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异成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
1
作者 翟为民 王旭星 +8 位作者 徐新房 张海霞 李千 王煜杰 姜水蓝 刘艺淇 张欣悦 杨超 李向日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差异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荒漠肉苁蓉饮片与管花肉苁蓉饮片之间的差异性化合物为肉苁蓉苷A、异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其中松果菊苷是两者含量最高的成分,其次为毛蕊花糖苷。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肉苁蓉(P<0.01),而在样本中并未检出肉苁蓉苷A。结论:荒漠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具有一定差异,肉苁蓉苷A可作为荒漠肉苁蓉的潜在差异性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是两者共有的主要成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肉苁蓉含量测定项的指标性成分,分别制定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2个成分合计的含量限度,体现了标准的客观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 肉苁蓉苷A 异毛蕊花糖苷 松果菊苷 毛蕊花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梁云贞 韦方立 +1 位作者 董佩佩 黄秋婵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8-169,189,共3页
以抗坏血酸(V_(C))为阳性对照品,采用芬顿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等研究木棉叶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与V_(C)相比,木棉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更高,可更高效地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 以抗坏血酸(V_(C))为阳性对照品,采用芬顿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等研究木棉叶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与V_(C)相比,木棉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更高,可更高效地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其对应的EC_(50)分别为1.012、4.360、0.209μg/mL,V_(C)的EC_(50)分别是12.877、7.760、11.229μg/mL。根据此结果可判断出,在抗氧化方面木棉叶总黄酮表现出显著优势,在抗自由基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叶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的真伪鉴别
3
作者 卞希慧 刘雨 +2 位作者 王瑶 张强 张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个纯紫苏油样品,并将大豆油、棕榈油分别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纯紫苏油中配制了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样品。根据鉴别目的,从154个总样品中获得两个数据集,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和114个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二分类数据集;另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三分类数据集。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极限学习机(ELM)4种方法,依次对以上两个数据集进行分类。使用混淆矩阵可视化分类结果,并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真伪紫苏油二分类和三分类数据集,PLS-DA均为最佳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8.04%和100%。因此,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实现真伪紫苏油的快速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紫外可见光谱 化学模式识别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不同成分的规律性研究
4
作者 宋芝超 黄森兰 +4 位作者 祝茜茜 陆姗姗 刘文君 瞿叶清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阐明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不同成分的规律性。方法以五种热性中药挥发油(高良姜油、干姜油、肉桂油、胡椒油、吴茱萸油)为研究对象,以常用化学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PE)氮酮为对照,首先考察皮肤安全性,然后在建立分析方法... 目的阐明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不同成分的规律性。方法以五种热性中药挥发油(高良姜油、干姜油、肉桂油、胡椒油、吴茱萸油)为研究对象,以常用化学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PE)氮酮为对照,首先考察皮肤安全性,然后在建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考察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9种中药成分的效果。结果5种热性中药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IC 50值是氮酮的3.63~8.15倍。HPLC方法专属性良好,各成分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热性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与所促渗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相关,对于log P在2.6~3.5范围内的亲脂性成分如白藜芦醇、延胡索乙素、槲皮素等促渗效果较好。结论应根据促渗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合理选用热性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中药挥发油 皮肤细胞毒性 透皮促渗效果 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的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
5
作者 郭艳艳 王欢欢 +3 位作者 仲子怡 刘欣莲 孙利 汪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OF/MS技术找出柴胡属混淆品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果薄层色谱显示,不同基原柴胡饮片均具有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根据荧光斑点强度和位置可将其进行区分。北柴胡及其醋炙品特征图谱分别标定了14、16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6个成分。不同产地北柴胡饮片所含化学组分类似,建立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体现柴胡特征。进一步通过特征图谱比较发现,竹叶柴胡在成分类群组成上与正品北柴胡接近,锥叶柴胡和大叶柴胡具有各自响应值较高的特征峰,藏柴胡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北柴胡。利用UPLC-Q-TOF/MS共鉴定出69种柴胡化合物,主要为三萜皂苷类成分,其次是黄酮类,少数色酮、苯丙素类和炔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种间差异较为明显,不同柴胡混淆品具有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分析方法可用于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为全面合理开发利用柴胡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特征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薄层色谱法 化学成分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优化鸡腿堇菜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张桂娟 李大亮 +5 位作者 吕文博 徐丹鸿 李明涛 宋世杰 曹鑫桐 陈鑫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考察超声提取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提取功率、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5个因素对鸡腿堇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提取鸡腿堇菜总黄酮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鸡腿堇菜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考察超声提取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提取功率、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5个因素对鸡腿堇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提取鸡腿堇菜总黄酮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鸡腿堇菜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鸡腿堇菜总黄酮提取最优工艺为:超声提取温度56℃、乙醇浓度48%、超声提取功率300 W、料液比1∶26 g/mL、超声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鸡腿堇菜总黄酮得率为(2.83±0.02)%,鸡腿堇菜总黄酮提取量为28.35 mg/g;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鸡腿堇菜总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32 mg/mL,清除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当质量浓度为6 mg/mL时清除率可达92.08%,表明鸡腿堇菜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系统研究及开发鸡腿堇菜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鸡腿堇菜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三萜酸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景炳年 李宁洁 +5 位作者 魏磊 谢晓阳 刘雨晴 王学方 王韬 王伟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64-74,共11页
优化连翘三萜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抗氧化活性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及Box-Behnken设计,对连翘三萜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三萜酸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多种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能... 优化连翘三萜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抗氧化活性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及Box-Behnken设计,对连翘三萜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三萜酸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多种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评估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连翘三萜酸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质量分数80%、料液比25(g/mL)、超声时间62 min、超声温度50℃,在此条件下,连翘三萜酸得率为15.52%,与理论预测值(15.58%)相对误差为0.39%。HPLC定性结果显示,连翘三萜酸中含有熊果酸、白桦脂酸和齐墩果酸。连翘三萜酸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ABTS+、·O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Fe3+的能力,其抗氧化活性与质量浓度呈现出量效关系,且其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单一的熊果酸、白桦脂酸或齐墩果酸。优化后的连翘三萜酸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三萜酸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分析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多糖部分酸水解降解产物的免疫调节活性与结构研究
8
作者 徐畅 李洁 +4 位作者 孙萌 范海涛 张薇 姜艳艳 刘斌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目的:基于防风多糖(SP)的部分酸水解降解产物探究其免疫调节活性与结构特征。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三氟乙酸对SP进行控制性降解;采用长春瑞滨(NVB)诱导的免疫低下斑马鱼模型评价SP酸水解降解产物的免疫调节活性;基于亲水作用色谱-蒸发光... 目的:基于防风多糖(SP)的部分酸水解降解产物探究其免疫调节活性与结构特征。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三氟乙酸对SP进行控制性降解;采用长春瑞滨(NVB)诱导的免疫低下斑马鱼模型评价SP酸水解降解产物的免疫调节活性;基于亲水作用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ILIC-ELS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法(UHPLC-Q-Orbitrap MS/MS)初步分析SP降解产物。结果:三氟乙酸能够有效裂解SP的糖苷键,得到丰富的寡糖片段;不同条件下降解的SP酸水解降解产物对NVB造成的免疫细胞损伤均具有治疗作用。酸水解条件越剧烈,降解生成的寡糖片段越丰富,提高斑马鱼免疫细胞密度的能力越显著。在寡糖片段最丰富的样品中共鉴定出42个酸水解降解产物,包括8个单糖、13个糖醛酸、21个寡糖(聚合度为2~5)。结论:通过酸水解方法降解结构复杂的多糖,测定相应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为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多糖 酸水解 寡糖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芦巴果胶抗氧化活性研究
9
作者 魏艳妮 房宇 +5 位作者 吴鹏 张艳艳 张慧 张娜 朱志凯 胡本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究胡芦巴果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抗坏血酸(V_(C))为阳性对照,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来评价胡芦巴药材水提醇沉得到的胡芦巴果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胡芦巴果胶、抗坏血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 [目的]研究胡芦巴果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抗坏血酸(V_(C))为阳性对照,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来评价胡芦巴药材水提醇沉得到的胡芦巴果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胡芦巴果胶、抗坏血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340、0.016 mg/mL。[结论]胡芦巴果胶具有抗氧化活性,在相同浓度下胡芦巴果胶的抗氧化活性略小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果胶 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制备红景天香原料及其特征成分分析
10
作者 宋凯 刘晨 +4 位作者 臧志鹏 魏进彬 高玉珍 杨红静 王祯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利用酿酒酵母发酵制备红景天香原料,并分析其特征成分。[方法]红景天粉末经超声提取、灭活、接种酿酒酵母种子液、发酵、一次醇提和过滤、二次醇提和过滤、浓缩等步骤得到天然香原料。建立UPLC-MS/MS方法对该香原料中红景天苷、... [目的]利用酿酒酵母发酵制备红景天香原料,并分析其特征成分。[方法]红景天粉末经超声提取、灭活、接种酿酒酵母种子液、发酵、一次醇提和过滤、二次醇提和过滤、浓缩等步骤得到天然香原料。建立UPLC-MS/MS方法对该香原料中红景天苷、酪醇、络塞维、红景天素、槲皮素5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探讨酿酒酵母糖基转移酶(UGT)在红景天苷合成中的作用。[结果]制备所得红景天香原料具有浓郁芳香气味,与对照样品相比,红景天苷含量提高了14.8%,酪醇含量提高了11.7%,络塞维、红景天素、槲皮素含量增加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结合化学成分检测和qPCR技术,制备了安全稳定、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天然香原料,为其在食品添加剂、烟草、日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红景天 UPLC-MS/MS 天然香原料 特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作用
11
作者 徐易娴 杨华 +1 位作者 管桂萍 王红兵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探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 Pachymaran,CMP)的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作用,以CMP为试验材料,并对其分离纯化后的组分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作用检测。结果表明,CMP经二乙氨基乙基(die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纯... 为探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 Pachymaran,CMP)的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作用,以CMP为试验材料,并对其分离纯化后的组分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作用检测。结果表明,CMP经二乙氨基乙基(die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后得到两种组分CMP0和CMP5。将主要成分CMP5用葡聚糖凝胶G-100层析柱纯化,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等方法对其结构表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CMP5的多糖含量为92.07%,分子量为75.724 kDa,红外光谱检测出糖类特征峰与羧甲基基团特征峰,单糖组成分析表明CMP5是一种葡聚糖。以CMP5的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作为其体外抗氧化作用的检测指标,检测结果显示,CMP5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8.25%,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5.41%,对Fe^(2+)螯合率为39.89%。综上所述,CMP5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羧甲基茯苓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鸡头黄精质量对比研究
12
作者 马文婷 孙丹 +4 位作者 车勇 范润泽 刘向峰 张芳 于晓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1期95-96,I0004-I0008,共7页
目的建立鸡头黄精质量评价方法,比较不同种植方式鸡头黄精的质量差异,为鸡头黄精种植方式的优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法)建立鸡头黄精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 目的建立鸡头黄精质量评价方法,比较不同种植方式鸡头黄精的质量差异,为鸡头黄精种植方式的优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法)建立鸡头黄精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法)建立鸡头黄精中亚油酸、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鸡头黄精中多糖含量。结果所测定不同种植方式鸡头黄精中多糖、果糖、亚油酸、5-羟基麦芽酚,以林下种植方式所得药材含量最高,蔗糖以露天种植方式所得药材含量最高,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则以与玉米进行套种所得药材含量最高;OPLS-DA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鸡头黄精药材以种植方式不同聚为不同的类群。结论所建立鸡头黄精质量评价方法稳定可行,不同种植方式鸡头黄精质量差异明显,以林下种植模式下药材成分累计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头黄精 种植方式 糖类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UPLC-Q-TOF-MS的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研究
13
作者 姚利娟 徐云辉 +3 位作者 周靖 石辰风 王日晴 华茉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3期498-510,共13页
目的:研究中药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和水提液组分的化学成分。GC-MS选用HP-5MS UI色谱柱(30... 目的:研究中药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和水提液组分的化学成分。GC-MS选用HP-5MS UI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采用程序升温法、电子轰击电离(EI)源、质量扫描范围为m/z 40~500;UPLC-Q-TOF-MS选用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ESI)、质量扫描范围m/z 50~1 500。结果: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中,共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涉及单萜、单萜醇和倍半萜类等;水提液部分共鉴定出98个化学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萜类、有机酸类、黄酮及其苷类等。结论:确认了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主要药效物质组成,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儿清解颗粒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比较研究
14
作者 田莹莹 吴先昊 +5 位作者 曾慧婷 张媛媛 陈超 艾胜 虞金宝 李晶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3期511-519,共9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为充分利用吴茱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不同部位(果实、枝、叶)的10个化学成分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果实及吴...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为充分利用吴茱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不同部位(果实、枝、叶)的10个化学成分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果实及吴茱萸叶的挥发油;分别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法和载体浸泡定量抑菌试验评价吴茱萸不同部位(果实、枝、叶)的抗氧化活性及吴茱萸不同部位(果实、叶)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吴茱萸叶中含有丰富的酚酸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类成分,其中绿原酸质量分数高达4.1 mg·g^(-1),与吴茱萸果实相当,而金丝桃苷质量分数高达8.8 mg·g^(-1),远高于吴茱萸果实;吴茱萸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亦与果实相当,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吴茱萸枝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较少,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远低于吴茱萸果实和叶。结论:初步探索了吴茱萸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及体外药理活性,发现吴茱萸叶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并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抑菌作用,可为吴茱萸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非药用部位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MS/MS的闷黄时间和泡茶时间对藤茶中NAD+前体含量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吴佩玲 戚舜尧 +2 位作者 何国浩 许利嘉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中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其前体化合物色氨酸(TRY)、烟酸(NA)、烟酰胺(NAM)、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烟酰胺核苷(NR...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中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其前体化合物色氨酸(TRY)、烟酸(NA)、烟酰胺(NAM)、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烟酰胺核苷(NR)的含量,探究闷黄时间和泡茶时间对藤茶中NAD^(+)前体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A)-含0.2%甲酸和0.01 mol·L^(-1)甲酸铵的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2μL;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提取溶剂的组成进行了优化,以水-甲醇(1∶1)提取效率最高。结果:所开发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定量限为0.02~15.00 ng·mL^(-1);加样回收率为94%~101%,加样回收率RSD为2.5%~7.3%,精密度、基质效应、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对不同闷黄时间(3、4、5、6 h)、不同提取时间(90℃提取30、60 min)、不同部位(茎和叶)的藤茶样品中NAD^(+)前体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藤茶含有丰富的NAD^(+)前体,NA、NR、NMN、NAM、NAD^(+)、TRY质量分数分别为(2.27±0.02)、(3.19±0.12)、(3.02±0.15)、(7.98±0.45)、(124.58±7.23)、(259.00±10.00)μg·g^(-1);随着闷黄时间的增加,NA、NR、NMN和NAD^(+)含量有减少的趋势,NAM和TRY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与泡茶30 min组比较,泡茶60 min组的NAM显著增多,NMN显著减少。NAD^(+)前体在鲜叶中的分布较多,但在鲜茎中的分布较少。结论:藤茶有望成为天然来源的NAD^(+)前体膳食补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前体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鸦葱的薄层鉴别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16
作者 刘栋 杨庆宇 +4 位作者 华之卉 张思森 吴国学 王晓燕 沈德新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建立华北鸦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华北鸦葱中的芦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华北鸦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08 nm。结果薄层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芦丁... 目的建立华北鸦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华北鸦葱中的芦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华北鸦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08 nm。结果薄层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芦丁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芦丁在7.86~47.18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32 C-0.0021(r=0.9999),其中C为芦丁对照品的质量浓度(mg·L^(-1)),A为吸光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RSD=1.53%)。结论本研究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华北鸦葱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鸦葱 芦丁 总黄酮 薄层色谱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里关联的蜜炙甘草内在成分含量与色度变化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张婧秋 王梦琳 +7 位作者 魏晓彤 石双慧 胡宇峰 马思媛 姜明瑞 王慧楠 曹艳花 王英姿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研究蜜炙甘草炮制样品色度值变化与内在成分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色度仪分析蜜炙甘草不同炮制时间点样品粉末色度值的变化,同时利用HPLC测定蜜炙甘草炮制过程中内在成分甘草苷、甘草酸、异甘草素的含量变化,对测得的3个成分... 目的研究蜜炙甘草炮制样品色度值变化与内在成分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色度仪分析蜜炙甘草不同炮制时间点样品粉末色度值的变化,同时利用HPLC测定蜜炙甘草炮制过程中内在成分甘草苷、甘草酸、异甘草素的含量变化,对测得的3个成分含量和色度值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色度值L^(*)与甘草苷含量呈正相关,a^(*)与甘草苷含量呈负相关,与异甘草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蜜炙甘草饮片色度值与内在成分含量存在相关性,为蜜炙甘草颜色的量化及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蜜炙甘草 表里关联 内在成分 色度值 成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果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马长生 陈颖 +2 位作者 郭星晨 李华鑫 樊佩如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58-162,167,共6页
[目的]研究人参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提取人参果总黄酮,探究人参果总黄酮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对人参果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 [目的]研究人参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提取人参果总黄酮,探究人参果总黄酮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对人参果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人参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总黄酮提取量达到10.543 mg/g。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6.68、68.08 mg/mL。[结论]该研究为人参果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总黄酮 响应面试验 提取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质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9
作者 熊贤招 祝瑶露 +1 位作者 汪新娌 李玉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中药是多种成分作用于机体多个靶点发挥治疗疾病作用的药物,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现今,中药正逐渐走向国际医学领域,但其质量控制是中药面向世界发展的关键挑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发展多种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 中药是多种成分作用于机体多个靶点发挥治疗疾病作用的药物,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现今,中药正逐渐走向国际医学领域,但其质量控制是中药面向世界发展的关键挑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发展多种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特别是中药指纹图谱,已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质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中药质量分析方法的开发与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控制 分析方法 指纹图谱 一测多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的天山雪莲口服液化学成分快速表征
20
作者 李凯琳 刘玲 +3 位作者 邹宇凤 陈逸凡 唐才俊 杨建波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鉴定天山雪莲口服液主要化学成分,明确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流动相0.1%甲酸水溶...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鉴定天山雪莲口服液主要化学成分,明确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监测模式。结果:通过对照品、数据库和参考文献比对,共鉴定了48个化学成分,其中44个是首次从天山雪莲口服液中发现,新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等18个化合物为准确鉴定。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天山雪莲口服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雪莲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