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配体有机骨架同时检测食品接触塑料中双酚A、双酚S的迁移量
1
作者 林谦 林根龄 +2 位作者 代莉莉 黄迪惠 黄小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51-259,共9页
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将硝酸铜(Cu(NO3)2)、1,3,5-苯三甲酸(H3BTC)和2,3,6,7,10,11-六羟基三苯(HHTP)合成金属双配体有机骨架,并将其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制备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Cu-BTC-HHTP/MWCNT。通过扫描电镜、... 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将硝酸铜(Cu(NO3)2)、1,3,5-苯三甲酸(H3BTC)和2,3,6,7,10,11-六羟基三苯(HHTP)合成金属双配体有机骨架,并将其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制备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Cu-BTC-HHTP/MWCNT。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其形貌及结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电化学传感器Cu-BTC-HHTP/MWCNT/GCE,运用循环伏安法探究具有最佳检测性能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条件,并优化了电解质的选择、检测体系pH、累积电位、累积时间等检测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作条件下,在双酚A(BPA)、双酚S(BPS)浓度为5~400μmol/L区间,传感器响应的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7、0.998,检出限分别为76.4、18.5 nmol/L。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中,BPA、BPS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3%~103.69%、98.29%~101.18%。表明新构建的Cu-BTC-HHTP/MWCNT/GCE电化学传感器可为研究食品接触材料中BPA、BPS等污染物迁移量的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传感器 双酚A 双酚S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山核桃品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庆平 黎其万 +1 位作者 董宝生 束继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73-875,共3页
本试验对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山核桃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标方程研究。定标就是建立常法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山核桃中的粗脂肪用索式抽提法进行测定,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用近红外光谱仪收集样品的光谱数据... 本试验对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山核桃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标方程研究。定标就是建立常法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山核桃中的粗脂肪用索式抽提法进行测定,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用近红外光谱仪收集样品的光谱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经典法测定值与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定标结果表明,粗脂肪的相关系数高达0.99,变异系数为0.83,经检验测试证明其定标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日常快速准确地测定山核桃中粗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粗脂肪 蛋白质 山核桃 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电学传感机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明 谭贤 +2 位作者 梁东军 李铭慧 白丽群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9-569,共11页
以壳聚糖为功能基体、吡虫啉(imidacloprid,IMI)为模板分子、戊二醛为交联剂,应用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分子印迹电极并构建了吡虫啉印迹传感器(IMI-MIP/F-CNTs/GCE)。利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以壳聚糖为功能基体、吡虫啉(imidacloprid,IMI)为模板分子、戊二醛为交联剂,应用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分子印迹电极并构建了吡虫啉印迹传感器(IMI-MIP/F-CNTs/GCE)。利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及交流阻抗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考察了新型传感器对吡虫啉的检测性能并构建等效电路模型。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新型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传感器表观表面积比裸电极显著提高;新型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印迹效果,相较于其他结构类似的烟碱化合物(如啶虫脒等),IMIMIP/F-CNTs/GCE对吡虫啉表现出高效的选择识别能力,且在cI M I≤1.0×10-6mol/L范围内传感器峰电流与cI M I存在定量关系;数据模拟分析获得传感器电学阻抗谱等效电路模型为R1(C1(R2(CPE2(R3)))),计算等效电路各元件参数证明该模型能有效模拟传感器检测吡虫啉的传感机理。所得结果可为烟碱类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为农药残留检测传感器分析机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传感器 吡虫啉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面粉中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被引量:11
4
作者 侯晓芳 章竹君 +1 位作者 赵琰 马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利用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BPO)可直接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测定面粉中BPO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6~1.0×10^-5g/mL(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8.0×... 利用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BPO)可直接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测定面粉中BPO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6~1.0×10^-5g/mL(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8.0×10^-8g/mL(σ=3).对浓度为5.0×10^-6g/mL的BPO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6%.将此应用于自制的便携式微型发光仪上,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而且易实现仪器的自动化及微型化.该方法已应用于市售面粉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过氧化苯甲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乙酸的现场电化学转换及其化学发光法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顾雪凡 郑行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通过碳糊电极上过氧乙酸的现场电化学转换及其原位化学发光检测,研究了过氧乙酸对鲁米诺在硼砂介质中弱电化学还原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过氧乙酸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相对电化学发光强度和过氧... 通过碳糊电极上过氧乙酸的现场电化学转换及其原位化学发光检测,研究了过氧乙酸对鲁米诺在硼砂介质中弱电化学还原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过氧乙酸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相对电化学发光强度和过氧乙酸的浓度在8×10^-9~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7×10^-9mol/L(σ=3).对浓度为8×10^-8mol/L的过氧乙酸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3%.此方法可用于医用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碳糊电极 鲁米诺 过氧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制备及其在过氧化氢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玉堂 王小见 +1 位作者 刘承斌 唐艳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0,共4页
原位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铜复合物修饰电极、羧甲基壳聚糖/银复合物修饰电极和壳聚糖/聚苯胺/钯复合物修饰电极,金属粒子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薄膜中.3种修饰电极对H2O2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检测性能,它们对H2O2的线性响应范围依次为1.0μmol/L^... 原位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铜复合物修饰电极、羧甲基壳聚糖/银复合物修饰电极和壳聚糖/聚苯胺/钯复合物修饰电极,金属粒子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薄膜中.3种修饰电极对H2O2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检测性能,它们对H2O2的线性响应范围依次为1.0μmol/L^10.0 mmol/L,10μmol/L^6.0 mmol/L和10μmol/L^7.0 mmol/L,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 7,0.999 9和0.999 8,灵敏度依次为33μA.L.mmol-1.cm-2,37μA.L.mmol-1.cm-2和46μA.L.mmol-1.cm-2,检测限依次为:1μmol/L,1 nmol/L和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原位制备 金属粒子 修饰电极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分子印迹传感器制备及其农药残留检测的电学传感机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娄钧翼 谭贤 +4 位作者 谢黎明 王莹 郭明 孙立苹 林海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6-705,共10页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戊唑醇(tebuconazole,TEB)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应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TEB-MIP/F-CNTs/GCE)。利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和交流阻抗法(electrochemical ...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戊唑醇(tebuconazole,TEB)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应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TEB-MIP/F-CNTs/GCE)。利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和交流阻抗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对新型传感器进行了表征,并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考察了新型传感器对戊唑醇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戊唑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一定特异性;传感器表观表面积比裸电极显著提高;新型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印迹效果,相较于其他结构类似的三唑类化合物(如苯醚甲环唑),TEB-MIP/F-CNTs/GCE对戊唑醇表现出高效的识别能力,具有专一性和强选择性,且在C_(TEB)≤2.0×10^(-6)mol/L范围内传感器峰电流与C_(TEB)存在定量关系;数据模拟分析得到传感器的电学阻抗谱等效电路模型为R_1(CPE_1(R_2(CPE_2(R_3)))),计算各电极/传感器的等效电路中各元件参数,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传感器检测戊唑醇的传感机理。该研究结果可为三唑类农药残留仿生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分子印迹 传感器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红 李浩戈 +3 位作者 杨涛 肖军 王娜 金迪 《辽宁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1-14,共4页
建立了黄瓜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优化体系,即可溶性蛋白提取方法为TCA/丙酮沉淀法,上样量为600μg,染色方法为考马斯亮蓝G-350。从而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黄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
关键词 黄瓜 双向电泳 提取方法 考马斯亮蓝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cel的氟化物含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会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207-207,211,共2页
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水中的氟化物含量,可利用Excel软件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结果既准确,又省工、省时。
关键词 EXCEL 氟化物含量 计算方法 氟离子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铜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向阳 张晓歌 丁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24-4825,4827,共3页
以微波压力消解样品,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铜含量。实验对铜离子测定的最佳pH范围,掩蔽剂、缓冲剂和离子强度调节剂的用量,方法回收率、精密度、检出限及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 以微波压力消解样品,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铜含量。实验对铜离子测定的最佳pH范围,掩蔽剂、缓冲剂和离子强度调节剂的用量,方法回收率、精密度、检出限及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00mg/L,检出限为0.0012mg/L,回收率为89.8%~97.7%,RSD为4.0%。结论:该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用于火棘果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性电极 浓度直读法 火棘果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航天加银水中的银离子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德兵 黄纪明 白树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8-200,共3页
使用银离子作为航天饮用水的消毒剂,其含量直接影响航天饮水的卫生安全。本文采用银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再配以适合的离子强度缓冲溶液,可快速准确地测定航天加银水中银离子的含量。测定相对误差为3.4%,变异系数为1.3%,加标回收率平均值... 使用银离子作为航天饮用水的消毒剂,其含量直接影响航天饮水的卫生安全。本文采用银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再配以适合的离子强度缓冲溶液,可快速准确地测定航天加银水中银离子的含量。测定相对误差为3.4%,变异系数为1.3%,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105.4%,并分析了测定时间、温度和pH值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予选择性电极 航天 饮用水 银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ZnO纳米阵列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12
作者 梁旭 韩露 +5 位作者 雷雅京 黎雯 黄瑞滨 陈荣生 倪红卫 詹玮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0-35,共6页
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ZnO纳米棒阵列(GO/ZnO NRs)作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电极进行形貌、组织和结构的表征,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对... 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ZnO纳米棒阵列(GO/ZnO NRs)作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电极进行形貌、组织和结构的表征,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对电极进行了电流-时间(I-t)曲线测试,分析了在不同氧化石墨烯(GO)沉积条件下GO/ZnO NRs的光电化学性能,在无酶条件下对电极进行光电化学葡萄糖传感测试。结果表明,GO的添加使得ZnO无序的纳米颗粒/棒形貌转变为定向生长的一维阵列,并随着GO的全程添加,ZnO(200)晶面的垂直堆积被抑制,(100)晶面和(101)晶面逐渐堆积,从而使ZnO纳米棒的形貌从原有的尖头生长成平头形。所得GO/ZnO NRs对葡萄糖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检测限和良好的检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棒阵列 氧化石墨烯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不锈钢 光电化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金纳米/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晴晴 王玉凤 陈志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2-1915,共4页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铂金纳米/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XD)对铂金纳米/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沉积时间和电位对修饰电极...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铂金纳米/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XD)对铂金纳米/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沉积时间和电位对修饰电极制备的影响,探讨了修饰电极对鸟嘌呤(G)的电催化作用。利用示差脉冲法(DPV)对G进行检测,在1.0×10^-7~1.4×10^-6 mol·L^-1浓度范围内,G的氧化峰电流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5,检出限(S/N=3)为6.1×10^-8 mol·L^-1。该修饰电极可望用于实际样品中鸟嘌呤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金纳米 壳聚糖 石墨烯 鸟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