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7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5钛合金激光与电子束焊接组织及性能对比研究
1
作者 雷小伟 廖志谦 +7 位作者 吕逸帆 高福洋 刘希林 吴浩然 李渤渤 马照伟 郝健 袁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158,共6页
采用10 mm厚TA5钛合金,进行大功率光纤激光“匙孔”焊接及高压电子束焊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和电子束焊接均可得到成型优良的“匙孔”接头,电子束焊接线能量密度更高。两种工艺均可实现焊缝正面光滑成型,但焊缝背部成型激光焊接更... 采用10 mm厚TA5钛合金,进行大功率光纤激光“匙孔”焊接及高压电子束焊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和电子束焊接均可得到成型优良的“匙孔”接头,电子束焊接线能量密度更高。两种工艺均可实现焊缝正面光滑成型,但焊缝背部成型激光焊接更优。两种工艺均实现了深宽比>2∶1的高能束形貌焊缝截面,电子束深宽比更大。激光焊焊缝区形貌为典型的“束腰”形,而电子束焊缝区为典型的“I”形貌。通过ABAQUS仿真,印证了两种焊接方法焊缝截面形态的差异。两种焊缝区柱状晶区明显,各原始β柱状晶区为典型的的竞争生长模式,焊缝区主要为典型α型钛合金焊缝形貌,即锯齿状α混合点状β。两种工艺焊接焊缝的射线检测和渗透检测均满足无损检测标准要求。激光焊接和电子束焊接头强度分别达到800、700 MPa以上,两种工艺弯曲测试能够满足标准。硬度检测显示,焊缝区硬度略有升高,但完全能够满足钛合金焊接接头硬度变化范围的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5钛合金 激光焊接 电子束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中间层对铜/钢电子束焊接头组织与界面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赵健 石磊 +4 位作者 陆煜 崔烺 谢会起 吕竹文 王英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针对铜/钢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界面反应复杂、易产生渗透裂纹等问题,引入冷喷涂Ni中间层梯度过渡理念,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缝特征区及两侧界面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及元素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存在凝固裂纹,热影响区未见渗... 针对铜/钢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界面反应复杂、易产生渗透裂纹等问题,引入冷喷涂Ni中间层梯度过渡理念,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缝特征区及两侧界面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及元素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存在凝固裂纹,热影响区未见渗透裂纹,说明冷喷涂Ni中间层起到阻隔熔池中Cu/Fe元素互扩散的作用。随着焊接热输入的逐渐降低,焊缝区上部组织的生长趋势由胞状晶逐渐向粗大柱状枝晶转变;焊缝区下部观察到垂直于熔池底部生长的树枝晶显著增加,枝晶附近发现大量(Cu,Ni)基等轴枝晶聚积。钢侧与焊缝界面的组织生长规律由无成分过冷时的平面晶→胞状树枝晶→焊缝中心位置附近的等轴晶,焊缝两侧界面均存在成分连续变化的熔合过渡区,该区域可有效解决结合界面的失效问题。焊缝区平均显微硬度约为141.8HV_(0.3),硬度较高的区域为富铁相析出物,硬度较低的区域为富铜相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异种金属焊接 冷喷涂中间层 显微组织 元素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和高温拉伸性能
3
作者 王世清 张一 +4 位作者 温国栋 张强 亓钧雷 高旺 强伟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4,54,共9页
为了研究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使用5 mm厚Ti-22Al-25Nb合金平板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电子束流对焊接接头表面成形和宏观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 为了研究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使用5 mm厚Ti-22Al-25Nb合金平板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电子束流对焊接接头表面成形和宏观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物相;同时,通过试验与模拟的焊缝形貌对比,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并结合热循环曲线和相图分析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相变过程.结果表明,电子束流为10 mA时,获得晶粒尺寸较小、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焊缝和近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极快,主要由B2相组成,在远热影响区发生了O(α_(2))相向B2相转变.焊接接头的高温拉伸强度约为639 MPa,断后伸长率约为2.5%,均低于母材的拉伸性能,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由解理台阶和河流状花样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2AL-25NB合金 电子束焊 热循环曲线 显微组织 高温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磁场对激光-电弧复合焊316L接头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温志刚 田雷 +2 位作者 沈楠楠 宋付成 檀财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162,共6页
以6 mm厚度316L不锈钢板为对象,开展了磁场辅助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比分析了焊后成形、截面形貌、焊缝组织和焊缝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交变磁场的引入增大了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熔透能力,熔透状态由局部未熔透转... 以6 mm厚度316L不锈钢板为对象,开展了磁场辅助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比分析了焊后成形、截面形貌、焊缝组织和焊缝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交变磁场的引入增大了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熔透能力,熔透状态由局部未熔透转变为熔透良好。此外,焊缝组织明显均匀化,一方面焊缝电弧区和激光区内奥氏体的Cr元素差异降低,另一方面电弧区和激光区的晶粒尺寸差显著降低。交变磁场提高了接头焊缝的抗腐蚀性能,提高了自腐蚀电位,降低了自腐蚀电流密度,焊缝腐蚀速率减慢,点蚀坑密度显著减小。研究表明,对于激光-电弧复合焊,磁场的引入有利于提高熔透能力和焊缝均匀化,改善焊缝的成形和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磁场辅助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调制振荡激光焊接及温度场仿真研究
5
作者 张明军 段维 +4 位作者 王锐 王海龙 郭靖 李河清 庞小兵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382,共7页
为了改善镁合金焊接过程中的热效率并减少焊缝表面成形缺陷,采用一种功率调制振荡激光焊接技术,对厚度为5 mm的AZ31B镁合金进行了对接焊接,分析了焊缝的表面成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结果,并对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 为了改善镁合金焊接过程中的热效率并减少焊缝表面成形缺陷,采用一种功率调制振荡激光焊接技术,对厚度为5 mm的AZ31B镁合金进行了对接焊接,分析了焊缝的表面成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结果,并对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功率调制振荡激光焊接相比常规激光焊接能显著减少焊接缺陷,增加熔宽并提升能量耦合效率;焊缝中心晶粒细化,β强化相增多,力学性能提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母材的96.1%和58.7%;焊缝中心温度降低约500 K,热量分布更均匀,熔池温度梯度减小。此研究结果在提升镁合金接头性能、载运工具轻量化以及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镁合金 激光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温度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0-H24纯铝无轴肩微型搅拌摩擦焊的数值模拟分析
6
作者 张昌青 马东东 +3 位作者 谷怀壮 王栋 刘恩荣 张鹏省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22,共6页
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顺序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对常规与无轴肩两种搅拌工具下的微型搅拌摩擦焊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及接头残余变形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实验热电偶测温对热源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两种搅拌工... 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顺序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对常规与无轴肩两种搅拌工具下的微型搅拌摩擦焊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及接头残余变形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实验热电偶测温对热源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两种搅拌工具下的焊接接头经历不同的加热和冷却焊接热循环,实测常规工具焊接接头的峰值温度约为362℃,而无轴肩工具焊接接头的峰值温度仅为143℃;焊件表面的残余应力均以焊缝中心对称分布,常规工具残余应力主要分布在轴肩区域,最大残余应力为116 MPa。无轴肩工具残余应力呈现以搅拌针为中心的尖峰分布,最大残余应力为34 MPa;残余应力反映了焊后变形,常规工具焊接的薄板沿焊缝方向向上凸起,最大挠度为2.817 mm。无轴肩工具焊接的薄板没有可视变形,最大挠度仅0.0081 mm。无轴肩微型搅拌摩擦焊热输入低,能有效减小薄壁焊件的残余变形,提高焊件的尺寸精度和装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搅拌摩擦焊 有限元模拟 温度场 应力应变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W表面激光合金化涂层微观组织与动态力学性能
7
作者 郑丽娟 王纪伟 +1 位作者 陈孟琴 付宇明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31,共8页
为提高钨重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激光合金化工艺在97W基体表面制备了65W10Cr5V4Co2和65W10Cr5V4Co2+2%C_(3)N_(4)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等试验仪器,对合金化试样进行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动态压缩力学性... 为提高钨重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激光合金化工艺在97W基体表面制备了65W10Cr5V4Co2和65W10Cr5V4Co2+2%C_(3)N_(4)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等试验仪器,对合金化试样进行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采用分离变量法拟合无涂层钨合金以及带涂层钨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关系,探讨了复合涂层对97W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2%C_(3)N_(4)的复合涂层生成了(Fe,Cr)_(4)W_(2)N和(Fe,Cr)_(3)W_(3)C等复杂的碳化物和氮化物,组织呈现规则的网状结构,元素分布更均匀,晶粒尺寸更小,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达到97W基体的2.3倍;复合涂层的添加提高了整体结构材料的应变强化程度,但整体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程度有所降低,在应变率加载范围为3 500 s^(-1)级别条件下,整体结构以W颗粒解理形式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激光合金化 显微结构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硬性透明材料激光连接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瑞 冯英豪 +4 位作者 陈沛 陈树君 蒋凡 杨瑾 李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44,共19页
脆硬性透明材料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和传感器等领域,开展脆硬性透明材料间的连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应用价值.激光微连接作为一种新兴的连接技术,相对于传统焊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强度、高可靠、高效... 脆硬性透明材料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和传感器等领域,开展脆硬性透明材料间的连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应用价值.激光微连接作为一种新兴的连接技术,相对于传统焊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强度、高可靠、高效率等优点,文中介绍了脆硬性透明材料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激光连接脆硬性透明材料的机理,总结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文中讨论了当前激光连接脆硬性材料面临的挑战,并基于个人观点,讨论了脆硬性透明材料激光连接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硬性透明材料 连续激光 脉冲激光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980淬火-配分钢热模拟激光焊接热影响区性能
9
作者 王金凤 郭亿 +4 位作者 苏文超 车亚军 蔡笑宇 李文娟 徐肖飞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文中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系统对QP980淬火-配分钢激光焊接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不同亚区进行热模拟,通过研究HAZ不同亚区的组织和性能,并与焊接接头HAZ相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模拟获得的焊接HAZ各亚区组织与激光... 文中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系统对QP980淬火-配分钢激光焊接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不同亚区进行热模拟,通过研究HAZ不同亚区的组织和性能,并与焊接接头HAZ相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模拟获得的焊接HAZ各亚区组织与激光焊接接头相同区域的组织一致.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在热模拟试样中,亚临界热影响区(sub-critical heat affected zone,SCHAZ)抗拉强度和硬度都最低,断后伸长率在整个焊接HAZ中最大.拉伸试验中SCHAZ发生了明显的伸长,表明延展性能相对较好.焊接接头横截面硬度分析表明,焊接接头的临界热影响区(inter-critical heat affected zone,ICHAZ)硬度低于母材(base metal, BM),为焊接接头的软化区.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及横截面硬度分布表明焊接接头的薄弱区域位于焊接HAZ的ICHAZ,与模拟焊接HAZ的性能吻合.通过对SCHAZ的组织进行分析,相比BM的几何必须位错密度(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s,GND)减少,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小角度晶界晶粒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980淬火-配分钢 激光焊接 模拟焊接热影响区 接头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钎料Zr含量对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影响
10
作者 秦建 杨浩哲 +4 位作者 裴夤崟 杨骄 龙伟民 廖志谦 雷振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5,共9页
由于钛基钎料钎焊钛合金接头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和耐热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重载荷、强腐蚀等极端服役环境下的钛合金构件常用钛基钎料进行钎焊连接.文中针对钛合金钎焊出现的基体组织性能恶化和焊缝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设计了以Zr、Cu... 由于钛基钎料钎焊钛合金接头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和耐热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重载荷、强腐蚀等极端服役环境下的钛合金构件常用钛基钎料进行钎焊连接.文中针对钛合金钎焊出现的基体组织性能恶化和焊缝脆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设计了以Zr、Cu、Ni纯金属箔构成原位合成钎料的纯钛TA2真空钎焊机理和工艺研究,发现原位合成钎料钎焊接头的典型界面组织为母材/扩散层(Ti,Zr)_(2)(Cu,Ni)+α-Ti共析组织/钎缝中心(共晶)化合物层/扩散层(Ti,Zr)_(2)(Cu,Ni)+α-Ti共析组织/母材,自钎缝中心化合物层至两侧母材的显微硬度逐渐降低.结果表明,随着钎料Zr含量提高,扩散层厚度和钎缝总宽度先减小后增大,钎缝中心化合物层厚度先增大后减小,Zr26CuNi钎料的钎缝中心化合物层厚度最小,约为10μm;随着钎料Zr含量提高,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减小后增大,Zr26CuNi钎料的钎焊接头剪切强度最大,平均值为207 MPa,接头断裂以脆性断裂为主,因此,Zr26CuNi钎料的钎焊接头性能较为优异,实现了原位合成钎料的成分优化.创新点:(1)设计了Zr、Cu、Ni纯金属箔构成的原位合成钎料成功钎焊纯钛TA2.(2)研究了Zr含量对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影响,实现了原位合成钎料的成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钎料 ZR含量 钎焊接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32101不锈钢空气和水下环境激光立焊工艺及焊缝性能对比
11
作者 李松钊 朱加雷 +5 位作者 宋旷达 张洪涛 李桂新 黄钰珊 赵晓鑫 李守根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5-277,共13页
激光立焊在乏燃料水池壁面位置的缺陷修复过程中易出现熔滴过渡不稳定、熔池下淌等问题,导致焊缝出现气孔、未熔合等缺陷。局部干法水下焊接技术结合了水下干法焊接的高焊缝质量和湿法焊接简便易行的优点,是当前核电站水下修复的首选方... 激光立焊在乏燃料水池壁面位置的缺陷修复过程中易出现熔滴过渡不稳定、熔池下淌等问题,导致焊缝出现气孔、未熔合等缺陷。局部干法水下焊接技术结合了水下干法焊接的高焊缝质量和湿法焊接简便易行的优点,是当前核电站水下修复的首选方式。为了进一步研究水下环境对激光立焊的影响,搭建局部干法水下激光立焊试验平台。以S32101双相不锈钢为母材,针对4 mm U型坡口,进行空气环境和水下环境坡口填充试验,对比分析空气和水下两种环境立焊焊缝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水下环境对焊缝的组织成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综合性能仍优于母材,局部干法水下激光立焊技术在核电站乏燃料水池覆板壁面修复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乏燃料水池壁面在役维修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2101双相不锈钢 局部干法水下激光立焊 组织性能 U型坡口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层对铝/镁搅拌摩擦焊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书锦 何亚斌 +2 位作者 徐洋 田雄文 赵浩钰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共9页
采用Ag箔和Zn箔作为中间层,对2 mm厚5052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进行对接焊接,分析了不同中间层对接头界面IMCs厚度、分布和类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加中间层的接头界面IMCs厚度为3.52μm,主要为Al_(3)Mg_(2)和Al_(12)Mg_(17),且沿板厚... 采用Ag箔和Zn箔作为中间层,对2 mm厚5052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进行对接焊接,分析了不同中间层对接头界面IMCs厚度、分布和类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加中间层的接头界面IMCs厚度为3.52μm,主要为Al_(3)Mg_(2)和Al_(12)Mg_(17),且沿板厚方向在界面处连续分布;接头在带状区域发生断裂,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75 MPa和2.75%,呈现脆性断裂特征.与纯Al/Mg接头相对比,加入Ag中间层接头界面IMCs厚度、分布和类型都发生了改变,IMCs厚度减小到2.38μm,界面上的Al_(3)Mg_(2)和Al_(12)Mg_(17)转变为不连续分布,同时生成了Ag_(2)Al和Mg_(3)Ag,接头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90 MPa和5.13%,呈韧性断裂特征.加入Zn中间层的接头界面IMCs厚度为3.09μm,在界面上并未生成含Zn类IMCs,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低于不加中间层和加入Ag中间层的接头,仅为161 MPa和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铝/镁异种金属 Ag中间层 Zn中间层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匙孔传热与能量衰减的半物理半智能热源模型
13
作者 胡广旭 高靖 +2 位作者 刘洋 丁人杰 巩庆涛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7,共9页
激光焊热源模型目前主要以随几何区域分布能量密度的形式加载,其模型准确性与能量分布的几何区域尺寸密切联系,但缺少与激光工艺参数和物理机制的映射关系,难用于构建激光工艺装备的数字孪生技术.针对该问题,文中探索一种基于激光焊匙... 激光焊热源模型目前主要以随几何区域分布能量密度的形式加载,其模型准确性与能量分布的几何区域尺寸密切联系,但缺少与激光工艺参数和物理机制的映射关系,难用于构建激光工艺装备的数字孪生技术.针对该问题,文中探索一种基于激光焊匙孔传热与能量衰减的半物理半智能热源模型,首先,依据激光焊匙孔形成的传热物理机制,通过算法确定激光能量分布的非线性几何区域;然后,面向随激光沿材料深度方向的吸收率衰减现象,定义基于知识的非线性衰减曲线参量,用于表达激光能量的衰减部分规律,通过上述两者组合,实现半物理半智能热源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通过316L不锈钢激光焊的试验与模拟,验证了热源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探究了热源模型参数与激光功率、离焦量、焊接速度的映射关系,为激光焊接工艺数字孪生实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热源模型 匙孔传热 能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燃料池壁面孔洞式缺陷水下修复工艺
14
作者 赵友亮 朱加雷 +6 位作者 周飞鸿 赵晓鑫 赵志博 赵亮 张光亮 郭方涛 黄钰珊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40,共13页
核电站乏燃料池因长期服役,其底面与壁面的不锈钢覆板会产生裂纹、孔洞等缺陷,导致放射性液体泄漏,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影响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传统潜水员手工焊接或核电站停运维修都难以满足当下维修需求。采用自主搭建的水下TIG(钨极... 核电站乏燃料池因长期服役,其底面与壁面的不锈钢覆板会产生裂纹、孔洞等缺陷,导致放射性液体泄漏,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影响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传统潜水员手工焊接或核电站停运维修都难以满足当下维修需求。采用自主搭建的水下T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填丝焊接试验系统,针对乏池壁面覆板焊缝大面积的裂纹和孔洞式缺陷,采用尺寸为80 mm×80mm×4 mm的方形补板,通过补板与乏池壁面覆板原始焊缝待修复位置对正贴合,将补板焊接分解为横向位置与立向位置的焊接。试验设备选用KEMPPI TIG焊机和福尼斯KD7000送丝机,分别开展水下环境与空气环境横向位置和立向位置的TIG填丝焊接工艺试验。对比分析两种环境下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因熔池快速冷却导致水下环境焊缝截面尺寸略小于空气环境;水下环境δ铁素体含量与硬度高于空气环境,并在羽毛状铁素体聚集处出现显微硬度最大值;水下环境焊缝晶粒尺寸略大于空气环境,耐腐蚀性能略低于空气环境但相差不大,两种环境下焊缝金属均析出Cr元素,提升其耐腐蚀性能,水下补板焊接修复成形质量可与空气环境相媲美,满足乏池覆板壁面位置的修复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水下环境304L不锈钢覆板的防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干法 水下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填丝焊接 显微组织 化学成分 物相组成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热源模型的小电流MAG搭接焊数值分析
15
作者 徐世祥 孙振邦 +3 位作者 韩永全 李亚南 刘建平 尚瑞雪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6,共8页
采用高速摄像机系统和NI AD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小电流MAG焊的熔滴过渡行为和电信号.结果表明,薄钢板小电流MAG焊接熔滴过渡方式以短路过渡为主.短路阶段电压迅速下降,电流快速上升,形成短路液柱;当电流增大到某一值时液桥爆断,熔滴携带... 采用高速摄像机系统和NI AD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小电流MAG焊的熔滴过渡行为和电信号.结果表明,薄钢板小电流MAG焊接熔滴过渡方式以短路过渡为主.短路阶段电压迅速下降,电流快速上升,形成短路液柱;当电流增大到某一值时液桥爆断,熔滴携带热能与动能过渡到熔池中,电弧电压恢复到空载电压,电弧重新引燃;根据短路过渡中燃弧与短路阶段的不同热源特性,开发了小电流短路过渡的新型MAG热源模型;燃弧阶段采用不同功率的双椭圆热源模型,短路阶段采用考虑熔滴热能和动能的均匀体热源模型;通过双椭圆与均匀体热源周期加载描述小电流MAG焊接热输入.同时,研究了不同热输入MAG对熔池几何形貌和熔宽、熔深的影响,以进一步验证所开发的热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钢板 小电流MAG 短路过渡 热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功率对铝硅镀层热成形钢激光填丝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德远 曹洋 +4 位作者 彭云 马成勇 赵琳 夏明生 田志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采用光纤激光填丝焊接工艺对铝硅镀层热成形钢进行了焊接,研究了激光功率对焊接接头宏观形貌和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硅镀层热成形钢激光填丝焊接过程中,焊丝以液桥过渡的形式稳定熔入熔池,焊缝成形良好。热处理后,焊缝组织主... 采用光纤激光填丝焊接工艺对铝硅镀层热成形钢进行了焊接,研究了激光功率对焊接接头宏观形貌和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硅镀层热成形钢激光填丝焊接过程中,焊丝以液桥过渡的形式稳定熔入熔池,焊缝成形良好。热处理后,焊缝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δ-铁素体。随着激光功率增大,焊缝Al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致使焊缝中δ-铁素体比例先增大后减小,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当激光功率为3.5 kW时,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1490 MPa,接头强度系数约为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镀层热成形钢 激光填丝焊接 激光功率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深熔焊匙孔及焊接飞溅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进 许红巧 +3 位作者 王星星 龙伟民 张永振 于晓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1,共5页
本工作借助激光焊接热-流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激光深熔焊匙孔、焊接飞溅三维瞬态行为及熔池流场。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深熔焊过程中匙孔壁前方和后方都会产生焊接飞溅,匙孔壁后方焊接飞溅形成的过程中,匙孔底部易出现被挤压闭合的情况... 本工作借助激光焊接热-流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激光深熔焊匙孔、焊接飞溅三维瞬态行为及熔池流场。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深熔焊过程中匙孔壁前方和后方都会产生焊接飞溅,匙孔壁后方焊接飞溅形成的过程中,匙孔底部易出现被挤压闭合的情况。焊接飞溅的形成经历了熔池表面出现小尺寸的液态金属隆起,形成液柱,液柱长大,液态金属与液柱分离形成飞溅的过程。匙孔前方产生焊接飞溅的熔体最大流速明显大于匙孔后方。由匙孔开口处到匙孔底部,熔池各个点的流动速度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匙孔 焊接飞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103Z镁锂合金激光焊接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成成 王善林 +3 位作者 谭观华 陈玉华 宋石平 张体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3-1483,共11页
LA103Z镁锂合金是一种新型超轻合金材料,在国防军工及民用方面应用广泛。本文研究了国产双相Mg-Li合金LA103Z不同热输入时激光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并对其组织演变和强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缝中心晶粒明显细化,α-Mg相... LA103Z镁锂合金是一种新型超轻合金材料,在国防军工及民用方面应用广泛。本文研究了国产双相Mg-Li合金LA103Z不同热输入时激光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并对其组织演变和强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缝中心晶粒明显细化,α-Mg相发生溶解,并逐渐由小颗粒长成为针状,产生弥散固溶强化效果:β-Li相发生明显动态再结晶,呈等轴晶并细化,优先生长,阻碍了α-Mg相的长大;热输入大的区域,析出相多,LiAl相发生熔化并转化成大量纳米级Li2MgAl相,热输入继续增加,纳米级Li2MgAl相能够重新聚集生成LiAl相。同时,β-Li相主导的应变被α-Mg相与β-Li相均匀分配,等轴α/β界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接头的强塑性同步提高,极限抗拉强度达到258 MPa,最大伸长率达到57.8%,激光焊接适用于双相Mg-Li合金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激光焊接 固溶强化 析出相 应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在管/绳典型结构焊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豪赫 常江 +3 位作者 白晓斌 路志建 杨兰均 程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5,共5页
电缆线芯与电缆连接管属于典型的管/绳连接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缆接头需具有良好的接头电阻和机械强度。使用电磁焊接装置对电缆连接管与70 mm2电缆线芯进行连接,对电缆接头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断股问题展开研究。利用Maxwell电磁场... 电缆线芯与电缆连接管属于典型的管/绳连接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缆接头需具有良好的接头电阻和机械强度。使用电磁焊接装置对电缆连接管与70 mm2电缆线芯进行连接,对电缆接头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断股问题展开研究。利用Maxwell电磁场分析软件仿真优化了该电磁焊接装置的集磁器结构和工作区长度。结果表明,当集磁器结构为T形时,工作区中心磁感应强度可达32.10 T。当集磁器工作区长度为27、18 mm时,电缆接头接触良好,接头电阻可稳定在40μΩ以下。连接管与线芯之间形成波状焊接界面,实现了连接管与线芯的一体化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电磁脉冲焊接 有限元仿真 接头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8字形摆动的钢/铝激光焊接头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田 严佑锐凌 +1 位作者 张明军 张跃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9,135,共9页
采用8字形摆动模式开展钢上铝下激光搭接焊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摆动频率对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断裂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高速摄像及仿真计算探讨各摆动频率对焊缝成形性、熔池稳定性、熔池形... 采用8字形摆动模式开展钢上铝下激光搭接焊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摆动频率对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断裂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高速摄像及仿真计算探讨各摆动频率对焊缝成形性、熔池稳定性、熔池形貌特征以及接头力学性能变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焊缝表面成形性及熔池流动稳定性随摆动频率的增加显著下降,熔池的形貌特征与能量密度分布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低频摆动时界面IMC层厚度小且熔池内均匀分布的Al元素具有固溶强化效果,高频摆动时的强涡流作用使得Al元素在界面聚集,并导致界面IMC层厚度增加,而层状相厚度的增加是导致接头剪切拉伸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与未摆动模式相比,接头的最大剪切拉伸力提高了31.5%,8字形摆动可以通过调控界面IMC层厚度显著提高接头的强度及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激光搭接焊 8字形摆动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