作用受到限制。在4种组合方案中,包含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组合方案总体效益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LID设施 径流控制 综合赋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大库水库影响区判别要点与特殊水库影响型式探讨
8
作者 何万通 张东升 +1 位作者 郭德存 张伟恒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水电工程水库影响区包括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岩溶内涝和采空变形影响区等6类,相关规范对其判别原则与判别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但鉴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和影响对象多样性,水库影响区判别地质工作中尚有一些认识有待统一。在多... 水电工程水库影响区包括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岩溶内涝和采空变形影响区等6类,相关规范对其判别原则与判别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但鉴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和影响对象多样性,水库影响区判别地质工作中尚有一些认识有待统一。在多座大型水电站水库影响区判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影响区判别中的要点进行了实例分析,并结合部分工程实例,对现有影响区类型之外的一些特殊水库影响型式如水库内涝影响区、水库泥石流影响的判定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水库区地质勘察 水库影响区判别 水库内涝影响区 水库泥石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溜桩效应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黄昱 马博 +3 位作者 许海波 徐明华 梁英杰 沈佳轶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导管架桩基沉桩及打桩过程中遇到软弱土层会发生溜桩现象,导致桩周土体重塑,侧摩阻力降低,从而影响桩基稳定性。因此,开展考虑溜桩效应的导管架基础承载特性研究对于海上风电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以东海某风电场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 导管架桩基沉桩及打桩过程中遇到软弱土层会发生溜桩现象,导致桩周土体重塑,侧摩阻力降低,从而影响桩基稳定性。因此,开展考虑溜桩效应的导管架基础承载特性研究对于海上风电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以东海某风电场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溜桩效应对导管架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沉桩过程中发生溜桩,深度为19.6 m;打桩过程中发生溜桩,深度为19.0 m;溜桩对上拔桩和下压桩的承载特性影响差别不大;侧摩阻力折减系数对导管架桩基挠度影响显著,最大增幅达到309.1%;对导管架桩基弯矩影响相对较小,最大增幅为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溜桩 导管架桩基 侧摩阻力 承载特性 SACS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及展望
10
作者 姚虞 王富强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69-73,80,共6页
我国正在开展强震区超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工作,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方面仍存在问题亟待解决。从高土石坝及周围地层初始物理力学状态的描述,地震动输入机制,筑坝材料、覆盖层材料和各种接触面本构模型,边值问题求解四个方面... 我国正在开展强震区超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工作,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方面仍存在问题亟待解决。从高土石坝及周围地层初始物理力学状态的描述,地震动输入机制,筑坝材料、覆盖层材料和各种接触面本构模型,边值问题求解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基础进行了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和规律机理3个层面对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高土石坝 地震反应分析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闸扬压力混合预测模型构建与解释
11
作者 胡璟 王豹 +4 位作者 王璐 龙俊 贝欣 孙远 曹文翰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50-56,共7页
针对现有“数据驱动”模型对水闸扬压力预测结果的可解释性低且未解译影响因素对扬压力不同成分的贡献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变分模态分解(SVMD)和集成学习算法的扬压力可解释混合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SVMD将扬压力分解重构为趋势项... 针对现有“数据驱动”模型对水闸扬压力预测结果的可解释性低且未解译影响因素对扬压力不同成分的贡献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变分模态分解(SVMD)和集成学习算法的扬压力可解释混合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SVMD将扬压力分解重构为趋势项、周期项和波动项;然后,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M)对不同分量逐一建立预测模型并汇总结果。此外,采用SHAP方法分析渗流影响因素对水闸扬压力不同分量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及相关关系。工程实例表明,所提模型与单一算法模型相比,性能平均提升了87.1%,与混合模型相比,精度平均提升了84.6%,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并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扬压力预测 逐次变分模态分解 集成学习 SHAP 模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场理论的反倾斜坡变形演化特征研究
12
作者 张祖国 何立斌 +1 位作者 孙淼军 谢良甫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37-42,56,共7页
基于改进颗粒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反倾斜坡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模型,研究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对反倾斜坡变形演化过程的影响,对比分析确定性反倾斜坡变形演化和随机场理论反倾斜坡变形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反倾斜坡变形演化分为坡脚初... 基于改进颗粒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反倾斜坡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模型,研究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对反倾斜坡变形演化过程的影响,对比分析确定性反倾斜坡变形演化和随机场理论反倾斜坡变形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反倾斜坡变形演化分为坡脚初始剪切破坏、剪断面贯通坡体、倾倒破坏起始3个关键节点;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导致反倾斜坡的破坏速度增加,坡脚裂缝和剪断面贯通速度加快;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还使反倾斜坡的前缘和后缘破坏深度增加,而对剪切破坏面与节理面法向夹角、后缘张拉角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斜坡 随机场理论 空间变异性 变形演化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拓扑与形貌优化研究
13
作者 李景丽 王桂智 张宏伟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了获得较为经济的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形式,提出了基于拓扑与形貌优化方法的混凝土实体重力坝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先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然后进行形貌优化设计,进而... 为了获得较为经济的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形式,提出了基于拓扑与形貌优化方法的混凝土实体重力坝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先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然后进行形貌优化设计,进而有效地减小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面积。某混凝土实体重力坝断面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断面与一般传统方法设计的断面较为接近,但断面面积有所减少,且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与应力等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证明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合理性;重力坝形貌优化断面优于拓扑优化断面与传统设计断面;随着形貌优化迭代次数的增加,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坝体竖向应力与竖向位移最大值逐渐减少;重力坝形貌优化断面在坝体上部存在颈缩现象,该现象可为重力坝设计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断面设计 拓扑优化 形貌优化 变密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BO-SVM模型的月径流预测研究
14
作者 黎宇杰 史国勇 +3 位作者 廖毅 李基栋 陈学毅 黄炜斌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基于冶勒站多年月径流数据,以支持向量机(SVM)作为预测器,从模型输入、模型优化和输出环节探讨了提升月径流预测精度的方法。首先,比较了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NRBO)与灰狼优化算法(GWO)在参数寻优方面的性能,发现均方误差(MSE)作为适应... 基于冶勒站多年月径流数据,以支持向量机(SVM)作为预测器,从模型输入、模型优化和输出环节探讨了提升月径流预测精度的方法。首先,比较了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NRBO)与灰狼优化算法(GWO)在参数寻优方面的性能,发现均方误差(MSE)作为适应度函数时NRBO表现更优。其次,进一步比较了逐月预测与分月预测的效能,结果显示逐月预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此外,还从模型输出环节探索了组合预测输出的效果,发现能有效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而在数据预处理环节,经变分模态分解(VMD)预处理能大幅降低模型预测难度,同时显著提高预测精度。具体而言,GWO-VMD-NRBO-SVM相比单一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的降低幅度分别超过68%和79%,而纳什效率系数(NSE)提升超过15%。研究结果对非平稳月径流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径流预测 支持向量机 参数优化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评价要点与利用
15
作者 何万通 张伟恒 +1 位作者 郭德存 张东升 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评价是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坝型选择、施工进度与大坝运行安全。近年水电工程建设中常遇到防渗土料、堆石料、混凝土骨料等天然建筑材料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但经采取针对性料源改性或工程处理方案...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评价是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坝型选择、施工进度与大坝运行安全。近年水电工程建设中常遇到防渗土料、堆石料、混凝土骨料等天然建筑材料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但经采取针对性料源改性或工程处理方案后,可满足筑坝材料需求的工程案例。结合多座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经验,总结土料、石料勘察评价工作要点,探讨相应料源改性或工程处理思路,并提出天然建筑材料选择中的几个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料源改性 防渗土料 堆石料 混凝土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蓄泄关系研究
16
作者 王子睿 刘杰 +2 位作者 王丽君 佘骏阳 高玉琴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28-36,共9页
太湖蓄泄关系是指太湖入、出湖水量和湖泊蓄水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太湖水文和水情的基本特征。创建蓄泄关系指数,并结合湖水更新次数用以研究太湖蓄泄关系。基于2006年~2022年太湖水文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太湖流域降雨... 太湖蓄泄关系是指太湖入、出湖水量和湖泊蓄水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太湖水文和水情的基本特征。创建蓄泄关系指数,并结合湖水更新次数用以研究太湖蓄泄关系。基于2006年~2022年太湖水文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太湖流域降雨量、太湖水位、太湖入、出湖水量及蓄泄关系的变化特征,讨论导致蓄泄关系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相关水文要素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太湖蓄泄关系得到显著性改善,在2014年附近发生突变,2014年后相较于以前,年平均蓄泄关系指数增加了0.05,年平均湖水更新次数增加了0.36;降雨量、沿江(江苏段)口门引排水量是导致太湖蓄泄关系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蓄泄关系 蓄泄关系指数 湖水更新次数 降雨量 水位 入、出湖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证应对欧盟碳关税方法研究
17
作者 李泽坤 赵增海 郭雁珩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的充分体现,对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但目前,基于我国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不被国际碳关税相关机制认可。为此,梳理了国际碳关税的由来、趋势,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为例,...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的充分体现,对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但目前,基于我国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不被国际碳关税相关机制认可。为此,梳理了国际碳关税的由来、趋势,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为例,分析其对电力碳排放的有关规定,探讨CBAM的影响;剖析绿证衔接CBAM的本质以及应对CBAM的作用和挑战,并从国内外“碳—碳”衔接和“证—碳”衔接的角度,提出绿证纳入CBAM碳排放核算中的直接和间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证 可再生能源 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电力消费 碳边境调节机制 碳关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M图像处理的堆石料级配计算方法及验证
18
作者 张振伟 蔡可天 +3 位作者 高轩 贺一轩 王建 鲁洋 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80-86,共7页
堆石料级配检测是堆石坝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传统方法通常采用现场人工筛分法测量,存在检测样本少、效率低、干扰施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堆石料级配计算方法,采用国际最新Mata AI开源的通用图像分割大模型Segme... 堆石料级配检测是堆石坝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传统方法通常采用现场人工筛分法测量,存在检测样本少、效率低、干扰施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堆石料级配计算方法,采用国际最新Mata AI开源的通用图像分割大模型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对筑坝堆石料进行自动图像分割,提出堆石长宽比、面积比等堆石形态学几何参数用于提取堆石料图像中的堆石颗粒目标;同时,建立堆石形态数据库、堆石实例分割数据库,并分析参数取值和验证堆石图像级配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最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图像中的堆石颗粒目标,实现级配曲线的智能识别,以及曲率、不均匀系数等级配指标的快速计算。该方法计算获得的级配与真实筛分法测的级配相关性可达0.94,平均绝对误差约5%,能够在堆石坝施工过程中有效辅助检测堆石料的颗粒级配信息,服务堆石坝的施工碾压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级配 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 图像识别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拱坝坝基地质缺陷处理效果评价
19
作者 刘要来 鄢建华 +4 位作者 肖峰 周跃飞 余记远 杨宝全 陈媛 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58-62,共5页
为了分析GX拱坝坝肩混凝土抗剪洞对断层结构面的加固效果,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分别建立天然地基与加固地基条件下,拱坝典型高程2410 m拱圈的二维地质力学模型,对比两次试验结果表明:在左坝肩断层f 124和右坝肩断层F 115设置抗剪洞... 为了分析GX拱坝坝肩混凝土抗剪洞对断层结构面的加固效果,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分别建立天然地基与加固地基条件下,拱坝典型高程2410 m拱圈的二维地质力学模型,对比两次试验结果表明:在左坝肩断层f 124和右坝肩断层F 115设置抗剪洞后,坝体和坝肩变位值明显减小,变位对称性得到改善。正常工况下,坝体拱冠径向变位减少约25%。左坝肩变位减小幅度总体大于右坝肩,尤其是抗剪洞附近的岩体变位减小较明显。坝肩破坏情况改善较显著,坝与地基超载安全系数平均提高约29.1%,拱坝与坝肩的承载能力与变形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坝肩稳定 地质力学模型 抗剪洞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Informer的多源融合虚拟最优气象源光伏功率预测
20
作者 赵雪锋 张宇宁 +4 位作者 詹巍 李明烜 杨岩 杨磊 杨锡运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97-104,124,共9页
为解决光伏功率气象源数据质量不佳和来源单一所造成的预测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CN-Informer的多源融合虚拟最优气象预报源的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选取待预测电站临近气象站点,提取功率预报相关气象数据,筛选最佳气象因... 为解决光伏功率气象源数据质量不佳和来源单一所造成的预测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CN-Informer的多源融合虚拟最优气象预报源的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选取待预测电站临近气象站点,提取功率预报相关气象数据,筛选最佳气象因素;随后,通过数据融合构建光伏电站虚拟最优预报气象源,提高预测模型输入数据质量;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TCN-Informer的功率预测模型,利用TCN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对Informer提取的长期依赖关系和全局特征进行细化,实现光伏功率的精准预测。光伏电站实际算例验证表明,基于TCN-Informer的多源融合虚拟最优气象预报源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在4种不同天气类别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融合 虚拟最优 TCN INFORMER 光伏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